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中医坐堂 外科病诊治绝招30 膈下脓肿

 学中医书馆 2013-03-14
  膈下脓肿
    膈下脓肿是指横膈之下、横结肠系膜之上的膈下间隙积脓。膈下间隙由于肝把它分成肝上腔和肝下腔,再由镰状韧带和十二指肠分成左右腔。膈下脓肿大多数继发于腹腔脏器的穿孔和炎症,如急性阑尾炎穿孔、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肝脓肿穿破常引起右膈下脓肿,而胃、脾切除后并发感染、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常引起左膈下脓肿。病原菌多数为来自胃肠道的大肠杆菌、厌氧菌、链球菌及葡萄球菌。
    有哪些症状?
    1.腹内脏器炎症病变经治疗后或胃、脾切除后病人体温下降又重新上升。常以弛张热为主要症状,伴大量出汗、纳差、乏力、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
    2.患侧上腹部持续疼痛并向肩、背放射,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
    3.体检患侧上腹部或背部有深压痛、叩击痛,严重时出现局部凹陷性水肿。
    4.伴有同侧的胸膜炎、积液或肺基底部呼吸音减弱、消失或出现罗音。
    如何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诊断性穿刺可确立诊断。
    如何治疗?
    内服方:柴胡10克,黄芩10克,生栀子10克,连翘15克,银花10克,丹皮10克,红藤30克,败酱草30克,制大黄10克,生薏苡仁15克。
    *高热不退,加龙胆草6克,黄连10克。
    *伤阴者,加天花粉15克,鲜石斛15克,玄参12克,生地15克。
    *咳吐脓血者,加鲜沙参15克,鲜芦根60克,鲜鱼腥草30克。
    *瘀血重者,加赤芍15克,桃仁12克,当归10克,穿山甲15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外治法:
    1.玉露膏外敷,每日换药1次。
    2.脓肿形成后应切开引流。
    特别提示
    1.注意卧床休息,宜采取半卧位,减少活动。
    2.引流要及时,以免发生脓肿穿破到胸、腹腔及附近血管。
    3.急性阑尾炎穿孔、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或外伤致内脏破裂者,应及时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