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防已地黄汤实重滋阴养血,开后人育阴熄风之端?...

 昆山同德堂邹羿 2013-03-17

防已地黄汤实重滋阴养血,开后人育阴熄风之端?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所载中风方包括:侯氏黑散、风引汤、防已地黄汤。并有附方:《古今录验》续命汤、《千金》三黄汤。
        就《金匮要略》中风篇所载各方,也是各有适应证。
        如:《古今录验》续命汤以治:“中风痱”为“的证”重在温通。候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方中重用菊花(菊花用四十分,而白术、细辛、茯苓、牡蛎、吉梗……各药分别均只用三至十分)。而风引汤“除热瘫痫”方中用石膏、滑石、寒水石等七种金石介类。防已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方中却重用生地黄二斤。是否可以看成除续命汤外各方,给予后世中风治法一个启迪。开后世凉肝熄风、滋水涵木、金石介类潜阳之先河?如叶天士犹重内风之说。《临证指南医案 肝风门》载医案三十二案,其中用地黄者凡二十多案。可见生地之重要。吴鞠通之加减复脉汤、一甲、二甲、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等乃至张锡纯之建瓴汤内均有之。《金匮要略》风引汤以大队金石介类药如龙骨、牡蛎、石英、赤、白石脂、石膏、寒水石、滑石配合大黄、甘草、桂枝、干姜以治“热瘫痫”。又开介类重镇潜阳之端。“瘫”者不动,“痫”者妄动也。故华岫云于《临症指南 肝风门》曰:“介类以潜之,酸以收之,厚味以填之,或用清上实下之法。”徐灵胎评《临症指南》中有一段话,更是耐人寻味:“但阳气上升,至于身体不能自主。此非浮火之比,古人必用金石镇坠之品,此则先生(指叶天士)所未及知也。忆余初至郡中治病。是时喜用唐人方。先生见之。谓人曰:有吴江秀才徐某,在外治病,颇有心思,但药味甚杂,此乃无师传授之故。已后先生得宋版《外台秘要》读之。复谓人曰:我前谓徐生立方无本,谁知俱出《外台秘要》,可知学问无穷,读书不可轻量也。先生之服善如此,犹见古风。所谓药味杂,即指金石品也。”是故黄师于此案中取风引汤意以金石介类之品合防已地黄汤又收奇效。风引汤之“引”,冉雪峰释作“眩”,又有人释作“饮”。录之以备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