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珍宝(1-4)(金器-瓷器-服饰文具-玉石)

 鸿墨轩3dec 2013-03-22

故宫珍宝--金器(一)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重要、规模最宏大的博物馆。所藏历代文物艺术品之富之精,世所共知。数百年岁月的积累,给故宫留下了数量巨大的珍贵文物。这些艺术精品经历了悠久的岁月依旧光彩照人,在故宫宫殿红墙黄瓦的辉映下令人心醉神迷。

     虽然身在北京,但亲睹故宫藏品实物的时间并不多,其实真的很浪费。

     故宫的拍摄条件有限,皇宫的灯光和玻璃反光使得所拍的文物并不理想,不过这一点也不令叶子失望,能欣赏到这些美丽绝伦的艺术品本身就是极大的满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参观故宫一定要看看这个“金瓯永固杯”,2006年中国邮政曾为它发过邮票。

   “金瓯永固杯”高12.5cm,杯口边铸有“金瓯永固” 、“乾隆年制”(背面)篆书;通体錾刻缠枝花卉,其上镶嵌数十颗硕大珍珠,红、蓝宝石。杯两侧为双立夔耳,夔龙头各嵌珍珠一颗;底部是三象首为足。

     “金瓯永固杯”寓意大清的疆土、政权永固。

    “金瓯永固杯”是清代皇帝每年元旦举行开笔仪式时专用的酒杯。每当元旦凌晨子时,清帝在养心殿明窗,把“金瓯永固杯”放在紫檀长案上,把屠苏酒注入杯内,亲燃蜡烛,提起毛笔,书写祈求江山社稷平安永固的吉语,所以“金瓯永固杯”被清代皇帝视为珍贵的祖传器物。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金嵌珠天球仪,高82厘米,球径30厘米。由清宫造办处制作的天球模型。用黄金做球体,天球支架由九条相互缠绕的龙组成。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球面布满了由大小珍珠嵌成的300个星座。

      皇家的尊贵与奢华在日常生活使用的器具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制作考究,美轮美奂。

     随处的精致: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金錾花嵌珠杯盘  这套金质杯盘为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所制,豪华富丽,是宫廷举行大宴时供皇帝使用的。带有“万寿无疆”赞词的清代金质酒杯目前还很少见。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金八宝双凤纹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金錾花扁壶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从侧面观看这精美的纹路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精巧玲珑的金錾云龙纹执壶,高31厘米。如花瓶一般优美流畅,通体錾饰刻画精细的龙纹。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红珊瑚镶金盖碗中文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金花丝嵌宝石炉,皇帝焚香用具。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用这样周身镶满宝石的盒子装什么呢?宝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金累丝万年如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金瓶珍珠花树景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金镂空葫芦式香薰

依凭-佛教文物,清代皇室的佛教信仰有佛

    清代皇室的佛教信仰有佛教、道教、萨满教等,但主要是藏传佛教中的喇嘛教。它们是清政府笼络藏蒙地区的有力的政治工具。紫禁城供奉了大量喇嘛教佛像、法器。这些宗教法器意蕴深厚,形制规整。质地华贵,工艺考究,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信仰的依凭-佛教文物: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金嵌珠立佛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金宗喀巴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转过来,来个特写,看看这些圆润的珍珠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金嵌宝石八角佛塔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金累丝嵌珠宝塔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金嵌松石楼式龛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金累丝嵌松石坛城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金嵌珍珠宝石藏经盒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观看故宫文物很辛苦,因为实在太多。整理所拍的照片也很费时,因为经常因它们的精美绝伦而走神。

故宫珍宝--瓷器(二)

     俺个人以为故宫珍宝展览中除了珍宝馆,陶瓷馆是最不可放过的了。虽然俺是第一次看。陶瓷馆位于太和门东侧的文华殿,共展览441件文物,它们是从故宫收藏的约35万件陶瓷文物中筛选出来的。这些藏品的年代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迄近现代,几乎涵盖了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所有品种,其中多有价值连城绝世无双的国之重器。

