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砂建楼折射出房地产市场的危局

 李灏 2013-03-20
 

房屋质量问题每到315都会成为投诉热门话题之一。近日,深圳曝出居民楼房楼板开裂、墙体裂缝等问题,每逢雨天渗水不。而根据市政府的调查结果显示,问题的根源就是建设时使用大量海砂,海砂中超标的氯离子将严重腐蚀建筑中的钢筋,甚至倒塌。用海砂建造的如此多的“海市蜃楼”,怪不得引起了很多人对于当下住房安全问题的担忧。

深圳并非孤例,有媒体报到称,以年初的“毒地板门”和年末的“海砂门”为代表,商品房质量方面的纠纷,在过去一年引发佛山社会高度关注。

2004年,《建设部关于严格建筑用海砂管理的意见》指出,海砂必须经过净化处理,满足要求后方可用于配制混凝土,并且强调“公共建筑或者高层建筑不宜采用海砂”。其实,海砂建房不过是今年房屋质量问题的一种,随着房价的快速上涨,抢房时代人们很难顾及房屋质量到底过硬不过硬的问题。正是出于房屋质量安全的担忧,公众验房需求也大幅度增加,毕竟倾全家财力购一套住房并不容易,如果事先不验房,事后出现纠纷对簿公堂毕竟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房屋质量问题大爆发,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式购房行为导向有关,房地产巨大的财富效应光环,遮盖了质量问题,这个时候房屋只不过是升值的工具。特别是在投机盛行时代,房屋质量并不是购房者关注的焦点,很多人更关注地段和升值空间。房价上涨很猛烈的时候,投资者担心踏空,连夜排队抢房现象就体现了这种紧张的空气。在非理性情绪的主导下,购房者也担心房屋质量问题,然而从众心理让这种担心程度降低。最近,新政后有媒体爆出北京新房惊现钱人抢房的事情,其实是一种营销策略。不管是真实反映了市场需求,还是一种营销策略,真正想买房者在这种消息面前可能就“hold不住”了。过去房价上演着只涨不跌的神话,在这种情况下,非理性抢房就可能出现。

从监管层面来说,现行的质量管理模式存在很大的漏洞。监理的评估报告只是针对整个工程质量的评估,监理对全装修房工程质量检验方式是抽样,样本通常不大于20%,监理的检验报告对单套住宅并无法律效力,这种脱节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一份合格的报告,可能业主并不认可。

因此,质量问题逐渐成为购房者关注的焦点就成为必然了。某网站调查显示,83.7%的受访者认为“楼盘质量问题依然很多”,仅有4%的受访对象表示“比较满意,相比过去的好多了”。受访者提出的“对施工环节不满意,偷工减料”、“对建材不满意,开发商选材以次充好”、“对主体工程不满意,消防、防震不达标”分别位列维权消费焦点话题榜单的前三名。这样的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房地产市场行情发生了微妙变化:在购房者逐渐发现房价高并不仅仅是开发商推动的同时,质量问题又将开发商推向了舆论的漩涡。这是既此前将房价上涨归结为开发商的无良危局之后,房地产企业又一次面临的危局,而且这个危局似乎是难以避免的。

针对房屋质量问题出现的纠纷案件数量不断增加,有些地方出台了新规,以遏制这种房屋安全问题蔓延的势头,比如,从4月1日起,上海将施行《新建住宅质量保证书》(2013年版)和《新建住宅使用说明书》(2013年版)。7月1日起,本市交付使用的新建住宅项目,住房建设单位应向住户统一提供新版“两书”。根据“两书”精神,开发企业在质量保修期限内,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负责无偿修复。事实上,如果监管相对比较到位,很多质量问题是可以避免的,这对开发商并非一件坏事,因为往往是一部分企业质量出现了问题,引起很多购房者对所有楼盘的怀疑,这实质上并不利于市场本身,如果质量问题频发,再加上市场供求双方的变化,很可能将整个房地产市场拖入类似三聚氰胺后的奶业危局。

住房承载了国人过多的梦想和财富,这是在其他国家不可想象的,房地产市场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举国注目,牵动国人神经,近些年出现的倒楼事件引起的财产和生命损失,都一再提醒,住房质量问题不仅仅是经济事件,还事关生命安全大事,整个房地产企业界应当携手规范业内乱象,度过危局。朱大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