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教育报》:陶继新对话名校长系列12

 山花烂漫 2013-03-16

【陶继新对话名校长系列之十二】

 

用“责任”打造学校品牌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中学的责任文化

陶继新 丁新忠

 

【编者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责任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切美德的基础,是人类理想与良知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可是,目前独生子女安于享受、责任感逐渐流失的现象日趋严重,而未来社会发展对公民责任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为此,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中学将“责任”定为校训,提出了“责任引领,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办有灵魂的教育,育有责任的公民”的办学目标,通过“责任文化”建设,努力让责任走进每个师生的灵魂深处,为他们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增加时间,拓宽空间,夯实基础。因此,陶继新先生对这所学校进行采访之后,围绕“责任”问题,又于2009625日,通过QQ,与其校长丁新忠进行了一场对话。

构建浓郁的“责任”氛围

【丁新忠】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发展学生的责任能力,需要追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这样的责任传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这种状态下形成的责任行为可以融入学生的灵魂,可以成为学生执著的信念。为此,我们通过发动全体师生,对学校环境“以我的责任我承担”进行责任打造,力求使每一寸土地成为生长责任的沃土,每一块墙壁成为承载责任的平台,每一个教室成为生产责任的空间。

【陶继新】责任作为学校文化的范畴,有着无处不在的特点。文化的核心是内化,必须排拒强制而亲近熏染。当责任悄然走进全校师生的心里之后,责任作为你们学校的文化品牌也就形成了。

【丁新忠】首先,围绕“责任”这一主题,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空间,精心规划校园各类建筑设施,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力求精、细、美:在正对校门的教学塔楼的墙面上镶嵌刚劲有力的“责任”两字;中央大道两边的长廊橱窗里悬挂的是行政每天的责任“五问”、师生每天的责任“五问”、二中老师的责任“承诺”、二中学生的责任“承诺”以及责任师生、责任家庭的感人事迹等内容;在学校所有的楼梯台阶一侧粘贴中外古今的责任名言。

【陶继新】在你们学校,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载体、不同的内容几乎都有“责任”在无声地说话。耳濡目染,责任就会定格在师生的心里,渐渐变成与责任相系的行动。

【丁新忠】其次,我们在全校师生中组织开展了“一句话说责任”责任格言征集活动,并将征集到的责任格言让有美术基础的师生配以与格言内容相一致的图画。将语言与图画结合,把师生对责任的诠释做成精致的壁画,在走廊、教室、办公室中布置,让师生朝夕相“见”。本学期,在学生对责任有一定的认识后,又再次向学生征集责任格言,角逐出优秀小书法家,让他们书写出来,张贴在校园内,取代了原先的名人名言。

【陶继新】“一句话说责任”责任格言是对责任的高度浓缩。为此,他们有的需要查阅许多资料,有的需要反复思考,有的需要他人的点拨,更多的是自己的生命感悟。由于来自师生的“得意之笔”,因此人人都会自我欣赏。特别是配画作为壁画展出之后,这些格言就有了特别的诗情画意。于是,责任形成就不再是简单枯燥的道德行为,而是有了审美的愉悦。

【丁新忠】再次,我们还在全校师生中征集“校园彩铃语言”,让全校学生一起思考每一节课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并将征集到的最佳“责任要求”用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做背景,制作成校园“彩铃”,以便让师生在每一次上下课的过程中反复“聆听”。让学生在责任的环境中感悟,在责任的校园中提升,使学校常规管理的制度和要求真正内化为师生的自我需求,内化为全校师生自我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自觉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让学生在责任的情景中体验感悟、学会负责、学会判断、学会选择,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的教育特色、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陶继新】“壁画”悦目,而“彩铃”则动听。听的过程不但悦耳,而且还会在不知不觉中记诵在心。这种无意识记忆,由于乐在其中,就比机械记忆特别是强制记忆更容易深入心灵。于是,责任言行,也往往会在日常生活之中沛然而出,形成“道法自然”的一道文化风景。

责任田”让人人守土有责

【丁新忠】责任改变命运,责任成就未来。责任目标一旦确定,就要付诸行动。当然,必须遵循知行合一的规律,找到推行的抓手,搭建实践的平台。否则,责任文化建设就会成为空洞的说教,起不到应用的效果。

