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切莫让教育变得不知所措

 水含烟5083 2015-06-15
2015-06-11 校长传媒 校长传媒

切莫让教育变得不知所措

文|陈亦冰(上海杉达学院传媒学院执行院长)


近日,网上三张“学生为教师撑伞”的照片搅起舆论一片哗然。那老师的神态,那学生的姿态,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某些场景,激起“作威作福”“颐指气使”“亦步亦趋”的愤慨和蔑视。

幸好,如今的舆情监测透明迅捷,新闻媒体、涉事老师和学校、主管部门,很快还原事情真相,作出严肃处理。

事情似乎可以偃旗息鼓,然而,笔者发现由此而引起的“不良社会影响”,仍在慢慢发酵,其“副作用”恐怕已经远远超越事件本身的范围。

首先说说教师形象。


网上说,现在的教师已经成了“新四害”之一,有极而言之者更是断言,“当年爱生如子的好老师早已绝迹了”。


这样的判断既不符合事实,也不是真正的民意。


在现实的校园里,大多数的老师是敬业的、爱生的,是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尊重的。他们的许多平凡故事,铭记在一届又一届的学子心中,也感动过无数的家长。


所以,也有不平者说:“老师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当学生时就给老师打过伞、送过饭、搬过家,难道不应该吗?”


当然,在这个具体事例中,老师的处置是有失检点的,是应该受到训诫的。


但是,就是这个才干了三年的年轻教师,在受到处分时,仍说:“我错了,但请不要攻击孩子。”“我想继续,当老师,因为我真的很喜欢孩子!”


凭此,我们不仅应该原谅,而且需要鼓励,一个真正的好老师并不是一夜就炼成的。

其次说说师生关系。


因为职业的特性,师生关系像警民关系、医患关系一样,成了社会比较敏感的一种人际关系。


其实,师生关系天生应该是一份最值得珍视的人际情感,尊师爱生自然应该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多年师生成挚友,它本身是很单纯、很真实的一种感情。


但是,如今的师生关系确实发生了某些变异,社会环境的污染,价值观念的多元,社会评价的误读,再加上教师教育本身的泛职业化,都从不同的渠道侵蚀了其真实朴素的原色,给它涂上越来越多的功利色彩。


教育改革攻坚正当时,是到了应该重塑尊师重教文化,还原良性师生关系的时候了!否则,改革就难免功败垂成。


当然,我们不必重拾“天地君亲师”的封建遗训,也无需再行“跪拜”的为生之礼,更不是留恋“耳提面命”的训育方式,只要回归它的自然本色就行,让其在教书育人的日常互动中健康生成。

最后说说社会监督。


如今,全社会关注教育,这是时代的进步。教育不再是教育工作者的事,家长、媒体人士、社会各行各业有识之士都可以对教育提出各自的评价与意见,这是教育的幸运,有助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但我们还是应该认识到:教育是一门严谨的学问,它要讲科学,也要讲艺术;它还是一个专门研究人的工作,不仅要凭感情,更要有理性。


因此,社会对教育应该保持适度的敬畏和必要的信任。不要动辄就指责中国教育的一无是处,一项改革措施尚未推行就苛求万无一失,甚至听闻学校偶发事件,就渲染放大,以偏概全,殃及无辜,这样的监督同样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诚然,教育必须有经得住各种严厉质疑的定力,教师也应有听得起不同尖锐批评的气度;但是,教育终究不能承担社会改造的全部功能,学校的监管也不是无限责任,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他们也有理想追求、职业困惑、生活压力和心理波动,都需要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忽然想起小时候听说的一个“祖孙俩骑驴”的趣闻:爷爷骑驴,路人说,这当爷爷的只图自己享受,毫不怜惜幼儿;换了孩子骑驴,又有人说,这孩子一点都不懂事;于是,两人都不敢骑,路人又笑,有驴不骑,真是呆子;结果祖孙俩只能扛着驴子赶路。


笔者谨希望舆论的评说,不要让教育变得不知所措;更害怕随时随地潜伏的镜头拍得老师们变成得过且过的“打钟和尚”。

(本文选自《上海教育》2015年6A刊-上海教育-第一教育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