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唐两个晋王历史命运趣谈

 啸海楼 2013-03-03

隋唐两个晋王历史命运趣谈

花雨溪音
  

  隋唐两个晋王历史命运趣谈    

图片4.jpg

      近读新旧《唐书》、《资治通鉴》和《隋书》等。突然发现一些巧合。如隋唐的两个晋王皆有好运。隋炀帝继位前封晋王,唐高宗继位前也是封晋王。两个皇帝的命运居然相似处颇多。隋炀帝是独孤皇后第二子。“开皇元年,立为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年十三”。(《隋书炀帝上》)唐高宗李治封晋王更早,《旧唐书》高宗本纪云: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讳治,太宗第九子也,母曰文德顺圣长孙皇后。
    以贞观二年六月,生于东宫之丽正殿。五年,封晋王。(卷三)

   看来,四岁的李治就被封晋王。且二人在登基之前,都没有再改封。

   说到隋唐这两个著名的晋王。首先是本来都没有天子命,两人都不是嫡长子,但都是原太子被废当上皇帝。杨广虽有平陈之功,但主要还是靠多年经营,装伪善仁厚之态,处心积虑地获得皇太子位。《隋书》本纪云:

       既而高祖幸上所居第,见乐器弦多断绝,又有尘埃,若不用者,以为不好声妓,善

     之。上尤自矫饰,当时称为仁孝。尝观猎遇雨,左右进油衣,上曰:“士卒皆沾湿,我  

     独衣此乎!”乃令持去。(炀帝纪上卷三)

   于是乎,杨广为“天下称贤”。不过,隋文帝临时前,杨广过于性急,竟调戏宣华夫人。文帝闻之,马上要废杨广。只是已经病弱不堪,力不从心。否则杨广命运还难说。幸亏他串通杨素等,弑父上位。成为大业天子。那时,杨广已经是三十八岁的中年人了。与杨广相比,李治则主要是幸运。同时其为人一直较仁厚。最终获得太宗的信任。所谓善人有福气吧。《旧唐书》本纪载:

          幼而岐嶷端审,宽仁孝友。初授《孝经》于著作郎萧德言,太宗问曰:此书中

     何言为要?对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之事上,进思尽忠,      

     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太宗大悦曰:行此,足以事父兄,为臣子矣。 及

     文德皇后崩,晋王时年九岁,哀慕感动左右,太宗屡加慰抚,由是特深宠异。(卷三)

     加上其舅长孙无忌等协助,终成为太子。《旧唐书》云:“十七年,皇太子承乾废,魏王泰亦以罪黜,太宗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等计议,立晋王为皇太子。”(卷三)两个厉害的哥哥争夺太子位,双双被废。不过,李治虽仁厚,然毕竟是中材之人。唐太宗立他为太子,担心他恐难服众。还是费了一番功夫的。十七年他甚至演戏给群臣看。据《资治通鉴》唐纪十二云:

       承干既废,上御两仪殿,群臣俱出,独留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绩、褚遂良,

谓曰:“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是,我心诚无聊赖!”因自投于床,无忌等争前扶抱;上

又抽佩刀欲自刺,遂良夺刀以授晋王治。无忌等请上所欲,上曰:“我欲立晋王。”无   

忌曰:“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上谓治曰:“汝舅许汝矣,宜拜谢。”治因

拜之。上谓无忌等曰:“公等已同我意,未知外议何如﹖”对曰:“晋王仁孝,天下属

 心久矣,乞陛下试召问百官,有不同者,臣负陛下万死。”(卷一九六)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病,还想杀掉李勣,为李治拔去仗上荆棘:
         上谓太子曰:“李世绩才智有余,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我今黜之,若其

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五月,戊午,以

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世绩为迭州都督;世绩受诏,不至家而去。(《资治通鉴》唐纪十五卷

一九九)

      被立为太子后,李治可谓对父皇非常孝顺。太宗征高丽。“患痈,太子亲吮之”。汉文帝要太子吮痈,太子面露难色。而李治满心愉快地做,也挺不容易的。此刻见李治其实还是有点机心的。他即位的时候是一个二十二岁的青年。李治的心好贯穿了他一生。也成全了皇后武则天的事业。

      其次,两人皆好色,喜欢父皇的嫔妃。炀帝蒸文帝的陈氏、蔡氏等,高宗则娶庶母武才人。这仿佛是他们失国的报应和宿命。

      再次,二人死后都丢掉了江山给异姓。隋炀帝被宇文化及弑于江都,隋灭李唐兴而代之。而唐高宗为武后所制。死后,武后遂废掉他的两个儿子,自己作了则天皇帝,革唐命建大周朝。若非武则天不能彻底走出儒家伦理思想的束缚,在立武家人为太子上的优柔寡断,李唐江山也许就此覆灭。这样来说,唐高宗真是幸运儿,没有成为唐朝末帝。

