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乾隆年间扬州玉雕进入全盛时期,两淮盐政在扬州建隆寺设玉局,大量承办宫廷玉器,并按岁例向朝廷进贡。1840年后,扬州琢玉行业逐年衰弱,扬州玉工流向上海和香港等地, 扬州玉器分炉瓶、人物、花鸟、走兽、仿古、山子雕6个类别,品种齐全,花色繁多。70年代初琢制的《白玉宝塔炉》 ,在全国玉器评比中一鸣惊人,1981年在东京、名古屋专柜展出,受到日本各界人士高度赞赏。1986年琢成的《白玉五行塔》 ,主塔七级八面,高105厘米、宽32厘米
在江淮东部龙虬新石器时代遗址出 宋、元、明时代,扬州玉器已向陈列品方面发展。宋代扬州玉雕出现了镂雕和练条技艺,为后来特色技艺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宋代扬州玉器已向陈设品发展,花鸟、炉瓶等品种日益丰富,造型、琢磨艺术水平大为提高。 清代民间玉雕工艺主要集中在北京、扬州、苏州、杭州、南京和天津等地,并且似有明确的分工,其中扬州善雕大件玉器,扬州玉匠又善于把玉雕艺术和书画艺术结合起来,
![]() 扬州本地并不产玉,但古代扬州的便利交通及富庶市民却为玉雕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来自全国各地的珍贵玉石都在这里加工,顿时身份百倍。每一块玉石的成分、色泽、形态、 扬州玉雕所用玉石质地坚硬缜密,硬度为摩氏4至8度,手工雕琢技术较为复杂,其工艺特点是琢磨,即"琢玉"与"碾玉"。扬州玉雕使用的玉料有新疆的白玉、青玉、碧玉, 扬州玉器分炉瓶、人物、花鸟、走兽、仿古、山子雕6个类别,品种齐全,花色繁多。历代扬州玉雕分别保留了不同时期的艺术特征,如西汉的《白玉蝉》以和阗玉雕成,采用"汉八雕"的手法, 扬州玉雕创造性地将阴线刻、深浅浮雕、立体圆雕、镂空雕等多种技法融于一体,形成了"浑厚、圆润、儒雅、灵秀、精巧"的基本特征,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著称于世。 ![]() 历代扬州玉雕精品无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西汉“白玉蝉”,选用和田上等白玉雕琢而成。其造型准确,写真性强。采用“汉八刀”琢雕手法,线条凝练挺拔,推磨功底深厚,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蝉王”; 现代的扬州玉器,全面继承和发展了传统优良技艺。艺师们设计制作了大批造型优美、琢工精致的玉器,艺术水平仍居前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会, ![]() 当今的扬州琢玉艺师,全面继承了传统的扬州玉雕优秀技艺,锐意创新,在实践中遵循"量料取材,因材施艺"的琢磨工艺规律,结合时代的要求,不断提高"相玉"能力及雕琢技艺,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 ![]()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由扬州生产的3030枚玉环已经运抵上海造币厂,
昆仑玉选好后,很快面临的就是加工产地选择问题。由于青海本地玉雕工艺水平不高,他们不远千里来扬州,就是看中了“扬州工”玉雕技艺在国内外的领先地位。好料还需好工雕。 业内专家也证实了“扬州玉雕甲天下”的说法。2008年1月初昆仑玉正式被宣布为奥运用玉后,围绕奥运玉环的生产在扬州全面铺开。尤其在选料、做细槽、切环等关键性技术上, 业内人士认为,这次北京奥运会奖牌“金镶玉”的独特设计,创下了奥运史上的另一个第一,首次在奥运奖牌上使用两种不同的材质。而“扬州工”在这次奥运盛会上,也将留下自己光辉的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