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生命观

 止喧 2013-03-19
 
  • 前言
  • 生命的起源
  • 生命的基础
  • 生命的过程
  • 生命的特征

     

  • 前言



      中医学的人体生命观是在精气—阴阳—五行等哲学指导下,对自然界生物体和人类生命活动长期的观察、体验和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理论。人类是最高等的生物体,既具有所有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共性规律,又具有高于所有生物体的更为复杂而丰富的特征,尤其是人类所具有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生物特点。中医学以人体这些生命规律和特征为其研究的目的和核心的一门科学。

     

     
    生命的起源



      生命及生命体的产生是自然界物质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或特定环境时才出现的。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气是天地万物(指非生物和生物体)形成和发生的来源。气有弥散和聚合两种运动方式,当气处于弥散运动的时候,就呈“无形”的状态,当气处于聚合运动的时候,就表现为“有形”的状态,当气从弥散的“无形”状态演化为聚合的“有形”状态时,宇宙及其万物也就随之发生。气在生成演化宇宙万物的同时,也就分化为两种属性和作用完全相反但又相互关联的阴气和阳气。自从宇宙间有了阴气、阳气的存在,才使生命及生命体的发生成为可能。

    一、天地合气是生命形成的自然条件

    “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素问·天元纪大论》)。指出辽阔的宇宙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气、元、真之类最原始状态的物质,由于这些原始状态的物质在宇宙之中分布的部位、存在的状态、运动的特点,以及其内部特征的差异而被划分为阴和阳两类,这两类具有不同特征和作用的阴气、阳气在适宜的环境下相互作用,产生了形形色色的生物体和多种多样的生命活动。生物体就是在天地阴阳精气以及适宜的生存条件下自然而然的产生的。人类生命活动就是在天地万物,尤其是生物体发生的基础上逐渐演化而成的。

    二、精是人体形成的原始物质

    古代哲学家从人类自身生殖繁衍的生活体验中抽象并确认了“精”是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过程中最高级的存在状态,是自然界阴阳之气在特定条件下相互结合的产物,是产生并延续高级生命体的原始物质,由于人类是生命体存在的最高级形式,于是在“烦气为虫,精气为人”(《淮南子·精神训》)的理念指导下,认为构成人体生命的物质元素无疑是精或精气。因此就有了(人)“生之来谓之精”(《灵枢·本神》);“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灵枢·经脉》)的精辟之论。

    中医学还认为,“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决气》)。这些认识不仅表明了精是人类生命发生的基本物质,还认为人体的骨骼、脑髓、筋肉、皮肤、毛发等形体结构,全都是以精为物质基础发生和孕育的,同时也强调了精具有繁衍后代、延续物种的重要作用。

    中医学认为这种能延续生命的精是人体在生命发展过程某一阶段才形成的,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八八则“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素问·上古天真论》)。在“天癸”的作用下,男女两性分别在“二七”、“二八”青春发育期,性器官发育成熟,就能产生繁衍后代的生殖之精,自此以后便有了生育能力,如果此时男女两性“阴阳(合)和”,于是就可以孕育一个新的生命体。可见有此“精”就能“有子”(子,指生育能力),无此“精”便“无子”。肯定了精是人类生殖、延续生命的原始物质。

    三、人是自然界万物种类之中最高等的生物体

    点击看大图

    人与自然

    生物进化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由微生物到动物,最后才出现人类这样的高等级的生物体。中医学认为人是自然界万类物种之中最高级、最重要、最尊贵的物种,认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问·宝命全形论》)。因为“万物皆在天地覆载之中,唯人超乎万物之上,参天两地,故莫贵焉”(《素问直解》)。所谓“人超乎万物之上”,是指人类不仅能认识万物,也能发现并利用自然界万物的变化规律,还能主宰和支配万物,这就强调了人类是能够认识包括人体生命活动在内的各种客观规律,并能利用万物及其客观规律为人类生命活动服务。正因为人类的活动富有这种主动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而明显区别于其他物种,故有“且夫人者,天地之镇”(《灵枢·玉版》)和万物“莫贵于人”的英明论断。

     

     
    生命的基础



      生命活动是比物理、化学、数学和社会更为复杂的自然现象,是自然界物质运动发展到最高级阶段的产物,人类又是所有生命活动中最为丰富、活跃、复杂的高级生物体,因此中医学认为人类生命活动既具有一般生命概念的内涵,还具有精、气、血、津液、神等内涵。

