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疗胰腺炎

 狼外婆女士 2013-03-13

【概述】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系由胰酶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急性化学性炎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并多向肩背部放射,发烧,恶心呕吐,腹胀,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呼吸衰竭及腹膜炎等危急症候。可分急性水肿型、急性出血型和急性坏死型三种类型。

  针刺治疗急性胰腺炎,最早也见于50年代末,报道例数不多但效果显着。70年中,针灸救治本病受到了一些单位的重视,除了采用体针、耳针、电针和穴位注射外,发现毫针腹部深刺、穴位按摩等也有满意的效果。临床证明,针灸对本病有较好的止痛消炎,解痉止呕的作用。近来还有动物实验证实,电针可以显着抑制大鼠胰酶的分泌,有利于促进发炎胰腺的恢复,认为这可能是针刺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主要机理之一。

  应该指出的是,鉴于急性胰腺炎各型轻重程度不一,应用针灸疗法宜慎重考虑。一般地说,病变早期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可以针灸为主(或单独应用针灸)治疗,其余两种类型,针灸只能作配合之用。另外,近几年来有关这方面的报道较少,还有待进一步实践和积累,下面所提的治疗方法仅供参考。

 【治疗】

  (一) 体针(或电针)

  1.取穴

  主穴:足三里、下巨虚、地机、内关、支沟、天枢。

  配穴:中脘、梁门、府舍、脾俞、胃俞、内庭、期门、上脘。

  2.治法

  每次选主穴2~3穴,配穴1~2穴。除针背输穴外,病人均取仰卧位。针下巨虚、地机时,尽可能先在其周围找到压痛明显的点。针体垂直刺入,大幅度捻转提插以加强刺激,均用泻法。得气后留针1小时,每隔5分钟~10分钟运针一次。去针后,可加用艾卷行雀啄灸10分钟~15分钟,至局部皮肤起红晕。上述穴位,亦可以用电针治疗,疏密波,强度以耐受为宜,刺激30分钟~1小时。无论体针或电针,急性期日针2~4次。另外行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腺分泌,抑酸,抗感染,补液支持疗法。

  (二) 穴位注射

  1.取穴

  主穴:足三里、下巨虚。

  配穴:腹痛加地机、日月,呕吐加内关、中脘。

  2.治法

  药液:10%葡萄糖注射液、阿托品注射液。

头深刺得气后,加速推入药液,务使感应强烈。如腹痛剧烈,则于地机或日月,注射0.25mg阿托品。每日治疗2次。

  每次仅取一主穴,据症加一配穴。一般每穴注入5ml~10ml10%葡萄糖注射液。均于注射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