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D打印技术瓶颈

 自成体系 2013-03-11
3D打印技术要正视材料风险

由于3D打印材料依赖进口,而掌握最多打印材料的以色列Object公司也只使用14种基本材料,107种混搭材料。

  罗百辉说,3D打印机生产商所用的原料一致性太差,从形式到内容千差万别,这让材料生产商很难进入,研发成本和供货风险都很大,难以形成产业链。表面上是3D打印机捆绑了3D打印材料,事实上却是材料捆绑了3D打印,非常不利于降低成本和抵抗风险。

不单在耗材,3D打印机缺乏标准,同一个3D模型给不同的打印机打印,所得到的结果也是大不相同。而一台3D打印机只能用同类耗材,比如金属3D打印机,那么它就只能用几种金属做耗材,而不能用尼龙、树脂等其他材料,如这类金属3D打印机售价在五六百万元左右,成本偏高、一般是用在工业设计上而不适合大批量的工业生产,因此制约了3D打印产业在东莞的发展。

  受限市场的大小和国内产业结构密切相关,原创型、技术开发型的企业用得多,东莞代加工企业用得很少。

建立3D打印产业园培育龙头

  作为新成立不久的模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起人,罗百辉密切关注这项新技术。

  3月8日,该联盟30多家会员企业代表汇聚华科工研院,普遍关注RFID、3D打印、工业机器人,并希望尽快进入这些新兴市场。

  罗百辉建议,东莞模具业要发展3D打印,需在三方面努力:

  一是在政策层面上,把3D打印产业列入战略新兴产业并不够,还要加快专门出台举措扶持。

  二是结合镇街特色,先在长安、松山湖、横沥三个模具产学研基地,引进上游核心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比如,松山湖华科产业孵化园就可建设成3D打印产业园区,引进并培育3D打印的龙头企业;示范区成功后,推广下游技术的普及在模具企业的应用。

  三是因3D打印涉及的产业广泛,尽管目前技术上可以实现,但价格居高不下,建议先扶持东莞汽车电子、时尚玩具、眼镜、鞋材、创意产业龙头企业。

  未来,专业镇街很可能以3D打印模式制造工业品,为东莞带来新一轮制造业大发展的机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