    精、气、血、津液、神是人类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要素。生与死、动与静是生物体与非生物体最显著的差异,因而生物体是具有鲜活生命的物质存在。生物体能在生命过程中不断地利用广泛存在于生命个体以外的物质,并可以繁衍后代、延续物种,能遵循遗传特征进行生长、发育、运动,能适应环境(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的各种变化等,非生命体是不具有生物体这些特征的。

    一、精是生命的本原和物质基础

    中医学认为精是生命形成的原始物质,根据精的功能将精概念分化为“生殖之精”和“营养之精”。生殖之精先于新生命体而存在,即所谓“常先身生”而称之为“先天之精”。但在人的个体生命发生之后,又不断地利用“先天之精”以及个体以外自然界的有用物质(空气―天气、清气,饮食物―谷气、水谷、水等),在脏腑的作用下形成维持自身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精微物质。这种精微物质是人类出生以后靠机体自身作用产生的,所以又称之为“后天之精”(又称水谷精微),或者营养之精。由于此精分布于全身各个脏腑器官之中,有别于肾脏所藏涵的有生殖作用的精,因而又将这种后天营养之精泛称为“脏腑之精”。可见“先天之精”是人体生命形成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形体、内脏、骨骼、脑髓、筋脉、肌肉、皮毛等人身有形的器官发生的物质基础。“后天之精”是生命个体从自然环境中摄取相关物质后,在内脏作用下生成的、生命活动赖以生存的必需物质。

    先、后天之精虽然来源、功能、分布以及活动状态各不相同,但都是生命之“精”的不同种类,分布在人体不同的内脏之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先天之精分布在新生命体的肾脏之中,必需依赖后天之精的不断营养和培育,才能发育成繁衍后代、延续物种的生殖之精;后天之精的生成,又必须依赖先天之精所形成的脏腑及其功能活动,必须依赖肾精化生元气的激发、推动、温煦作用,人体内脏才能不断地从生存环境中摄取相关物质,转化成为维系生命的营养之精,此精发生于脏腑而又贮藏并营养于脏腑。《内经》所谓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泻,指后天之精在体内各脏腑之间的转运输送)”(《素问·上古天真论》)之论,就是在对先、后天之精的区别与联系深刻认识基础上的高度概括。

    二、气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能量和动力

    “何谓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灵枢·决气》)。这是中医学将游移运行于全身上下内外的“无形”精微物质,这些精微物质构成的内脏器官,以及这种“无形”精微物质在内脏作用下生成、布散、存在状态,以及所产生各种能量活动的全面概括。据此可见,中医学所论人体“气”概念的内涵可用“发生的原始物质―内脏―能量”予以表达。其中“五谷”是指“气”发生的原始物质,来自于体外的自然界;“上焦”是“气”发生和向全身布散的内脏和起点;“熏肤、充身、泽毛”是指“气”在内脏作用下发生的推动、防御、固摄作用和温煦、气化、营养作用;“雾露”是对“气”在体内以肉眼难以直视的细微物质性状的概括。

    点击看大图

    气的分类示意图

    由于人体气的生成是在肾精所化生的元气激发和推动作用下,脾胃消化、吸收了饮食物中的水谷精气,并向上输布到肺,肺通过气化活动将脾转运输送来的水谷精气和吸人的自然界清气经过加工转化为宗气,然后在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作用下分布于全身,就成为供养各个脏腑活动所需的脏腑之气。中医学总结这一过程时指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指五脏)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六节藏象论》)。可见人体气的生成既来源于察受父母的先天之精化生的元(或原)气,又有肺吸入的自然界新鲜空气,还有经过脾胃消化所吸收的饮食物中营养成分(水谷精气),于是在各内脏的综合作用下,经肺的气化生成并且布散于全身的。因此说“肺者,气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五脏生成》)。

    气不断运动的过程中,表现为升、降、出、入四种不同的运动方式,这一过程又是以人身各个脏腑、经络、形体官窍为其存在和运动的处所,因此气的生成、运动、功能效应的发生,都必须通过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机能活动体现并存在。这也就是各脏腑经络等都有相应“气”的概念(如心气、肺气、胃气、胞气、经气等)、气的相关生理(如脾气主升、胃气主降等)、气的相关病理(如肺气虚、肝气郁结、脾气下陷、胃气上逆、肾气不固等),以及相关脏腑病症的“气论”背景。

