分享

欧洲到处静悄悄

 昵称6873769 2013-02-28


欧洲到处静悄悄

  ■本报记者 郭建跃 司彦文

  车一进巴黎,我们脱口而出的第一感觉就是:“大气!”巴黎不愧为有着20 00多年历史底蕴的国际大都市:令人沉醉的塞纳河,气宇轩昂的埃菲尔铁塔,壮 美典雅的凯旋门,还有那名声与内容一样漂亮的巴黎圣母院,以及藏纳世界艺术 精品的卢浮宫和欧洲古代皇宫的极品之作———凡尔赛宫等,吸引着全世界各种 肤色的人们蜂拥而至。然而,置身于来来往往的巴黎人和游客中间,却有一个突 出的感受:不论走到哪里,不论是在多么繁华的地方,巴黎永远是那么的安谧和 宁静。

  上埃菲尔铁塔参观是要排队的,买票者的队伍似长蛇一般。乘电梯上去, 望平台上站满了人。可就是在这样人满为患的地方,你几乎听不到有人说话,大 家静静地依次走着看着,听不到吵闹声,更听不到吆喝声。平时在国内听惯了大 声喧哗的我们,到这里便显得失落了许多。有话都是小声地说,甚至小到旁人站 在身边也听不到什么声音。在卢浮宫也一样。慕名前往卢浮宫的人非常多,大家 在一件件珍奇的艺术品前静静地欣赏着、品味着,没有什么人说话。我们本来真 想评论几句的,可看看沉默的周围,也只能极短、极轻地简单交流一半句。

  其实,又何止是一个巴黎?我们在德国和英国的许多城市,无论是走在街头 ,还是步入商店,都会发现,每个人都把声音放得很轻,似乎生怕影响别人似的 ,或者说更怕因为自己弄出太大的声响而显得自己缺乏教养。

  在德国的法兰克福,早晨在入住的酒店里吃早餐,快进餐厅了我们还纳闷: “怎么冷冷清清的?是过了开饭时间,还是找错了地方?”当我们探头探脑走进 去一看———“哇!”里面吃早餐的人坐得满满当当。偌大的一个餐厅,满满的 一屋子进餐者,居然在门口都听不到一点响动。酒店提供的是自助早餐,免不了 来回走动,一位老太太不小心碰到了我们桌子跟前的一张椅子,动静并不大,她 完全可以一走了事。可她不。她专门停下来向我们报以致歉的微笑,并悄声连说 几遍“对不起!”

  后来的日子里,不管是在哪个国家,我们都注意到,欧洲人在吃饭时几乎是 不说什么话的。即使是年轻人,甚至一对恋人,他们在吃饭时更多的是默默注视 着对方,或端详或欣赏,用眼睛交流而罕费口舌。欧洲人的这个特点把我们这些 “老外”憋得有话也不能大声说,每天早晨进了餐厅都是悄悄地凑上去轻声地问 候同伴。

  在欧洲,有红绿灯的路口,无论有没有人和车,红灯都是没有人、没有车闯 的,即使是深夜也如此。一次,我们半夜才赶到德国的港口城市不来梅,大街上 不多的几辆汽车依然是红灯停绿灯行。其实,欧洲人并不仅仅是守规矩,他们在 守规矩的同时还有着浓厚的人情味。在没有红绿灯的街口,司机看到我们想过马 路,便把快速行驶的车悄悄地停下来,在车里向你摆手,让你先过。路人相逢, 只要是近距离目光相对,都会得到一个友好的微笑。如果是早晨在楼梯口或电梯 里相遇,尽管相互不认识,对方也会主动打招呼,问你“早上好”。在这样的环 境里,你就会不自觉地感到一股暖意、一股春风,这一天都会有个好心情。

  回国后许多朋友都问,我们与欧洲相比差距在哪里?要我说,城市建设我们 发展很快,局部讲还可能好过他们,但是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自觉遵守社会 道德规范方面,我们还是有差距的。现在,我们国家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 纲要》,部队也已颁发实施《军人道德规范》,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必将提高 我们这个文明古国公民的综合素质。

  
(解放军报 2001年11月19日 第12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