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口瑶村十八都

 书生把卷偏多感 2013-03-12

左口瑶村十八都

左口,顾名思义,乃左源之口。《浙江省淳安县地名志》载:“十八都源,发源于右源源头桐木岭,至红旗电站与芳桥坞之左源水合,流经左口公社全境,至叶棋注入富强溪。”实际上叶棋进去是瑶村,1950年设有瑶村乡,瑶村为乡政府所在地,是十八都外半源。左口,实际位于十八都中间的黄泥坪东南面,并不是乡政府驻地,离乡政府所在地显后尚距10里。

十八都源,自古属昌期乡。《嘉靖淳安县志》载:“昌期乡在县东北,旧辖里十二,今辖都二图五。十七都辖图二;十八都辖图三。”其中有显山里,就是今之显后。一直至民国10年,全县划区,十八都归安乐区,村里有显后、芳桥等。到民国19年,村里制为乡镇制,十八都有瑶岭、墙里、显后、风翔、方家、芳桥6个小乡,左口尚未作为乡名出现。至民国24年,方将十八都六小乡合并为六和乡。民国25年,六和乡并至奎峰乡。

1949年解放后,十八都归桥西区,次年7月,方有瑶村、左口乡之名。1956年,瑶村和桥西合并为桥西乡。左口乡还将进贤乡一个村并入。1958年,左口与进贤合并为进贤公社。1960年,因新安江水库移民,撤销进贤公社,左口划入安峰公社。十八都的瑶村淹入水底,部分移民后靠,重建瑶村。还有大部分移民至丽水地区龙泉茶丰、兰巨两乡;另有移民至江西省安福县严田乡,移民辗转数地,备尝甘苦。    1961年,左口分设公社。1984年,终止人民公社体制,恢复乡建制为左口乡。2006年,撤销光昌乡,将石岭后、龙源庄等五个村并入。现左口乡东与临岐、文昌镇接壤,北与屏门、临岐相连;西与王阜、宋村、汪宅乡毗邻,东南濒临千岛湖。2008年,全乡辖11个行政村,3333户,11592人口,地域面积175平方公里。

十八都历史渊源深远,瑶村,原是瑶村乡政府所在地,距左口2.5公里,坐落在蔗山南麓,为余氏居住。据《蔗岗瑶坡余氏宗谱》记载:“石勒乱,始迁遂之武强萝蔓(即遂安十里铺),黄巢红巾乱,端公三子远公,复迁青溪平坦。”公元978年,“由郎公游于东源蔗山之下,见人烟稠密,才迁 于蔗岗瑶坡建庄。”瑶村由此得名,经千年发展,瑶村已是大村庄,近千人口,新安江水库形成,移民后靠原村山坡。现属左口乡管辖。

离显后村10余里的担柱尖南麓的龙坑坞村,相传此地历史上几经山洪暴发,群众怀疑出龙,故名龙坑坞。1979年冬,龙坑坞村农民在小塘坞劳动中,竟发现一批石器、陶器和原始青瓷器。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当即向省考古研究报告,他们即派员会同县文管会进行试掘,发掘文物44件,充分说明这里早在新石器时代,山越人民就创造了远古文明。小塘坞属西周至春秋时期文化遗址。

叶棋村有个百果园自然村,它东北的蔗山,据《嘉靖淳安县志》载:蔗山在县东北四十二里,山分八面,水注十派,上有平地二顷,昔有人植蔗于此故名,又见一统志,有宋齐邱读书石室。宋齐邱,字嵩,号九华,淳北伊源观坞人。青少年时代,曾经在蔗山东南山腰的石洞里苦读三年,他信奉“有恒为事成之本,失败乃成功之母。”果然后来官至南唐宰相。传说宋齐邱为皇帝赐死,自缢于安徽九华山龙头峰,今九华山蜡烛峰有其墓。航头村东北五华里处的官墓口。又修筑规模宏大的墓,墓前有石人、石马、石羊。可能是朝廷营葬。

左口有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七老爷”庙会,七老爷姓张,原是卖炭翁,有一身好功夫,重情义,为贫苦百姓做好事。却有人嫉妒,唆使烧炭同行围攻他,七老爷心知肚明,隐退遁迹。他留下四句话:“张七为人重义行,伴尔烧炭为穷人。好心遭遇恶人报,尔作炭佬我作神。”后来,人们省悟,捐资建庙、塑像,尊之为神。并在每年九月十九日举办盛大的庙会祭祀“七老爷”。后传至县城后长龙山和淡竹村也有七老爷庙。