    气的特征之一是运动不息。“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灵枢·脉度》),强调了气的运动特性。人体的一切机能活动都是在气的升与降、出与入运动之中凿于并完成的,“故气有往复,用有迟速,四者之有,而化而变。”“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素问·六微旨大论》)。这里不但强调了运动是生命的基本特征,而且体现了生命运动的动力来源于机体自身之气的运动。生命运动的发生与存在,都是以气的运动为前提的,气的运动一旦失常,即是“气机失调”,就成为人体发病的主要病变机理之一。因此有“百病皆生于气”(《素问·举痛论》)的“气论”病理观。气的运动一旦停止,生命活动便告终结,所以说,“气止则化绝”(《素问·五常政大论》)。

    气的特征之二是无固定性状,但有征可寻。“善言气者,必彰于物”(《素问·气交变大论》),即指出了气在人体内是移动不居、没有固定形状、随着气流动所在内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性质的功能特征,但是人体之气可以通过所在脏腑部位的各种机能活动,表现有相应的征象,可以通过这些表征察知气的存在及其活动规律。这充分反映了医学理论中的气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通过有征可察的能量代谢体现其存在。

    可见气是人体最具活力、运动不息、无形有征的精微物质,人体之气是以其重要生理机能和生命活力表现其存在的。

    三、血和津液也是生命活动赖以存在的重要物质

    血和津液也是生命活动赖以存在的重要物质。“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决气》);血和津液是在人体的消化活动中,以中焦为主综合作用的结果。中焦“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灵枢·营卫生会》),指出血液是依赖中焦脾胃消化并且吸收饮食物中精微和津液之后,在心肺的温煦作用下化生的具有营养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同时也指出了胃肠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津液是血液生成的主要原料,津液(即“汁”)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

    “夫脉者,血之府也”(《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了血脉是人身血液存在并运行的惟一场所和通道。在以心脏为主导,肺、脾、肝、肾多脏腑参与下,血液在经脉中“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周而复始”地循环运行于全身,发挥其奉养生命的功能,故有“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诸血者,皆属于心”(《素问·五脏生成》);“肺朝百脉”(《素问·经脉别论》);“肝藏血”(《灵枢·本神》);脾“主裹血,温五脏”(《难经·四十二难》)的论述。说明血液的生成、循行并发挥相应的生理作用是多脏腑参与的十分复杂过程。

    血液营养、濡润着全身各脏腑器官,还能运载体内的各种物质,如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气、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外代谢后产生的浊气等都是凭借血液的运载作用完成的;同时血液又是体内各种生理的、病理的、治疗时所用药物及针刺的、外界环境对人体影响的各种信息的传媒和载体,诊脉所获取的各种察病信息就充分体现了血液是信息载体的观点。

    血能运载吸入的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于全身,气既能生血,尤其是营气,它和渗入脉内的津液一同化生为血液,故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灵枢·邪客》)。气还能行血,尤其是宗气,因为“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灵枢·邪客》)而助心行血,倘若“宗气不下(即下‘贯心脉’),脉中之血凝而留止”(《灵枢·刺节真邪》),就会发生气滞血瘀,或者气虚血瘀的病理状态。如果因恼怒等原因而致气机上逆,就会发生“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素问·调经论》)的急重危证,因此,中医学有“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素问·调经论》),将气与血相提并论的重要观点。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其来源于饮食水谷,经脾胃的消化,胃肠的吸收,在肺、脾、肾、三焦等脏腑的综合作用下输布于全身,发挥其滋润、濡养、入脉化血,以及运载等重要的作用。“津液和调是谓血”(《灵枢·痈疽》),指出津液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脉外的津液渗入脉内即成为血,血中之津亦可渗出脉外而成津液。脉外之气依赖津液的运载而布散于周身,气也有约束津液的作用,所以卫气不足不能约束津液而有多汗的“漏泄”(《灵枢·营卫生会》)之证。

    四、神是生命活动的规律及其外在表现

    中医学的“神论”内容源于先秦诸子的哲学观点,但又赋予了丰富而鲜活的医学内涵。“神”的本义是指北斗星的斗柄,后来演化为万物的最高主宰者。中医学“神”概念的内涵有四:

    一是指“天神引出万物者”(《说文解字》)的“神”概念,即所谓超自然规律的,具有人格化和意识的存在。《内经》对这一仍然带有先秦哲学“神”概念的内涵是持批判和否定态度的,如认为凡“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至德,指至深至奥至真的医学理论)(《素问·五脏别论》);“道(道,此指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自然规律)无鬼神,独往独来”(谓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素问·宝命全形论》)等。

