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小龙 答案推理过程展示,得分经验,失分教训分享【2】

 雄Frank 2013-03-10

答案推理过程展示,得分经验,失分教训分享【2】——2009年广东省考申论考试http://blog.sina.com.cn/s/blog_98a89ba701012oth.html

一、真题

问题一:请用不超过250字的篇幅,概括出H市政府应从材料3和材料4(仅限材料3和材料4)所涉事故中吸取的教训。(本题25分)

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材料:

材料3:

20081115日下午320分,H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工段施工工地突发地面塌陷,瞬间出现了一个长达100米、宽约50米的深坑,现场路基下陷6米。来自工地东侧河沟以及断裂的地下自来水管、排污管的污水淤泥倾泄而下,最终造成21人死亡。专家痛惜地指出:这是中国地铁修建史上最大的事故。

针对此次事故,有专家认为H市整体上属于冲击型平原,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且当地地下水非常丰富,水位偏高,土质以沙层粉土为主。这种土遇水后本来就像牙膏一样容易坍塌,如果从地面向下挖19米深,两侧的维护墙会承受很大的压力,所以这种流沙地质容易导致基坑坍塌。

然而,现代工程技术已经完全能够解决在流沙土质条件下的施工问题。1118日,有地铁专家提出了H市在建地铁施工本应遵循的原则:一是基坑的开掘必须分层、分段,且开挖时间不宜过长,每次分层开挖控制在3米,分段开挖保证在15-20米;二是基坑必须先支撑后开挖,并把握好支撑的细节,基坑的变形须在受控的状态;三是注意在雨天环境下基坑的及时排水,完工后要立即加固混凝土,确保基坑不变形。

据调查,在湘湖站的施工设计中,工程被分成了38段施工段,每段由7.8米到8.9米不等。负责保管图纸的工作人员认为,如此松软的土质,挖得太深太快,正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他说,塌陷事故中死人最多的地段约有30米左右,由于施工仓促,工地没来得及打板,上有马路,东有小河,底板又没做,焊接的钢支撑只能支撑上面的力量,根本挡不住两边挤过来的压力。另一位曾参与外地地铁施工的工作人员回忆说,事故段工程的坍塌是从最南端开始,南端还没有做完底板工程,所以率先崩溃,我们钢筋班的绞丝工当时在北边。那边刚好已做好了底板,抵挡住淤泥在地下冲击过来的压力,才能够逃生。他还表示,以前在上海施工时,土挖进去一点,马上就有一个支撑撑上去,每隔3米就有一个,以防止上面的泥土掉下来,接着才会继续挖土。

有一份内部文件显示,由H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上海中鑫建设咨询有限公司代为招标的H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滨康路站(19号盾构)工程,原计划完工时间为200912月,而国家发改委关于批复同意开工建设的文件中,H地铁1号线的计划完工时间为2011年。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说,这也是出于施工方的利益考虑。中标额是固定的,而临时招聘的民工却以工作日计酬,在此情况下,工期越短,对业主方和施工方都越有利。但也有专家认为,这种节约时间成本的做法,必然需要其他成本补位。

材料4:
H市地铁1号线地陷事故中受伤的村民傅某说:一个礼拜前,这条路就有很多裂缝,宽两三厘米,这些裂缝延伸到100米开外,从机动车道到人行道,无一例外。多位钢筋班的民工证实,到工地工作不久,施工方就发现路面下沉。怀疑是渗水所致,并多次采取浇灌混凝土、架钢筋等措施来补救。后来还把部分沥青路面敲了,改成了2厘米厚的混凝土。1116日晚,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赵铁锤赶到施救现场查看情况,询问地铁施工相关负责人是否在事故发生之前发现过事故隐患,该负责人表示确实存在隐患。赵铁锤随即追问,为什么不事先采取措施解除隐患?该负责人表示,已经向上级部门汇报过,需要等待上级批示。他反复辩解说,要按照程序,等待相关单位研究后,再进一步采取措施。在场的几位领导当即表示,出现这么重大的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补救,根本不应等待审批。

