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缠令卑俗之体

 lihm 2013-03-20

缠令卑俗之体

 
    张叔夏《词源》论赋情曰:“簸弄风月,陶写性情,词婉于诗。盖声出莺吭燕舌间,稍近乎情可也。若邻乎郑、卫,与缠令何异也。”沈伯时《乐府指迷》论词四标准亦云:“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然则缠令竟何谓也?据王静安先生《宋元戏曲史》:宋人宴集,无不歌以侑觞。然大率徒歌而不舞,其歌亦以一阕为率。其歌舞相兼者,则谓之传踏(曾慥《乐府雅词》卷上),亦谓之转踏(王灼《碧鸡漫志》卷三),亦谓之缠达(《梦粱录》卷二十);北宋之转踏,恒以一曲连续歌之。今参之耐得翁《都城纪胜》记述缠令与缠达之别云:有引子、尾声为缠令;引子后只以两腔互迎,循环间用者,为缠达。吾人由此可知缠令与缠达同为北宋时流行俚曲之形式。绍兴年间,杭州勾栏艺人调和赚、缠令、缠达,形成唱赚或道赚。市井唱赚之艺伎,所谓做赚人是也。张、沈之鄙薄缠令,即当时词林雅化运动之鉴印。盖南宋士子词人视柳词末路与俚谣嘌唱合流为痼疾通弊,而志在纠拯,以规复词之骚雅统绪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