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纪越大,时间过得越快,为什么?

 cwmlc 2013-03-16
 
 

  小时候总觉得一年那么长,年纪大了以后,我们却发现日子似乎一晃就过,不经意间已是春秋几何。为什么年纪越大,时间感觉过得越快?心理学家说,这跟记忆力和注意力有关。

  记忆是如何计时的

  《爱尔兰时报》一篇报道称,研究者们已经提出了一些令人信服的方法,来证明记忆是如何计算时间的。其中认知心理学家丹·扎凯在最新一期《心理学家》中便详细解释了这一方法。

  他认为,我们的生物周期受体内的生物钟(比如心脏的起搏)调节,人类因此有对时间流逝的知觉,我们对时间长度的知觉也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会因情景不同而变化。我们对时间的流逝有两种计时方法,一是“回溯计时”,一是“预期计时”。

  回想已经发生的事情的持续时间时,必须依靠对这个事件的记忆,这就是“回溯计时”。解释“回溯计时”需要用到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模型———“情境变化模型”。即你通过回顾记忆中关于某事的数据,来估计这件事持续了多久。

  “预期计时”则与“回溯计时”的认知过程不同,“预期计时”更注重记忆过程,“回溯计时”注重的却是注意的过程。在“预期计时”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另一种心理学模型———“注意闸门模型”。

  人类更擅长“预期计时”

  生物周期是由一个发出稳定信号的内部时钟测量的。动物通常会将这种“生物钟”发出的信号次数存储在记忆中,当累积信号次数达到某个特定值时,就会认为某段特定时间已经过去。在这个过程中,动物本身并不会去主动觉察时间的流逝,生物钟却会不断重复去累积这些特定信号,完成计时任务。

  然而,人类在特定时间段内能主动意识到时间的流逝,是因为人类有一个“注意闸门”,更擅长使用“预期计时”。如果我们认为某段时间很重要,我们的“注意闸门”就会大开,最大化地去计算那些“生物钟”发出的信号累积次数;如果我们认为这段时间不重要,那么“注意闸门”就会关小一些,累积到的信号也会变少。

  假如对于时间的估计取决于累积计数的话,那么很容易发现,在客观时长相同的情况下,我们等待面试时的15分钟,远比在户外休闲时的15分钟要长得多。

  使用“注意闸门模型”其实完全可以解释为什么“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为什么地震时感觉时间很漫长,为什么回程的路总感觉比来时要短一些……

  看到这里,你也许明白,有一种能“保证”延长你生命的方法,那就是不断地发现新鲜事物,培养你对外界的关注兴趣,比如去新的地方旅行、培养新的兴趣等。你也应该明白,为什么我们小时候的假期看起来漫无止境?那是因为我们觉得经历了太多新事物,这些信息延长了我们的时间;当我们慢慢长大,时间好像跑得越来越快,只是因为我们随着年龄增长,经历的新事物变少,信息延长时间的效果已经变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