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父母胜过好医生(全文)<7>

 松柏林光139 2013-03-23

 第三部份

    由于儿童对世事和是非的分辨能力低下,往往将他人、尤其是大人们的话当成颠扑不破的真理,使得他们的心理世界被成人们涂抹得异常恐怖和紧张

锦囊81:进入孩子的真实世界


      当您撕开儿童那层表面的“无忧无虑”和“嘻嘻哈哈”的面纱,就会发现,儿童的世界并非成人们想象的那样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而是一个由快乐和烦恼交织的世界!
    湖南·李康耀
    人们常说,儿童是无忧无虑的。因为他们从未亲身经历过生活的磨难,从未亲身品尝过生活的艰辛,所以儿童是不知愁滋味的。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下面三个小案例足以说明儿童并不是无忧无虑的,有时也是充满痛苦和焦虑的。
    一位母亲说:“儿子读小学二年级时,有一天我爱人叫他穿他平时最喜欢穿的那双皮鞋。可是这天儿子却执意要穿那双白跑鞋。问他为什么不肯穿皮鞋,他却什么也不说。后来我们在他的作文中找到了答案。这篇作文的题目是:自己最难忘的几件事。我儿子是这样写的:‘有一次,被体育老师罚,围着跑道跑圈圈。我穿着皮鞋,一点儿也跑不动,被同学们嘲笑了。后来我穿着跑鞋跑,就跑得快多了……’后来我们悄悄地问儿子,儿子终于向我们吐露了真情:‘我们的体育老师好凶的,看谁做操不认真,就罚谁围着跑道跑5圈,好难跑的……’听孩子这么一说,我们心里感到特难受。作为老师,批评处罚不听话的孩子是可以的。可是作为父母,一想到还只有六七岁的孩子就要承受如此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深深地感到孩子真是太可怜了。此时此刻,我们就好像亲眼看到身材单薄而瘦弱的儿子在同学们的嬉笑声中孤孤单单一个人艰难地围着跑道一圈又一圈地跑着……”
    另一位母亲这样说她女儿:“自从我女儿进入小学,就似乎变了一个人。她经常睡不好,老是翻来覆去睡不着,常常半夜三更迷迷糊糊地爬起来找衣服穿,说是要去上学。这是因为她怕上学迟到被老师罚站而极度恐慌导致的。我们好不容易才把她劝住,使她重新去睡。”
    有一回,笔者亲眼目睹了一位年轻母亲带她就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报到时遇到的尴尬事:她将儿子带到教室门口时,她儿子却怎么也不肯进教室,大声地哭着闹着要回家,任凭这位母亲怎样哄劝都无济于事。这引来了不少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围观,弄得这位母亲好不尴尬。这位母亲见哄劝无效,只好带着儿子回去了。后来我们才知道,问题缘于这位母亲和她丈夫的几句不经意的话。暑假期间,她儿子成天只顾没完没了地疯玩,对暑假作业不闻不问。他们为了儿子能将心放在学习上,就故意吓唬儿子:“你若不把暑假作业做完,下学期你就没有二年级读,要降班重读一年级……你即使读了二年级,如果你不听话,据爸妈了解,你们二年级的班主任是很凶的……”谁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加之事情又凑巧,新学期开学时,她儿子就读的班还是原来读一年级的那间教室,教室的门上仍旧是那块“一年级x班”的班牌,坐在讲台上主持报到工作的教师也确实不是他原来的那位班主任。因此,她儿子就以为自己真的降了班重读一年级了  因为他的暑假作业还没有做完,又想到眼前的这位新班主任一定像爸妈说得很凶,因此才上演了上面的那出戏。