【陶继新】从王阳明到陶行知,都在倡导知行合一。知与行是彼此相联的,王阳明甚至认为这是一回事。关键是,知当系心理层面的良知与责任,行则是与这个心理相一致的行动。

【丁新忠】对我们的许多行动,对符合规律的行动,古人已经作了很好的哲理概括。遵循知行合一,我们要求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必须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渗透到一言一行之中。我们为全校每一位同学分配一份“责任田”——负责一个包干区的清洁卫生,帮助好一位同学的进步,承担一次社区服务,做好一名志愿者。

【陶继新】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责任”关系重大,可是,却要一点点地落实。您将这重大的责任分配到人,而且各有自己的“责任田”,让大家守土有责。每天尽一点责任,天长日久,就会将责任意识定格在心里,就可以培养出一个很有责任感的新时代的公民。

【丁新忠】在推行责任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和我的行政班子也是受益匪浅。我们每一位行政人员也有自己的“责任田”。在这份“责任田”里,从环境的卫生、秩序的维护、氛围的营造等,我们都要承担责任。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我们的责任意识前所未有的强烈。我们全体行政人员努力成为践行责任的楷模,用行政对责任的承担展示承担责任后洁净的环境、井然的秩序、温馨的氛围,让全校师生感受每一位承担责任的行政人员的良好形象。人人都承担一份责任,学校就会如陶老师您所说的那样呈现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象。

【陶继新】行政人员虽非教师,但同样是学校形象的代表。他们的责任意识与责任行动使得学校环境优化,而美的环境则可以优化人的心情。优质的情绪不但会使工作更加高效,还会提升人的整体生命质量。学校是一个集体,整个学校的和谐需要老师、行政人员和学生共同构建。设若其中有一点不和谐的音符,整个学校就会出现问题。看来,责任无处不在,无处不发挥着作用啊!

责任卡”记录学生美德言行

【丁新忠】我们对学生的责任要求主要体现在“责任卡”上。在这张卡上,分列着“责任畅想”、“责任行动”、“责任体验”三个子栏目,上面详细记载着学生在学校、家庭、社区的美德行动,并附有教师、家长、同学的多重评价。

【陶继新】“责任卡”不是有意去“卡”学生,而是一种责任的象征、一种荣誉的记载。它既记录了学生的美德言行,也为每个学生做了一次走向真善美的心理暗示记录。长期积极地进行心理暗示,就会在学生的心里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心里都会装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

【丁新忠】确实如此。我们要求将“责任卡”随身携带,每星期检查、评价,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责任卡”是监督卡,时时警示自己的言行;“责任卡”是承诺卡,事事兑现自己对责任的承诺;“责任卡”是形象卡,处处展现二中学生的风采。让“责任卡”真正发挥自我激励、自我鞭策、自我提高的作用,以达到实践责任、塑造美德的效果。

【陶继新】“责任卡”可以产生自我激励的内趋力。当一个人因尽一份责任而受到人们称道的时候,就会在心里产生一种欣慰与自豪感,即生成一种生命成长的正能量。人人都带“责任卡”,还会形成一种正能量的“场”,产生超越想象的“场”效应。

【丁新忠】说到心理暗示,我们还有一项举措,就是每天晨会课上,各班由值日班长带领全体学生进行集体宣誓。誓言围绕有关践行“责任”,由学生集体商定。如“我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我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我的言行举止要对学校负责、对班级负责、对自己负责”等。通过自我承诺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净化思想,规范行为。

【陶继新】誓言是庄严的承诺。每天集体宣誓,会将这种承诺更加神圣化,从而在心灵层面督促自己在现实中更加富有责任。

【丁新忠】“责任卡”的推行虽然时间不长,但产生的积极效果非常明显。我们也感觉到,责任文化的推行有了更好的抓手。

【陶继新】文化的关键是内化。责任如果内化到学生的心里,就会变成自然的行动,生成高尚的人格。

“十佳责任教师”引领全校教师走向真善美

【丁新忠】不仅对学生,我们对老师同样有责任要求。师生共担责任,就会产生像您所说的“场”效应。我们提出,作为有责任的二中老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要用自己对事业的执著影响学生,用自己对知识的追求带动学生,用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爱心感染学生。

