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市场主宰一切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3-14
  《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
  (美)迈克尔·桑德尔著
  邓正来译
  中信出版社出版

  潘启雯

  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圣安娜和其他城市,非暴力罪犯只需付82美元就可买到一间与不出钱罪犯分离开来、又干净又安静的监狱牢房。

  高峰时段或出门堵车时,不少独自驾车的司机可花钱进入“快速车道”,而价格则随着交通状况的不同而改变。

  南非允许农场主把射杀有限数量犀牛的权利出售(每头15万美元)给狩猎者,以此激励农场主去饲养和保护各类濒危物种。

  高档饭店里只要给领班塞一笔可观的小费,便可在晚餐人多时不用排队等候。这种小费有点儿像“贿赂”,因而只能悄悄地给。

  上述四个“经典事例”都出自哈佛大学文理学院政府系讲座教授、当代西方社群主义理论代表人物迈克尔·桑德尔的《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之中。他举出这些案例旨在引起世人对市场的重新思考:一切是否都能用金钱来衡量?市场的道德界限在何处?钱到底是“会导致不平等”,还是“最公正的手段和结果”?

  自从新自由主义的市场凯旋论普及以后,市场与道德之间似乎出现了一道鸿沟,人们担心自由市场会侵蚀人类社会中更重要的精神信念,比如公民道德。由此,曾以论著《正义》而被国人所熟知的桑德尔教授毫不避讳地指出:“虽然人们理所当然认为市场规范并不适用于诸如家庭生活、友谊、健康、教育、自然、艺术、体育等各方面,但事实是,市场早已侵入这些社会领域……我们已经从市场化经济进入市场化社会。”

  从市场逻辑看,雇人排队、从黄牛手中购票或直接从诸如饭店或游乐场购买插队特权等等行为,使“先到先得”的排队伦理(依序等候)被“花钱即得”的市场伦理(付钱获取快速服务)所取代。在桑德尔看来,认真思考替人排队、倒票或倒卖门诊号和其他插队形式的对错,可以帮助我们窥见市场逻辑的道德力量和道德局限。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雇人排队、倒票或倒卖门诊号没有错,他们对排队伦理没有太多同情。他们问道,如果我想雇用个无家可归者替我排队,为什么其他人要抱怨呢?如果我愿意转售我的票或门诊号,而不是使用它,为什么其他人应当阻止我这么做呢?

  赞同市场伦理压倒排队伦理的观点有两个:尊重个人自由的观点与福利或社会功利最大化的观点。前者是自由至上论的观点,主张人应当有按照自己意愿买卖任何东西的自由,只要没有侵犯他人的任何权利。自由至上论者反对禁止倒票或倒卖门诊号的法律,其理由与反对禁止卖淫或禁止买卖人体器官的法律的理由一样:这样的法律通过干涉成年人的选择而侵犯了个人自由。支持市场伦理的第二种观点是经济学家更为熟悉的功利主义,认为市场交换会惠及买卖双方,因而能改善集体福利或社会功利。我和替我排队的人达成交易这个事实,证明我们在结果上都是受益者。

  早在晋代,鲁褒就写过著名的“钱神论”,辛辣讽刺“钱能通神”的现象。而在市场驱动的当下,“钱能通神”之风愈演愈烈。桑德尔所举那些事例,也许只是鸡毛蒜皮。不过,曾被我们认为神圣不可侵犯、金钱无法购买的东西,确实正在遭受市场的侵蚀,甚至连人的“生”与“死”也无法逃脱。诚如桑德尔举例指出的那样:美国大学布告栏中常贴有招引人们捐献精子、卵子的小广告,并对那些GPA(全称是Grade Point Average,意思就是平均成绩点数)成绩高,或是犹太后裔的捐献者们予以更高酬金;一些精子银行会在假期优惠打折以吸引顾客,促进销售量。“生命之源”被肆无忌惮地兜售。而美国的一些寿险保单贴现公司每年能从垂死者那里获取稳定收益;高盛及其他机构甚至发行“死亡债券”,将“寿命”视为投资产品,以寿险债券的形式,转“保障”为“投机”……对“市场”的疑问,是对我们所希望生活在何种世界的设问。虽然桑德尔最终并未提出如何使以价格为导向的市场交易行为更为正当有效的方法,我们眼前的世界却更加清晰:以道德为鉴,为市场划定其应有的限度。

  桑德尔列举的另一个例子,是布什时代签署《京都议定书》后实施的“碳补偿”,还有各种污染许可证交易,这个措施的本意是假设污染可透过市场加以管制、局限,却罔顾了自然环境是市场各方无权管理的领域,一旦将环境纳入市场管辖,非但不能(按市场逻辑)“有效地管理”,更会因为使用权买卖而加剧环境恶化。

  将市场规律奉作信条的人们认为,市场机制的分配最有效率,充分竞争的市场可以导致生产效率最优、社会福利最大。但桑德尔在书中列举以色列一所学校的事例却足以反驳这个假设:该学校常有家长无法按时接送子女,老师不得不延时加班,学校因此对这些家长实行罚款。但罚款之后,家长迟到的情况更严重了。原本家长因为迟到所产生的不安和内疚,因为罚款而变得理所应当。学校反而成为服务方,必须为迟到的家长们延长照顾孩子的时间。

  由此,桑德尔进一步表达了他的担忧:在一个一切都可以买卖的社会里,一般收入者的生活会变得更艰难。因为,如果富足的唯一优势就是有能力购买游艇、跑车和欢度假期,那么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就不是很重要;反之,随着金钱最终可购买越来越多的东西(政治影响力、医疗保健、进入精英学校而非三流学校读书等),收入和财富分配的重要性也就愈发凸显出来了。于是,桑德尔抛出了一个掷地有声如格言警句般的评语:“在所有东西都可以用钱买到的地方,穷人会更穷、富人变得更富!”

  不过,桑德尔并不否认市场作为组织生产、制造繁荣的工具的重要作用,但他明确指出,市场并非生活全部。正义、公正、平等、社区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责任感等等,都具有我们历来所珍视的“非市场价值”。由此,裁定金钱应当(或不应该)买什么,首当其冲的必须是用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来主导社会生活和公民生活的各个领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