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指导孩子看图说话

 hanqingge 2013-03-09

如何指导孩子看图说话

     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兴奋剂”,施展开形象思维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教材口语交际配有大量形象生动的图画,已于儿童接受,能唤起学生观察思考,说话交际的兴趣。看图说话是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一种主要形式,它让学生在充分观察图画、思考图意的基础上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指导孩子看图说话呢?

一、指导看图,培养观察力 

    看图话,看图是基础,但是孩子们还缺乏观察能力,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让孩子们掌握看图的方法根据图画的呈现方式,我们将其大致分为三类:有人物图画;无人物图画和既有人物又有景物的图画。抓住图画本身的关键点,简而言之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仔细观察,明确图意。

    (2)用心揣摩,构建联系。

    (3)展开想象,扩展图画内容。

    首先,老师要知道学生观察图画,看清图画上画了些什么。其次老师要交给学生一定的观察方法,可以指导学生先从整体上感知,从观察人物上着手,知道谁在干什么,然后观察局部,仔细观察人物的衣着、神态及周围的事物。最后再做一次整体观察,边看边想,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结果怎样。观察由人及物,弄清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全面理解意图,懂得整幅图的意思。

通常画面只能展现事物发展的一个或几个片段,这就需要我们根据画面,进行合理的联想,把画面中没有明显显示的内容“想出来”,是整个情节完整。意境应该想些什么呢?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对图中人物的动作,可思考他会怎么做,还可能会怎么做,心情怎样,九任务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静中有动”的想象。图画中人物的动作,可思考他会怎么做,还可能会做些什么,心情怎样;就人物的神态,动作去想象他们会说些什么。有时还可以把自己融进画面中,把自己假想成其中的人物,这样感受会更加深刻,也就能做到了是人物由“无声”走向“有声”。

    如《有趣的游戏》中,我们针对“老鹰捉小鸡”一图,在大致了解画面内容后,首先去观察“老鹰”的动作、神态及奔跑捕捉的方法,然后自己观察每一只“小鸡”的动作、神态,看他们在游戏中怎样躲藏,叫喊的。这样学生就会有点右面,画面内容就会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二、展开合理想象,培养想象力    

    看图话的画面是一个个静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较单调,我们要引导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画面,进行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尽量动起来,活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引导孩子们把不会思维的想象成为会思维的,把不会说话的想象成为会说话的。捕捉触发学生想象的点。

     “想象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们提倡教师在为学生提供一定材料支撑的基础上进行创编练习的指导,以展示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在奇幻中感受生活的多彩与灵动,针对文版提供的但幅或多幅图画,老师在指导学生观察讲述的过场中,应该激发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图画故事和情节故事作为低年级口语交际的一个内容,常常设置悬疑,要求学生讲故事或情节补充完整,使交际内容具有模糊不确定性的特点,为发挥学生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教学时,因从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考虑学生思维,表达的承接性,抓住事物的三要素(人物、事件、场景)创设三位一体的故事情境,使学生感到真切,达到交际目的。

     如: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教材上只有开头、结尾两幅图,至于下图用什么方法远南瓜,书上只给了一幅空白图。课堂上,教师在让学生理解故事大意的前提下,可以创设如下三个情景。走进故事,置换角色--------“小白兔想办法”

以书上的两幅故事图中的人物、事件、场景为篮本制作卡通画片,吸引学生走进故事,引发疑问,换位思考:“假如你就是小白兔,你会用什么办法运南瓜?”让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把办法说清楚。当学生高喊“我知道!小白兔是推着南瓜回家的”时,老师可以及时鼓励说:“嗯,南瓜圆圆的,像个车轮一样推着滚回去,确实是个好办法。再想想,小白兔还可以怎样将南瓜运回家呢?”在教师不断的激励下,孩子们可以设想出各种不同情况下白兔将南瓜运回家的最好办法。一旦他们的想象力被点燃了,表达的欲望也就被调动起来了。

 创设情景,完善故事-------“小白兔运南瓜”

     学生先在小组里安排好人物角色,由“导演”组织大家排练,在用立体图板搭设起“菜园里”、“路上”“家门口”等场景,选出几个小组戴上不同角色的头饰,分别按故事情节表演。

     学生在一个个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中饶有兴趣的进行口语交际,及培养了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综合素养,又张扬和发展了个性。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孩子们表达能力 

    凭着一幅幅简洁的图画,唤醒自己生活的记忆;同时,也用自己记忆中的素材重新组织,丰富书上的图画,使图画具有更新的意义。这是对“捕捉画面与生活结合点”做法的最好诠释。口语交际教学,不可能仅留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白与简单的表达中,教师更应注意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增强口语交际的操作性,以强化训练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通过引导学生尝试表演或操作,再现某种中生活生活场面、某个情节,使学生的知觉、视觉、听觉等一起被调动起来,逐步达到入情入境,从而把具体感人的情景用童真的语言描述出来。

如教学《秋天里》,为了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教师可以创设三个情景:

    (1)走进秋天,亲身体验--------“我们眼中的秋天”

  秋天,教师和家长带着学生走进大自然,在树下捡落叶,在田间看稻田,在花钱尚菊,在山头听鸟鸣。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关观察、感受、交流,收集秋天的图片。

    (2)展开竞赛,合作贴图--------“我手中的秋天”

 展开小组合作,贴图竞赛的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一边动手合作将准备的图片贴成一幅图画,一边商量贴什么图和怎样贴图。

     (3)看图引思,分享趣事--------“我们心中的秋天”

     以树上的情境图为依据制作动画课件,创设图像情景,激发学生对秋天去世的回忆和想象,在师生、生生的询问交流中一起分享心中的秋天。随后,虚拟“秋天”,让学生以”秋天,我想对你说“的形式吐露真情。这样学生在多种活波有趣的情境中,真正的做到了眼到动、耳动、口动、手动、心动,既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又在关爱自然、关爱社会中学会了人文关怀。

    总之,教师在教学看图说话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尽可能地符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形象生动,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使教学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同时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加快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成分为主向抽象、概括成分为主的过渡,逐步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