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qiuzixingqing 2013-03-16

转型样本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之“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特别报道

  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孵化国内芯片设计企业 A4-A5

  上海嘉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想进中国金融创新“圈子”A6-A7

  上海河马动画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拒绝代工,“卖孔子不如卖剪纸”  A8-A9

  上海瑞华集团:铸剑新能源车,老总6年没走出过国门 A10-A11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谋划抱团向海外输出全产业链  A12-A13

  上海航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气态能源转型路 A14

  上海银行:“投保贷引”解小企业融资难 A15

  东方早报·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联袂呈献

 

上海下一步的信心 

 一场规模更宏大、辐射更宽广、影响更深远的变革正在上海梯次展开。

  如果说过去上海经济能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主要依靠的动力是解决历史欠账、高强度投资、大规模利用外资、扩大出口和土地财政,那么如今,上海正逐渐摆脱对土地财政、房地产业的依赖,进入全方位的经济结构调整时期。

  按照经济学家们划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大规模经济转型有两次。第一次目标是为了产业升级,由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为以IT、汽车、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重化工业为主导。这是上海产业结构由“轻”变“重”的升级,其标志性事件是当年上海百万纺织工人大转岗。

  而这一次上海经济再转型,则是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紧密围绕经济、金融、航运、贸易“四个中心”建设而发展现代服务业。这将是上海产业结构在更高层次上由“重”向“轻”的回归,其标志性事件是2009年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明确上海建设“两个中心”时间表: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上海“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则是,“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率先突破,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为此,上海必须不断推进创新、率先转型发展,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初现成效

  尽管从单纯的GDP指标来看,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地方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3%”,全国倒数第二,但从分项数据来看,上海已率先进入了经济转型调整期——与8.3%经济增速相伴的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达24.9%,而上海是负增长;房地产业占上海第三产业的比重已从2005年的14.6%回落至目前的7.9%;前三季度上海市贸易逆差150亿美元,同期全国贸易顺差1071亿美元。

  反之,这又同时证明,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上海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首先,第三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前三季度,三产增加值增长8.9%,领先工业增速0.4个百分点,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7.3%。三产发展呈“5、6、7、8”良性格局,从业人员占比超过50%,增加值占比接近60%,三产投资和财政收入占比超过70%,利用外资占比超过80%。

  第二,“四个中心”功能加快提升。今年3月伦敦金融城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上海由第六升至第五;7月发布的“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中,上海由上年度的第八升至第六。上海港国际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前三季度集装箱水水中转比率为41.4%,比去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上海关区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接近1/4,服务贸易总额占全国30%,外高桥保税区生产总值、商品销售额、税收均占全国保税区总和一半。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批发零售、金融等三产重点行业快速发展,占三产比重加速提升;文化创意、软件和信息服务等各类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对上海经济发展贡献度持续提升。新能源、民用航空、先进重大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一批重大专项成果实现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已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预计今年高新技术产业将新增千亿产值,全年产值规模将超万亿元。

  第四,增长动力发生积极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居于首位,前三季度上海商品销售总额增长21.2%,电视购物、网络购物销售额接近成倍增长。民间投资增势良好,1-10月民间投资总量增长35.7%,连续6个月累计增幅保持在30%以上。

  挑战严峻

  但必须提到的是,随着欧债危机蔓延,国内外竞争形势日趋激烈,加上自身资源的限制,上海经济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比如: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发布的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上海当月PMI继续3个月震荡下行,当月仅为47.7,位于50的荣枯分界线之下,创下自2009年7月份以来最低点。这显示着市场需求继续萎缩,上海制造业生产发展速度进一步放缓的同时,也意味着转型发展的任务更为艰巨。

  目前,上海市政府已明确,下一步上海转方式、调结构将重点推进五方面工作:

  持续加大现代产业投资。健全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争取落地一批总部机构、银行二总部等功能性项目,加快推进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世博园区、虹桥商务区、临港产业园区等重点区域规划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应用示范工程、重大产品技术试点落户,在新兴产业技术创新、高技术服务业等领域启动一批重大专项。积极拓展新兴产业融资渠道,加快构建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银行信贷、民资外资等多元构成的新兴产业投入体系。

  突破瓶颈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积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研发攻关,着力在核心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逐步建立技术成果的发现、评估、筛选、转移机制,健全知识产权的转让、抵押和处置制度。完善人才户籍、居住证、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政策,引进与培育一批国际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开放性市场化重组和整体上市,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充分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加快转型的内在动力。

  大力营造服务业加快发展的环境。抓住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机遇,做大市场、做多机构、做强产品,争取更多金融创新先行先试。围绕提升上海国际航运枢纽港功能,优化集疏运体系,打造航运服务产业链。深化部市合作机制,加快推进贸易方式转变和贸易功能提升。

  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升级。滚动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强、技术水平高的技术改造项目,支持企业以多种方式筹集技改资金。加快推进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领域应用和推广,鼓励和引导企业借助新技术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新业态、新产品。引导制造与服务融合,鼓励制造企业拓展总集成总承包、研发设计、专业维修、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 

  全力抓好改善社会民生各项工作。切实做好动迁腾地、资金筹措、质量安全等工作,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应。继续做好价格管理工作,大力加强重要商品供应储备,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各类退休人员养老金,加大对困难家庭的收入补助,逐步提高一线职工工资。

  在此,本报联合上海发展改革研究院特选取上海转型发展中的7个企业样本,希望通过调研了解企业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方面的成效,挖掘亮点,剖析瓶颈,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因为只有不断深化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才是上海经济未来的信心所在。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转型样本

  联袂呈献

  东方早报·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