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莱坞新片《逃离德黑兰》

 关注博客 2013-03-02
        相对于个人,历史是宏大而完整的结构体系,而对个体生命而言,我们是历史巢下一枚枚完整的碎片。好莱坞新片《逃离德黑兰》选取了一段真实历史,解构了一枚角度独特的碎片。
  【历史】:1979年,美国,伊朗     巴列维王朝是伊朗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末代国王沙赫生活奢靡,联合英美谋取巨大的石油利益,普通伊朗人民穷困潦倒。因为在石油问题上的谄媚合作,王朝得到了美国的鼎力支持——1979年被霍梅尼领导的伊朗革命推翻后,美国收容他入境治疗,提供政治庇护。
  伊朗人的怒火被点燃。他们走上街头,挥舞拳头聚集在美国大使馆外,要求美国政府交出沙赫,接受伊朗国家审判。
  开场,影片全面还原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影像,真实资料片和“复古仿真”镜头穿插,一夜风云,黑灰色的伊朗,烈火赤焰的愤怒,大使馆内昏黄的恐惧,交织出动荡浓烈的历史画卷。
  11月4日,上千伊朗人终于砸开了美国大使馆,66名工作人员被扣为人质。6人逃出,躲进加拿大大使馆官员家中——被抓住是迟早的事,等待他们的也许是广场绞刑……
  【故事】特工营救+生死时速
  影片用镜头写实历史后,史上最紧张的营救开始。美国政府不肯交出国王,那就只能用桌子下面的手段把美国人弄出来。“无所不能”的CIA登场亮相:导演兼主演本·阿弗莱克饰演了营救的关键人物,中情局特工托尼,人质解救专家。
  托尼的计划极具冒险精神:大张旗鼓与好莱坞合作,拍摄一部永不开机的影片《阿尔果》。这部电影类似中东版《星球大战》,要前往伊朗取景,而摄制组都是加拿大人。这样,他就能独闯虎穴,在伊朗人眼皮子底下把美国人带回来。
  整个营救过程,看到手心飙汗。像一个级数巨多的通关游戏:托尼需要说服CIA高管、国防部、国务院,直至总统卡特;说服一众好莱坞明星大腕配合他们演一出无比真的假戏,骗过媒体大肆为“新片”宣传;骗过伊朗文化局官员同意入境……最危险的是,必须说服已然绝望的6个美国人,2天内熟悉“剧本”,牢记新身份,从不见天日的密室走到太阳下,走进群情激奋的伊朗人群。
  被动等死是死,主动找死也是死,但后者显然需要更多勇气和赌徒精神。在CIA、伊朗、好莱坞片场的三线并进叙事中,新锐导演阿弗莱克控制极佳,巨大的危险和渺茫的希望始终在走钢丝,一切都处于控制和失控的一线之间,这就是惊悚的魅力。
  从叙事角度来说,导演聪明地选择了“政治正确”的路子,少谈政治,只讲生命,表达对个体的关怀。这让影片有一种普通人无法拒绝的人性力量:没有人希望死人,尤其是不希望无辜生命就这样被愤怒吞噬,谁都希望活着,就这么简单。所以不管屁股坐在哪条凳子上,人们很快就会融入“营救、活下去”的简单里。
  【余味】政治从来不简单
  只谈生命不谈政治是目前影片成为奥斯卡热门的大噱头,但历史和现实并不简单。《逃离德黑兰》是不可能回避政治的,政治是导火索也是消防栓。加拿大是美国的铁杆盟友,这是政治;沙赫奢靡腐朽,但就因美国庇护得以逃离,这也是政治;CIA高层在紧要关头放弃营救,同样因为浓浓的政治官僚腔:“美国特工‘偷人’出境失败,被愤怒的伊朗人打死是丑闻,而六个人不幸被伊朗人找到而打死,那舆论显然在美国这边”……
  回头打开时下的国际时事,今日美国立显荒诞的尴尬:1979年革命是伊朗人民的选择,老美居然去庇护了一个民怨沸腾的没落王朝;内贾德虽不招老美待见,但人家是民选总统。如今的中东剧变和1979年的冬天,怎么差别那么大呢?
  直到“人质事件”444天后,剩余52名美国人才被释放。《时代周刊》把此次事件的处置称为美外交史最大败笔。而影片所叙,无疑是败笔中最拿得出门的一枚碎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