    每当笔者想起上面这些孩子的生活小故事,心情就无法平静。这些不懂事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承受着如此沉重的心理负荷,可是大人们却常常说儿童是无忧无虑的。
    由于儿童对世事和是非的分辨能力低下,往往将他人、尤其是大人们的话当成颠扑不破的真理,使得他们的心理世界被成人们涂抹得异常恐怖和紧张,有时他们所承受的心理负荷比成人更加沉重。这往往是我们家长和老师难以想到、容易忽略的。在成人眼中,孩子们是无忧无虑的,因为他们成天都在“快乐”地嬉戏打闹着,既不愁吃,又不愁穿。其实,当您撕开儿童那层表面的“无忧无虑”和“嘻嘻哈哈”的面纱,就会发现,儿童的世界并非成人们想象的那样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而是一个由快乐和烦恼交织的世界。也许一个稍大一点的声响,就会使他们全身战栗、惊恐万状,大人们一句不经意的话语就会使他们寝食不安。可是我们的家长和老师,有谁认真地想过孩子们痛苦的心情和紧张的生活呢?
    儿童的情感世界只有儿童自己知道,他们的酸甜苦辣也只有他们自己去品尝。父母和老师往往是不知道、不理解的。大部分父母或老师经常是用成人的视角来审视儿童,凭自己的好恶来判定儿童行为的对错,很少有意识地将视角投向儿童真实的情感世界,很少用儿童的心理和情感去对待和研究儿童,儿童们的心理世界就缺少了理解和尊重。
    现实生活中,大人们对待儿童的态度往往是专横粗暴的。大人们认为儿童错了就断定为错了,大人们说他向东他就必须向东,大人们想怎样惩罚就怎样惩罚,儿童没有申辩和维护自我尊严、陈述自我意见、选择自己行为的机会和权利。儿童虽然年龄小,可他们也具有法律赋予他们的一切权利,也具有人格尊严。我们平时在与儿童的交往过程中是否认真仔细地观察过儿童脸上流露出的痛苦为难的神色,是否认真地想过儿童内心深处那些不便或不敢或不好意思向父母或老师表述的心中的惶恐与焦虑?当孩子不愿接受父母或老师的训导和号令时,作为成人的父母或老师是否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认真地想过孩子们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否想过他们的内心深处是否有难言之苦?是否应该改变一下我们的教育态度和教育策略?是否需要父母或老师待探清了孩子们的真情实感后,再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使孩子心服口服地接受您的教导,真正体验到您的尊重与关爱,最终达到教育目的呢?
    作为教师或父母,也许应该好好刷新对待孩子的思想和态度,让我们的教育尽量避免武断和专横,多一点理解与体谅,避免给孩子增添无谓的心理负担,最终使孩子们幸福快乐地成长。
    (编辑 王滨生)

