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润墨香说古玉十五

 抱牛斋 2013-03-01

玉润墨香说古玉十五

(2013-02-05 17:51:32)

谈谈玉带钩的演变(战国)

玉润墨香说古玉十五

勾云纹龙首带钩 战国 

 

商周时期人们均用丝帛或麻布材料制作成宽带来作为腰带使用的。《诗·曹风·鸬鸠》:“淑人君子,其带伊丝。” 郑笺:“谓素丝大带,有杂色饰者。” 大带又名绅带,《礼记·玉藻》说绅带的长度“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绅即丝带束紧腰部后下垂的部分。女子的腰带也用丝质,下垂部分名襳褵(Xian音先,li音离)。女子的长腰带名绸缪,打成环状结易于解开的叫纽,打紧死结不好解开的叫缔。由于在绅带上不好佩挂又束革带。开初革带两头是用短丝绳和环系结这个样子从美观上来说是有欠缺的。当时只有贫贱的人才把革带束在外面,有身份地位的人都把革带束在里面,再在外面束绅带。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华夏民族采用铜带钩固定在革带的一端上,只要把带钩勾住革带另一端的环或孔眼,就能把革带勾住。使用非常方便,而且美观,所以就把革带直接束到了外面来,这其实就是现代腰带的雏形。

《淮南子·说林训》所记,“满堂之坐,视钩各异”,说明了当时使用革带的方法和现状。当时的革带的制作变的越来越精美华丽,后来不但把带鞓(tīng音汀)漆上颜色,还镶嵌金玉装饰。从考古发现的材料证明,早在西周晚至春秋早期山东蓬莱村里集墓就有方形素面铜带钩出土秋中期的铜带钩在河南洛阳中州路西工段、淅川下寺、湖南湘乡韶山灌区、陕西宝鸡茹家庄、北京怀柔等地墓葬均有出土。山东临淄郎家庄1号春秋墓和陕西凤翔高庄10号春秋墓曾出土金带钩、河南固始侯古堆春秋大墓有玉带钩出现。到战国时期,也有带钩与环同出的情形,如河南汲县5号战国墓铁带钩与骨环同出,6号战国墓青铜嵌绿松石的带钩与羊脂玉环同出,安阳大司空村131号战国墓人架腹部有铜带钩与玉髓环套合在一起。因此可以推测,腰带带钩的功用就有数种,一种是横装于带端用来搭接革带两端的,一种是与环相配直挂在革带上勾挂佩饰的。另有一种衣钩可装于衣服肩部勾挂衣领或装于衣领勾挂衣服肩部等多种方式甚至我们可以见到较长的衣钩这种挂钩方式至今仍被憎人们在袈裟上使用。

战国早期的玉带钩一般体型较小,长度一般不超过10厘米,最小的不足2厘米。雕琢工艺简单,多为水禽形,钩首向上回望,体背设钮,素面或刻卷雷纹。钩钮多靠近钩尾,随着年代后移,钩钮有渐离尾部而向体中部靠近之势,长度亦渐趋加长。到了战国中、晚期,玉带钩的制作与使用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玉带钩出土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制作工艺精,其形制、长度、纹饰较前有了很大变化,但由钩首、钩体、钩钮组成的完备形态已经定型,时代特征较为明显。体形较小的水禽形玉带钩依然沿用,但头小,颈部变细,腹面为素面或上刻细阴线纹,腹背面置钮,钮顶端大而圆。另一类常见的细长曲棒形玉带钩,体长而扁宽,有的腹部呈扁柱状,钩首多为龙首形,龙首刻琢简约,嘴短宽,圆眼外凸,仅见轮廓,腹面为素面或上刻几何、兽面纹,钮端部多方扁状,宽度约等同钩身。还有一类短宽形带钩也较流行,此类器钩首略呈方形,颈腹部同宽,多素面,有的在钩首或腹面刻有凸起的弦纹。这一时期玉带钩钩钮继续远离钩尾而向体中央移动,多数位于距钩尾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处,个别已移至钩体中部位置。带钩长度超过10厘米的已屡见不鲜,也有个别长度超过20厘米的。

