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传福 “技术狂”逆市再腾飞--20130226

 qinhuanwei 2013-03-22
王传福 “技术狂”逆市再腾飞
三年的调整期,比亚迪低头做事,积蓄力量。如今,王传福带着世界级的技术,将开启“二次腾飞”的序幕。
        “我们有18万员工,再大的压力,除上18万,就是很小的压力。”2013年1月10日,在“比亚迪世界级技术解析会”上,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脱稿演讲将近两个小时,坦言做好自主品牌不容易,强调最多的就是“坚持和信心”。

  如今的比亚迪,18万员工,从清洁工到总裁,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责任,王传福说,三年的调整期,比亚迪低头做事,积蓄力量,2013年将开启“二次腾飞”的序幕。

        知错就改

  承认错误,成为近来重要发布会上王传福的保留项目。

  比亚迪的确犯过错。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在那个卖车就像卖白菜般容易的年代,比亚迪保持着100%的增长率,并在2009年销量达到40万辆,成为中国车市第六名和自主品牌第一名。

  2010年初,比亚迪将目标再翻一番。为此,比亚迪开始推行扩张性渠道战略,其经销商数量从2008年的600多家增至1200家左右,并在2008年分网销售改革的基础上,将原有的A1、A2两个销售网络扩至四个网络。

  然而,经销商数量的增多却没能让比亚迪企及80万辆销量的新高度。快速扩张让经销商进入无序竞争,利润大幅下滑,并最终导致了2010年底的经销商退网风波。

  这就是王传福总结的第一个错误:渠道扩张过快,过度看重经销商数量而忽略了质量。

  在发布会上,王传福也提出了解决办法。“到2012年12月份,四个网络重新合并成两个,红网和蓝网。红网是原来的A1网,卖F3、S6和速锐,A2A3A4网合并成蓝网卖G6、F0、L3 。经销商数量也从1200家降到了800家,红蓝网分别有约400家左右 ”

  除了数量的减少,王传福更注重帮经销商重新建立对比亚迪的信心。“现在我们给了投资者一个定心丸——这个区域只要是你做,这个地方就是你的。”王传福称在扩张之前会优先考虑现有经销商的利益,“今年比亚迪策略是求稳,现在我们的愿望首先是经销商能赚到钱。”

  第二个错误是品牌宣传不够,鲜少和媒体沟通。在进入汽车行业前,比亚迪的生意很“单纯”,主要卖电池、手机零部件,给摩托罗拉和诺基亚做代工,是典型的B2B企业。“刚涉足汽车行业,我们就稀里糊涂地成功了,但没有理解品牌的内涵。”

  如今,王传福要打开大门,保证多渠道与媒体沟通,让大家看看比亚迪在做什么、怎么做的。更愿意待在实验室里与工程师讨论技术的王传福,也开始慢慢习惯与媒体交流。

  “让大家知道自主品牌的难处,但不是抱怨,是让大家知道我们内心深处的想法,我们并不怕,我们在坚持,我们有信念。”

  要坚持,有信念,这句话王传福在发布会上反复强调了数次。在王传福看来,比亚迪犯的第三个错:产品品质不够好,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以往做代工产品能做好,为什么汽车做不好?这是我们要反思的问题。”

  品质是自主品牌的关键。王传福坦言,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不容易,全球很多市场都有一定保护行为,唯独中国没有。所有的汽车品牌都来到中国,调出他们的主力部队,不仅如此,还协同他们的中国伙伴一起参与竞争。

  “买合资品牌有面子,买自主品牌没面子。”在现实面前,王传福选择了低下头,继续坚持,默默创新。

  “过去我们的车确实没有做好,我们的技术不够先进。”找到“病因”的王传福,把技术革新放在了提升品质的第一位。

 
 技术狂

   “一个能让飞船上天的民族,怎能没有民族汽车技术狂。”如今,这个“技术狂”真的出现了。

  1月10日,这场“世界级技术解析会”就是检验其技术成果的大阅兵。遥控驾驶、双向逆变式充放电、DMⅡ代技术的深度解析,充分体现了比亚迪“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

  遥控驾驶技术是智能钥匙系统、仪表板配电盒、电子转向、电子油门、DCT双离合、电子刹车的集成应用。

  比亚迪速锐为全球首款配备此项高端技术的量产车型,可谓开创了量产“无人驾驶”技术车型的先河。

  利用这项技术,在10米可视范围内,驾驶人在车外使用遥控驾驶控制器,可以安全操控车辆启动、前进后退、左右转向,控制车辆低速行驶。比亚迪还透露,今年将推出遥控驾驶的第二代技术,突破技术难关,实现转向、移动的同时操作。

  双向逆变式充放电、DMⅡ代技术则是新能源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果。

  “过去三年,除了调整,我们还在电动车领域积极探索和追求。”新能源汽车一直是王传福心中最大的梦想。

  充电站一直是新能源汽车迈不过去的坎。“我们用技术来颠覆障碍。”王传福介绍,双向逆变式充放电技术集驱动电机、车载充电器、直流充电站三者功能于一身,既可把电网的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实现充电,又能把电池里的直流电反向变成交流电实现放电。