    四是两人皆征高丽。隋炀帝三征高丽没有成功。此举劳民伤财,死伤无数,还导致杨玄感叛乱。各地民变风起云涌。唐高宗却最终灭掉高丽。高宗确实是最幸运皇帝。连唐太宗征高丽也没有成功。可是在唐乾封元年,公历是666年。三个六大顺之年。那一年的五月,著名的高句丽莫离支泉盖苏文薨。世子男生代为莫离支,但为二弟男建所逼,降于唐。唐高宗借此机会,以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帅诸军,分道合击高句丽。乾封三年春,各路唐军推进至鸭绿栅。二月薛仁贵拔扶余城。高句丽各城守军或逃或降。总章元年九月,李勣下平壤。高句丽僧信诚打开城门,唐军冲进城中,俘男建,高句丽亡国。自隋文帝以来征服高丽这个八十多年的夙愿终于成功。不过,高宗最为人诟病的不是平庸而是差点丢掉李氏的天下。《旧唐书》本纪评:

       大帝往在藩储,见称长者;暨升旒扆,顿异明哉。虚襟似纳于触鳞,下诏无殊于扇暍。既荡情于帷薄,遂忽怠于基扃。惑麦斛之佞言,中宫被毒;听赵师之诬说,元舅衔冤。忠良自是胁肩,奸佞于焉得志。卒致盘维尽戮,宗社为墟。自蕴祸胎,邦家殄瘁。

  《新唐书》本纪则直接评高宗为昏主:

       武氏之乱,唐之宗室戕杀殆尽,其贤士大夫不免者十八九。以太宗之治,      

   其遗德余烈在人者未远,而几于遂绝,其为恶岂一褒姒之比邪?以太宗之明, 

   昧于知子,废立之际,不能自决,卒用昏童。高宗溺爱衽席,不戒履霜之渐, 

   而毒流天下,贻祸邦家。(卷三)

   看来宋代文人是认为立李治为太子是完全错误的。不过,这也难为唐太宗了。在当时,也只能立李治,所谓保全被废太子和泰王。
    唐高宗到底是仁厚软弱,守成而已。而隋炀帝能力强得多。“美姿容”相貌堂堂。“敏慧”多才多艺,诗词歌赋都能玩。他的《春江花月夜》是不错的诗篇。他藏书万卷。但荒淫无度,好大喜功,奢用力,“逆收数年之赋”。弄得隋末大乱。隋炀帝其实是和汉武帝一类的皇帝,好大喜功。即位时大隋朝非常繁荣,后来的开元都难以超过。“赤仄之泉,流溢于都内,红腐之粟,委积于塞下。负其富强之资,思逞无厌之欲,狭殷周之制度,尚秦汉之规摹”。(《隋书》炀帝本纪下)炀帝是一心想留名青史的。不过命运不济。开大运会,下江都,筑长城,征伐高丽等。把大隋江山本钱耗尽,弄得天怒人怨,给李唐天下做了嫁衣裳。

   炀帝到死都没有醒悟为什么强大繁荣的隋朝就灭亡了。《隋书》评点精辟:

    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功不息。频出朔方,三驾辽左,旌旗万里,征税

百端,猾吏侵渔,人不堪命。四方万里,简书相续,犹谓鼠窃狗盗,不足为

虞,上下相蒙,莫肯念乱,振蜉蝣之羽,穷长夜之乐。土崩鱼烂,贯盈恶稔,

普天之下,莫匪仇雠,左右之人,皆为敌国。终然不悟,同彼望夷,遂以万

乘之尊,死于一夫之手。(卷四)

            图片3.jpg

                                                            唐高宗李治

      此外,二人都得病。隋炀帝患的是“大头症”。搞垮了整个王朝。而唐高宗则是慢性的眩晕头风病。大概是被武则天压抑所得。

    两个晋王,倘若不当帝王,其实都很不错。杨广肯定可以成为有名的王爷诗人。李治也可以当一个逍遥的王爷。也许还不会得头痛病。但生在帝王之家,很多时候,不由自主。历史还真有点相似性。几百年后的宋太宗登基前也是封晋王。烛光斧影中,太祖驾崩,赵匡义成一代帝业。“晋王”莫非是当皇帝前的好运符号?

 

                                  辛卯秋 初稿  癸巳夏修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