多名民工证实,如此大的施工场地,只有一架由钢管焊成的一米宽移动梯可供上下。事发后,大家各自奔命,却发现有的方向根本没有安全通道,很多人被闷在里面,根本没办法出来。

现场施工方负责人也承认,事故发生前施工现场地面出现的小幅沉降,并没有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施工过程中,尽管他们也请专家来监测过几次,但专家来的次数不够密集,无法确定下一步采取的措施。他一再强调,事故原因主要是事发地段土质比较复杂,也承认在施工管理上存在问题。这位负责人称,集团的大部分员工都是经过培训的,不过由于地铁赶工期,对于一部分新来的员工培训有所缺失。事发工地二十多位钢筋班和木工班的民工证实,他们能记住的施工方培训内容,只有施工方要求民工戴安全帽这句话。

在全国工程建筑市场盛行最低标中标的情况下,以低价夺标后的资质企业,为节约成本,转包已成惯例。这样的惯例在大型工程中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地铁施工自然也不能例外。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转包的一般做法是,公司成立项目部,由少数资深工程师带领年轻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在工程中标后将中标工程分割成若干段,用不同方式分包给借用正规公司牌照的大包工头,而大包工头则将自己的劳务二次发包给若干个小包工头,小包工头们则在开工前临时雇用毫无经验的农民工。

近年来,轨道交通建设如水如荼,轨道施工人才奇缺,以某建筑工程公司为例,该公司官方网站公开的数字显示,公司共有员工234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81人,高级工程师24人,工程师153人,高级技师、技师55人;而其承建的项目,除在杭州外,还有深圳地铁1号线、5号线,上海A15公路14标段,北京地铁亦庄线,武广路新广州站,洛湛铁路,海南东环铁路,宜万铁路等项目,合同价值超过330多亿元。两相比较,技术人才显然远远不够。在1116日召开的会议上,施工方承认成立了H市地铁项目部,其中140人是有正式身份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而其余一线作业的330多名劳务用工,都属临时招聘。但该公司官方数字显示,H市地铁项目部人数不过33人,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人有25人,占总人数的76%。用这样的技术力量去管理临时招聘的农民,质量可想而知。

H市地铁1号线的建设,一开始就提倡在商业开发上吸收香港地铁物业的理念,推行地铁+物业模式。这样的模式一提出,房地产商欢欣鼓舞,由于僧多粥少,商业竞争在地铁路线的抉择中变得越来越激烈,有专家认为,地铁线路应该越直越好,尽量取直,最安全、快捷的路线才是合理的路线。但出于对地铁经济的憧憬,H市地铁一开始,就被各方的商业利益所影响。H市地铁路线在商业利益的博弈中不断被修改。

二、详解

问题一:请用不超过250字的篇幅,概括出H市政府应从材料3和材料4(仅限材料3和材料4)所涉事故中吸取的教训。(本题25分)

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审题

此题概括材料3和材料4中所涉事故的教训,别的材料没有借鉴意义,因此不需要看别的材料,定位材料3和材料4就可以答题了。概括所涉事故中吸取的教训“教训”——即要针对材料中做得好的地方,要加以总结、传承;针对材料中出现的问题,出现的不足,加以改正,提出对策。这是一道概括措施的题目,并且要求有条理,有形式分。

【从材料推出答案】

材料3:

20081115日下午320分,H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工段施工工地突发地面塌陷,瞬间出现了一个长达100米、宽约50米的深坑,现场路基下陷6米。来自工地东侧河沟以及断裂的地下自来水管、排污管的污水淤泥倾泄而下,最终造成21人死亡。专家痛惜地指出:这是中国地铁修建史上最大的事故。——问题:发生地陷事故,河沟、断裂的地下管道倾泄淤泥;结果:伤亡人员多,危害大。引发我们思考:河沟倾泄淤泥?地下管道怎么会断裂呢?那么措施?——先放着,看看后面有没有规范表达,来解决这些问题。