  这项技术把巨大的充电站投资变成零;充电标准简单化,让买电动车像买空调一样方便使用;甚至能让电动车变成一个移动的储能电站。

  大胆想象,只要一辆搭载双向逆变式充放电技术的e6,就可以在野外用电饭煲等家用电器做顿可口饭菜;还可以为一个家庭提供10天的日常用电。在发布会现场,记者就喝到了通过e6煮的咖啡。

  不仅如此,王传福还向记者描述:“双向逆变式充放电就像炒股票一样,晚上3毛钱一度的时候充电,白天9毛钱一度的时候出货(放电)。一度电赚6毛钱。你赚了钱,电网也高兴,你帮它移峰填谷,这就是智能电网。”

  比亚迪用技术创造的还不止这些。在DMⅠ代技术(搭载于F3DM)基础上,比亚迪对DMⅡ代混合动力系统进行了一系列技术优化改进,并将该项技术搭载在了“秦”上,计划今年6月上市。

  “秦”的推出或许会让比亚迪在新能源车的私家车市场有所突破。数据显示,在混合动力模式下,110kW电机和1.5TID黄金动力组合共同驱动车辆,“秦”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达到223kW和440Nm,零到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6.9秒。此外,秦的百公里综合费用折算仅16元,相当于2升油的费用,在纯电动模式下排放为零,真正实现了“快、省、绿”。

  如果还嫌这些技术不够震撼,王传福又抛出“绿混”技术:用磷酸铁锂电池替代传统电池;电池电压由现在的12伏提升至48伏;启停和制动回收技术能实现百公里省一升油。这项技术将于2014年搭载比亚迪全系产品。而这一切只需要5000元的成本。

  “此外,2014年北京车展我们还会发布一个更震撼的技术——顶级驱动技术,用四个轮边电机真正做到全球第一辆独立的四轮驱动。”

  二次腾飞

  “2013年,比亚迪做好了二次腾飞的准备。”王传福笑着说。

  除了“世界级”技术做基础,新能源汽车在公交领域的突破也让比亚迪的二次腾飞更有底气。

  “在电动车领域,我们有很多压力和困难,但我们也看到了曙光。”

  早在2010年,比亚迪“公交优先”策略就已在深圳率先推进。截至2012年10月,深圳首批300台电动出租车总行驶里程已超过2600万公里,单车最长行驶里程超过24万公里,平均行驶里程超过10万公里。

  同时,为打消大家认为“电动车贵”的顾虑,比亚迪推出了“零元购车、零成本、零排放”城市公交电动化解决方案。

  该方案旨在让城市出租车公司和公交公司在购车时实现“零首付”,而其后续的月供支出可以通过油电差价的节约来实现“零成本”甚至还有盈余;同时公交电动化过程中亦可实现尾气“零排放”,对于城市环境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国家开发银行将对这一模式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共推出:融资性租赁、经营性租赁和买方信贷三种购车模式。

  在这种模式的推动下,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鹏程电动汽车出租有限公司签下了“深圳市第三批500台e6纯电动出租车追加投放签约协议”。这意味着全球首家规模化运营纯电动出租汽车的鹏程公司,新能源运输总规模将达到800台,占深圳出租车市场的7-8%。

  “老百姓是会算经济账的,在深圳,电动出租车的实际成本是两毛钱一公里,传统出租车是八毛钱一公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另外90%多的传统出租车就没法干了。”

  如今,比亚迪的“深圳模式”已辐射到西安、宝鸡、韶关、香港等城市。

  在国外,2012年12月11日,比亚迪与保加利亚一能源公司签约并成立了一电动大巴合资公司,这也是比亚迪在海外成立的第一个电动车合资公司。

  12月12日,比亚迪在哥伦比亚组建了南美第一支纯电动出租车队,并宣布将于2013年在美国加州建立首个海外全资大巴工厂。

  今年1月,比亚迪获得了欧盟颁发的“欧盟整车车辆认证”,这意味着凡是欧盟成员国,比亚迪均可在其境内销售电动大巴,而无需另获该国批准。

  “当国外汽车厂商还在睡大觉时,我们已经开始了公交电动化。”王传福计划,2013年比亚迪电动大巴的销量将达到2000辆以上,电动出租车e6达到6000辆以上。

  同时,王传福表示,2013年比亚迪将推出3款新车,即配备夜视设备、超大触摸屏和500G硬盘的中级车思锐、配备1.5T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双模混合动力汽车秦,以及一款比S6尺寸更大的SUV车型S7。

  2013年的总体目标是50万辆,与2012年相比,增幅仅10%左右。“我现在非常谨慎,非常保守,不想再掉下来。不想再来个三次腾飞。”王传福不再激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