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远的痛 被灭绝的老北京

 秋季收获 2013-03-08

永远的痛 被灭绝的老北京 “内九外七皇城四” 组图
——老北京城墙的回忆

有一句老话儿这样形容老北京城的建制:“内九外七皇城四”。清北京城的一大特色,就是其严谨的城市布局。以紫禁城(宫城)为核心,外围皇城、内城、外城等四道城池组成。四道城池的正中线是从南到北,由一条近8公里的中轴线所贯穿。北京建都八百余年形成“里九、外七、皇城四”的“凸”形城市规划形制和格局,整个建筑群体庄严凝重,层次鲜明,气势宏伟。

前些天,我到现在的老北京城墙博物馆看了一下,非常不错,也非常有感触,我从小就生长在老北京城墙的旁边,所以对老北京的城墙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即使在梦中,时常也会出现小时候爬老北京城墙的情景。

我们家应该算地地道道的老北京,我从小就生长在老北京新街口豁口的城内,从我们家走到城墙也就是200多米远吧,小的时候我们家门口(就是现在新街口豁口的马路)的马路很窄,只能过两辆车,这个新街口豁口以前根本就不是走车的地方。可能在民国时期,由于道路的改造,才子新街口的城墙上开了个口,所以就叫新街口豁口。

我的记忆里,我们家那的城墙由于开豁口的原因,已经破烂不堪。外城墙还比较好,但是矮了许多,内城墙就是有黄土形成的坡,我们可以顺着黄土坡向上爬。或者是由大一点的孩子,先带一根绳爬上去,然后用绳放下了,在来着我们向上爬。那时老人总对我们说不许爬城墙。因为城墙边人非常少,不安全,而且城外就是护城河,城墙内到处都是垃圾和脏土。从新街口豁口城墙向西可以到西直门,印象中豁口向东的城墙早就拆了,所以德胜门是孤孤零零的一个城围,当时的德胜门城楼也是破破烂烂,好像有瓮城,我小时候还爬过德胜门城楼。里面破破烂烂的。

当时护城河外有铁道,火车一过就轰隆隆的响,夜里也吵的睡不着,当时一过火车就用杆栏着车不让走,路就堵起来了,我们小时候经常到火车道上走,或者看着火车飞驰而过轰隆隆的感觉。

老北京城墙给我留下童年生活的很多记忆:爬城墙,护城河里捞小鱼儿、城墙边上摘酸枣、看火车,是儿时的最大乐趣。当然还有夏天到护城河里或者积水潭游泳,到积水潭里滑冰,护城河里有永远也捞不完的鱼。用铁纱网装上两块猪骨头,将网沉到水底,一会儿就能捞到几条小鱼和虾米。冬天,河面上结了冰,孩子们就在冰上打滚儿。印象中新街口外有一个地方叫冰窖口的地方,一到冬天,就有人从护城河上用冰沾打冰,将冰打成一米左右方形的冰砖,用传送带送到冰窖口里的仓库,那时候还没有电冰箱,所以夏天买冰棍的都是用冰降温,外面放棉被盖着,保持温度。

当时新街口外护城河不远就是太平湖,以前这里都是芦苇塘子,有一个大湖和一个小一点的水坑,我们小时候曾经到这里游泳,我第一次游泳也是从这里开始的。当时这里有一座木桥。太平湖东西长约八百米,南北最宽处约二百米,湖水面积有四五百亩。那时记忆里这属于东升公社,那时出来北京城就属于郊区了,现在一点也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

看看老北京城墙的历史吧

金取代辽后,金海陵王完颜亮于天德五年(1153),从上京迁都燕京,改名为圣都,不久又称中都。元灭金后,忽必烈于至元四年(1267),在东北郊外以积水潭为中心另建新城,为北京城奠定了基础。至元八年(1271),定国号为“大元”。次年,忽必烈改中都为大都,并从上都(仿内蒙古正蓝旗上都郭勒)迁都于此。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正月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八月,定应天为南京,汴梁(今开封)为北京,元大都改称北平府。洪武三年(1370)四月,朱元璋封第四子朱核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三月,燕王朱棣就藩北平。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死,其孙朱允炊继位,是为建文帝。

朱棣建文元年(1399)起兵北平,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成祖朱棣永乐元年(1403)正月,升北平为北京,北京之名即由此始。二月,改北平府为顺天府。永乐四年(1406),朱棣下诏迁都北京并下诏建宫殿,修城垣,由陈圭主持营建。永乐五年(1407)开始营建北京宫殿、坛庙。

