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下历史第一课

 水瓶婉婉 2013-03-19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

1.  隋朝的建立:581年,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589年统一南北)

2.  隋朝特点:繁盛(开皇之治、修建大运河)一时(二世而亡)

3.  隋朝统一的历史意义: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开创了隋唐时期三百二十 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后来经济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4.  隋朝实现统一的原因:长期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5.  繁荣具体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6.  繁荣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1)改革制度(2)发展生产(3)注重吏制(4)提倡节俭

二: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作用(意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三:大运河特点

1.特点: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2.全长约2000多公里

3.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

4.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5.由北向南的河流:海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四:对大运河的评价:

积极: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消极: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五:开凿的运河的原因:1.隋文帝在位20多年里,经济繁荣,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2.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六:常考材料:

1.胡曾的《汴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棉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认为隋炀帝开大运河,游江都是隋亡的主要原因。

2.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认为开运河造福后代,功大于过,若没有巡游江都之事,其功可与大禹治水相比。

3.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4.天下转漕,仰次一渠。

   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