    二是指自然界一切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及其现象。“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素问·天元纪大论》)等,就十分明确地指出了自然界存在着气—阴阳—五行变化的规律,人们对这种规律虽然不能直观感知,但却是有征可寻的客观存在,于是《内经》将这种奥妙无穷的自然规律以“神”(或“神明”)概之,其中“五运(即五行之气的运行变化)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神明之府也”及“阴阳不测谓之神”(《素问·天元纪大论》),就是对’“神”(或“神明”)这一概念内涵的准确阐释。

    三是指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及其现象的总称(即广义之神)。中医学用“神”概括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及其现象时又包括了四个主要层面的涵义:其一是将一切生命规律及其现象以“神”概之,生命就是“神”。其二是指人体自身存在对全身各种机能活动实施的调控和“主宰”机制,中医学认为这个调控和“主宰”机制发生在心,五脏六腑都有参与,所以有“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灵枢·天年》)之论。三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即狭义之神)。包括感觉、知觉、意识、想象、记忆、思维、情感、反应、意志等活动。中医学认为人体“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灵枢·本神》)。其四是指人体正气的反应性,如针对人体正气及其对病邪刺激的反应性时说:“神者,正气也”(《灵枢·小针解》);针对人体正气对药物或针石治疗的反应性时认为,病人“形弊(意义同‘败’)血尽而功不立”的原因是“神不使”(《素问·汤液醪醴论》)的缘故,此处之神就指人体的正气及其对针石、药物等治疗的反应性。

    《内经》中的“神”概念虽然所指有四,惟前者“万物的主宰者”予以否定而较少应用外,其他三义,尤其是后两者是在医学内涵支撑之下形成了相关的“神”概念并予以广泛应用,由此产生了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气息的、具有丰富医学内涵的、具有强烈自然科学色彩的“神论”学术内容。

    五、精、气、血、津液、神的关系

    精、气、血、津液、神分别表达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本质、物质基础、能量运动、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外在表现。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精、气、血、津液、神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的关系,是可分而不可离的。精、血、津液属阴,主静,内藏于脏腑(以五脏为主)。气属阳,主动,是保护人体的卫士。因此有“阴者藏精而起函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以及“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气能生精,“精化为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相关论述。

    无论是广义之神,或者狭义之神,都是以“精”为发生的物质基础,也可以说神以精而生,精以神而存,有精才会有神,此即“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以及“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灵枢·本神》)之意,指出了神以精而存,精失则神亡的道理。这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以精命神构词而被广泛应用的“精神”一词发生的医学背景,同时也体现了中医学所论精与神辩证关系的理论基础。

    气和神相对于精、血、津液而言都属于阳。气的有序和谐运动受神的主宰而表现于外,二者存在着气存神在、气散神亡的同步相谐关系。故有“无气则死”(《灵枢·本神》)的认识。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以气命神构词而被广泛应用的“神气”一词发生的医学背景。

    气能生血、行血,血能化气、载气。血液还是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一则是古人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体验和临床实践观察中发现,人或动物在大量失血后出现神识恍惚不清,甚至昏迷、死亡的事实;二是在血和神都由心所主的观点之下,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反复的实践验证,逐渐地总结出了“血者,神气也”(《灵枢·营卫生会》);“血气者,人之神也,不可不谨养”(《素问·八正神明论》);以及“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灵枢·平人绝谷》)等重要观点。认为人体只有在血液充足之时,才能有充沛舒畅、敏捷、清晰的精神活动;血液不足,精神失养,可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疲倦、健忘、失眠、多梦、惊悸,甚至昏迷等精神病症。

    津液入脉,成为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血中之津渗出脉外,即可成为津液。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津液是从脉的最细小分支(即孙脉)周围“而渗(入)孙脉”的,然后才“变化而赤为血”。此后从孙脉流注于络脉,入注于经脉(《灵枢·痈疽》)。正因为血和津液都为液态物质,又能互生互化,还都是中焦脾胃吸收饮食中的精微化生的(即所谓“同源”),两者都属阴,因而常常津血、血液并称。津液依赖气的推动和收摄而敷布于全身,但津液也是脉外之气存在的载体。津液和精、气、血一样,也是精神活动发生的重要物质,所以说,“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六节藏象论》)。人体只有在精、气、血、津液、神之间和谐、有序、协调一致的状态下,才是最佳生命活动状态的基本保障。