【陶继新】教师之所以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担当着塑造人的灵魂的历史责任。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老师,会在潜移默化中将这种责任感传递给学生。而人小时候一旦拥有了责任感,就等于在心灵层面为自己确立了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和高远的奋斗目标,甚至为之终生努力,矢志不渝,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丁新忠】学校发展,教师是关键。我们制订了《“十佳责任教师”评选方案》,每年举行“十佳责任教师”评选。这项活动全员参与,家长、学生推荐,教师互评,候选人名单和事迹在学校网站公示,公开投票,隆重表彰。教师都把当选“十佳责任教师”视为最高荣誉。每次,总能把最有责任感的老师推出来。这项活动的目的就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教师,以先进的典型激励教师。

【陶继新】“十佳责任教师”评选意义很大;正是因为意义大,才从制订方案到评选表彰,搞得如此正规而隆重。人人都知道典型的意义与作用,可是,如果典型离我们太过遥远,就会有一种鞭长莫及的感觉。而你们评选的典型就在身边,大家可以从这些典型的举首投足之中感受责任的实在与价值。学校是育人之地,这样的评选,还可以使教师从关注职位职称移向关注修身做人。这种正导向,还会在无形之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学校风气。

【丁新忠】责任教师的评选促使我们的老师时刻牢记“教书育人”的职责。他们凭着强烈的责任心,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切实负起责任,有效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做有责任的教师”已经内化为他们的心理需求。我们的老师早早来到学校,指导学生打扫包干区卫生。了解到学生生病了,我们的老师用自己的汽车送学生去医院,为他们垫付医药费;学生住院期间,每天为他补习功课。每当我看到这些,我都非常感动。我感到,我们的老师是最有责任心的老师,是最可敬可爱的老师。我为学校有这样的教师群体感到骄傲,为和这样的教师合作共事感到幸运。这个时候,我的职业幸福感是常人无法体会的。

【陶继新】在你们这所学校里,人人都会感到幸福。学生感受来自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老师享受关心学生带来的心灵愉悦,校长感受师生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象。有的时候,我就想,天地宇宙太博大了!地球在其中只是一个点,而某一个生命在地球上只是沧海一粟。在某种意义上说,人与人的相知相处,是一个天地机缘。因此,彼此一定要万分珍惜。学校,就为师生的和谐相处提供了一个“人场”。所以,老师就要爱学生,学生就要敬老师,校长就要为师生自豪,师生就要为学校争光。这样,才是真正的和谐,才对得起宇宙天地。这是不是有点玄呢?不。天地运行也是有规则的,和谐则天地昌达,人人幸福;争斗则天怨人怒,人人遭殃。您和您的师生是幸运的,正所谓“德不孤,必有邻”,家长也会认可、感谢你们,你们也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十佳责任家庭”评选将责任文化延伸到家庭

【丁新忠】在责任文化建设过程中,父母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对学生成长影响很大。家庭教育不好,子女成长很难,甚至会出现5+2=0的现象。可以说,每个特殊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特殊的家庭。所以,我们有意识地将责任文化渗透到家庭教育中,努力将责任文化由课内向课外、由校内向校外、由学校向家庭延伸。

【陶继新】我有一个讲座,题目就是“今天怎样做家长”,其中谈了十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家长是孩子生命成长的第一责任人”。我们老师教学必须有教师资格证书,父母呢?没有。结果,好多家长认为孩子养育是其责任,教育则是学校的责任。其实,家长应当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从孩子一出生,父母就应当肩负起教育的责任。可是,不少家长的这种意识比较淡薄。你们进行责任教育得到了家庭的支持与配合,显然是深得责任教育之要义的。其实,家长一旦知道了教育孩子的责任之后,大都会特别自觉地去履行这个义务。所以,责任教育一旦走进家庭,就会事半功倍。

【丁新忠】关于家庭教育,我们围绕“责任文化”进行了首届“十佳责任家庭”的评选。学校制定了“注重沟通,争当表率,德才共育”等十项评比标准,要求每个家庭对照标准开展学习,在每天的家庭生活中落实责任教育。这项评选从宣传发动、对照实施、提交申请到确定候选家庭、网络投票、公布结果,历时半年之久,评选的目的不在结果而在过程,评选的过程也是家长学习“责任”、内化“责任”的过程。