针对此次事故,有专家认为H市整体上属于冲击型平原,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且当地地下水非常丰富,水位偏高,土质以沙层粉土为主。这种土遇水后本来就像牙膏一样容易坍塌,如果从地面向下挖19米深,两侧的维护墙会承受很大的压力,所以这种流沙地质容易导致基坑坍塌。——原因:流沙地质;提出措施:进行地质勘查,坚固维护墙。

然而,现代工程技术已经完全能够解决在流沙土质条件下的施工问题。1118日,有地铁专家提出了H市在建地铁施工本应遵循的原则:一是基坑的开掘必须分层、分段,且开挖时间不宜过长,每次分层开挖控制在3米,分段开挖保证在15-20米;二是基坑必须先支撑后开挖,并把握好支撑的细节,基坑的变形须在受控的状态;三是注意在雨天环境下基坑的及时排水,完工后要立即加固混凝土,确保基坑不变形。——可借鉴经验:制定并严格遵守施工原则。(基坑分层分段挖掘、先支撑后开挖、及时排水、加固混凝土。)

据调查,在湘湖站的施工设计中,工程被分成了38段施工段,每段由7.8米到8.9米不等。负责保管图纸的工作人员认为,如此松软的土质,挖得太深太快,正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他说,塌陷事故中死人最多的地段约有30米左右,由于施工仓促,工地没来得及打,上有马路,东有小河,底板又没做,焊接的钢支撑只能支撑上面的力量,根本挡不住两边挤过来的压力。另一位曾参与外地地铁施工的工作人员回忆说,事故段工程的坍塌是从最南端开始,南端还没有做完底板工程,所以率先崩溃,我们钢筋班的绞丝工当时在北边。那边刚好已做好了底板,抵挡住淤泥在地下冲击过来的压力,才能够逃生。他还表示,以前在上海施工时,土挖进去一点,马上就有一个支撑撑上去,每隔3米就有一个,以防止上面的泥土掉下来,接着才会继续挖土。——教训:松软土质,不宜挖太深、太快;施工时必须多设支撑、打底板。

有一份内部文件显示,由H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上海中鑫建设咨询有限公司代为招标的H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滨康路站(19号盾构)工程,原计划完工时间为200912月,而国家发改委关于批复同意开工建设的文件中,H地铁1号线的计划完工时间为2011年。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说,这也是出于施工方的利益考虑。中标额是固定的,而临时招聘的民工却以工作日计酬,在此情况下,工期越短,对业主方和施工方都越有利。但也有专家认为,这种节约时间成本的做法,必然需要其他成本补位。——教训:加强对施工方的管理,严禁缩短正常工期,加强施工人员的资格审核。

材料4:

H市地铁1号线地陷事故中受伤的村民傅某说:一个礼拜前,这条路就有很多裂缝,宽两三厘米,这些裂缝延伸到100米开外,从机动车道到人行道,无一例外。多位钢筋班的民工证实,到工地工作不久,施工方就发现路面下沉。怀疑是渗水所致,并多次采取浇灌混凝土、架钢筋等措施来补救。后来还把部分沥青路面敲了,改成了2厘米厚的混凝土。1116日晚,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赵铁锤赶到施救现场查看情况,询问地铁施工相关负责人是否在事故发生之前发现过事故隐患,该负责人表示确实存在隐患。赵铁锤随即追问,为什么不事先采取措施解除隐患?该负责人表示,已经向上级部门汇报过,需要等待上级批示。他反复辩解说,要按照程序,等待相关单位研究后,再进一步采取措施。在场的几位领导当即表示,出现这么重大的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补救,根本不应等待审批。——教训:发动群众监督,建立申诉渠道;面对隐患,审慎考察,科学论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补救;简化行政程序,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强化责任,建立奖惩制度。

多名民工证实,如此大的施工场地,只有一架由钢管焊成的一米宽移动梯可供上下。事发后,大家各自奔命,却发现有的方向根本没有安全通道,很多人被闷在里面,根本没办法出来。——教训:完善求生设施,设置安全通道。

