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论“中华女子国学暨中华女学”

 hnr360 2013-03-10
试论“中华女子国学暨中华女学”
  
  
  
  思想概念、领域和学科的创立及其意义
  
  
  
  九栖聆童
  
  一、什么是国学
  
  什么是国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我在《少学琼林——中华少年国学修养枕边书》中说到:“对于少年时代的人来说,即对6岁~14岁,甚至到18岁的人来说,国学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性知识,或者说是教自己正确进行学习和锻炼的知识,是待人处世的学问。也可以说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对自己的人生之道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知识和学问。对于少年来说,国学修养就是对人生须知的了解和掌握,并能够参照去做的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国学从经典上说,重点是经、史、子、集;从门类来说是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的研究都会涉及到。有人把养生延龄划在国学之外,其实是个误漏,中医学、导引术、武术等等是国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中国先人所创造的健康而优秀的方方面面的文明是国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切不可只把国学等同于四书五经。”
  
  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
  
  有学者认为: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二、国学的内涵有哪些
  
  有人认为: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
  
  国学大师章太炎在《国学讲演录》中,把国学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有人认为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我看,中华国学含括了历代经过社会认可了的各种优秀而文明的传统文化,当然包括了所有的文明的学说、思想、文学、艺术、技术、方式、方法等科学化了的上乘的有益于民众的先进文化。不仅仅指儒学,不仅仅指孔子。
  
  三、中华女子国学暨中华女学思想概念、领域和学科建设的来由
  
  国学大师和国学学者、研究者们至今还没有注意到的——“中华女子国学暨中华女学”,在一个布衣老学童的眼中成形了!这一天是2010年6月23日。
  
  当日,岳麓书社的编辑蔡晟女士与这位布衣老学童在QQ中联系上了,说对他的“国学修养枕边书”选题策划感兴趣,让他先提供一个书目。于是,这位老学童就提供了以下这个书目:
  
  35、《小学琼林——中华幼年国学修养枕边书》(计划10~18万字)
  
  36《少学琼林——中华少年国学修养枕边书》(计划10~18万字)
  
  37、《青学琼林——中华青年国学修养枕边书》(计划10~18万字)
  
  38、《女学琼林——中华女子国学修养枕边书》(计划10~18万字)
  
  39、《中学琼林——中华中年国学修养枕边书》(计划10~18万字)
  
  40、《老学琼林——中华老年国学修养枕边书》(计划10~18万字)
  
  41、《家学琼林——中华家庭国学修养枕边书》(计划10~18万字)
  
  42、《数字琼林——中华数字里面的国学修养枕边书》(计划10~18万字)
  
  在这个书目中第一次使用了“中华女子国学”一词。也令这位蔡女士没有想到的是,她为此促进了“中华女子国学暨中华女学”思想概念和学科的诞生与建设。虽然她的社长没有意识到此事的重大意义,而让这个选题擦肩而过。
  
  看来提出“中华女子国学暨中华女学”思想和学科建设的问题,是个偶然而为,实际上却有着必然的缘故。这个布衣老学童,于2009年6月,创作了《淑女圣经——从女孩到淑女成长修养二十讲》一书,后来更名为《女子修养全书》。在这部22万字的著作中,囊括了国学中所有关于女子修养的思想,其实这部书才是这个布衣老学童创立“中华女子国学暨中华女学”的开山之作、发凡之作。但是,它却没有被这个布衣老学童列为“中华女子国学暨中华女学”第一书。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书系和学科的建设,要有个源流,中华国学尤其如此。
  
  《女学四书琼林——中华女子国学修养枕边书》于2010年9月16日,在这个布衣老学童手中截稿!全书24.7万字。此书的撰写,是一项刻苦而又艰巨的女学研究工程,添补了中国大陆60年以来没有全解《女四书》的空白,重新确立了中华女学的传统地位,确立了中华女子国学的学科领域,意义深远。
  
  有人会说:这是为什么呢?不就一本书嘛!我们先来看看这本书的内容提要吧!
  
  《女学四书琼林——中华女子国学修养枕边书》主要内容是注释诠解《女四书》,是把东汉班昭所写的《女诫》七篇、唐代宋若莘所写的《女论语》十一篇、明代徐皇后所写的《内训》二十篇、刘节妇所写的《女范捷录》十一篇编在一起的,重点讲述了女子“四行”,即妇德、妇容、妇言、妇功(今人可理解为女德、女容、女言、女工),是女子掌握修养知识的百科全书,也是民国初期以前女子的必读书目。明代末期学者王相集注过《女四书》。在民国,仅出现了《绘图女四书白话解》。如今,这两个版本的书极难找到,成了稀有的收藏品。一套三本的王相《女四书集注》已经标价到5200元,民国所刻印的也升到每套300元左右了。在最近的百来年中,《女四书》被当作封建思想的教科书,几乎没有人问津,如今的女子也几乎没有人读过它。然而《女四书》作为中华女学第一书,也可以说是中华女子国学第一书的地位,是谁也难以抢走的。明永乐六年(即公元1408年),中国政府曾以《内训》等书作为国宝赠给日本使者。1656年(日本明历二年),在日本传有一种《女四书》,其中无《女范捷录》,而有《女孝经》。后又流传一种有《女范捷录》而以《女孝经》代《内训》的版本。无论怎么说,《女四书》都是中华女学,即中华女子国学的瑰宝。
  
