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鹏
近年来,教育领域出现了许多令人忧心的现象。教师逼学生喝尿、体罚学生致死;学生频频向老师挥刀、家长为了孩子与老师拳脚相见;老师补课创收、学生大摆谢师宴;而一到教师节,该不该给老师送礼、送什么礼,该不该收学生礼等问题就在学生、教师和家长心里纠结。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全社会已然形成了“强国先强教”的共识。可是,教育领域却出现了师生关系不再单纯、师道尊严日益动摇等困境。
今日之教育困惑,一是源于教育的目的被严重歪曲。站在国家的角度,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修养的公民。而站在个人的角度,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但事实上,素质和知识早已不是家长、学生和学校的终极目标,通过学习赚钱或通过学生赚钱才是终极目标。
二源于师生关系被异化。古人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可纵观如今的教育界,哪个老师不是把学生当成学习的机器,一味地向其灌输教材中的所谓知识?哪个学校领导没把学生的考试分数当成是自己的工作业绩甚至是升迁跳板?又有多少教育工作者不是对待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宠爱有加,而对学习不好的则“废物”、“笨蛋”、“白痴”之类的恶语相向?昔日纯洁美好的师生关系被各种功利化目的所挟持,教师不单纯是教师,而是各种利害冲突下的选择性施教者;教与学的平衡被打破,学生也失去了学生的本质,演变成了学习的机器甚至是功利的载体。在这种语境下,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有蜕变为功利买卖的危险,人们如何期望老师和学生之间能相互理解和尊重?如何能够看到教育发展的美好前景?。
教育功利化与社会的整体大环境有关,改变教育目前的堪虞现状,也非一朝一夕之功,但重要的是人们应该正视问题的存在,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扭转教育功利化的趋向,中国教育才有希望得以更快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