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瓶收藏

 我的七彩石 2013-02-28

酒瓶收藏

 


[转载]酒瓶收藏

[转载]酒瓶收藏

 

 
酒瓶收藏

 



 考古学家说,收藏收的是文化;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文人说,收藏带来的是愉悦,阅读的愉悦;商人说,收藏则是财富;带有内涵的财富。

 

  目前国内的以山西、山东、北京、河北、湖北、河南、江苏等省分为主,山东曲阜的中外酒器收藏博物馆,馆藏数量曾经获得吉尼斯世界记录,中外酒器收藏协会全国会员有近3000余人,基数较少,但每年以较快速度递增。协会每年都会组织在不同地区举办酒瓶收藏的专题交流会,其中河北石家庄每年春秋两季都会举办酒瓶交流会,参与瓶友成逐年递增态势。

 

  从品种上看,有单瓶、对瓶、套瓶、系列瓶(三个以上);从材质上看,以陶瓷、紫砂为主,还有金属的、玻璃的、竹木的、瓜果的;从容量上看,大的可盛装5000毫升、小的仅装50毫升;从形态上看,有人物、动物、植物、交通工具、军事兵器等。可谓千姿百态,造型奇特,设计精美,五彩斑斓。

 

  0元到100元之间。主要指社会上虽有一定的存量,但艺术性较高,制作较精致,或者具有一定纪念意义的现代酒瓶。

 

[转载]酒瓶收藏

 

  一等重大历史题材和重要人物纪念类。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酒——浙江绍兴生产的古越龙山黄酒。1993年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江苏双洋酒厂生产的“双洋”特曲,湖南长沙古泉酒厂生产的“毛公”和“毛功”酒,常德德山大曲酒厂生产的“滴水洞”酒。1997年7月1日为纪念香港回归祖国,四川宜宾红楼梦生产的“圆梦”礼品酒和“回归喜庆酒”,青海青稞酒厂生产的“青稞酒”。1999年12月20日为纪念澳门回归祖国,澳门新威酒厂生产的“杯杯宫酒贺回归”酒,标志为“大三巴”牌坊(这座始建于17世纪的古希腊圣罗教堂,1835年被一场大火烧剩下的牌坊,至今己有300多年的历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当地邮局可订阅史);为纪念李时珍和《本草纲目》问世400周年,湖北李时珍保健药品厂生产的“李时珍补酒”,用李时珍全身站像和半身肖像以及把蕲春著名特产竹、蛇、龟精雕细刻制作的艺术酒瓶。1998年为纪念“八一南昌起义”70周年,江西南昌三九食品酒业公司生产的步枪、手枪“第文章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一枪”的特曲酒。另外,我国圣地西柏坡、井冈山、延安宝塔、北京天坛、钓鱼台……等也被各地酒厂做成纪念酒等。

 

  古代历史人物、名著、神话传说类。如:《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四大名著。《金瓶梅》、《玉堂春》、《西厢记》、《桃花扇》、《哪吒闹海》等。四大美女系列、七仙女下凡、八仙过海、十二金钗、京戏脸谱、李白醉酒、福禄寿三星、观音、罗汉、鉴真和尚、释迦牟尼、屈原、钟魁除鬼、财神、关公、济公、孔子、孟子、老子、张仲景、曹操、诸葛亮等历史和传说人物都被雕塑成艺术酒瓶。

 

  仿古出土文物类。如:四川广汉市酒厂生产的“三星堆古酒”、西安国营酒厂生产的“秦兵马俑”酒、湖北省随州市编钟乐酒厂生产的“编钟乐”酒、湖南省吉首市楚霸酿酒厂生产的“楚霸”酒和“湘酒王”傩面酒以及红山文化、仰韶文化出土的各种器物。古币中的刀币、裤币、方孔币,各种爵、尊、钫、觚、壶等。

 

  动、植物、交通、兵器类。动物系列有十二生肖套瓶、龟、甲鱼、熊猫、虎、熊、龙凤、鸡、鸭、大象、羊、鹰、海鸥、海豚、狗、鼠、鸳鸯、和平鸽、龙头凤尾、龙头鱼尾、龙龟等;植物系列有竹节、树根、南瓜、寿桃、葫芦、花蕾等;交通系列有水车、轮船、火车、汽车、飞机等;兵器系列有大炮、地雷、手枪、子弹、手榴弹、潜水艇、火箭(神舟6号)等,都被做成艺术酒瓶,造型各异、高雅别致。


