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读《甲申三百年祭》4人谈

 黑老赵 2013-03-19

2012年10月19日 02:22来源:武汉晨报

知识改变命运的历史注解善待敢于说真话的人藏富于民是稳固根基

重读《甲申三百年祭》4人谈

1944年,郭沫若先生写了《甲申三百年祭》,作为明朝灭亡第三百周年的纪念。全文大致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明朝末年,政治腐败,灾荒严重,崇祯昏聩,结果引起民变,弄出亡国之祸。第二部分叙述李自成起义队伍由小到大,终致推翻明朝统治,占领北京。其中特别详细考证了知识分子李岩的经历及其重要作用。第三部分说明李自成占领北京之后,不听李岩的主张,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忽略敌人,不讲政策,有些首领生活腐化,发生宗派斗争,最后终于失败。

武汉市委办公厅响应读书之城号召,组织机关干部集中阅读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以下是部分读后感。

文/李家琪

明末的中国内忧外患,官、商富而民困,灾民甚至已经到了人相食的地步,要力挽狂澜只有彻底改革。武生李琎的改革建议胎死腹中。

所谓“公者千古,私者一时”,心不藏私的人,行事坚毅果决,目光长远,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眼中只有私利的人,难免鼠目寸光,患得患失,则必将被历史所抛弃。崇祯成为悲剧人物,原因有很多,其困于私利不肯改革自然是重要缘故之一。同样,打进北京城后的李自成私欲膨胀,最终也和崇祯一样被历史所抛弃。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天同样要防止因私而废。

知识改变命运的历史注解

文/刘明

知识改变命运,这是现代人发奋学习的励志语。《甲申三百年祭》中李自成起义军的崛起和败落则很好的为这句话做了历史的注解。

杞县举人李岩利用自身知识所做贡献,一是确定了“以人心为本”的宗旨。二是制定了“须托仁义”的策略。三是将宣传工作做得深入人心。李岩最体现其文人风采的一面,是创作了一批起义军口号和歌谣,如“迎闯王、不纳粮”、“早早开门迎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然而,李自成、牛金星、刘宗敏进京后只顾各享其成,未见有谁主动去学习夺取政权后所需的知识和谋略,而一支整体上缺乏知识的队伍是难以取得根本胜利的。这恐怕也是起义队伍迅速落败的原因之一。

善待敢于说真话的人

文/李文皓

郭沫若在结语发人深省地指出:“李岩的悲剧是永远值得回味的”。笔者认为,其中蕴意深刻,是什么原因造成李岩的悲剧?为什么他的悲剧值得回味?

真话往往让人难受,而假话、套话却常让人舒服。接受逆耳忠言并非每个身处高位的人所能为之。从中国历史上看,凡成就霸业的政治领导者都具备博大的胸怀,勇于接纳敢说真话的人。故善待敢于说真话的人是一种胸怀。

通常,真话揭丑不护短,反映实情,暴露问题;而假话则多歌功颂德,掩盖问题,虚构事实。因此,领导者应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具备辨识醒世忠言的大智慧。故善待敢于说真话的人是一种智慧。

藏富于民是稳固根基

文/唐越

重读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回望这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依旧感慨良多,思绪万千。

历代历史学家对明王朝覆灭的原因都做了大量分析和研究,有“封建制度腐朽说”、“东北满清蚕食说”、“自然灾害频繁说”等等。其中,《明季北略》一段引文格外引起笔者注意:当李自成离开北京时,发现“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两。”如此庞大的积余,若能施发出来助赈助饷,救灾济困,不至于遗骸遍野,流寇集聚,更不至于闹出亡国的悲剧来。

《尚书》中有“裕民”、“惠民”的观点,把重视人民的利益视为领导者的德政。倘若崇祯皇帝积极应对旱灾、蝗灾,发展生产,藏富于民,也许“李自成”这个名字将被湮没在历史洪流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