   进门时的瓷器盲,出门后变成瓷器狂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瓷王----各种釉彩大瓶 清乾隆   估计专家们也不知道怎么命名这个举世无双的大瓶子了,所以起了这么个大俗名。它是所陈列的陶瓷中最大的一件,高90厘米,自口部到底部各种釉、彩装饰达十余种,什么珐琅彩、仿汝窑釉、仿哥窑釉、青花、松石绿釉、仿钧釉、斗彩、仿官釉、粉彩,金彩。。。。。。反正俺也不懂,只知道这些釉色需要在高低温不同温度下烧造。匠师准确无误的表现出各个名窑的特征,足见其技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据介绍其制作是分段烧成,然后粘合,衔接处涂以金彩。瓶身还有十二幅长条画框,是有关祈颂吉祥的传统内容,如三阳开泰、太平有象等,也是十分的精致。这个瓶子太值得看了,严重推荐。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黄地粉彩镂空干支字象耳转心瓶 (好长的名字) 清乾隆  由于乾隆皇帝对烧制瓷器刻意求精,加之当时官窑有雄厚的人力物力和很高的技艺,这个时期涌现出品目繁多的精彩之作。这个瓶子的颈、腹居然是可以转动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定窑白釉孩儿枕北宋窑址河北曲阳(俺学陶瓷连各大窑窑址都记不住,唉)  定窑传世精品中孩儿枕大陆仅此一件,极为珍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达摩瓷塑立像  明德化窑白瓷。德化著名瓷塑家何朝宗的作品。传说他一生仅做了四十多件瓷塑,都是精心之作。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 明  朴素典雅,衣纹流畅,表情传神,形象逼真,细腻的质地,独特的象牙白展现其精美柔曼的风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德化窑白釉鹤鹿仙人雕像明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汝窑天青釉弦纹尊 北宋 窑址河南宝丰县   汝窑瓷器很少,据统计全世界仅存70余件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青花缠枝花纹天球瓶 明宣德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青花云龙纹梅瓶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青花“满池娇”图菱花口折沿盘 元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天蓝釉双龙耳瓶   清雍正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凸雕龙凤纹彩绘陶壶西汉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青釉莲花尊北朝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西村窑青白釉凤头壶宋朝窑址在广州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粉彩蟠桃纹天球瓶  清雍正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黄地粉彩梅雀纹圆桌心 清同治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大雅斋款,专为慈禧烧造的,按说应该算是精工细作,可怎么看也比不上雍正乾隆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黄地粉彩芭蕉花卉纹花盆、盆托  清光绪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五彩鱼藻纹盖罐 明嘉靖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黄地红彩海水云龙纹盖罐 明嘉靖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斗彩勾莲纹寿字葫芦瓶 清乾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霁蓝地描金粉彩诗句花卉纹大瓶  清乾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北宋窑址河南禹州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磁州窑白地黑花花卉纹梅瓶宋窑址河北邯郸  白地黑花把亭亭玉立的器形装饰的妩媚动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甜白釉僧帽壶 明永乐   白如凝脂,素犹积雪,光素无纹,但莹润的光泽、奇特巧妙的造型显出它清秀典雅的韵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青釉羊西晋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褐釉彩绘虎形枕 金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宜兴窑桃形水注 明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是海螺吗?不是,是仿海螺形状的瓷器!

故宫珍宝--服饰文具(三)

    想看看雍正皇帝的容颜吗,到故宫。已经结束的“雍正皇帝行乐图特展”中宫廷画家工细的写实,反映出雍正皇帝的日常休闲生活。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幸好雍正帝喜好画像,留下了众多幅行乐图,画面宁静、恬淡,营造出皇帝“长伴予游鹤与松,何烦扈跸得从容”的氛围,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也许是雍正厌倦了宫廷刻板森严与枯燥,喜欢诗情画意的生活?脱下朝服换上便装的皇帝显得那么从容舒适。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雍正在行乐图中扮作村夫、仙人、书生等不同身份的人物,穿着多种类别的服装,摆着各种各样的pose,如钓鱼的老渔翁,拿着叉子打老虎的猎人,都很有意思。这是一场雍正的便装秀,幽默而且轻松,俺宁愿相信这就是雍正的真实面貌。

