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暖活》你的身体畏寒吗?

 yagi1 2013-03-01

——当只有一个暖暖包,你要放哪里?

撰文者:福田千晶






你的身体畏寒吗?

请将惯用手的手掌放在「颈部后方」,有没有觉得掌心暖暖的「很舒服」呢?接着再依序触摸「手臂后方」、「膝后」及「脚踝」。如果同样觉得暖暖的很舒服,这就表示你的身体正处于畏寒状态。

畏寒指的是因为血液循环变差导致身体变冷,而感到不适的状态。前面提到的那几个部位很容易流失身体的热能,然后使得指尖或脚尖等身体的末端处开始变冷。当畏寒的情况遍及全身,「腹部」或「腰部」等中心部位也会开始变冷。试着把手轻轻地放在腹部或腰部,如果觉得凉凉的,你可能已经是很严重的畏寒。

一般来说,拥有下图所示的身体或个性特征的人很容易有畏寒的情况。

畏寒是身体的维生管线出了问题

畏寒与血液循环的关系密切,流动于血管中的血液好比是输送管道,负责运送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氧、营养和体温。若血液无法顺利地流动,制造身体的细胞就活不下去。这就象是被断水、断瓦斯或断电一样,没办法正常地生活下去。也就是说,畏寒的人正处于体内的维生管线出问题,而细胞正在叫苦连天的状态。肩膀痠痛、腰部或膝盖疼痛、容易便秘或腹泻、经常跑厕所、月经不顺、晚上失眠、身体沉重、心情郁闷、尝试瘦身却瘦不下来……等等,诸如此类让你觉得「还不至于要去医院,但总觉得不舒服」的症状,正是身体发出的SOS警讯。假如忽略了这些警讯,很有可能恶化成心血管、妇科、免疫系统、心理等其他方面更严重的疾病。

接下来提供四个打造「不畏寒的身体」的方法,相信一定能对各位每天的生活产生帮助。

你的暖暖包使用方式正确吗?

冬天时会使用暖暖包的你,真的有掌握到取暖的要点吗?

原因:身上有让身体暖起来的点

我们的身上存在着「只要让这里变温暖,就能有效暖和全身」的穴位。如果错过那些地方,就算用了暖暖包也无法发挥效果。结果只有接触到暖暖包的局部会变热,其他地方还是很冷……。

继续下去会有这样的后果

1.使用暖暖包的方法错误→2.好不容易获得的热能无法传导至全身→3.身体仍然处于寒冷的状态

至少要做到:只有一个暖暖包就放在腰部

假如手边只有一个暖暖包,请先放在腰部,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腰部暖和了,身体会不由自主地觉得「全身变温暖」而感到安心。因为腰部周围聚集了肝脏、肾脏等血液量多的内脏器官。

这么一来,大脑的紧张状态就会解除,发出「往全身传送大量血液」的命令。过了一会儿手脚的末端处便开始泛红,变得暖呼呼。

尽可能做到:如果有两个就多放一个地方

有多余的暖暖包时,放完腰部后再放其他部位,暖和的效果会更好。

◆背部:放在肩胛骨之间。特别是肩膀痠痛或头痛的症状会变得很轻松。

◆腹部:放在肚脐下方。对消除腹痛、腹泻、经痛等很有效。但,腹部是皮肤

较薄且敏感的部位。比其他部位更容易低温烫伤,所以必须留意。

◆颈部的根部:放在颈后的根部。对颈、肩痠痛及头痛很有效。用围巾等包住

暖暖包固定于颈后就不必担心会脱落,也不会引起侧目。

注意:普通的暖暖包不可以直接放在皮肤上,因为长时间接触会发生低温烫伤的情况。使用暖暖包时请务必遵守注意事项,放在衣服上取暖。此外,为了确保没有烫伤,必须不时地确认皮肤有无变色。

做到这样就更完美了:使用大范围、可深入取暖的暖暖包

抛弃式暖暖包的魅力在于,价位平实又轻便。如果是黏贴式的暖暖包就算穿没有口袋的衣物也没关系。

近来也推出了充电式、可微波加热重复使用的环保暖暖包,或是热度可持续二十四小时的暖暖包、含香草味的暖暖包等,种类丰富多样,光是看就觉得很有趣。另外,电视等媒体介绍的蒸气热敷贴,因为「用起来像热毛巾一样舒服,可大范围地暖和至深部,具有高度的放松效果」而受到欢迎。

小补充:将暖暖包放入大衣或裤子的口袋内

把暖暖包放进大衣或裤子的口袋里,手插入口袋后就会变得暖呼呼。此外还有一个优点,放在口袋内的暖暖包刚好靠近大腿根部的「鼠蹊部」。鼠蹊部分布着较大的血管,暖和这个部位,下半身乃至于全身就会变得温暖。

你在办公室里,双脚会不会觉得冷?

脚部畏寒的问题不是只在开冷气的夏天才会发生,在开暖气的冬天也不能轻忽!