当时的带钩制作材料有玉质的、金银的、青铜的、铁的。工艺除采用了当时比较先进的雕镂花纹外,有的在青铜上镶嵌绿松石,在铜或银上鎏金,在铜、铁上错金嵌银,即金银错工艺。1951年在河南辉县固围村5号战国墓出土的包金嵌琉璃银带钩,长18.4厘米、宽4.9厘米,呈琵琶形底,银托面包金组成浮雕兽首,两侧缠绕着二龙,至钩端合为龙首,口衔状若鸭首的白玉带钩,两侧有二鹦鹉,钩背嵌三縠纹白玉玦,两端的玦中嵌琉璃珠,玲珑透剔,包金镶玉,文饰繁华,雍容华贵,现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1965年在江苏涟水三里墩战国墓出土的交龙金带钩,端为兽头,柄阴刻二夔龙,钩身透雕成兽形,原嵌有黑色料珠,系用铸造、透雕、剔刻法制成的。此件长12厘米,重275克。现由南京博物院收藏。另1件长7厘米,重56克。在山东曲阜鲁故城出土的猿形银带钩,通长16.7厘米,猿作振臂回首跨进状,身微拱,极为生动。目嵌蓝色料珠,通体贴金,背面有一圆钮。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发现5件金银错铁带钩,2个圆柱形,3个扁条形、满身嵌错金银三角云纹和斜条卷云纹,扁条形带钩中有2个镶有黄金和青玉,每条镶三角形与方形黄金4块,方形玉3块,金与玉相间排列于带钩背部,金块表面浮雕几条互相缠绕的蛟龙,铁表面呈青黑色,很少锈蚀。1978年在河北平山中山国王陪葬墓曾出土十分精美的玉带钩。中原疆土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过去研究中国服饰史的学者,常说我国古代的带钩是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从胡服中吸收过来的,此说从时间上推算是讲不通的,因为赵武灵王比齐桓公晚300年,是战国中期的人,而带钩在春秋中期已开始普遍使用了。

笔者在对战国带钩的观察和研究中发现,战国时期的带钩不但使用的材质高贵,工艺精美,制作十分考究。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其形式虽然变化多端,但钩体都作S形,下面有柱。战国带钩的形制基本有八种类型:
  第一种:体像螳螂之腹,钩短,作龙首或鸟首形,下有圆柱,近于一端,柱顶圆形。
  第二种:腹作方形,钩短作兽首形,下方有方柱,近于一端,柱顶较城粗大。
  第三种:身短钩长。
  第四种:身长方形,钩短,柱方,柱在中央。
  第五种:腹宽有一短钩,背有柱。
  第六种:体作圆形、细长颈、短钩,下有圆柱。
  第七种:体作动物形。
  第八种:体作琵琶形。

从整体来看可分为;钩首当时以龙首最为流行次为兽首、鸟首。此间鸭、蛇造型也已初见端倪,龙首一般较为狭长,形象比较写实,但也有极个别的已趋以简化;钩身纹饰与春秋相比已经有了更进一步的变化,浅浮雕纹饰促使了龙纹分解后的长尾蝌蚪纹和谷文,除流行兽面纹、勾连云纹、双钩龙头纹这些阴线刻琢的纹饰外,还有比较特别的楚式螭纹、花朵纹、串贝纹、方形、T字形、网格纹和简化的绞丝纹,这些纹饰兼或容纳有多个像生纹样,纹饰显得十分细致、繁缛和复杂,并出现了镂雕的工艺;龙尾在当时出现了龙、虎这些以往少见的形制,依然保持着圆弧的造型;钩钮已经完整地具备了钮柱与钮帽的完美结合。在带钩的反面已经钮帽上常常会有阴刻的纹饰出现。