    六、精、气、血、津液、神与五脏关系

    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五脏生理机能为主体的基础上完成的。“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灵枢·本脏》)。此处既指出精、气、血、津液的生成、贮藏、运行、转化等过程都是在五脏的调节控制下进行的事实,同时又说明了精、气、血、津液等物质既是脏腑活动的产物,也是各脏腑机能赖以发生的能量来源。神既是五脏活动的体现,又能支配五脏的活动,主宰和调控五脏的活动。可见五脏是精、气、血、津液、神发生和发挥作用的场所,精、气、血、津液、神的一切活动过程和所产生的种种生命现象,都体现着五脏的机能活动

     

     

    生命的过程



      中医学将人体生命过程总结为生(出生)、长(成长发育)、壮(盛壮强健)、老(衰老减退)、已(死亡、生命终结)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的发生都是以人体内脏及其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为基础,通过生命过程中各个阶段表现于外的相应特征而被人们认知的。《内经》根据医学的需要,运用了两种方法认识生命的过程。

    一、肾精肾气的盛衰决定了人体的生命过程

    中医学以保养肾精进行养生的医学目的为出发点,论证了肾精肾气的盛衰,是决定人体生长发育过程各个阶段的理论观点。中医学以临床实践观察和“近取诸身”的生活体验为基础,发现男、女两性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的时间阶段,一是运用古代“术数”理论,二是结合女性发育和步入衰老年龄阶段和生殖、生育年龄衰退丧失均早于男性的事实为依据,于是分别以8岁、7岁作为男、女生命历程演变的基数,对两性生命过程进行了研究。此处突出了肾精肾气在生、长、壮、老、已各阶段的重要作用,但是肾所藏之精是“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的,五脏之精是支撑肾精盛衰变化的基础(《素问·上古天真论》)。同时也突出了“天癸”、“冲任”在人体生、长、壮、老、已各阶段的重要作用,还涉及到肾精肾气与天癸、肾精肾气与冲任、肾精肾气与五脏精气,肾精肾气、天癸、冲任与生殖的相互作用。可见《内经》是以五脏主藏精气的学术立场为基础和出发点,论证了肾脏精气的盛衰变化与生命过程的密切关系。

    二、五脏气血是生命过程的物质基础

    中医学认为五脏气血是生命过程的物质基础,这一观点是在五脏为生命活动的根本理论基础上发生的,因此五脏气血的盛衰变化是决定人体生命的生、长、壮、老、已全过程的物质基础。当人体自出生到30岁时,内脏的气血是由弱渐盛的上升式发展。内脏气血由“始盛”趋向“盛满”,其机能活动也随之由“始定”逐渐发育到“大定”,与此相伴随的有“好走”、“好趋”、“好步”等生命活动外部特征。

    生命活动自40岁左右开始,五脏的气血就会由盛极自然而然地开始衰减,于是表现为面容憔悴、腠理疏松、头发始白等早衰特征,此即“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意。自50岁以后,五脏及其气血等物质以五行相生之序依次减弱衰退。先自肝脏的气血开始减弱,功能衰退;约在60岁时心脏的气血等物质及其机能开始衰弱减退;约在 70 岁时脾脏的气血等物质及其机能开始衰弱减退;约在80岁时肺脏的气血等物质及其机能开始衰弱和减退,约在90岁时肾脏的精气血等物质及其机能全面衰弱和减退,约在百岁时五脏气血以及五脏所藏之神全面衰竭而渐至死亡(《灵枢·天年》)。

    点击看大图

    人到中年

    中医学虽然对生命过程的认识有7岁、8岁和10岁两种观察指数的差异,但是都十分重视五脏的精、神、气、血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说中医学所论的生命过程,就是人体自身脏腑的精、神、气、血盛衰变化的过程。

     

     
     
    生命的特征



      中医学将人体生命特征概括为神机气立、生气通天、形神一体、阴平阳秘四个主要方面:

    一、神机气立

    “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素问·五常政大论》),此处明确地提出了“神机”和“气立”的概念,并认为这是人体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所谓“神机”,是指人体内在生命过程中的所有机能活动,即广义之神。神既能主宰人体各种机能活动,也能调节和控制人体的气化活动,由于这一活动过程是人体生命的发生、存在、变化的关键之所在,故以“机”概之。所谓“气立”,是指人体内环境与人体生存的外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之间通过“气”的介导作用进行着物质和信息的交换。物质的交换包括了饮食的消化、呼吸运动,以及体内代谢产物的清除;信息的交流包括天时气候、地域环境,日、月、星辰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信息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影响,以及人体对自然环境适应过程的调控。