锦囊82:和老师一起应对孩子的“问题行为”


      分析孩子的“问题行为”,并提供让孩子早日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方法!
    江苏·王玉林
    ●场景一
    张老师正在教小朋友一首新歌。大家都坐在椅子上,一边听老师弹琴一边学唱,只有丁丁在椅子上动来动去。他一会儿推推旁边的嘉嘉,一会儿转过身来趴在椅背上,看着后面的墙发呆。张老师看了看他,没理会。没多久,丁丁突然站起来,跑到张老师身边,在钢琴上用力敲了几下,钢琴发出一串杂乱的声音。小朋友开始笑起来,张老师生气地拉开丁丁,说:“请你回到座位上!”丁丁一边笑一边跑回座位。但没一会儿,丁丁又站了起来,跑到窗户下,拿起桌上的串珠玩了起来。几个小朋友大声叫道:“老师,丁丁跑开了!”张老师看了看他,说:“不要理他,我们就当小二班没有这个人。”说完领着小朋友继续唱歌。丁丁没有回头,专心地玩着串珠。
    ●场景二
    早上,户外活动的时间,杨老师牵着丁丁的手向跑道走去。月月突然跑过来说:“杨老师,丁丁不好,不要和他玩。”
    “为什么呀?”杨老师问。
    “他调皮。”月月说完就跑开了。
    过了一会儿,刘老师领着大家玩“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丁丁又是一个人跑开,东瞧西瞧。杨老师问:“丁丁,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吗?”
    “不想,他们老笑我。”
    丁丁是一个被称为“问题儿童”的孩子,他会在“学本领”的时候突然跑开,去玩自己喜欢的玩具,会在大家做操时去摘盆栽植物的叶子丢在金鱼缸内,会因为自己做的油泥恐龙被其他小朋友碰掉而吐他口水,也常因打人被其他小朋友告状。据班上老师说,他是班上最令她们头疼的孩子,每天都要有一个老师专门看着他,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从某个角度而言,丁丁的确是一个“问题儿童”。幼儿园是一个集体场所,在这个场所中,影响幼儿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规则。尤其在小班,建立规则意识和进行常规训练是幼儿在园学习的重要内容。规则不仅指导、规范着幼儿行为,也是老师评价幼儿的一个“依据”。一般来说,老师口中的好孩子是那些能遵守各种规则,听老师话的孩子,而丁丁恰恰是未被这些规则所“驯服”的孩子,他喜欢自行其是而不愿听从老师的安排。于是,在要求“同一种声音,同一种行为”的环境中,他总是不断出现问题,成为一个特殊人物。但同时,丁丁也是一个很普通的孩子,他的种种“问题行为”集中反映了当前许多孩子所具有的特征。首先,在丁丁调皮行为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三四岁孩子跳动的童心:活泼好动,不愿安静地呆在室内,不时要站起来走动一下;好奇心强,什么都要亲自试试,动手摸摸;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希望独立,不愿受约束……这些特点在很多孩子身上被成人众多的规则所压制和掩盖,而在丁丁身上却肆意地“不合时宜”地表现了出来。其次,丁丁也有一些独生子女的特点:任性,注重自我,不会与人分享、合作。此外,丁丁还有自己的一些个性特征:好强、喜欢攻击别人、感到被侵犯时采取相应的方式反击;敏感,自尊心强;自制力差,易分心。其实,这些表现在很多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能看到,只不过在丁丁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激烈。这种状况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理因素,有家庭背景的影响,有社区文化和传媒的影响,还有一个潜在的因素也不容忽视,那就是他在幼儿园里的人际关系状况,特别是师幼关系。
