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压防治问与答

 浪迹天涯的秋子 2013-03-19

 啥叫“高血压前期”?
  编辑同志:

  最近我到医院体检,体检结束后,医生在我的结果写上“高血压前期”、“糖尿病前期”、“轻度脂肪肝”等,我对后两种比较了解,可对第一种却不明白。我的血压基本正常,怎么现在来个“前期”?
  武汉黄有才
  黄读者:
  以前的高血压病划分Ⅰ期、Ⅱ期、Ⅲ期等,那么,为什么现在又分出了“高血压前期”呢?当今,知识更新非常快,而传统的高血压病分期法也愈来愈暴露出一些弊端,难懂难记,尤其是基层,血压正确分级率不高,且价值也不大。2003年公布的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7)在血压分类中有了新的变化,一是提出了“高血压前期”的概念,二是将既往高血压的Ⅱ、Ⅲ级合并,在高血压的分类中更加简化。关于“高血压前期”,JNC7报告中提出:“Framingham心脏研究”显示一个血压正常的55岁的人,有90%的风险发展为高血压,强调需早期干预,即对这些人主要采取生活方式干预,以减少或减缓高血压的发生。这就是“高血压前期”的由来。由此可见,尽管您现在的血压基本正常,但医生根据您的年龄及身体健康状况诊断为“高血压前期”是有道理的,希望您引起注意,尽快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
  何谓“边缘性”高血压?
  编辑同志:
  最近我到医院体检,体检结束后,医生说我是“边缘性”高血压:我只知道,高血压就是高血压,分1、2、3期,何谓“边缘性”高血压?
  湖北 黄有才
  黄读者:
  高血压划分为1、2、3期,那么,何谓“边缘性”高血压?当今,知识更新非常快,而传统的高血压分期法也愈来愈暴露出一些弊端。2003年美国的JNC7在血压分类中有了新的变化,一是提出了“高血压前期”的概念,也就是类似您现在疑惑的“边缘性”高血压。关于“高血压前期”,JNC7报告中提出:“Framingham心脏研究”显示一个血压正常的55岁的人,有90%的风险发展为高血压,强调需早期干预,即对这些人主要采取生活方式干预,以减少或减缓高血压的发生。另外,许多人在高血压病诊断成立之前,往往有一段或长或短的过渡时期,可以是几个月甚至几年,此时血压数值有时在正常血压范围之内,有时略高于正常。开始时,血压正常的居多,高于正常的较少,尔后渐渐发展到血压正常的较少,而高于正常者居多。对于这种临界状态,有关学者也将此称为“边缘性”高血压。
  由此可见,尽管您现在的血压正常,或有时收缩压增高或有时舒张压增高或有时收缩压、舒张压同时增高,现在医生根据您的年龄及身体健康状况诊断为”边缘性”高血压是有道理的,希望您引起注意,尽快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同时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如跑步、骑自行车、游泳等,还要注意戒烟、限盐和多吃蔬菜和水果等。至于血压的测量,要定期,最好每天做到1-2次。关于用药问题,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擅自用药或停药。
  糖尿病病人降压比降糖重要?
  编辑同志:
  我是个糖尿病病人,血压和血糖都高出正常值,十几年来饱受此病折磨。最近,我看到有关报刊上说糖尿病人降血压比降血糖还要重要。我不明白,糖尿病,顾名思义就是血糖以及尿糖高,现在不首先降这些“糖”而为什么要降血压呢?这些报刊的观点是否有误?
