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是由湿疣病毒引起的发生于皮肤与粘膜交界处的尖头疣状良性病变。发病率仅次于淋病。潜伏期平均为3个月,可发生癌变。好发年龄为16-25岁。 病原体为人乳头状瘤病毒,主要通过性交直接传染,也可通过被污染的内裤、浴盆、浴巾、马桶圈等间接传染,新生儿可经病毒感染的产道或新生儿出生后与母亲密切接触而被传染。病毒在上皮细胞内生长,当遇到温暖、潮湿的环境更易繁殖,所以在外生殖器和肛门周围皮肤粘膜湿润区是好发部位,常合并淋病及滴虫感染。病毒感染与全身免疫力低下有关,免疫抑制或免疫损伤者,特别容易受病毒感染。 有哪些症状?
1.患者有不洁性交史,症状常不明显,可有白带增多,外阴瘙痒、灼痛、触压痛,约有20%-30%的患者同时伴有其他性病,如淋病、梅毒等。 2.好发部位以大、小阴唇和阴唇系带处最多见,其次有阴道口及阴道下1/3、宫颈、尿道口、肛门等处,病损特点为短小密集乳头状或桑椹状、菜花状赘生物,表面不平,继发感染可有腥臭味。 如何诊断?
临床确诊主要根据病人的自觉症状及外阴皮肤、粘膜交界处病损表面的特殊形态来确认。 对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必要时可作病理检查。活检标本发现病毒颗粒,可作为诊断依据。 如何治疗?
板蓝根30克,败酱草30克,马齿苋30克,大青叶30克,土茯苓50克,紫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龙胆草15克,薏苡仁30克,赤芍15克,莪术12克,川牛膝15克,山慈姑10克,甘草5克。 *出血,加三七粉(冲服)6克,槐花15克。 *阴虚,加牛地15克,知母15克,天花粉10克。 *复感风毒,发热,咽痛,痒甚,加白芷10克,防风10克,野菊花15克,牛蒡子10克。 *病灶晦暗,加桃仁10克,红花10克。 *带下量多或溢脓,臭秽者,加紫花地丁20克,椿根皮15克,苦参20克。 *肌肤麻木,加天麻12克,桑枝10克,海桐皮12克。 *失眠多梦,加柏子仁12克,夜交藤12克。 *大便秘结,加肉苁蓉12克,当归12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每日1剂。 有哪些单验方?
1.鸦胆子仁30克,用香油l00毫升浸泡2周,将鸦胆子,捣烂与香油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日1-2次。 2.狼毒30克,蒲公英30克,地肤子30克,藤梨根30克,透骨草20克,明矾10克,冰片10克,黄柏15克,水煎外洗患处,每日1剂。 3.马齿苋45克,板蓝根30克,白芷10克,木贼15克,细辛12克,桃仁10克,露蜂房10克,水煎擦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特别提示
1.保持外阴清洁和干燥,不使用已被污染的毛巾或其他用品。积极治疗各种使阴道白带增多的疾病。 2.洁身自爱,避免性生活混乱。 3.避免使用公共浴池、浴盆,或公用浴巾等,切断间接传播途径。 4.治疗期间禁止房事,性伴侣有本病时应同时治疗。 5.妊娠合并尖锐湿疣感染时应及时治疗,否则可引起新生儿感染,晚期可实施剖腹手术。 6.患者配偶如在阴茎上见到同样的湿疵,应同时治疗。 7.症状消失后要定期复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