现场施工方负责人也承认,事故发生前施工现场地面出现的小幅沉降,并没有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施工过程中,尽管他们也请专家来监测过几次,但专家来的次数不够密集,无法确定下一步采取的措施。他一再强调,事故原因主要是事发地段土质比较复杂,也承认在施工管理上存在问题。这位负责人称,集团的大部分员工都是经过培训的,不过由于地铁赶工期,对于一部分新来的员工培训有所缺失。事发工地二十多位钢筋班和木工班的民工证实,他们能记住的施工方培训内容,只有施工方要求民工戴安全帽这句话。——教训:加强施工管理,责任到人;专家充分监测,确定措施;勘探地质;责令施工方加强员工技术和观念培训,强化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安全意识。

在全国工程建筑市场盛行最低标中标的情况下,以低价夺标后的资质企业,为节约成本,转包已成惯例。这样的惯例在大型工程中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地铁施工自然也不能例外。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转包的一般做法是,公司成立项目部,由少数资深工程师带领年轻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在工程中标后将中标工程分割成若干段,用不同方式分包借用正规公司牌照的大包工头,而大包工头则将自己的劳务二次发包给若干个小包工头,小包工头们则在开工前临时雇用毫无经验的农民工——教训:建立施工方资格标准,严审施工方资质;取缔层层转包、分包的做法;加强施工人员素质规范。

近年来,轨道交通建设如水如荼,轨道施工人才奇缺,以某建筑工程公司为例,该公司官方网站公开的数字显示,公司共有员工234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81人,高级工程师24人,工程师153人,高级技师、技师55人;而其承建的项目,除在杭州外,还有深圳地铁1号线、5号线,上海A15公路14标段,北京地铁亦庄线,武广路新广州站,洛湛铁路,海南东环铁路,宜万铁路等项目,合同价值超过330多亿元。两相比较,技术人才显然远远不够。1116日召开的会议上,施工方承认成立了H市地铁项目部,其中140人是有正式身份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而其余一线作业的330多名劳务用工,都属临时招聘。但该公司官方数字显示,H市地铁项目部人数不过33人,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人有25人,占总人数的76%用这样的技术力量去管理临时招聘的农民,质量可想而知——教训:加强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培养,加强用工规范。

H市地铁1号线的建设,一开始就提倡在商业开发上吸收香港地铁物业的理念,推行地铁+物业模式。这样的模式一提出,房地产商欢欣鼓舞,由于僧多粥少,商业竞争在地铁路线的抉择中变得越来越激烈,有专家认为,地铁线路应该越直越好,尽量取直,最安全、快捷的路线才是合理的路线。但出于对地铁经济的憧憬,H市地铁一开始,就被各方的商业利益所影响。H市地铁路线在商业利益的博弈中不断被修改。——教训:地铁建设安全第一,不能被商业利益左右。

至此也可以回答从第一段得来的疑问:河沟倾泄淤泥?地下管道怎么会断裂呢?措施:坚固维护墙。

【整理答题要点】

第一步:从材料中推出的答题要点有:

1坚固维护墙;

2进行地质勘查,坚固维护墙。

3制定并严格遵守施工原则。(基坑分层分段挖掘、先支撑后开挖、及时排水、加固混凝土)

4松软土质,不宜挖太深、太快;施工时必须多设支撑、打底板。

5加强对施工方的管理,严禁缩短正常工期,加强施工人员的资格审核。

6发动群众监督,建立申诉渠道;面对隐患,审慎考察,科学论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补救;简化行政程序,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强化责任,建立奖惩制度。

   7完善求生设施,设置安全通道。

8加强施工管理,责任到人;专家充分监测,确定措施;勘探地质;责令施工方加强员工技术和观念培训,强化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安全意识。

9建立施工方资格标准,严审施工方资质;取缔层层转包、分包的做法;加强施工人员素质规范。

   10加强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培养,加强用工规范。

11地铁建设安全第一,不能被商业利益左右。

第二步:鉴于只有250字的篇幅限制,括号内的黑色细节就简化;去除重复要点,整理出答案:

