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期干预冠心病伴发早搏

 浪迹天涯的秋子 2013-03-22

早博是冠心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冠心病伴发早搏多为病理性早搏,当心电图检查呈现室性二联律、三联律、多源性早搏或多发性早搏时必须提高警惕,因为这些改变都是严重或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可以成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及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老年冠心病人应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至少半年检查1次。一旦发现有室性早搏,无论是偶发的还是频发的都要尽早干预,以防因严重心律失常,突发心脏事件而威胁生命和健康。医学专家指出,冠心病伴发早搏是可防可治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专家建议将药物干预和非药物干预结合起来进行干预。 
  药物干预 

  临床资料表明,合用β-受体阻滞剂与钙拮抗剂对冠心病伴发早搏具有积极的干预效果。其中,β-受体阻滞剂可提高窦性节律的控制能力,减少心室肌的自律性,并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钙拮抗剂可扩张冠脉血管,避免冠脉痉挛,增加心肌供血量。这两类药物合用具有协同作用,既可改善心肌供血,又可防治早搏,避免心功能恶化。常用药物为普拉洛尔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各5~10mg,每日早晚各服药1次,以保障心肌供血,维持正常心肌电生理活动,有效干预冠心病伴发早搏。 非药物疗法干预 主要是通过养成良好生活方式进行干预。以消除诱发冠心病伴发早博的各种不利因素。日常生活中可致早搏发生的不利因素包括情绪激动、过度精神紧张、焦虑、抑郁、便秘、吸烟、酗酒、大量喝咖啡、饮浓茶和摄盐过多等.这些不利因素均可在不同程度上引起神经一内分泌功能紊乱,降低窦性节律的控制能力,增强心肌自主节律的兴奋性,从而增加冠心病伴发早搏几率,甚至成为严重心律失常的“导火索”。所以,冠心病人一定要注意克服上述生活中的不利因素。要做到这点并非很难,关键在于认清这些不利因素的危害,自觉加以克服,以养成良好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