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禹:不仅仅是治水的英雄

 杂货店伙计 2013-03-01

大禹,最早记载见于《诗经》《尚书》。孔子的《论语》五提大禹。禹的名字数见青铜器,2005年保利购入《遂公簋》上有铭文:“天命禹傅土、堕山、浚川”。可见大禹是历史上确实存在的人物。现在连一个三岁的中国孩子都能给你说大禹治水的故事。其实大禹已经被中国人委屈了几千年,大禹的千秋功劳胜过他以前的任何一个远古帝王。遗憾的是中国人始终没有读透读懂这个最伟大的中国人。大禹的丰功伟绩绝不仅仅是治水那么简单!

尧舜禹时代的中国,因为天然的地理环境的限制,天上的雨和地上的水不能顺利入江达海,人们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十分恶劣。先秦的著作中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载:

昔上古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 《吕氏春秋·爱类》

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孟子·滕文公下》

由于大禹的父亲鲧连年治水的失败,到了大禹的时候,情况更为严重。

禹之时,十年九潦。 《庄子·秋水》

禹之时,天下大雨,禹令民聚土积薪,择丘陵而处之。《淮南子·齐俗》

我们看到当时的水情严重不是因为雨水太多,而是因为排不出去。而排不出去的原因是大地上根本没有水道,到处是积水成灾。而没有水道的原因一是地球表面从生成时的原始生态就是山陵丘壑,互不相通,到尧舜时从未治理过;二是鲧采用的是堵水的方法更使地面平添许多障碍,洪水更不容易排干。不过鲧的堵水也为他带来了一个发明城池的好名声。这就是《淮南子·原道》说的“夏鲧作三仞之城”,背靠高山,三面筑坝,鲧因为堵水保民被动地发明了中国最早的城市。

当大禹的父亲鲧因为治水失败被流放羽山以后,大禹被任命治理洪水的长官的时候,他面临的是这样一个根本前无古人又根本无从下手的烂摊子。这就是后代人经常提起的大禹治水。这是历史学家对大禹的第一重误读。

当大禹勇敢承担起治水重任的时候,无疑是面临着和他父亲鲧一样的命运。(很难说尧和舜安排禹去治水不是为了让他再次失败,好除掉这个眼中钉)。但是仅有勇气是不够的。禹找到了鲧失败的原因,确立了自己的治水战略,他要从根本上解决水患问题。这就是《诗经·文王有声》里提到的“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大禹的宏观治水战略是,使百川向东流进海洋。这也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发现整个中国大地的地理特点是: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所以大禹是从整个中国的角度制定治水战略,要把所有的积水引向东南低洼的海洋。这是一个何等伟大的政治家的宏大手笔!《国语·周语》很明确地评价了大禹的这一重大举措:

“其后伯禹念前之非度,厘改制量,象物天地,比类百则,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

但是从那以后,自古至今所有的研究者们似乎对这一点视而不见,对大禹的战略认识不置一词,而只是偷天换日地用“鲧堵禹疏”一笔带过。这是历史学家对大禹的第二重误读。

大禹治水不是单纯地治理水患,而是一次综合性的治理。它至少包括开辟道路、疏通水道、勘定山川、划分九州、资源调查这样五个方面。这个问题也是历来历史学家最为纠缠不清的一个问题。我不想陷入他们的乱麻,我习惯从源头质疑。远古的人们千方百计要传下自己的功绩和历史,但是后世的学者因为不懂、乱传、误传、篡改、增减,使得原本真实的历史最终变得面目全非而无人相信。大禹治水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对大禹的功绩避重就轻是历史学家对大禹的第三重误读。几千年来关于大禹业绩的全部的争论的焦点围绕着对《尚书·禹贡》里一句话十二个字的理解。

禹傅土、堕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所有的争论都集中在对其中四个动词的理解:傅、堕、刊、奠。所以弄懂这四个字成了我们理解大禹伟业的关键。

首先看“傅”。古今历史学家的意见分成两种:①划分土地;②堙干洪水。

我不介入他们的争论,我寻找“傅”的本义。

“傅,相也。” 《说文》

相的原始意义是什么?是看的意思。《说文》把它归类在目部(而不是木部)。

“相,省视也。……易曰,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诗曰,相鼠有皮。”《说文》“禹傅土”直译就是“大禹视察土地”。用通俗一点的话就是:大禹视察国土。为什么?因为要想治水首先必须了解地理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当时没有道路,山水没有名字,很容易迷失,视察是一件极为艰苦的劳动。司马迁说“禹…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撬,山行乘木辇。左准绳,右规矩…令益与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以有贡,及山川之便利。”可见大禹不仅视察国土,还体察民情解决人民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有富余的地方贡献一点给贫困的地方。注意,很多历史学家在解释“禹乃行相地宜所以有贡”时,解释为,看各地有什么特产可以进贡给统治者。这是大错特错了。他是要“调有余相给”解决水患造成的灾荒。衣食无忧的历史学家拿着朝廷俸禄,一心要报效皇上,作出这样的解释是有难言之隐的。对于大禹巡视各地,在《吕氏春秋》里有记载“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这是一个证明。

其次看“堕”。《书序》,郑玄,唐代大儒们的一致意见是这个字错了,应该是随。这种改字解经是很荒唐的。2005年保利艺术博物馆在香港购回一件西周中期的青铜器遂公簋,上面铭文是“天命禹博士,隋(堕)山浚川”。这铜一般的事实说明字没有错。历史是一门科学,不能因为解释不了就说是历史错了,应该是我这个样子的。