【陶继新】家庭教育资源有丰富性与不可替代性的特点,如果进行充分开发,就会产生巨大的教育效应。你们用了半年时间进行这项评选活动,一是看出你们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二是在这个拉长的过程中,让所有的家长更加深入地明晓了自己的责任,从而将责任意识深深地根植到他们的心里。其实,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之大,一点也不比老师差。让他们与老师一道对孩子进行责任教育,形成一个家校合一的教育体系,教育的效果就会成倍甚至数倍地增加。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素质也在提高。如果每个家长都有了责任意识,不但对孩子、对学校,而且对社会也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丁新忠】确实如此,评选对家长触动很大。许多家长在反馈表中表示:要重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评选活动不仅为家庭教育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标准,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家长在参与评选的过程中实践了自己的责任,完善了自己,发展了孩子。

【陶继新】家长的素质高下有别,对孩子的关注度也不一样,所以,在交流的时候,有些关注孩子教育的捷足先登者的鲜活经验,就会对没有家庭教育意识的家长产生一种心灵的冲击,从而使其迅速觉醒。家长责任意识强了,就会特别重视“十佳责任家庭”的评选。因为他们从中获得的不只是一种荣誉称号,还有对孩子教育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以及孩子成长起来的一种幸福感。

【丁新忠】在评选过程中,我们挖掘出许多感人的教育事例。在“十佳责任家庭”表彰会上,请责任家庭代表作了经验介绍。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和孩子一同成长。他们的经验引起了家长广泛的共鸣。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式的教育网络,让我们的学生生活在“责任”的大环境中,养成视责任为生命的良好习惯,从而自觉地在生命中演绎更多的责任,赢得人生中更多成功的机会,享受生命中更多的欢乐和幸福。

【陶继新】孩子的成长带动了家长的成长,而这一成长的桥梁就是你们学校;反过来,家长的成长又会促进孩子的成长。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共同成长的生命链条。久而久之,这种共同成长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再往后,家长与孩子就会在这个成长过程中乐此不疲,进入审美状态。这个时候,家长与孩子的共同成长就有了一种质的飞跃,我们期盼的孩子持久的生命成长就会化作现实。

“责任课堂”让教学走向愉悦高效合一的境界

【丁新忠】如何将责任要求引入课堂,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是二中教师最大的责任”的研究目标,不断丰富责任文化的内涵,将“责任”二字落到实处。因此,抓住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成为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全校进行“责任课堂”的问卷调查。利用周一教工例会,交流课改中的得与失,并把这些感受、困惑、激情、经验编写在每月的《二中教科信息报》上,及时发布课改的信息。通过磨合、探索,开展了二中第一届“责任课”评比活动,推选出一批积极投入到课改、成果显著、符合责任课堂教学理念的教师,向全校教师开设展示课,让教师们的思想逐步走向责任课堂的理念,形成二中课堂特色。现在,我校初步形成了“责任-情境-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陶继新】责任意识的形成不只在活动中,而且应当在课堂上。教师越有责任感,就会在教学上投注越来越多的精力;学生越有责任感,就会在学习中生成越来越大的兴趣。即使在教与学中的一个小的场景,责任都会如影随形地产生它的影响力。因此,“责任课”的评比,当是你们学校责任文化的必然“创意”。如果抛开课堂谈责任,就会失去责任生成的最佳土壤。

责任不只体现在个人的尽力上,还体现在彼此的合作上。教师教育学生,优生帮助学困生,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而是责任必然的归宿。此时此地的责任,已经“天然去雕饰”地融化在师生的心里;教与学的高效就宛如一个游泳健儿,游刃有余地遨游在师生责任生成的大海里。

【丁新忠】我们形成了“责任-情境-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其设计和操作流程主要是:责任备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互动探究→交流评价→目标达成→强化责任。我校通过规范备课组活动,落实责任,把“一课三议”和“三课一评”要求融进备课组活动之中。要求备课组长与同组其他教师一起,先综合考虑整册书中所有章节之间的关系,再分清每一章节中各个知识点的主次和难易。组长先示范备课,在此基础上,根据组内教师业务能力的高低合理地分配备课任务。第一轮分散备课结束后,再进行第二轮组内集体审定。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教案生吞活剥、生搬硬套,而要根据各班不同的学生情况,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内容,调整教学容量,有层次地设计课堂提问,每个教案上必须体现教师对教材和学情的独特理解,必须有明显的增删和改动痕迹。每个单元教完后,备课负责人必须根据教师的教后反思对教案进行再修改、整理。

