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哥们儿,这酒咋样?” “真是有年头了,从来没喝过。” “特殊渠道来的。我都没舍得喝,特意给你留着。” “太感谢了,来,干一杯!” 这样的酒局场面,你或许不陌生。 邀上三五好友,带着陈年老酒,把酒言欢,不亦乐乎! 但,你或许没想到,你精心为朋友准备的陈年老酒,其实就是不法商贩用新酒假冒的。 这几年,老酒的消费热潮有增无减,且呈现上升势头。 因此,老酒成了造假的“重灾区”,为了表明年份老,有的酒瓶的瓶盖锈迹斑斑,有的商标模糊泛黄…… 那么,这些所谓的老酒是如何仿制的?又该如何辨别老酒的真伪呢? 近日,记者对此事进行了调查采访。 ![]() 宴请朋友 买瓶老酒遭吐槽 有道是,酒是陈的香。 受这一消费观念的影响,老酒越来越吃香。 生活中也是如此,拿一瓶老酒招待客人,客人开心,主人也感觉很有面子。 几天前,市民武先生宴请几位好朋友,席间拿出两瓶1991年生产的山西“杏花液”。 “你看,这酒得存多少年了,瓶盖和瓶标都长霉了。”酒桌上,武先生向客人们炫耀自己精心准备的库存老酒。 但是,品尝过后,杨先生说,这瓶酒,只是酒瓶看着旧,貌似有点儿“陈年”的味道,但从酒的口感上来说,肯定是新酒。 另一位朋友也说,多年前,他曾经做过酒水生意,通过瓶盖的锈迹和瓶标泛黄的痕迹判断,这不像是一瓶真正的库存白酒,品尝之后,他更加肯定,这不是老酒。 朋友的这番话,让武先生面子全无。 此时,武先生心里也犯起了嘀咕:难道真如朋友所说的,这是一瓶假冒的老酒吗? 为此,武先生找到记者,请求帮忙调查这瓶老酒的真伪。 ![]() 啼笑皆非 孩子竟然比妈大 据武先生讲,这酒是前一段时间他在家附近的集市上买的。 武先生说,当时,商贩说卖的是陈年的厂家库存酒。他拿起几瓶,通过瓶标的背面,仔细看了酒的生产日期。 这其中,有1991年产的高粱酒,而且,瓶标正面印有山西“特产高粱液”和“杏花液”的字样。 有一瓶特制高粱酒的瓶标背面,生产日期是1995年。 商贩告诉武先生,1995年的高粱酒是20元钱一瓶,而1991年的高粱液和杏花液,才30元钱一瓶,并一再声称,这样的陈年老酒卖一瓶少一瓶,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最关键的是绝对物超所值。 一瓶1991年产的老酒才30元,一箱也就300多元钱。对于一个爱喝酒的人来说,这样的价格确实充满诱惑。 当问及酒的来源,商贩称,这些酒都是厂家的库存老酒,如果放到个人家里,不会保存得这么好。 遇上价格如此低廉的库存老酒,哪能错过,武先生当场便买了几瓶。没想到,朋友尝出了酒有问题。 6月30日上午,按照武先生提供的购买地点,记者来到了该便民市场,发现有一个摊位在兜售“库存老酒”。 在该摊贩处,记者看到,有多箱所谓的“老酒”摆在地上,每瓶的价格从10元到30元不等,商贩一再保证这些白酒都是厂家的“库存”。 但经过查询,记者发现,“杏花液”的生产厂家是“山西晋川香酿酒有限公司”,该酿酒公司是2021年1月份成立的,酒瓶上的生产日期却是1991年。 而武先生所购买的1995年生产的特制高粱酒,生产厂家是“山西吕梁文水县汾鑫酿酒有限公司”,经过查询,该厂是1996年10月份成立的。 这真是,孩子竟然比妈大!也就是说,武先生购买的所谓库存老酒,在酒厂还没有成立时,这批白酒就已经出厂。 如此低级的造假方式,令人啼笑皆非。 ![]() 四种手段 做旧方法全披露 如此看来,武先生买的老酒,都是假冒的。那么,这些所谓的陈年老酒,是如何造假的呢?为此,记者采访了我市某酒厂的刘经理。 