  天津 张鸣
  张读者:
  您的疑问是有一定缘由的,但报刊的观点是对的,符合现代新理念。我们知道,传统的糖尿病疗治方法将降血糖以免患并发症看得十分重要,而对糖尿病人的血压高却重视不够,但近年来有关专家经研究发现,糖尿病人,尤其是Ⅱ型糖尿病病人,对他们构成健康最大威胁的不是与高血糖直接相关的微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肾病,而是大血管病变如心脑血管疾病和周围动脉阻塞性的病变。“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病”,作为一种临床的新理念正在国内外叫响。因为糖尿病患者可能同时有高血压、冠心病,单一降糖不能理想地解决问题,只有控制住血压、血脂,同时控制住血糖,才能控制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的发展。专家研究发现,要减低心脑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必须纠正脂代谢紊乱。除了调整血脂异常以外,还有一个危险因素是血压。如果血压高,对大血管病变是有影响的。当然,也因为有了大血管病变才导致血压升高。糖尿病若伴有血压、血脂异常者,应同时治疗。据悉,糖尿病病死者中,80%以上将会死于心血管疾病,而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却未发现血糖的水平对冠心病发病危险性的显著影响。由此可见,如果将糖尿病人的血压控制在国际最新公认的120/80毫米汞柱以下,那么,得到的益处将是强化降血糖的2倍以上。
  治疗高血压就是为了降血压?
  编辑同志:
  我是位高血压患者,天天口服降压药,于是,在我的潜意识中,高血压无非就是血压较正常值高或偏高,只要能保持血压正常,病也就好了。我现在天天吃降压药大概就是这个目的。请问,我这种看法对吗?
  河北黄勇
  黄读者:
  您这种看法不无道理,但欠准确。我们知道,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特征的疾病。然而,事情还并非如此简单。现代医学认为,这是一种综合征,如脂肪、糖代谢异常: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的异常;心功能、肾功能、脑功能等的异常变化。因此,高血压病发展至后期,容易引起糖尿病、冠心病、心功能衰退,脑动脉硬化,甚至出现脑卒中等并发症,由此可见,我们绝不能把高血压简单地理解成就是血压高,给予降降压就行了。
  要治疗高血压病,首先要查清自己的病症属于何种类型的高血压,还要检查有何其它并发症状,辨证施医,对症下药。据统计,在高血压患者中,约有10%为继发性高血压,其血压偏高是因肾病、内分泌疾病和肿瘤等所致,单纯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往往无效,需通过治疗原发疾病才能控制血压。还有约90%的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其发病原因除了与遗传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与社会环境变化,个人性格的不完善,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饮食偏于高热卡、高脂肪、低纤维等等不良因素。况且,高血压病的发展是呈渐进性的,其病程可长达5年、10年、20年等,尽管患者没有明显的头痛、头晕和颈部板滞等症状,也不可掉以轻心,以免某一天猛然出现剧烈头痛、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而后悔莫及。因此,高血压患者不能光凭自己的感觉和血压的高低,应该经常去医院检查自己的血脂、胆固醇值等,以免加重病情,甚至发生意外。
  颈性血压增高,川芎,丹参哪样好?
  编辑同志:
  最近,我因颈部不适伴头昏、头晕和四肢发凉、血压增高等分别到两家医院就诊,一家医院的医生要我静滴川芎嗪注射液,另一家医院的医生则要我静滴丹参注射液,弄得我无所适从。请问,我应该吊什么样的“药水”较好?
  安徽周美青
  周读者:
  您很可能患的是颈性眩晕,即颈椎病引起的脑供血不足以及血压增高,医生建议您静滴这两种药都没有原则性错误,但细究起来,还是静滴川芎嗪(川芎里提取的一种主要成分)较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同为植物药的川芎、丹参,在临床适用症上有一定差异。
  川芎,又名大川芎、正川芎、抚芎、香果、胡芎等,辛、温,归肝、胆、心胞经,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有关药学专家将此描述为“上行头目,下通血海,中开郁结”。现代研究发现川芎含油状生物碱、阿魏酸、挥发油等。川芎能抑制神经中枢,故有镇静、镇痉,镇痛等作用,并能抑制大脑活动,兴奋延髓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直接扩张周围血管,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和下肢血流量增加,改善急性心肌缺血缺氧状态,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对子宫平滑肌,小量能使其收缩力加强,大量则可抑制其活动。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和多种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临床上一般方剂用量为3-9克,煎服。用于静滴的川芎嗪注射液每日4~5支,每支4毫克,配在5%~10%的葡萄糖水或0.9%生理盐水中。现在也有瓶装的250毫升药物,可直接用药。临床上可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肿胀、流黏腻黄水,遇冷尤甚,停药后可自行消失。阴虚火旺、劳热汗多、气逆呕吐、月经过多者忌用。
  丹参,又名赤参、紫丹参,是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根。丹参性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养血安神之功效。其有效成分水溶性酚酸类具有较强的扩张冠脉血管、降血脂、降血液黏度、抗血小板凝集等作用。对缺血性心脏病可以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由于丹参有调经活血、祛瘀生新、清心除烦的功效,有关药学专家将此描述为“降而行血,由热而滞者宜之”。
  可见,心肌缺血又伴有脑供血不足、四肢不温者,更适用于川芎而不是丹参。体壮、血热、心烦者可用丹参凉血除烦。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丹参、川芎均可改善脑部微循环,但川芎能明显增加脑有效血容量,而丹参不增加脑血容量,且还略有降低。您现在患的是颈性眩晕以及血压增高,考虑静滴川芎嗪比较科学。
  高血压患者能否进补?
