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哮喘用药别犯四种错误

 浪迹天涯的秋子 2013-03-15

张老妈患哮喘病已30年,经常有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等症。平时每次哮喘发作时,张老妈都是去医院急诊,要求医生静脉输注抗生素和地塞米松、氨茶碱等药物,一旦症状缓解,张老妈就像从没生过病似的,再也不用任何药物。但最近发作次数越来越频繁,平时活动时也感觉胸闷、气喘…… 
  其买,张老妈由于用药不规范,已导致哮喘无法控制,严重影响晚年生活。哮喘是由于气道的慢性炎症导致气道痉挛收缩,从而出现哮喘的各种症状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目前,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的主要方法。一般地说,只要规范地治疗哮喘,大部分哮喘患者可以达到临床痊愈。但是,仍然有很多类似于张老妈的哮喘患者由于治疗不正规,用药不恰当,导致哮喘反复发作。因此在哮喘的药物治疗过程中,哮喘患者,特别是一些反复发作的哮喘患者,别犯下列四种错误。 

  错误一拒绝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有些患者害怕糖皮质激素副作用,拒绝使用糖皮质激素,包括吸入型激素,或者仅在发作的时候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实际上,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仅仅作用于局部,全身副作用很少,大量的临床试验亦证明:长期吸入中等量糖皮质激素是非常安全的。而发作时吸入糖皮质激素根本不能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这也使得一些患者误认为吸入糖皮质激素无效。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作为维持治疗,并预防哮喘发作。因为哮喘的气道炎症是长期存在的,只有长期抗炎治疗,才能控制哮喘。张老妈由于平时不吸入糖皮质激素,导致哮喘反复发作。当然,在气道炎症得到控制时,可以逐渐减少吸入激素的用量,即用最少的剂量达到最佳的控制。

 来源:健康养生网
  错误二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 
  有些患者与之相反,长期口服强的松或地塞米松来控制哮喘症状,或者长期用不正规的复合制剂一一“偏方”治疗,而这些“偏方”中往往含有大量激素。虽然这样用药,哮喘症状能够得到控制,但长期口服激素却可能带来很大的副作用,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事实上,大部分哮喘患者只需要吸入糖皮质激素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无需长期口服激素。建议这些患者去正规哮喘门诊,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停用口服激素或停用不正规复合制剂——“偏方”,改用吸入激素。注意,不能擅自停药,否则会引起哮喘发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些患者在长期吸入激素的基础上出现哮喘急性发作,此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内静滴或口服激素,以控制哮喘症状。 
  错误三 过分依赖β2受体激动剂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哮喘患者动不动就吸入β2受体激动剂,一支沙丁胺醇气雾剂常常用不到一周就没了,但哮喘症状还是控制不好。其实,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时,由于存在气道收缩,需要用支气管扩张剂,以扩张气道,缓解症状。但是,如果不同时积极进行抗炎治疗,由于气道炎症没有得到控制,仍会反复出现哮喘症状,造成不可逆的气道狭窄。而且长期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可能会造成β2受体功能下调,从而使β2受体激动剂的作用减弱,导致反复频繁使用,而副作用则随着药物剂量的加大而增多。现在医学上把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称为“急救药”,顾名思义是在急性发作时使用,而平时只需要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即可。一旦气道炎症得到控制,就不会经常急性发作,也就不需要经常使用β2受体激动剂。 
  错误四 盲目使用抗生素 
  有些患者一旦哮喘发作就要求医生使用抗生素。事实上,导致哮喘发作的原因很多,可由过敏、劳累、情绪激动、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因素所致,只有细菌感染才需要使用抗生素,其他情况下使用抗生素都是滥用。所以,当患者在哮喘发作的同时,有咳嗽、咳黄痰、发热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才有必要使用抗生素,其他情况下则可以不使用抗生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