    可见“神机”和“气立”是两个具有不同内涵的概念,但却是生命活动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层面,二者相辅相成。“气立”是“神机”发生的基础和存在的基本条件,“神机”影响、适应、支配、调节、控制着“气立”,这也就是《内经》将两者相提并论的原因之所在。

    二、生气通天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此寿命之本也”(《素问·生气通天论》)。此处不但提出了“生气通天”这一生命科学之重大命题,而且认为人体的每一个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和生命活动全过程的各个层面,人体在任何时间(“六合”即一年)、任何空间(“天地之间”)之中都与自然界各种物质、各种自然现象是相通的、相应的。中医学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为纲,确定了“天人相应结构模型”。

    这就将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相关的物质和现象进行了广泛地联系,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人体阴阳与自然界阴阳之气同步消长变化的规律、五脏精气活动与自然界五时气候变化相应的规律、气血盛衰及气血津液在体内的分布状态以应天时气候变化的规律等。《内经》 将这种“生气通天”的理论观点广泛地应用于揭示生命奥秘、解释相关的机能活动,探求致病原因、分析病机和病症发生的机理,成为指导临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用药、针刺取穴、养生防病的重要理论依据。

    三、形神一体

    “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素问·上古天真论》),这既是中医学对人体生命活动健康特征的基本认识,同时也是对人体应当达到理想健康状态最高标准的要求。形,指形体,包括脏腑、经络、形体官窍,以及精、气、血、津液等一切可感知的形体结构和基本物质。神,是指人体生命规律及其各种表现,包括广义神(一切生命现象)和狭义神(心理活动,指人的感觉、知觉、精神、意识、思维、情感等)。中医学从生命科学的实际情况出发,认为形与神是俱生俱灭、俱存俱亡的,高度协调,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中医学“形神一体”观体现在三个层面:

    一是躯体是精神的载体,是精神发生、存在和一切精神变化的物质基础,所以躯体有病必然会影响到精神。精神不但是躯体的外在机能表现,同时还能支配并影响躯体活动,因此精神有病也一定会影响躯体。

    二是“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素问·宣明五气》)。五脏有病,必然会导致其所藏之神障碍而生病。反之,不良的精神活动常常会成为损伤五脏的重要致病因素。

    三是神以精、气、血、津液为发生及存在的物质基础,故有“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血气者,人之神也”(《素问·八正神明论》);“血者,神气也”(《灵枢·营卫生会》);“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六节藏象论》)诸论。精、气、血、津液是神主宰下内脏活动的产物,也是神赖以发生、存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强健,精神旺盛而充沛,生命充满活力;如果这些物质虚少匾乏,脏腑失养,必然会导致神气不足,生命活力衰退。

    可见中医学的“形神一体”观点,全面地体现了躯体、内脏、精微物质与生命现象、精神活动的和谐统一关系,因此说“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类经》)。

    四、阴平阳秘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这是中医学应用阴阳学说的相关理论,对人体生命活动有序、和谐、动态平衡最佳状态的高度评价。阴阳是指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或对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概括。中医学所论的阴阳不仅具有对立统一的哲学属性,还具有丰富的医学学科特定的自然科学内涵。中医学受先秦诸子百家及儒学对事物之间和谐关系完美追求的影响,在“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淮南子·天文训》)的哲学理念影响下,形成了人体“阴平阳秘”最佳状态的和谐有序生命观。

    “阴平阳秘”的本意认为,人体内的阴精应当充足而平静,卫外的阳气应当充分发挥其坚固的防御之机能,两者必须互根互用,和谐有序,这是人体处于动态平衡的基本条件和基础。“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素问·生气通天论》),是对“阴平阳秘”的注释和补充说明。

    “阴平阳秘”全面地概括了人体生命活动有序和谐状态的全部内容。简言之,“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素问·金匮真言论》),强调了人体五脏阴阳与自然界四时阴阳的消长规律同步相谐关系;“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化收藏”,人体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应当是“四者之有,而贵常守”(《素问·六微旨大论》),强调了人体内在的阴阳之气升降出入运动的有序和谐。

    属阴的内脏及其化生的精微物质与属阳的机能活动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是生命活动存在、发生的基础;属阳的卫气与属阴的营气,二者虽然有阴阳清浊以及行于脉内和行于脉外之别,但必须保持营卫和调的有序状态,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睡眠节律;经脉之阴阳与经脉之中的气血之阴阳、经脉与内脏、内脏中的五脏与六腑等各个层面、生命全过程的各个不同阶段,都必需保持着“阴平阳秘”的“匀平”状态,才是生命活动有序和谐的最佳健康状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