据刘经理介绍,做旧,是最常见的造假手段之一。 刘经理说,根据从低到高的识别难度,做旧的手段可分为以下4种: 发霉。几斤装的小酒坛上长满了白毛,这种酒在很多电商平台仍有销售。 那么,这种“长白毛”的效果是怎么做出来的?刘经理说,一般是用酱油、豆浆、面粉混合后刷到皮纸上,把皮纸包在酒坛外面放几天,皮纸就会长毛。 这种假酒,一般包装成“洞藏老酒”来卖。很多正规酒厂确实有洞藏酒,但用的都是几十斤到几百斤不等的大坛子,绝没有几斤装的小酒坛。 喷淋。据刘经理介绍,把封好的酒瓶放在地上,朝瓶身和商标喷淋某种浅黄色无毒的液体。当液体形成流淌状后,耐心晾干,用扬粉尘的办法进行加工,最后装箱。 这种手法造出来的酒,酒标的老旧质感明显,但各处老旧程度不均匀。纸张边缘发脆,容易撕毁,标签整体有“烟雾感”,部分字体细节极难辨认。但是,酒标上的生产日期却很清晰。 涂药水。一般是将酒瓶的标签小心撕下,然后用浓茶水、酱油水进行熏蒸、晾干、吹干、烘干后,再贴回酒瓶。这样做出来的酒,酒标泛黄发脆,极易撕开,但各处的老旧程度均匀,生产日期依旧清晰。 暴晒。把酒瓶放在阳光下暴晒,可使商标严重脱色,变得花白一片,分不出层次,然后稍稍撕破瓶身上的标签,制造出逼真的老旧质感。 ![]() 鉴别攻略 四招辨别酒真伪 那么,该如何识别这些做旧的所谓库存老酒呢?据刘经理讲,学会4招,就可以辨别老酒的真伪。 第一招,看封口。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老酒,要么采用的是压盖封口,要么采用的是塑料盖再加封一层透明膜,因当时技术不先进,所以,个别老酒会有少量挥发。 另外,老酒封的膜属于一种化学物质,长期存放后颜色会泛黄、表面龟裂、光泽丧失。 因此,如果您发现一瓶老酒的封膜异常鲜亮、反光率高,那就不是真正的老酒。 此外,有些造假者,也会根据塑料膜多年陈放后“老旧、失光、泛黄”的特性去模仿,用染色剂处理后再封膜,但往往颜色夸张,而真正的老酒封膜只是微微泛黄。 第二招,看酒标。 标准酒标视瓶体而定,应含有:正标、背标或颈标。 以前的商标印刷和现在有很大区别,名优酒厂所用商标一般都是大厂生产,套色准确,印刷精美,字体清晰,无毛边。 同时,早期生产的老酒,大多信息简单,无容量、无度数、无生产原料,即使有,也和现在的标志有很多区别。 第三招,看生产日期。 有些老酒由于外观受损或年代久远,根本看不清年份,有的根本就没有任何年份印记,需要细心从其他地方识别。 看酒标正面。老酒的生产日期出现在酒标正面的情况不多,通常情况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早期的瓷瓶汾酒及竹叶青,在酒标边缘会有针孔字样的数字,俗称“针孔日期”。 看生产标准号,也有助于辨别年代。如生产标准号上的“91”,说明为1991年以后执行并生产的。 看酒盖封口。比如,茅台酒上的封口日期,是辨别真伪的重要因素。茅台酒的塑封喷码,于1995年2月正式启用。喷码点状清晰,用手擦不掉。 看厂家名称。“地方国营”通常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产品,“股份有限公司”通常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的产品。 第四招,看包装。 外包装要完整洁净,画面字迹要清晰,并能够表现出当年的包装特色。 希望喜爱老酒的市民切莫贪便宜,擦亮眼睛辨真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