  编辑同志:
  我是位高血压患者,每年冬季到来时,我都想补一补。可我夫人说“高血压”不能补,凡是补品补药都可使血压上升,非但不补反而有害。我夫人的说法对吗?我能不能进补?
  河北童大伟
  童读者:
  您夫人的说法欠妥。高血压患者能进补,只要进补得当,还可达到调整高血压患者的机体平衡及降低血压的目的。当您经常出现头晕眼花、心烦失眠、口干舌燥等,可常服枸杞子、制首乌,杜仲、阿胶等补肾滋阴平肝的药物,也可选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左归丸、首乌片等内服:对于用脑过度、心烦失眠、心慌心跳的高血压患者,因为心火偏盛,可内服朱砂安神丸、宁心安神丸、补心丸等:如失眠头晕、健忘、神疲乏力等气血两亏者,可适量选用白术、黄芪、党参、当归、熟地等中药,或选用制剂品党参膏、参芪膏等,亦可适量服用生晒参,但用参一定要用性质偏凉者,还要掌握收缩压最高不超过170毫米汞柱者才能饮用,否则不宜服用,也不可过量服用或长久服用,以免发生不良后果。另外,如果弄不清楚,可常规选服健身长春膏、洞天长春膏、双龙补膏等。
  这里要注意的是,急进型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即血压常持续在200/130毫米汞柱以上,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出血或渗出,或舒张压常超过140毫米汞柱,出现视乳头水肿(Ⅱ级),应及时送医院住院治疗,家人不要盲目给患者进补了。还有,患者在进补期间不要抽烟饮酒,同时还要注意慎用茶。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会与补药补品中的生物碱产生不能被人体吸收的沉淀物。如进补时饮茶,则会减弱补药补品的功效。但对于一些有饮茶嗜好且又需进补的人来说,最好服用期间戒茶。万一戒不掉,则必须在进补后2-3小时才能喝茶,且不宜喝浓茶。
  量血压是否“男左女右”?
  编辑同志:
  我为了随时了解我的血压情况,最近到医药商店买了血压计,准备自我测量。可我听同事说,男女血压两手臂不同,而且是男左女右。那么,我是不是每次都要测量右臂呢?
  安徽李英
  李读者:
  量血压应“男左女右”的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因为血压在大动脉里的自然降落率十分微小,肱动脉血压基本代表了主动脉的血压。一般来说,左右两臂的血压基本上是一样的,不存在着男女之间的差异。但是,在具体测量时,两侧血压的测值又往往不相等。因为,我们在测血压时是一种间接测量法,所以不论是用带听诊器的汞柱血压计还是不用带听诊器的电子血压计,测得的血压值都不是同一个心动周期的血压。这就是说,收缩压是前面某一次心跳时的收缩压,而舒张压则是数秒钟之后某次心跳的舒张压。
  血压,作为一个变量值,每时每刻都受到各种生理的、心理的、外界刺激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波动。即使同一侧肢体,每次血压测值也略有不同。若两侧上肢分别测量,其测值有差异更是难免的。如果遇到一侧血压在正常值的上限,而另一侧高出了正常值,这时,应让受测者休息后复查,并设法消除其紧张情绪。复查时要注意比较两侧桡动脉搏动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两臂血压的测值可相差10毫米汞柱左右,至多不会超过20毫米汞柱。由此可见,也就不存在着什么“男左女右“的测血压法了。贫血者会不会引起高血压?