左口乡政府驻地显后村,位于管岭西南麓,为方姓居住。据《显后方氏续修宗谱》记载,南宋时期,由应祥公迁居此地,其见此地有磅礴挺拔之山,罔阜迥环,一望而能为乐郊,曰“显灵昭在天,后嗣普赐祐。”故以此联首字名显后。现有历经风霜600余年的古柏挺拔云空,形似苍龙。显后村一直为左口乡驻地。

显后东南有岭下村,2个自然村,在岙岭东南麓,又名岭下方家村,外面新安江水库库边瑶村,叶棋等原属十七都桥西,为移民后靠村。

自显后乡驻地沿十八都源上溯,经蒋家坪、河畈、枧半自然村,过狮岩洞、川河庵、钟石、牛岩洞等即是凤翔村,位于凤山东南麓,村西山形像丹凤展翅飞翔,故名凤翔。淳安“千年榧树王”就长在该村,“文化革命”时曾易名高翔,似乎“凤”也成了革命对象。凤翔村进去不远是后坞村,相传方氏二十一世祖文贤公徙居后坞口,始名“后坞”。

左口村,离乡驻地9华里左右,位于黄泥坪东南面。属安定胡氏,为胡满后裔。始祖胡国珍北魏(420~534)朝时为谏议大夫,宦与新安郡,见始新常乐乡贵龙坞(光昌奎星桥西南水域)佳山秀水,遂携家卜筑于此。时有谏议香火院(静乐寺),传二十七世至仁季,生子三,长璋、次、三壁。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因祖居遭火毁,璋公迁淳北昌期长坪,后因处于左源之口,故名左口。本支排行字为: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本谱排行已历74世,最后排行字为也。

左源进去有芳桥村,含芳桥、上坞、童家、烹岱四个自然村。芳桥,别名枫桥坞,位于社安岭西面的芳桥坞口中,始名枫桥坞口中,清道光三十年,胡道沾于源口建筑石拱桥,名“永芳桥”。后为纪念先祖造桥之功,改以桥名村。芳桥村进去就是金尖村,有里、外红金岭两个自然村。位于金紫尖东南麓,有一山岭,名曰“红金岭”。据传祖先乔迁此地,居岭北称里红金岭,居岭南称外金岭,两自然村以金紫尖山峰为名建金尖村。

右源进去有下碓口村,据传该村住之坞口坑水被巨石阻拦回流,由此名“下倒口”。后人利用坑水建水碓,故易名山坞为“下碓坞”,村名为“下碓口”。再进去为田里村,位于葱步岭西北麓,明初,该村始祖宋天赐迁此田畈里,故名为“田里”。再进去是墙里村,位于秤钩尖东麓,四面环山,如同围墙,故名墙里,还有徽洲舍自然村,顾名思义,乃安徽迁居而来。再进去就是方家村,有4个自然村,曾名为东风大队。方家村位于江岭西南麓,先祖方道同于明代万历年间迁此,以姓氏名村。

左口村西有新田村,座落在黄磅岗上,先祖是威坪七都汪川徐氏,分居于此,为期子孙和平安稳,故名“和平”。1981年更名“新田”。新田西南有九龙村,含官田、猴山湾、横坞等四个自然村。九龙村座落在九龙山南麓。村周围似有九条山脉向村里延伸,如同九龙下海,故名九龙。清初,有童,陈二姓居住。解放后,这里建造了九龙水库,可谓“九龙山上九龙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十八都全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起伏颇大。西北与上八都王阜乡交界的金紫尖,海拔1450.8米,为淳安第二高峰,向东逶拖的秤钩尖海拔1025米,向南绵延的是五家坪山,海拔1173米,而东南的蔗山仅719.6米,西南的担柱尖仅567米。境内峰峦叠翠,沟壑纵横。自北而南有芒坑坞、坑坞、百坑、返坑坞、下碓坞、小子坞、塘深源、归坑坞、明坑坞等。发源于金紫尖东、北西麓的十八都溪,上分左、右两源,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左口村北合流,经瑶村注入千岛湖。西部九龙源溪,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九龙水库建成后,灌溉面积500余亩,库容量达122万立方米,引水渠道长7000余米,是主要的水利命脉。上世纪80年代初,就建有左口红旗等3级小水电站,装机容量550千瓦,年发电量142万度。可谓“机器响山沟,明珠撒城乡。”