1进行地质勘查,松软土质,不宜挖太深、太快;

2施工时多设支撑、打底板,坚固维护墙。

3完善求生设施,设置安全通道。

4制定并严守施工原则,加强施工管理,严禁缩短工期,责任到人,建立奖惩机制。

5加强施工方资质审核。严禁层层转包、分包。

6加强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强化责任、风险、安全意识。

7发动群众监督,建立申诉渠道。

8面对隐患,审慎考察,科学论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补救;

9简化行政程序,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10地铁建设安全第一,不能被商业利益左右。

 

三、阅卷规则(通过阅卷人买到的)

   遵循施工原则4分,特殊地质不能挖太深2分,不能赶工期2

   向上级汇报3分,补救措施及时3

加强施工管理4分,培训不能流于形式2分,不能层层转包2分,培养轨道施工人才2

   表达分结构分1

 

四、评分:19

1进行地质勘查,松软土质,不宜挖太深太快(预计2分

2施工时多设支撑、打底板,坚固维护墙。

3完善求生设施,设置安全通道。

   4制定并严守施工原则(预计4分,加强施工管理(预计4分严禁缩短工期(预计1.5分,责任到人,建立奖惩机制。

5加强施工方资质审核。严禁层层转包、分包(预计2分

6加强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预计2分,强化责任、风险、安全意识。

7发动群众监督,建立申诉渠道。

8面对隐患,审慎考察,科学论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补救(预计3

9简化行政程序,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预计0.5

10地铁建设安全第一,不能被商业利益左右。

 

 

五、得分经验

   这是道难度稍大的概括题,首先需对题干中“教训”一词的问法理解准确,“教训”——好的方面加以借鉴、传承;坏的方面加以改正,所以既要总结材料中做得好的地方,又要针对材料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本题评分19分,为什么相对较高呢?——材料阅读非常细致,并能找准答题关键词,基本的采分点都答到了,并且概括较为简洁。

 

六、失分教训

   为什么做得这么仔细、这么全面还是会被扣分呢?

   失分点:“向上级汇报3”、“培训不能流于形式2”、“表达分结构分1”下面对失分点一一分析,总结教训:

   “向上级汇报3”——原材料中原话“已经向上级部门汇报过,需要等待上级批示”,“向上级汇报”不失为一个很正确的做法,是值得借鉴、传承的做法,因此漏掉实属不该,是可以避免的。那为什么漏掉了呢?看看我写的答案:“简化行政程序,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侧重了原文中“要按照程序,等待相关单位研究后,再进一步采取措施”——既然要等那么久,一级一级地批,那么就应该简化程序,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无可厚非,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答案。但是却漏掉了原文中“上级部门汇报”这样一个非常直接的答案。阅卷标准答案大多数还是直接来自原材料,正所谓“要认真倾听材料的声音”

培训不能流于形式2”——原材料中有“对于一部分新来的员工培训有所缺失……他们能记住的施工方培训内容,只有施工方要求民工戴安全帽这句话,正是“培训流于形式”。——就是不能答到每个字“培训”、“不能”、“流于形式”,也不应该漏掉“培训”二字,至少应该答到“加强培训”。需要说明的是我答了“加强技术与管理人才培养”,貌似可以盖过“培训”的意思,但是阅卷规则却不单有“培养轨道施工人才2”,也有“培训不能流于形式2写得比较细,值得我们反思。

   “表达分结构分1”——这个分是比较难拿到的,还常常要看阅卷人心情,一个题分了10条来写,结构分怕是比较难满足。但是我们决不能牺牲答题要点的全、细,来过分强调结构,例如硬是将10条归并为5条,可能会出现概括性太高,反而脱离了材料中的关键词。(从阅卷规则能很清楚地看出,对于概括题,答题关键词几乎全是照抄材料的)如果自身功力不够,还不如牺牲结构,哪怕是要点条数多一点,也要写全、答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