    在幼儿园,对幼儿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就是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一般而言,幼儿在园的人际关系有三种类型:受欢迎型、受拒绝型、受忽视型。丁丁显然是属于被老师和同伴拒绝的孩子。在分析这种交往拒绝型孩子人际状况的成因时,很多老师习惯于强调孩子自身的特点和早期人际关系经历,如上文提到的丁丁调皮好动,自制力差,争强好胜,与人交往时骄横霸道,攻击性强。丁丁在家处于父母关注的中心,进入幼儿园后,从家庭的自由个体到服从幼儿园统一时间表的一员,从大家关注的中心到集体中普通的一分子,这种转变丁丁未能适应,于是在他身上就出现了很多与幼儿园集体规则不相符合的行为,从而成为老师眼中的“问题儿童”。这类孩子自身的特点固然是影响他在园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因,但如果我们的分析仅局限于此的话,就很容易忽视孩子“问题行为”背后所隐藏的其他信息,而这些信息恰恰反映了教师与调皮孩子在交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总是注重对调皮孩子的行为进行矫正,而忽视与他们的情感沟通。大多数问题儿童的症结不在生理与智力,而在于心理方面的不适应。要改变这种状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和孩子建立积极的情感关系。如果没有情感上的依恋基础,幼儿对教师的要求只能是被动地执行,甚至还会采取抵触和反抗的方式。目前在师幼互动中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很多教师往往更注重幼儿认知和生理需求,忽视幼儿情感的需求。在师幼关系中,儿童受到的批评指责远远多于表扬和鼓励,而调皮孩子更是如此。很多教师往往习惯于用批评和责备去矫正孩子的过错行为而忽视情感上的交流。我们知道,对一个幼儿而言,对爱和安全的需求是最强烈的一种需求。每一个幼儿都渴望被赞赏、被喜爱,即使调皮孩子也不例外。而在儿童的情感需求中,教师可能是最重要的对象。尤其对小班孩子来说,刚刚经历了环境的变化,情感上对教师存在很大的依赖性。如果在他生活的环境中充斥着批评、责备或冷漠,那只会让他变得沉默、固执或怯懦。同时,在情感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有些孩子往往采取极端的方式去获取注意,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渴求,让老师对他重点关注以获取心理满足。于是在他身上出现了更多的“问题行为”,而这又进一步对他的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第二,教师往往注重调皮幼儿自身特点对他在幼儿园人际关系的影响,而忽略师幼关系对这种状况的强化作用。在幼儿园的人际环境中,师幼关系处于核心地位。它不仅影响着幼儿的同伴关系,甚至可能成为影响幼儿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幼儿的师生依恋关系和他的同伴交往能力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处于良好师幼关系中的幼儿对同伴更友善,更易为同伴接受。而这种良好的社会交往行为又会给幼儿带来积极的反馈,例如受到同伴的喜爱,得到老师的夸奖……这又有助于强化幼儿与老师的良好关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相反,那些在师幼互动中被冷淡,常受斥责的调皮孩子也常被同伴排斥。这一方面是他本身与同伴不恰当的交往方式造成的,另一方面老师的评价往往也对孩子在群体中的地位产生很大的影响。老师对调皮孩子训斥、冷漠的态度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和信心,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对其他孩子对待调皮孩子的态度起着导向作用。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对同伴的评价和情感更易依赖、模仿老师。长期处于这种被斥责被拒绝的人际状况中的孩子,容易产生一种焦虑抵触的情绪,在心理上易与人对立,采取更多的冲突、攻击性行为,从而进一步恶化人际关系。
    丁丁也许是幼儿园里社会性没有得到正常发展孩子的代表,对这类孩子的教育方法有很多,例如行为训练法,移情法等。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不能忽视的前提就是教师要对幼儿投入积极的情感,以及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编辑 舒晓奋)