十八都特产丰富,有蜜枣、茶叶、大核桃、干水果、油茶、木瓜、榧子、红枣皮、中药材等。特别是蜜枣系左口传统名优产品,是全县蜜枣的主产区。1985年,精制琥珀金丝蜜枣荣获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之一。2005年,申请注册“淳千农”牌金丝蜜枣商标,产品远销上海、江苏、杭州、安徽等地,是年,全乡枣林1940亩,年产青枣1390吨,生产蜜枣118吨,产值178万元。琥珀金丝蜜枣,清代创于威坪,曾受乾隆皇帝褒奖而成贡品,并远销南洋各国。淳产琥珀金丝蜜枣,因其色如琥珀晶莹,形似金丝缠镶,故美其名为“琥珀金丝蜜枣”。琥珀金丝蜜枣不仅香甜可口,而且具有滋补、强身、健胃、软化血管及降低血压等功能。加工琥珀金丝蜜枣,以选用果形大、园筒形、两头平、肉体厚而松脆、核小汁少的平头马枣、圆枣为佳。制作成品要经过采枣、选枣、切纹、洗枣、糖煮、烘干、压枣、老烘、分级等工序。加工而成的蜜枣干果要求橙黄色或暗黄色,色泽均匀;枣形基本一致,颗粒完整,纹丝细蜜匀称,枣面微有糖霜;枣形饱满,质地微硬,干瘪,枣丝不剥落方为好枣。当今,左口乡新建“泰昌牌蜜枣”的青枣基地1.53万亩,年产蜜枣140吨,为全县之最。

左口另一传统特产是核桃(俗称大核桃),是全县唯一产区。核桃,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核果球形,外果皮肉质,内果质坚硬,有皱脊,敲剥开其内核香烈、含油、味美,中医上用为温肺补肾良药,性温,味甘,主治虚汗喘咳、肾虚腰痛等症。左口十八都,核桃遍布各村山坡,年产达1000多吨。

左口还盛产木瓜,属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果实如小瓜,可食用,故称木瓜,又称贴梗海棠,铁脚梨等。春末夏初开花,花淡红色。果实秋季成熟,长椭圆形,淡黄色,味酸涩,有香气。经蒸煮刀切晒干,可入药,功能舒筋,和胃化湿,主治脉络拘挛,腰膝酸重,脚气水肿、吐泻转筋等症。亦可作蜜饯食品。据《中国药材学》载:木瓜主产安徽宣城,浙江淳安等地。左口木瓜果实个大,质地淳厚,素有“淳木瓜”之称。在省内外中药界享有盛誉。因木瓜生长周期长,一般5~10年才能结果,故近年发展滞缓。

左口近年还加大茶叶结构调整,广种早生良种茶,推广名优茶生产技术,茶叶产量和产值逐年攀升。还有干水果、油茶、红枣皮、榧子、中药材等。2008年,荣获“淳安县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先进乡镇”。

左口十八都饮食具有东源港特色。主食用粮结构为:春粮小麦、夏粮稻谷、秋粮玉米、番薯等。小麦粉能做出很多品种的麦粉食品,如麦粉馃、馒头、包子、发酵果、面条、面疙瘩、饺子、馄饨等。有“一样黄麦百样吃”的说法。玉米也称苞芦,有粗粉、细粉之分,细粉做馃、煮汤;粗粉煮糊、蒸苞芦饭等。大米主要煮“捞饭”,即米粒煮熟后用笊篱捞起可食用,也可再蒸后食用更香。一般在赶时间的情况下也做焖饭。大米还磨成米粉,用于蒸米羹、做米馃等。一日三餐、早餐是主餐,一般要吃苞芦馃,上山劳动耐饥,中餐较简单,一般是早餐一并做好的苞芦馃,有的带上山当中餐烤;在家也是烤烤当中饭;晚餐在先前,以面条、苞芦糊、汤为主。因晚餐吃后消耗不大,简单节俭。这种饮食习惯是在特定的生产条件下形成的。现在已不尽相同了。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步步提高。正是:

金紫东南十八都,物华天宝万山舒。

金丝蜜枣闻中外,左口人民展壮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