 [转载]酒瓶收藏

 


         生肖文化起源于中国,逐步延伸到周边国家和东南亚地区。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旅居、侨居海外华人的增多及分布面的扩大,中国传统的生肖文化已在融入世界文化领域。山东某酒厂生产的“泰山壶”酒一套12瓶,每瓶装酒125ML。该酒的陶瓷酒瓶深褐色的瓶身上分别镶嵌银质的十二生肖图案,造型精美,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关于所谓“假瓶”、“生瓶”之争,我个人认为,只要自己喜欢的,无论它是熟瓶还是生瓶、真瓶还是假瓶,都可以收藏,这是个人的自由和爱好,不喜欢假瓶和生瓶的人可以不收藏,也可以谈自己的不同观点,但对别人不应限制和指责。经过“大浪淘沙“,经过藏友们的日益成熟,没有收藏价值的品种最终会被自然淘汰掉,无须强硬取消。


       关于假瓶,我是不收藏的,我有一个酒瓶,是用当代真瓶补上字画后做旧,假冒民国酒瓶;还有的是假冒文革酒瓶,其实都是后做的赝品。这些假瓶不能真实反映历史,研究价值不大,充其量只能作为个人喜好收藏。


      关于生瓶,不应全盘否定,有的生瓶造型极为美观,虽然没有装过酒,但是可以作为酒瓶的样板;有的生瓶是作为某一个事件或活动的纪念品,还是有收藏纪念价值的;有的酒已上市流通,但陶瓷厂仍有多余的产品,这样的“生瓶”虽未装过酒,仍可视其为熟瓶收藏。只有那些为了获取利益粗制滥造的非正式产品才应当限制。虽然有的藏友仍以收藏生瓶为乐,也无可厚非,个人的选择是自由的。

 

 

[转载]酒瓶收藏

[转载]酒瓶收藏



 

      我国有很多酒瓶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比如:老牌名酒汾酒瓶上的主要位置有一个“汾”字,与篆刻“酒”字融为一体,瓶上佩挂有《千家诗》的缩影本,情趣盎然,散发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显示出古老东方文化神奇的风韵。“开国汾酒”酒瓶上就记录了:"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毛泽东提出汾酒为开国汾酒"! 的记录。等等。


        我国的酿酒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古先民们用勤劳和智慧酿造出了人间的美味香醇。又历经几千年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酒的类型不断增多,美酒也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更加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酒瓶是盛酒的器具,其种类繁多,造型各异,显示出酒文化的深厚。平常人们喝完了酒,酒瓶便随之一扔,或当废品卖掉,非常可惜。我的酒瓶都是废品站不収的。

      酒瓶,不仅是酒的载体,也是酒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酒瓶是一种特殊的工艺品,它集酒艺、酒史、陶艺、瓷艺、考古、文物、绘画、书法、诗词、雕刻、民俗、礼仪、医学和风景名胜等为一体,综合地体现了悠久灿烂的东方文明。

 

 

 