  从《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四本书的内容来看,光看原文,《内训》、《女范捷录》最难学。而《女范捷录》的十一篇当中,到处是典故、故事,常有四个字说一个故事的情形,所以最难翻译,因为资料奇缺,尚无今人白话诠译本流通在书店。整个翻译过程中,细说了几百个典故或故事,是作者的首创。
  
  《女学四书琼林——中华女子国学修养枕边书》,实际上是一部《女四书释译通鉴》,解决了现代女子修学“女子国学”第一部书的问题。本书内容由原文、注释、解读(现代白话文解说)、今评四部分组成。注释里有王相的原注,也有相关古典注解,十分难得,对不清楚的地方都有解答。而主编的解读部分更是本书的精华所在,可谓《女四书》的知识点播之笔。女子学国学,应当必读《女四书》。读《女四书》,《女学四书琼林——中华女子国学修养枕边书》(《女四书释译通鉴》)是当之无愧的解读助手,难得,可作为阅读和收藏之用(《女孝经》等女学经典篇章,已被本书主编编入《女学十三书》中,其内容与《女四书》没有书目上的交插)。
  
  古人常以“琼林”形容佛国、仙境的瑰丽景象。还以“琼林”比喻金榜题名,鼓励青少年用功读书,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材。“琼林”还比喻“知识宝库”,说明冠以“琼林”之书,多是经典精品读物,内容常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是国学修养的集大成的完备书系。
  
  四、什么是中华女子国学和中华女学
  
  从上文可知,女子国学是中华国学的组成部分,是女子学习德、容、言、功等为女之道、为妇之道的女学学科知识。
  
  女子国学,全称为中华女子国学。中华女子国学,从修养的意义上说,也叫中华女学。所以中华女子国学和中华女学可以相互代称,也可以连称。如果有所区别,即:中华女子国学,是炎黄之女学修为女之道、为妇之道的全部学问。中华女学是华夏儿女学修女子四德,实践女子四行的全部学问。中华女子国学的内涵和外延大于中华女学,而中华女学是中华女子国学的精华所在。
  
  所谓德、容、言、功,即女德、女容、女言、女工,一般称为妇德、妇容、妇言、妇功,也叫女子四行、女子四德。
  
  九栖聆童在《女学十三书》中解读《女小儿语》时讲到:女德者,坚贞、娴静、清幽、闲雅、端正、庄重、真诚、纯一、孝亲、敬长、仁爱、明察、慈淑、和睦、温柔、恭顺。此十六品,为女德之备至。
  
  女容者,自然、纯净、淡雅、慈祥、温柔、正派、谦和、含蓄、得体、适宜、豁达、宽忍、博爱、谨慎、忘我、诚信。此十六品,为女容备至。
  
  女言者,轻柔、温和、清脆、甜美、顺耳、周到、守信、无欺、厚道、爽快、谦卑、认真、节制、随和、恭敬、宽让。此十六品,为女言备至。
  
  女工者,知书、达礼、善文、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快、俭省、顾家、持家、精缝、细织、精厨、祭祀、迁善。此十六品,为女工备至。
  
  看来女子四行、女子四德确实是概括了中华女子国学暨中华女学的基本内容。
  
  五、中华女子国学的基本书目
  
  1、《女学四书琼林》;2、《女学十三书琼林》;3、《女学新四书琼林》;4、《女道德经》;5、《女文始经》;6、《女子国学语录琼林》;7、《女学辞源琼林》;8、《女子修养全书》;9、《女子涉世经》;10、《女子养生经》、11、《减龄禅》;12、《女性本草经》;13、《女子按摩健康法》;14、《家学琼林》;15、《驻颜圣经》;16、《女子清修琼林》等。
  
  六、确立中华女子国学暨中华女学概念、领域和学科领域的意义
  
  创建中华女子国学暨中华女学思想概念、领域和学科领域的意义是什么呢?
  
  重新确立了中华女学的传统地位,确立了中华女子国学的学科领域,意义深远。
  
  从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看,领导女子学国学的人和教学的老师,不少还没有传统女子国学的学习经历和研修经历。为什么出现如此的问题呢?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明白什么是女子国学和中华女学的经典书目,往往把男子所学都认为是女子要学的,忽视了古代女学经典书目的真正价值和国学魅力。由于真正的女子国学经典书目尚未挖掘出来,教材极其缺乏,不得不把一般的礼仪、仪表、礼貌用语、琴棋书画等大众化的国学知识作为核心学目。
  
  九栖聆童所主编的“中华女子国学暨中华女学”的基本书目的出台,受到现代私塾和国学堂的关注,目前重要的是精心发掘已有的传统的优秀女学书目,把眼界从所谓的封建思想束缚中移开,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中华女子国学暨中华女学”的建设才刚刚开始,同志仍需努力。
  
  
  
   2010年10月14日星期四 22:06于北京城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