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何以益寿延年

 太极拳养生 2013-03-10

太极拳何以益寿延年 - 双丰收 - 双丰收的博客小屋

 太极拳谚曰:「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拳者,指架式而。功者,指内丹气功而言。架式为形,丹气为质。凡属宇宙间之事物,必须形质俱备而相符,才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所以练太极拳者,必须练太极丹功。才能发挥健身益寿之功能,达到袪病益寿延年之目的,否则,必定「到老一场空」。

因为欲使太极拳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就必须形质并练,内外兼修,才能强化体质增益身心,维持生命长春,其所以然者,是由于太极拳运动的呼吸方法,是实行逆式腹呼吸所致。

逆式腹呼吸,在吸气时要收缩小腹,以意识之导引将宇宙中的真气,经由全身的毛细吸入丹田,与体内原真之气汇聚,敛入脊骨布达于周身肢体末梢,同时促使脏腑间横膈膜大幅上升。

平常人的横膈膜上升幅度,约一至二公分,在用逆式腹呼吸练太极拳时,吸气缩腹可上升到四至五公分。呼气时由于小腹还原,真气返回丹田而随之下降。所以长期练习太极拳,不仅脾胃健强,而肺活亦可大增,呼吸深长,氧气增多,气血充足循环流畅,是以青、少年练太极拳,身心发育均衡良好,智慧聪颖。
而中、老年练太极拳,身心健康退化减缓,其功能作用分述之。

一、 对消化器官的功能

太极拳运动,由于逆式腹呼吸之配合,呼吸深度增大,使横膈膜上下活动次度随之增加,促使消化器官功能大增,肠胃积气消除,保持谷道畅通,经络与消化系统,得以调剂与改善,营卫吸取与供给充份,同时增大唾腺液分泌功能唾液增加,随呼吸流入胃中,不但助长胃的消化能力,且有助于人体内的自疗机能,预防诸多病变不易发作,所以道家炼丹者称「唾液」为化丹妙药。

二、 对心脏系统的功能

人在安静时,毛血管的开放,仅占全体总数量的千分之二点五左右,气血循环流速迟缓,骨骼肌筋肤发肢体末梢,所需营卫供给量减少,犹如高处自来水管,因水压或水管淤塞而缺水,人的心脏跳动与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畅与否亦然,人在练太极拳时,由于身体四肢按一定的姿势与屈度速度收缩屈伸,内气鼓荡,动作柔顺和缓,促使心脏跳动能力增加压力加大,血液出入心房量多力大,循环流畅,周身毛细血管全部得到开放扩展。由于血循环速度加快加大,将血液中于滞留的废弃物质清除,使毛细血管得到充分营卫供给,维护生理机能,免病症细菌及其它有毒物质侵害,所以对于防治血管硬化、高血压、心肌梗塞、冠状心脏病等,都有显著效果。

[page]

 

三、 对神经系统的功能

依据运动医学家的研究,太极拳的松、慢、匀、柔、轻灵顺畅和微波的起伏动作,可使大脑皮层处于自抑休息状态,以恢复由于过度兴奋,或剧烈动作所造成的机能紊乱。因为在大脑皮层的抑制状态时,耗氧量减少,脑部血液中含氧量增加,脑电磁波频率随之提升,中神经系统主管人体意念活动恢复正常,所以对于失眠、头晕、神经衰弱等病症有最好的治疗效果。

四、 对呼吸器官的功能

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是肺,由肺来完成躯体内部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人的呼吸与性别、性龄、身体姿势、海拔高低、气温、气湿、气压、风向、风速等有关,在正常状况下,男性每分钟呼吸12至18次,女性13至19次。其脏腑横膈膜运动一至二公分之间,而练太极拳时,内则由于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外则由于肢体配合引导,而使气布周身肢体肤发,全身毛细孔大开,从全身毛孔所吸入的宇宙真气,与体内原真之气在丹田会合融聚,由于逆式腹呼吸作用,不仅使横膈膜运动增大四至五倍,亦使身躯正直肺活量增大,腰围减少,医谚云:「腰小一寸延寿十年」,周身发育健全,使全身所有器官都发挥应有正常功能,提供每一细胞所需要的营养,发挥潜在自疗功能,抑制肌筋萎缩,毛发脱落,骨胳松软,不仅减缓衰老退化,更能防治呼吸系统诸多病症。

五、 对脏腑功能的调整

太极拳运动的主要功能,在调节控制脏腑器官功能,据现代医学研究所得的共同结论:「因为人体内脏器官,是由植物神经系统管理,而植物神经又是由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所组成,人体发生许多疾病,都是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如能时常作缓慢柔和顺畅自然的,身体肢体运动与内气接合互动,与中枢神经调整植物神经系统,维护内部脏腑机能的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平衡」。有意识主导内外相合而互动的太极拳运动,既可调节内部脏腑机能,亦可营卫滋润肌筋骨骼,使心率正常气血更新,胃肠蠕动正常快速,营卫摄取良好,情绪稳定精神饱满旺盛,袪病健身益寿延年自然成功。 
“软件操作”模块代码复制处 - 海珠儿 - 海珠儿 blog
 
 
 
 

 

推荐下面太极拳理论知识文章与大家共享

  练习太极拳时怎样求静?
 练太极拳怎样达到"松静"的地步?
 太极拳内功心法调整方略
  太极拳内功心法秘要
 如何把握太极拳要领
  “四两拨千斤”凭什么?
   太极拳松的作用   太极拳的里开外合
  太极拳拳势呼吸探究  太极拳的松活弹抖
 太极拳的听劲   太极拳艺的领悟与传授
  懂劲的锻炼和运用  太极拳要打得慢的原因
  太极拳潜能与人的能量转换   “开肩开胯”中的几个误区
   太极拳发展方向初探
 练功之后有六忌
 只言片语真太极
  “气沉丹田”新解
  太极拳的流行与传统
 浅谈太极拳现状
 太极健身也时尚
 练太极拳应走出四个误区
  什么是真正的太极拳功夫
  太极拳名家谈太极拳的慢练
 练不起太极拳的人
 太极拳的三种功夫
 《太极拳体用全书》(杨澄甫口述)
 太极拳误在一个拳字上
 一个老人学太极拳的亲身体验和感受
 为什么说练拳似休息?
 柔和太极拳也要防受伤
 健美不等于健身
 护膝体会
 太极技击沦落原因之我见(摘转)
 学习太极拳的几点体会
 太极拳知识---丹田
  判断太极拳的基本标准
   内劲”和“外劲”的本质
 太极拳注视拉筋的依据
 扬振铎谈怎样练好太极拳,以及健身养性延年的问题
 杨氏太极拳宗师李雅轩太极拳论精彩论段汇总
 练太极拳怎样配合呼吸
 太极拳练习十四要
  论太极拳的眼神
 练拳与内劲的练习如何结合
 谨防膝关节损伤十一要
  吴式太极拳与健康长寿  太极拳柔的本质
 叶大密先生谈推手
 "引进落空合即出"辨析
  两肾、命门及其太极练法
 太极空无脚下松
  浅论太极拳论中"迈步如猫行"的行步功夫
  太极拳技击哲理探奥
 陈正雷太极说“法”
 练太极拳怎样做到周身放松
 看洪式太极拳的“眼、身、步、手”
 浑元桩与技击桩
  感悟太极拳的松和柔
 太极拳的精、气、神
  太极拳强调“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与气功兼练效果甚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