那么楚式带钩又有那些特征呢?战国时期楚式玉带钩出土的比例要远高于其他。除了固有的铲式带钩外,也出现了长条、截头、多节、拇指形、琵琶形、仿多节形以及双身式和出廓式等;钩首,多为写实的龙、兽类,形制较为多元化,眼、鼻耳、角,间或腮部刻有鬃毛,也有在上腭部刻出牙齿的。另外就是一种运用较为特殊抽象地雕琢方式刻画了龙头、鸭头或鸟头,这些抽象的表现均没有刻画细节,例如眼或鼻;钩身,之间或宽并略低于边棱,有时会加刻多道等距离的线槽或钩身截面呈首窄尾宽的双层式(截面呈不等边六角形的坛台状)。其纹饰有平行凸弦纹、反向斜叠圆首的尖钩纹、S纹、变形卷云纹以及方形、T形、不规则网格、花叶、花朵、串贝颈圈纹和螭纹、兽面纹、凤鸟纹、鸟首鱼尾纹等。在弧形钩尾处的正反两面的一个面上往往会用阴线来碾琢一个兽面。

越式带钩目前可以明确的只有浙江长兴鼻子山战国中期越墓M1和无锡鸿山战国中期DIIM1出土的玉带钩了。鼻子山出土的玉带钩扁平似琵琶形钩首内弯,钩尾呈截断形,钩身中部刻有方形涡纹两边分别刻着简化的弦纹,具有明显楚式的特征。但其钩身碾琢的方形涡纹以及两边的弦纹却是楚式所未见的。无锡鸿山战国中期DIIM1出土的玉带钩整体似铲形,背面光素。钩首内弯呈蛇首状碾琢有鱼鳞纹,在钩首颈部刻有方格四个,其中对角方框内刻有斜线网格纹间以浅浮雕谷纹。钩身中部的绞丝纹环内中央刻有一椭圆形,其中阴斜线网格纹,其外框镂雕四只凤鸟四角向内出凤首。与凤身相连接的为四条蛇身,蛇首穿过绞丝纹环与钩首与钩尾背向对称分布。这件玉带钩仅在形制上还可以看到楚式的影子,碾琢纹饰的表现和工艺都符合与越式玉器的特征。但它和鼻子山战国中期越墓M1出土的玉带钩一样,都受到了楚式玉雕的影响。特别要提到的是在鸿山贵族墓玉带钩上出现的错位对称方形斜线网格纹它与中山国玉雕纹饰有着雷同,这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玉润墨香说古玉十五

错金嵌玉铁带钩 战国中期 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出土

玉润墨香说古玉十五

错金嵌玉铁带钩局部

玉润墨香说古玉十五

鎏金镶玉带钩 战国中期 1978年山东曲阜鲁国故城58号墓出土 

玉润墨香说古玉十五玉润墨香说古玉十五

玉带钩 战国早期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玉润墨香说古玉十五

云纹铁芯玉带钩 秦代 河南泌阳县官庄秦代墓出土

玉润墨香说古玉十五玉润墨香说古玉十五

铁芯玉带钩 战国 河南洛阳针织长战国墓地出土

玉润墨香说古玉十五

素面玉带钩 战国 湖北江陵望山二号墓出土

玉润墨香说古玉十五

玉带钩 战国早期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玉润墨香说古玉十五

勾云纹玉带钩 战国 浙江安吉高禹镇吟诗村出土

玉润墨香说古玉十五

玉带钩 战国 湖南长沙五里牌五号墓出土

玉润墨香说古玉十五

 马头形玉带钩 战国 河南淮阳平粮台出土

玉润墨香说古玉十五

 素面玉带钩 战国早期 山西侯马西高祭祀遗址138号坑出土 

玉润墨香说古玉十五

龙首玉带钩 战国晚期 陕西长安茅坡村十五号秦墓出土

玉润墨香说古玉十五

嵌玉玉带钩 战国晚期 陕西西安北郊尤家庄二十号墓出土

玉润墨香说古玉十五

牌形玉带钩 战国 山东曲阜鲁国故城遗址出土

玉润墨香说古玉十五

蛇凤纹玉带钩 战国 江苏鸿山越国贵族墓出土

玉润墨香说古玉十五玉润墨香说古玉十五

鎏金嵌玉镶琉璃兽首银带钩 战国中期 河南辉县固围村五号墓出土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古玉研究论文续集》玉带钩的起源与演义,杨建芳著

《鸿山越墓出土玉器》南京博物院、江苏省考古研究所著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

《陕西出土东周玉器》刘云辉著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玉器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