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识孩子的自强

 天宇娇子 2013-03-11

 



事实证明,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什么事情、困难都替孩子解决,很容易使孩子失去锻炼生活能力的机会。

  孩子的自尊心不强,胆怯柔弱、缺乏信心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只要父母多给孩子一些赏识、鼓励、引导、锻炼,耐心细致地帮助孩子,相信孩子一定能成长为自尊、自强、自信的人。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弱小的,而应该从小就让孩子认识自己的力量。应该为孩子创造恰当的机会,通过积极的鼓励和赏识,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培养孩子的自强。

  俄罗斯作家苏霍姆林斯基写过这样一篇文章,相信它会对父母们有所启发。

  一家人到森林中去度假,有爸爸、母亲、五年级的托利亚和4岁的萨沙。

  突然雷声大作,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

  托利亚把自己的雨衣给了妈妈,似乎她并不怕淋雨;而妈妈却又把雨衣给了萨沙,似乎她也不怕淋雨。

  萨沙问道:“妈妈,托利亚把自己的雨衣给了你,你又把雨衣给我穿上,你们干吗这样做呢?”

  “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妈妈回答说。

  “那么,为什么我保护不了任何人呢?”萨沙问道,“这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人?”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真是最弱小的人!”妈妈笑着回答说。

  萨沙朝蔷薇丛走去,他掀起雨衣的下部,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滂沱大雨已冲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自卫能力。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萨沙自豪地说。

  “是呀,现在你是强者啦!”妈妈这样回答他。

  四五岁的孩子虽然是非常弱小的,但就像文章中的萨沙那样,他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最弱小的人。这就是孩子的自强。

  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过分地照顾甚至溺爱自己的孩子,其实,这是对孩子自尊心的一种伤害。这些父母只是把孩子视做自身的一个附属物,而没有把孩子看作人格上完全独立的一个人。

  如果把成功比作大厦,那么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就是撑起成功的柱石。只有自尊自强的人,才可能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从小就培养孩子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培养孩子的自强意识,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自强作为人的一种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次次面对困难、战胜困难、超越自我中培养出来的。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孩子难免要面对各种与人竞争的场面,如果没有参与的勇气而且长期采用回避的方式,孩子的自强很难建立。因此,应该鼓励孩子多参与一些竞赛类活动。开始时可以在家里玩一些要分出胜负但又对孩子很有吸引力的活动,如剪刀石头布、下跳棋或飞行棋等。父母要引导孩子凭兴趣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给予孩子赏识和鼓励,激发孩子进一步参与的兴趣。然后要逐步鼓励孩子参与到社区、学校及社会上其他竞赛活动中,从而培养孩子面对挑战的勇气、参与意识和良好心态。

  不管什么情况,要相信孩子并不是弱小和怯懦的,一定要多给孩子一些机会和时间,让孩子独自面对挑战,让孩子在挑战中逐步认识自己的力量,成为一个自强的人。 

  当孩子受别人欺负和侮辱时,要鼓励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反抗。你可以说:“他欺负你是不对的,你应该和他说明!”

  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不要认为孩子是弱小的而无法面对困难,而应该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去迎接挑战。告诉孩子:“你的力量很强大,相信你一定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