国人对白酒类饮料消费量之大,那真是令人瞠目。几年前就有人统计过,全国人口一年饮用白酒多达500多万吨。直观地说,这些酒足够灌满两个西湖。实际上国人饮酒量还在逐年大幅度增加,估计现在一年饮酒量可以灌满三个西湖了。同时由饮酒所造成的直接、间接的生命财产损失,造成的方方面面社会危害也越来越严重。
一、生产白酒要以粮食为原料。用1吨粮食只能生产出100市斤白酒。粗略地保守估算,每年生产白酒至少要消耗5000万吨粮食,这无疑是对粮食的巨大浪费。
二、 制酒过程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对酒厂周边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三、白酒中所含酒精是一种麻醉剂,它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先兴奋后抑制的毒性作用。人在重度酒精中毒时会因呼吸与心跳受抑制而死亡。酒精还能对胚胎产生严重的致畸作用。可以说白酒就是一种神经性毒品。其毒性虽无鸦片类毒品那样强烈,但因其毒性是累进性的,较少立即显现出来,不易为人们所重视。因而对人群的毒害范围更大,造成的实际危害更为严重。更何况酒厂生产出的白酒有9/10是低端产品,其中必然含有毒性更强的甲醇及醛类有机物。
1、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是车祸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司机醉酒驾驶造成的。
2、 餐饮场所经常发生醉酒者失去理智,互相斗殴而致死、致伤事件,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
3、朋友聚餐时因有人劝酒而猝死的事件也频频发生。甚至有人在亲友的婚宴上饮酒猝死,更可悲的是有电视报道,在某个城市,新郎在结婚当天被朋友灌酒猝死。引发死者家属与死者朋友反目成仇,对簿公堂,造成可怜可悲的结局。
4、 许多有饮酒嗜好者最终喝成酒精肝、酒精性胃炎、眼出血、股骨头坏死等疾患,给个人及家庭造成巨大伤害和痛苦。
5、某些企事业单位每逢节假日必聚餐,聚餐必饮酒,这种场合总会有人出来劝酒(一般是领导),甚至社会流传有劝酒令,说不饮酒就对不起劝酒人,对不起大家。这使得不善饮酒者不胜其烦,有时被纠缠得没办法,只有舍命陪“君子”。事实上每次聚餐都会有人喝吐,喝趴下,更有人酒后失态,大耍酒疯。严重败坏了机关单位风气,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
6、近些年社会上形成了不善饮酒难以立足官场的怪现象。很多官员善饮,嗜酒,于是高级酒品自然成了行贿的首选礼品。单位之间,上下级之间在酒桌上处于半醉半醒状态下就完成了毫无原则的交易。这些歪风邪气让老百姓恨之入骨。
7、有的单位招聘新员工时,竟将能豪饮白酒作为选拔人才的优先条件。这真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怪事。而这种不正之风却也能大行其道,从无人出面制止。
8、有些媒体出于商业目的请出所谓的民俗学家,令其大讲民间与饮酒相关的习俗,称那些陋习为“酒文化”。这不仅玷污了“文化”二字的内涵,还对社会上的酗酒风起了推波助澜作用,致使一些人以自己酒量大为荣,认为善于狂饮是豪爽的表现。在这些人眼里男人不善饮酒就不像男子汉。这显然是非常可笑非常愚蠢的逻辑。前段时间在报刊上看到一则社会新闻,说的是某嗜酒者每当喝醉后就把残酒倒给自己养的驴子喝,长此以往,那驴子竟主动寻酒喝,且多杯不醉。喝高兴后还引颈嗷嗷大叫。那人遂把驴子引为知己。这新闻听来像是笑话,实际反映了一些人的心态。事实上在真正文明的国家无论什么规格的宴席上都不会劝酒,劝酒是一种极不礼貌且令人非常反感的不文明行为。
9、饮酒风不但破坏社会秩序,也影响家庭的稳定和谐。相当一部分家庭暴力事件是在一方饮酒后发生的。长期饮酒者很容易成为酒精依赖症患者,罹患这种病的人不饮酒就无精打采,变得整天醉生梦死,成为酒鬼、无赖,靠向家人讨钱生活。这种人必定是家庭的沉重负担。
10、经常可见各类媒体的酒类广告和影视作品对饮酒场面的大肆渲染,再加上目睹成年人的狂饮,一些未成年人也纷纷效仿,加入饮酒队伍,所以近些年社会上出现酗酒者低龄化趋势。同时嗜酒女性比例也在不断增加,有的女青年公然炫耀自己千杯不醉。这必将影响下一代身心健康,儿童智力缺欠和患自闭症者逐年增多,这种现象和女性酗酒有很大关系。
终上所述,饮酒等同于吸食毒品。饮酒造成的社会危害不胜枚举。政府部门再也不应对这种社会风气麻木不仁,听之任之了。所以笔者强烈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在全国的禁酒措施。建议可以分步实施禁酒令,首先应禁止各类媒体做酒类广告。严格限制并在最终禁止用粮食生产白酒,只允许用化工原料生产医用酒精和工业用酒精。严禁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聚餐时饮酒。鼓励知情者向纪检机关举报聚众饮酒行为,一经查实,可给予举报者重奖。对聚餐饮酒单位重罚,并对其责任人严厉处罚,将其就地免职。要求所有党员干部自觉远离白酒。党政宣传部门应大力宣讲饮酒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使每个人都懂得饮酒有害,酗酒可耻,让广大群众自觉拒绝饮用白酒,抵制饮酒风。这样做不但有利于个人身体健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不良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有利于子孙后代。