【陶继新】“责任-情境-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中,虽然只出现了一个“责任”,但是,每个阶段都有责任在。在“责任备课”过程中,备课就不能只想着自己,还要想着其他教师的备课,特别是要想着如此备课对学生智慧生成的可能。创设情境不但需要感情与技巧,而且要胸有责任。否则,生成的情境就有可能游离教学的本质走向。在提出问题、互动探究和交流评价这一过程中,不能心里只有自己,而要有你面对的教师与学生。要考虑他们的意见、建议,思考共同探索问题的意义,肩负起让群体在探究中都有提高的责任。这样的“目标达成”,才能真正起到“强化责任”的作用。

【丁新忠】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创设探究情境,营造探究的氛围。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方式参与解难释疑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陶继新】强调“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反映了你们责任价值走向的正确性。“独立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自由的心灵状态下挥洒各自的才思,从而使学习走向愉悦高效合一的境界。这样,在“合作讨论”中,学生才能各抒己见,甚至是唇枪舌剑。群体智慧在这里碰撞,也在这里合成。每一位学生都会在这个环节中摘食属于自己的那颗“果子”。

“责任文化建设”让人人都打上责任的烙印

【丁新忠】我们希望通过责任文化建设,让每一个走出二中的人都能够深深打上责任烙印,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让每一个走出二中的人在生活中承担更多的责任,演绎更多的责任。

 【陶继新】学校承担着培养人的重任。学校教育没有了责任,就失去了其最本质的属性。一个人知识不管多么丰富,如果没有了责任感,非但不会造福于社会,还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而有了责任,工作与学习就不只是为自己,而且也是为他人、为社会。纵观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有责任感的人。

一旦养成“视责任为生命”的习惯之后,生命就会产生一次巨大的飞跃。不但人格提升了,就是学习也有了不竭的动力。人们通常讲,兴趣是学习的老师,但一个学生不可能在学习的任何方面都有兴趣。兴趣可以后天培养,但很多则是与生俱来的。那些喜欢音乐、美术的学生,多有这方面的天赋。所以,兴趣有其局限性,甚至不可能持久。但是,如果一个人有了志向,有了责任,就有了根本性的动力。鲁迅先生弃医从文,而且一生奋斗不止,就是志向与责任使然。在某种意义上说,志向与责任是引领学生发展的内驱力。真正有了志向与责任感的孩子,就会产生一种恒定的学习动力,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会一往无前。所以,他们取得好的成绩,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人格提升了,学习越来越好,不就是教师与家长对孩子的美好期盼吗?

【丁新忠】责任教育实施三年,效果明显。一是学校的文化气氛进一步浓郁,环境建设目标进一步明确,特色更鲜明;二是教师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强化,凝聚力明显增强;三是学生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在二中这个责任校园里,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关心集体等优良品质蔚然成风。每当看到学生在校园里俯身捡起地上一片纸屑的背影,每当看到学生遇见老师举手问候时的笑脸,每当看见失主给拾金不昧的学生送来感谢信,我都由衷地感到高兴。我们的孩子在成长,他们正承担着他们应承担的责任。

【陶继新】去年去你们学校采访的时候,看到地上一尘不染,学生个个彬彬有礼,我感到这是一个育人的圣地。学生整体层面生成优秀的品质与良好的学风之后,学校就有了真正的生命力。我们常说“教育任重而道远”,而当责任意识内化到学生的心里之后,远方自然就有了绚丽的美景。

【丁新忠】责任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最有价值、最有品位的文化建设载体。我们将努力挖掘它的内涵,全力拓展它的外延,将“责任”这一文化品牌进一步做细、做实、做强、做大。恳请陶老师多加指点。

【陶继新】你们不但要努力保住既有的品牌,而且要更好地打造这个品牌。如何更好地提升这一品牌的价值,使之更具知名度与美誉度,就成了你们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

丁新忠简介

丁新忠,1966年生,江苏张家港市人。1988年参加工作,大学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先后在张家港市沙洲中学、乐余高级中学、市教育局工作,担任过教研组长、教务处副主任、办公室主任、副校长、基础教育科科长,其间获张家港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苏州市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等称号。2008年任张家港市第二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学校是苏州教育现代化学校、苏州市德育示范学校、苏州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苏州市文明单位,连续14年获得张家港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

(原载于《中国教育报,20099月21日,第3版。对话内容见报时有压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