永乐十七年(1419年),将北京南城墙南移五百多米,建在现在的前三门一线。永乐十八年(1420)完工,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正式迁都北京,以北京为京师,南京为陪都。其实从洪武二年(1369年)起,徐达就主持重建北平新城,废弃元大都的北部城墙,在南面五里处建设新城墙。

 

有一句老话儿这样形容老北京城的建制:“内九外七皇城四”。清北京城的一大特色,就是其严谨的城市布局。以紫禁城(宫城)为核心,外围皇城、内城、外城等四道城池组成。四道城池的正中线是从南到北,由一条近8公里的中轴线所贯穿。北京建都八百余年形成“里九、外七、皇城四”的“凸”形城市规划形制和格局,整个建筑群体庄严凝重,层次鲜明,气势宏伟。

内九”,是指内城墙共有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内城墙系通过正阳门的城墙,总长度23.6公里,高11.8公里。封建礼制对进出城门有严格的规定,九门各有分工严明的用途:正阳门为京城正门,走皇辇宫车;崇文门设鱼、酒纳税之所,走酒车;朝阳门为南米漕运入京之门;东直门为木材入京之门;安定门走粪车;德胜门为出兵之门;西直门走水车,因皇帝御用之水取自玉泉山;阜成门为西山煤炭入城之门;宣武门清代走囚车。

“外七”,是指外城墙有七门:永定门、广渠门、广安门、左安门、右安门、东便门、西便门。外城墙系通过永定门的城墙,又称罗城。总长度28公里,高10米,明朝嘉靖年间增筑。外城墙是内城墙南墙的外围部分。

“皇七”,是指以天安门城楼两侧为起点的红墙,即皇城,共有七门。皇城城墙的总长度约为9公里,环绕着紫禁城,共有七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大明门(大清门)、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

“禁城四”,是指紫禁城有四门。外城之中有内城,内城之中有皇城,皇城之中是紫禁城。所以,紫禁城是城中之城。紫禁城呈长方型,城墙的总长度,为3公里,高10米,共有四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清代末年,北京城墙逐渐拆除,出现了许多豁口,城门也越来越多。北京城门也因此逐渐由“内九外七、皇七禁城四”增加到30多门。

小时候对德胜门和西直门最熟悉,德胜门位于内城北垣西侧,城楼的位置在今德胜门立交桥南端。元代名“建德门”,取“其德刚健文明”之意。明洪武年间更名“德胜门”,寓意明军“以德取胜”。明军土木堡兵败后,瓦剌军乘势进攻北京,兵部尚书于谦在德胜门、西直门、广安门打败瓦剌军,保卫了北京城。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攻克京师,是由德胜门入城。清代出征及凯旋均经德胜门,故有“军门”之称。 明正统元年(1436年)修建城楼、瓮城、箭楼、闸楼。

西直门在元代的“和义门”,变成明清的“西直门”,它一直是这个古都的“水城门”。自从忽必烈建立大都以来,就以高梁河为首都城市水系的总源头。历史上的西直门外河泊密布,沟渠纵横,清澈的玉泉山水,沿高梁河西北角的水关注入玉河、护城河、积水潭。几百年来,一队队插着黄旗的马车,日复一日地从西直门进城,把玉泉水送进皇宫,成为这个古都独特的风景线。文革前西直门也算是保留完整的的城门楼子,文革开始时我们还到西直门城墙去玩,到处都是土,荒凉的很。后来修地铁,这段城墙就彻底没有了。

如果老北京的城能够完整的保留下来,一定特别有意思,后来知道,当时梁思成就要把北京城墙变成一个环城立体公园:“城墙上面,平均宽度约十米以上,可以砌花池,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纳凉游息。还有城楼角楼等可以辟为阅览室、茶点铺。这样的环城立体公园,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真可惜当时没有听梁老先生的话,将一座世界上最完整最古老的城给毁了。

说句实话,老北京的城墙就是见证历史的活化石,这里凝聚了古代人们的智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可这美丽的瑰宝在战争与人类错误面前却脆弱无力。

北京这座规整而又古老的城市是建设在元大都的雏形之上,至今,我们已经看不到往日那高高的城墙,巍峨的城门楼,遗憾啊。

 
         来源: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