  编辑同志:
  我是个贫血病人,女性,身体比较瘦弱,经常感到头晕、头昏、目眩,同时伴有心慌、胸闷、心跳加快、全身无力、气短等,被同事戏称为“林黛玉”。最近,我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我还有高血压。我大吃一惊,我是贫血,身体又这么瘦弱,怎么会引起高血压病?因为我发现在我身边的高血压患者基本上是清一色的胖子。现在医生说我血压也高,该不会检测时弄错了吧? 

 安徽钟鸣
  钟读者:

  贫血症,属于人体造血系统方面的疾病,在临床上分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十几种,而临床上发病率最高的则是缺铁性贫血。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即连续检测3次以上收缩压水平大于或等于140mmHg,舒张压水平大于或等于90mmHg。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而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继发性主要是由身体上的其他疾病所引起,如心脏病、肾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脑血管病等。
  贫血的概念是外周血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低于同年龄和同性别的最低值。贫血和血压是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关系。
  另外,您说您身体瘦弱,怎么也会得高血压病。诚然,肥胖确实易引起高血压,但高血压的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环境、心理、神经内分泌等,不论身体胖还是瘦,都不能逃脱“高血压病”的“魔掌”。
  最后要说明的是,您在来信中一会儿说是“高血压”,一会儿又说是“高血压病”。其实,高血压和高血压病不能划等号。
  高血压,仅仅是一种症状,不能算是一个独立的疾病。高血压可由多种疾病所引起,文中已经交代了。这种高血压是其他疾病在发病过程中所反馈出来的一种症状,所以医学上称为症状性高血压,但其仅占所有高血压病人的10%。至于您患的是否高血压病,请医生进一步检查。一旦确诊,您就要终生服用降压药,切勿吃吃停停,以免血压波动而发生不良后果。
  血压正常也会得脑中风?
  编辑同志:
  我有一事不解,我的老公血压多年来基本上正常,有时甚至偏低,另外他人也偏瘦。但不知何故,前不久却患了脑中风而住进了医院、,脑中风不是血压高及胖子才容易得的吗?血压偏低甚至正常和瘦人怎么也会得呢?
  北京王苹
  王读者:
  脑中风,即是对急性脑血管病的统称。常见有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前两种称出血性脑中风,血压高是其主要“罪魁祸首”之一:后三种称缺血性脑中风,大都是因脑动脉硬化所造成,医学上称为脑梗死,血压不高或者血压低下的人易得病。
  其次,缺血性中风的病因在于某支脑动脉发生了堵塞,导致局部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丧失功能。血压正常或偏低的脑动脉硬化病人,由于脑动脉管腔变得高度狭窄,或伴有颈动脉斑块形成,或存在血脂、血糖、血黏度增高等因素,均可以引发缺血性中风。
  另外,脑动脉硬化也是血压不高的人得中风的“温床”,即使血压基本正常,若常有头昏、头晕、头疼、耳鸣、记忆力减退、严重失眠、心慌等症状,也得当心,尤其是患有椎动脉型颈椎病且经常眩晕的人更要当心。
  最后需要“解惑”的是,瘦人也会得脑中风。据悉,有关专家对3975名60岁以上患有高血压的老人进行跟踪调查,得出结论:胖瘦与脑中风并没有直接的相关性,肥胖者只是因其容易并发高血压、糖尿病,所以历来被认为容易发生脑中风。其实,瘦人如患高血压、糖尿病同样有发生脑中风的危险。可见,瘦人也会中风,只不过比胖人略少一些。可见,不管胖瘦,都应采取综合防范措施,以避免发生中风。而您老公的“脑中风”,很可能属于缺血性中风。还有,他是否患有椎动脉型颈椎病?若有,希望尽快对症治疗,方能获得满意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