 

 


初二过年(幽默联)

 

[转载]酒瓶收藏



         每年正月我身上装一本子,见到好对联就记下来。这副联是我刚调到局里时,从集联老手石鹏映政委的集联册里得来的,他的集联册让我抄了一个多月。
 
      上面这副联是一耄耋老人过年时自己写的。
 
      正月初一,当人们读老人大门上的这副联时,都纳梦了?平时很开心的老人今年大过年的是咋啦?! 就去问他。
 
       老人说:去年大年初一老伴昏厥差点要了老命,十个女儿没有一个登门的,幸亏邻居王医生救了一命。
 
      人们说女儿是千金小姐,我十个女儿不就是俺有万金吗!人们常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十个女儿都嫁出去了,俺不就又有五个儿子了嘛!你们初一过年过一天,从初二开始俺是和俺女儿女婿外甥一大班天天过年!
 
       贴出此联俺是计划今年正月初二开个家庭会,让俺女儿女婿外甥们都能打破不合理的传统旧观念,女婿外甥俺都当儿孙看······

 

 

 [转载]酒瓶收藏

 

 

人品以正直为贵;心地以善良为贵;


修德以布施为贵;行善以孝顺为贵;


情感以真挚为贵;性格以坚韧为贵;


待人以诚恳为贵;处事以谦让为贵;


学问以通达为贵;技艺以专精为贵;


言语以简明为贵;行动以稳健为贵;


富裕以质朴为贵;贫穷以志节为贵;


衣饰以得体为贵;饮食以素淡为贵;


治家以勤俭为贵;做人以信仰为贵;


做事以尽心为贵;养身以寡欲为贵。

 

 

老来难,老来难,少年莫把老人嫌。


当初只嫌别人老,如今轮到我头前。


千般苦,万样难,听我从头说一番。


耳聋难与人说话,插七插八惹人嫌。


雀蒙眼,似鳔粘,鼻泪常流擦不干。


人到面前看不准,常拿李四当张三。


年轻人,笑话咱,说我糊涂又装憨。


亲朋老幼人人恼,儿孙媳妇个个嫌。


牙又掉,口流涎,硬物难嚼囫囵咽。


一口不顺就噎着,卡在嗓喉噎半天。


真难受,颜色变,眼前生死两可间。


儿孙不给送茶水,反说老人嘴好馋。


鼻子漏,如脓涎,常常流落胸膛前。


茶盅饭碗人人恶,席前陪客个个嫌。


头发少,顶门寒,凉风飕的脑袋酸。


冷天睡觉常戴帽,拉被蒙头怕风钻。


侧身睡,翻身难,浑身疼痛苦难言。


盼明不明睡不着,一夜小便六七番。


怕夜长,怕风钻,时常受风病来缠。


老来肺虚常咳嗽,一口一口吐粘痰。


儿女们,都恨咱,说我邋遢不像前。


老得这样还不死,你要在世活千年。


脚又麻,腿又酸,行动坐卧真艰难。


扶杖难行二三里,上炕如同登泰山。


无心记,糊涂缠,常拿初二当初三。


提起前来忘了后,颠三倒四惹人烦。


年老苦,说不完,仁人君子仔细参。


莫要嫌,莫要嫌,人生不能常少年。

 

今日少年转眼老,人人都有老来难

 

 



百龍圖!【中華文化】

百龍圖!【中華文化】  
百龍圖!【中華文化】

百龍圖!【中華文化】  
百龍圖!【中華文化】  
百龍圖!【中華文化】  
百龍圖!【中華文化】  
百龍圖!【中華文化】

百龍圖!【中華文化】  
百龍圖!【中華文化】  
百龍圖!【中華文化】  
百龍圖!【中華文化】  
百龍圖!【中華文化】  
百龍圖!【中華文化】  
百龍圖!【中華文化】

百龍圖!【中華文化】  
百龍圖!【中華文化】  
百龍圖!【中華文化】  
百龍圖!【中華文化】

百龍圖!【中華文化】  
百龍圖!【中華文化】

百龍圖!【中華文化】

百龍圖!【中華文化】

百龍圖!【中華文化】  
百龍圖!【中華文化】  
百龍圖!【中華文化】  
百龍圖!【中華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