    在故宫里看看皇帝的服饰也很令人开眼界。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看看皇帝吉服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宫中袍褂用料非常讲究。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看看孝靖皇后的凤冠明万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貂皮嵌珠皇后朝冠 清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东珠朝珠.清代帝后、王公大臣和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官员穿朝服或吉服时,都要佩戴朝珠,挂在脖子上。朝珠质地有东珠、珊瑚、翡翠、水晶、玉、玛瑙、红宝石等,戴朝珠有严格的规定,以东珠朝珠为最尊贵,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才能佩戴。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翠十八子手串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头簪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象牙描金带彩双喜字成套梳具 光绪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金“大吉”葫芦式挂屏   乾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囍字金如意,都是皇帝大婚时的用品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铜镀金双喜纽扣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道光皇帝的成贵妃制作的荷包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象牙麻将牌  清   皇帝的麻将怎么不用条、饼呢?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救度焰口释迦牟尼佛坐像 清乾隆 此像为清宫仿造克什米尔造像所造,是乾隆风格仿古造像风格的珍品。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棕竹葵瓣式盒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开笔仪式用具   元旦开笔仪式始于雍正,定制于乾隆,沿袭相传直至咸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康熙帝对自然科学有浓厚的兴趣,即使晚年也认真探索研究, 这些几何多面体模型是清宫造办处为康熙帝特制的数学教具。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铜镀金十位盘式手摇计算机    宫中传教士为康熙帝仿制,手摇计算机由法国科学家于1642年发明。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太监塑像 清   一位有品级又老于世故的太监。

故宫珍宝--玉石(四) 

 俺还真是个粗心的人。

   曾经写过”沉醉在故宫珍宝中“的一二三,本来还有第四集,居然躺在草稿箱里大半年!

   赶紧挖出来,要不真的当成文物岂不可惜?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玉十二月令佩一套   清乾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养心殿门前的大玉璧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青玉菊瓣式盆水仙盆景 清  染象牙叶水仙,雕象牙为根,白玉为花,黄玉为心。花梗青翠欲滴,居然有露出纤丝筋脉的感觉,真是件清新脱俗的摆件。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青金石松泉人物山子  清乾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翠竹盆景  清玉石做翠竹,铜凿花镀金盆。一丛经过砍伐的老竹,从根部又生出嫩叶,粗壮的竹根,充分表现了翡翠的质美。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嵌玉石染牙盆景 清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红白玛瑙蝙蝠桃树花插,清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白玉刻诗碗,清乾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玛瑙单螭耳杯,花玛瑙质地,灰白色玛瑙中有黄褐色斑纹,匠师利用玛瑙天然的纹路,在杯侧凸雕一螭龙为杯柄, 别具一格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翠白菜式花插,清  翡翠质地,圆雕作一整颗白菜,菜叶碧绿,叶片肥硕,挺拔直立。中部有一椭圆形孔,以供插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白玉蚩尤环  清乾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芙蓉石双耳三足炉   清芙蓉石清代多为大臣贡品,清宫收藏很少,是珍贵的玩赏品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白玉羊首珐琅提梁壶  清乾隆此壶以瓜棱形作器身,以羊首作流,结合了动物和植物的题材,又将玉器的素净与珐琅的斑斓集于一器,造型新颖别致,从质地到作工均属上乘,为清嘉庆时期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白玉桐荫仕女图山子清乾隆它原为琢制玉碗时余弃的物料,玉工巧妙构思,因材施艺,琢磨成两扇半月形扉门,中间半掩,有一隙缝可使自然光束透通。门外有一白衣少女,门内还有一女捧盒,内外呼应,真是巧夺天工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白玉镂雕荷包式香囊清乾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青玉罗汉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白玉仙人杯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田黄三连印清乾隆 故宫珍宝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工匠将石体刻成相连的三条石链,每条石链连一方印章,分别是“乾隆宸翰”、“乐天”、“惟精惟一”,是乾隆皇帝做太上皇时的私印。田黄石产于我国福建寿山,是雕刻印章的极品石料。明、清两代均作为贡品进入皇宫,被雕刻成御用玺印及艺术摆件。此印被末代皇帝溥仪缝在棉衣里夹带出了紫禁城,之后又随其辗转长春、远东、抚顺等地。后来溥仪将这枚珍贵之印捐献给国家。

相关邮票: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997年中国邮政发行的寿山石雕小型张 “乾隆链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