原因

手、脚等身体末端处一旦变冷就很难恢复至原本的暖和状态,那是因为大脑感觉得「这里很冷」的时候,为了保护负责生命活动的重要内脏器官,会将热能(血液)集中运送到身体的中心部。结果末端部位因为优先级较低,只能分配到少量的血液。大脑传送的指令在没有重新设定的情况下持续进行,所以手脚就一直处于冰冷的状态。尤其是穿着及膝短裙和凉鞋,或是夏天时不穿丝袜的打扮等于是让双脚彻底变冷!

继续下去会有这样的后果

1.温暖的空气上升,冰冷的空气下降→2.冰冷的空气聚集在脚部→3.下半身变得寒冷

至少要做到:花点心思包住脚背

露出脚踝或脚背会让身体的热能不断流失,可透过这些方法来应对。

◆穿袜子

◆穿可包覆脚背的鞋子

◆就算是夏天也要穿丝袜

◆穿可盖住脚背的长裙、长裤

◆穿上踝套

尽可能做到:不要一直坐着不动

血液受重力的影响,容易向下积存。将积存在腿部的血液运回心脏必须仰赖肌肉的帮浦作用。从事长时间久坐的文书处理或久站的工作,很少有机会使用到腿部的肌肉,使帮浦作用无法发挥效用。因此请避免久坐或久站,多多活动双脚。以下提供各位几个平时就能做到的简单方法。

◆利用休息时间,轻微地伸展腿部(重复做屈伸运动也OK)

◆脚尖→小腿→大腿,像这样依序按揉

◆提醒自己多上厕所或离开办公桌去茶水间,增加走路的次数

◆如果可以,试着伸展腿部,把脚抬高

顺带一提,翘脚也是造成血液循环不良的原因之一。这种姿势还会造成骨盆或身体的歪斜,请各位务必留意。那我不时换边翘就没关系了吧?这也是错误的想法。

做到这样就更完美了:使用盖毯包住膝后

身体的热会从膝后流失,因为膝后有较粗的血管经过,那些血管很接近身体表面,容易受到外界空气的影响。所以最理想的打扮是穿裤装,可是有些人就是想穿迷你裙,那么请使用盖毯。夏天时选薄一点的材质,冬天时选厚一点的材质,因为可配合季节自由改变,所以很方便。

使用盖毯可将膝后完全包住。这么一来就算穿短裙也没关系,自备小型的保暖器具来暖和脚也是不错的方法。如果可以,尽量选择离空调较远或比较吹不到外来冷风的座位。

畏寒也会出现在背部或臀部,所以请在椅子的座面或椅背放上靠垫。搭电车或出租车时如果觉得「好冷」手边却没有挡风的物品,只要把包包放在脚上就会有明显的差异。

请留意这点:抽、麻、痒的感觉是身体畏寒的前兆

突然进入寒冷的场所,过了一会儿手脚会出现抽、麻、痒的感觉。这是因为大脑感受到寒冷,发出「将大量血液传送至末端部位!」的命令,使血流量顿时增加的关系。在这个时候如果能暖和身体,就能避免末端部位严重的畏寒。

因此当你有抽、麻、痒的感觉时,就表示身体正在告诉你「要变冷囉」,请尽快采取对策!

初春、初秋的服装你是否随便穿?

初春或初秋时节,白天虽然温暖一到下午很快就会变冷。你是不是都只穿短袖、短裤度过呢?

原因:以为「很暖和」而松懈导致身体畏寒

初春或初秋常让人觉得「已经变温暖了」、「现在还很热」而掉以轻心,忽略要采取预防畏寒的对策。尤其是短袖和短裤的打扮,会让体温从膝盖内侧及手臂流失。虽然是温暖舒适的季节,身体却变成「比冬天时还冷」的状态。

继续下去会有这样的后果

1.不以为意地穿着短袖、短裤→2.热能从膝盖内侧、手臂流失→3.身体变得比你想象中来得冷

至少要做到:太阳下山的傍晚后一定要留意!

初春和初秋不仅仅是每天的温差很大,有时日夜的温度也会差到10℃以上。白天时配合气温穿着单薄的衣服外出,到了傍晚却觉得很冷,你是否也有过这种感到懊悔的经验呢?

穿上可盖住膝后或手臂的七分长度服装、长裙,避免过度曝露的穿着。外出时多带一件可外搭的衣物,例如开襟外套或薄围巾等。

顺带一提,晚上具御寒效果的单品有:

◆护具:在膝盖或手臂套上护具。

◆手套:春季的紫外线也很强烈,戴上防晒的长手套,将手肘至手指包覆住。

◆保暖的内搭上衣:乍看之下很单薄,内侧却相当保暖!

请留意这点:春天和秋天一样温暖?

让人觉得「春天到了」的四月以及「秋天到了」的十月,两个时节相比,春天的气温会再低个6℃。我们之所以会觉得春天和秋天差不多,那是因为寒冷的冬天过后,只要稍微变暖和就会觉得很温暖。但在炎热的夏季后,就算只是稍微吹点凉风就会觉得很有秋天的感觉。特别是春天,请小心不要穿得太单薄!

