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导干部下基层要“多听、多问、多看、少说”

 实用工 2013-03-04

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出台后,博得了满堂彩。党风正,则政风民风正;党员领导干部作风正,则人民群众心气足。改进调查研究列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坚持求真务实、狠抓作风转变的坚定决心,是对基层干部群众期待的深切回应,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反映,是向领导干部吹响的转变作风集结号。

密切联系群众是共产党人取得胜利的强大法宝,更是我们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领导干部亲力亲为地调查研究,实实在在蹲下去,尤其是在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蹲得住,听得见,受得了”,与群众保持零距离接触和不间断的联系,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到基层第一手资料,才能不断增进与群众的感情联系,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具体来说,领导干部下基层要做到“多听、多问、多看、少说”:

竖起耳朵--“多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人民群众的语言最朴实,声音最真实。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就是要在与群众的摸抓滚打中,倾听民间最原始的声音。要鼓励和引导群众讲真话,讲实在话,而不能习惯于听“大官话”,不能一听到刺耳之声就皱起眉头掩耳不迭。要多听群众的家长里短和委屈抱怨,多听民间的逆耳之言,要勇于倾听群众的不满之辞甚至于骂声。要做好群众声音的“记录员”,对照本单位、本部门和自身工作实际,从群众的反映中查找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与缺失,并切实加以改进。

张开嘴巴--“多问”。“三人之行,必有我师”。领导下基层调研,不能当闷葫芦,不声不响,要勤学多问、虚心好问,要揣着问题下去、带着答案上来。要甘做小学生,在工作中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多向自己发问,问问自己在与人民群众的接触中感受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问问自己为群众做了什么、要做什么?要多向群众求教,遇到难题问“为什么”,查找症结原因;解决问题问“怎么办”,吸收取群众意见;出台政策问“行不行”,征求基层反馈。

眼见为实--“多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领导干部下基层,不能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不能只满足于看看亮点工作、看看生活比较好的群众,而要扩大调研面,走访不同层面、不同地方的群众。要多到群众家里揭锅盖、看灶头,到田间地头看禾苗、查长势,到生产车间看生产、看销售,在看的过程中了解基层现状,科学研判形势,掌握真实资料。在实地查看中找到基层发展的短板,找到解决发展难题的对策,找到自身工作的努力方向。

不懂别装懂--“少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领导干部并非圣贤,不可能对每项工作都能做到门门精、事事通。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基层调研,不能“不懂装懂”、硬充专家,处处以权威自居,对每一项工作都指点一番指挥一通,发表几点自己的“指导性意见”,弄出“拿电脑显示器当电视机、拿韭菜当麦苗”的笑话。要与群众真诚沟通,对自己不懂的东西就要及时请教,实在没有学习必要的就善用他人所长,善信他人所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样真诚的态度,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