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代 周文矩《文苑图》

 黄清风716 2013-03-19
 
 周文矩,句容(今属江苏)人。曾在南唐后主李煜时任画院翰林待诏。工冕服、车器、人物、仕女,多以宫廷或文人生活为题,以"“用意深远”著称。其仕女画师从周昉,作风更加纤丽繁复,用笔多以“战笔”为特点。现藏故宫博物院的《重屏会棋图》是他的传世作品之一,描绘南唐中主李璟与兄弟们在屏风前对弈的场面。因背景屏风上又画屏风,所以称为“重屏”,该图无名款,宋元藏印均伪,但人物服饰及生活用品为五代遗制,至少可以反映周文矩画法的面貌。藏于美国弗利尔博物馆的《琉璃堂人物图》卷为清人摹本,该画描绘盛唐诗人王昌龄与其诗友李白、高适等人在江宁琉璃堂唱和的故事。宋徽宗误题为韩滉《文苑图》的传本其实是该画的一部分。《宫中图》一画为南宋摹本,记载说为周文矩真迹临本。
 
这件作品以前被认为是唐代韩滉作,根据是画上有宋徽宗赵佶题“韩滉文苑图”及“天下一人”押宇等。但据今人考证,此图乃五代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图》的后半部。画中精心描绘了李白等四位文人运思觅句的生动情态。最右边的托腮握管,另一手轻捧纸绢,似有所悟却又随即陷入沉思。他的对面,是一童子在俯身研墨。画面中部有一株弯曲的松树,另一构思者双手插入袖管,伏在松干上凝思,那神气好像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连眼珠也不转动了似的。左边两个人都坐着,共展一卷文章阅读,其中一位忽然扭头回视,若有所闻;另一位作沉思状。画家驾驭人物性格、再现特定情境的功力在这一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全画着色沉着淡雅,勾线坚凝而多折,是周文矩的“战笔”画法。五个人物姿态各不相同,并在变化错落中达到了和谐统一。此图可与《琉璃堂人物图》一起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