你泡澡的水温是不是很烫?

因为觉得泡温水身体暖不起来,所以干脆泡热水……这么做反而会让身体畏寒。

原因:变成外热内冷的「炸冰淇淋」状态

泡短时间的热水澡就像炸冰淇淋一样,身体表面的温度虽然升高,体内却还是寒冷的状态。大脑为了让温度急速上升的皮肤冷却,会发出消散热度的命令,于是全身的毛孔就会张开,使热度随着汗水不断流失,最后身体会变得比泡澡前还要冷。

继续下去会有这样的后果

1.泡短时间的热水澡→2.只有身体表面变热,体内还是很冷→3.泡完澡后热度消散-->4.身体比泡澡前还冷?!

至少要做到:在温水内泡半身浴

在温水内让身体泡至心窝处。「离开浴缸会觉得冷,但慢慢泡觉得很舒服」就是适当的水温(大约38至40℃)。泡到身体慢慢出汗即可。

每天持续泡半身浴,让身体成为容易出汗的体质。这么一来,还有调整内脏作用、促进下腹部血液循环等的效果。

或许你会想,泡半身浴不能让全身变暖和吧?这是错误的想法。在下半身变暖和的血液会慢慢地循环全身,使身体由内变暖和,泡完澡后也不容易变冷。

尽可能做到:让身体更暖和的小撇步

泡半身浴时请注意别让露在水面外的肩膀变冷。不时浇浇热水、披条干毛巾在肩膀上(切记,湿毛巾很快就会变冷),或是盖上浴缸盖板留住蒸气等。

泡澡时少量饮用热开水等温热的饮品也可以。

边泡澡边进行伸展(请参考下图)或按摩也能有效地暖和身体。

做到这样就更完美了:泡完澡后彻底做好保暖

为了不让好不容易暖起来的身体变冷,泡完澡后请留意以下几点:

◆仔细擦干汗水

◆在身体流完汗前穿上睡衣

◆穿袜子

◆冬天时围上围脖

◆用吹风机吹干头发

◆离开浴室后穿上拖鞋

◆泡完澡后尽可能早点上床就寝

小补充:三温暖可有效改善畏寒?

基于温热刺激会让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以及排汗时可将老废物质一起排出的这两点来看,三温暖确实是改善畏寒的好方法。不过,时间太久会让身体过热,之后可能会立刻畏寒。此外,大量排汗会造成脱水,使血液浓度加深、循环变差。因此做三温暖时请不时地补充水分,每隔五至十分钟就稍作休息。

摆脱「畏寒」,恢复你原本的活力光采

阅读至此,各位的身体状况如何呢?不舒服的症状是否有稍微减缓了呢?

据说,九成的日本女性都有畏寒的情况,仔细想想,每天都缺乏运动,加上饮食的欧美化、快餐化,充满压力的人际关系,熬夜通宵的生活……等,在你我的周围充斥着让身体变冷的要素!只是普通地过日子,你就已经陷入「畏寒生活」的状态中。

就算是自认「我不怕冷所以没关系」、「我常流汗所以不会畏寒」的人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这或许是畏寒慢性化,导致对畏寒感觉变迟钝的「慢性畏寒」,或是手脚温暖、内脏变冷的「隐性畏寒」。如果你觉得「每天生活很辛苦、工作很累」,说不定就是因为畏寒造成了某些身体不适的情况,例如肩膀痠痛、身体沉重或失眠等,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觉。

畏寒已成为所有现代人的问题。所以,暖和身体的保养很重要,预防身体不变冷很重要。

身体不变冷,每天会过得更舒适

畏寒的情况解决了,身体就会觉得变轻松,能够随心所欲地活动,每天生活得快乐又自在。工作效率也会提高,不会整天被工作追着跑。这种解脱的轻松感就象是挣脱了手铐脚镣,或是脱去沉重的大衣。

改善畏寒不只是让「今天的你」变得轻松,也是让「未来的你」变得幸福,因为畏寒的情况消失了,身体状态就会变好,每天的痛苦减少、幸福度增加。这么一来,面对任何事就会变得积极正面,与他人的互动也会变得良好,每天的生活或人生过得很平顺。同时又能维持年轻,变得更健康、美丽充满自信。

为自己创造「幸福的连锁反应」!

畏寒与压力是负面的连锁反应。压力会导致畏寒,畏寒又让压力恶化,简直就是「不幸的连锁反应」。

改善畏寒,就是要创造完全相反的连锁反应。改善畏寒会减轻压力,无压力的生活带来健康的身心,这就是「幸福的连锁反应」。

改善畏寒对策的优点在于,靠着自身的尝试和努力就能创造出「幸福的连锁反应」。试过这四种方法后,如果觉得身体稍微变轻松了,这表示你已经朝「幸福的连锁反应」跨出一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