我不介入他们的争论,我寻找“堕”的本义。

“堕,败城、阜曰堕”[段玉裁注:用堕为崩落之意。] 《说文》

“阜,大陆也,山无石者象形也。” 《说文》

意思已经很清楚了:大块的山体崩落就叫做堕山。大禹为什么要堕山呢,是为了堵住水流改变水的流向,就要寻找没有石头的土山,在高处使之崩塌来阻断洪水,以使水按照人的意志流动。在当时条件下石头山是无法崩塌的。这才是上文中历史学家对傅的第二种解释:堙干洪水的延伸意义——阻断洪水,改变流向。《尚书·禹贡》里关于大禹这类记载很多,例如:

大禹导弱水入流沙河;大禹导渭水入黄河;

大禹导黑水入南海;  大禹导黄河入渤海;

大禹导长江入东海;  大禹导淮海入东海。

这些措施都是严格按照自己的宏观治水战略,将百川向东引导流进海洋。

第三是“刊”。

《说文》“刊,剟也”。

刊木也就是砍伐树木的意思。段注说,柞氏夏日至令刊阳木而火之。就是每年夏天到了,就要下令把山的向阳面的树木砍伐烧掉。所以上面的刊木就是砍树的意思。这一点所有历史学家看法是一样的。但是对上文的分析我们发现,大禹指挥人砍伐树木竟然是大禹一生中四件大事之一,这就不得不研究一番了。西汉孔安国将伐木和堕山合在一起解释说“洪水泛滥,禹布治九州,随行山林,斩木通道。”东汉郑玄说“必随州中之山而登之,除目为道。”为了爬山必须砍出一条路来,无可厚非。但是把刊木作为禹一生中的大事来提起,并与其他三件事并提,这刊木一定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其实刊山不仅是开路,而是为了划定界限,划定地理区域的分界,刊山(或刊木)是一种古老的划分山林的办法,至今各省的省界县界还在沿用这种方法。这就是禹定九州。是将统治区域划分成九个区域: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我们知道,在划分地理区域时,自古以来沿用的方法是:河流以中心线划分;道路以中心线划分;山有两种划分方法:一是按山顶阴阳面各划归一方。二是按照分水岭左右各归一方。前一种方法是按照纵面划分,后一种方法是按照横面划分。在前一种方法划分时必须在山顶上砍出一条很宽的路,主要不是为了行走方便,而是为了防止山火殃及隔壁邻居。大禹一生划定了九州界限,必定分过许多山,这样刊山(或刊木)就成为一件很重要的也是很经常的工作。历史学家们缺少这方面的实践经验,所以产生了很多“歌德巴赫猜想”,这不足为奇。

第四是“奠”。这个奠又写作甸。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 《诗·信南山》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  《诗·韩奕》

《诗经》的历代注家都是把奠(甸)解释为“治理”。郑玄解释为“陈列,排列”。大禹治水我们听说了,从没有听说过大禹治山,山又怎么个治法呢?说排列吧,山需要大禹来排列吗?更何况上文“奠高山大川”是并提的,你大禹可以排列大川吗?

我不介入他们的争论,我寻找“奠”的本义。

“奠,置祭也。”段注:“高山大川之奠,定也。”《说文》

定什么?首先是定名,其次是定祭。大禹在数年的治理国家环境的过程中,绘制了中国第一张地理图——括象图。为括象图作解释的就是著名的《山海经》。典出《论衡》“禹、益并治洪水,禹主治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远不至,以所见闻,作《山海经》。非禹、益行远,山海不造。然则山海之造,见物博也。”又见《尚书刑德考》“禹长于地理水泉九州,得《括像图》,故尧以为司空。”大禹之前很多高山大川是没有名字的,不是人们不为它们取名字,而是根本就是人迹罕至之地。大禹要定疆界治洪水首先必须确定地理标志物,所以不得不命名山川河流,他又不可能命名所有的山川河流,所以,他命名了高山和大川这些地理定位必须的山川河流,这是开人类先河的一个创举。所以《尚书·吕刑》说“禹平水土,主名山川”。所以《通志》的作者郑樵说:“州县之设,有时而更,山川之形,千古不易,所以《禹贡》分州,必以山川定疆界。”他们说的都是对的。《山海经·中山经》说“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盖其余小者甚众,不足记云”就是说大禹的一生中命名(并祭奠了)5370座大山。

此外,大禹还有一个很容易为人忽视的先进事迹:《淮南子·天文篇》说:

“日出于晹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行九州七舍,有五亿万七千三百九里,禹以为朝昼昏夜。”

这就是说,大禹按照太阳每天有规律的行程制定了夏人的朝、昼、昏、夜这一基本的作息制度。

所以上文的十二个字的意思就是:大禹视察了全部国土,治理了洪水,勘定了九州疆界,命名了高山大川。

联系到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生存条件,什么样的恶劣环境,大禹的功绩绝不是一个大禹治水就能敷衍的,他在中华民族走向文明的进程中的作用无论怎样形容也不过分。

大禹,居功至伟!

[注]本文所有的“洪水”都应该称为“鸿水”更为准确,它兼有天上之水,不期而至,为害至深的意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