锦囊83:给孩子一个“心灵小屋”


      教您走进童心世界的若干条捷径!
    天津·马志国
    一位读者朋友在心理咨询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是一名初中生的母亲。前些日子,我们14岁读初二的女儿强行“霸占”了一间闲置的小屋,并在小屋的门上贴出“告示”:早上7:00之前父母不得入内;晚上7:30~10:00家长不许打扰,有事请敲门。我们对孩子的做法非常不理解,感到孩子大了不要娘了,真的让人很伤心。
    无独有偶,我一位朋友不久前搬进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居住条件改善了,全家人都非常高兴。但他15岁的孩子的要求却让他十分为难:孩子要求给他一个独处的房间作为卧室兼学习房,并且要求此房间父母不得擅自入内。孩子这种要求的理由是尊重个人隐私。我朋友对孩子的这种要求也非常不理解。
    这的确是个很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虽然不是每个家庭都一定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独占的房间,虽然不是每个孩子都一定要求有自己的房间,但是,能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心灵独享的空间,能够拥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心灵小屋”,却是少男少女们共同的渴望。
    这是为什么?
    其实,人到少年时便萌生了独享一块心灵天空的心理需求,闭锁性就成了一个最显著的心理特点,心灵不再像童年时那样透明,即使对最亲近的人有时候也要悄悄关闭自己的心扉。也就是说,学会闭锁心扉,这是人生成长的必然,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当少年进入了心理断乳期。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变化就是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要求独立思考问题、认识世界、评价自己,要求社会承认他们独立的地位,要求观念独立、行为自治。可以说,追求独立和确立自我是少年期自我意识的主要特点,心理学家霍林沃思称之为“心理断乳”。
    所谓“心理断乳”,是指脱离父母的监护成为独立人的过程。人的第一次诞生是脱离母体的解放,由于随后生理上的断乳,与母亲身体的联系切断了。但是在心理方面,孩子与父母仍然联为一体。所以,这一次解放是不完全的解放。正因为如此,这个时期的孩子才需要父母与成人的保护,他们表现出对成人较大的依赖性。但是孩子总要从依赖于父母的心理关系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因此必须进行心理上的“断乳”。而心理上的断乳,必须在精神的一切方面从父母那里独立出来才能完成,从而发展人的独立性和社会性发展才能完成。孩子说的“尊重个人隐私”、“有事请敲门”,也是独立人格受到尊重的合理要求。这样看,孩子进入心理断乳期,适时地闭锁心扉,意味着孩子将要长大,将要走向独立,这不是可喜可贺之事吗?何必“伤心”呢?
    因此,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心灵小屋”。如果条件允许,就给孩子提供一个独占的房间。即使房间不够,也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孩子拥有自己独享的心灵空间。比如,让孩子有一个在家中关闭一间房门独处的机会,让孩子有一个离开父母独自活动的机会,让孩子有一个独立思考的机会……也就是说,我们应该而且能够给孩子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心灵小屋”。孩子的“不许打扰”,“不得擅自入内”,也许措词不够温情,但是,当孩子独享心灵的时候,明智的父母理应尊重孩子,对孩子“心灵小屋”不去轻率地打扰。
    父母也许说,我们打扰孩子,只是对孩子不放心呀!没错。少年正值心理断乳的初期,是由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半成人半儿童的时期,心理上存在着成熟与幼稚、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因而,这一时期是人心理发展历程中一个“多事的季节”,的确会有不少麻烦。但是,孩子生理上的断乳,不是也给人带来不少暂时的麻烦吗?几乎每位母亲都不会因此而不让孩子断乳,因为人们知道孩子总要长大,为人父母者应以同样的远见来等待孩子心理上的断乳。有了这种认识,我们就会对处在心理断乳期的孩子的“多事”多一点宽容。
    父母也许说,对孩子的“心灵小屋”可以不去惊扰,难道对孩子闭锁的心灵可以不闻不问吗?不,绝不。关注孩子的心灵是父母的神圣职责,其实孩子的心更渴望父母的关注。但是,真正关注孩子的心灵,首先需要的是父母放下架子,坐平了,营造一种朋友关系。在我的心理咨询实践中,孩子们都会十分热切地邀请我走进他们的心灵,因为我在他们面前是平等的朋友。孩子不会拒绝朋友,父母能够做孩子的朋友,孩子就会主动地邀请父母走进他们的“心灵小屋”。
    父母也许说,我们已经在做孩子的朋友了,孩子为什么有些话还是不和我们说?的确,有时候任父母想尽一切办法,也不可能把孩子的心声全部掏出来。其实,这原本就没有必要。独享一块心灵绿地,不要任何人来涉足,这是一个心理健全的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孩子长大了,自我意识觉醒了,有了独立的人格,就应该有一块仅属于自己的天地。把这方天地永远地留给孩子独自享用,这才是对孩子的爱。
    这里,还想向少年朋友进一言:固然,形成闭锁心理,走进心理断乳期,希望有独享的“心灵小屋”,是人生应有的内涵。“心灵小屋”不宜随便被惊扰。但是,当惊扰者是你应该尊敬的人,而这个人又是为了爱你,保护你,才宁愿担着冒犯你的风险而闯入,您该怎么办?是鲁莽地将惊扰者推出去,再重重地将心灵之门关闭,还是请惊扰者和你一起关照这方天地的风光,使其放心满意地自行退出呢?但愿每个走向成熟的少男少女会作出理智的选择。
    (编辑 舒晓奋)

锦囊84:从小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力


      锻炼儿童的心理承受力是一种实际操作性学习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北京·肖祥云
    心理承受力也可称为耐受力,是人对精神刺激或压力的耐受程度。心理承受力强的人,虽然遭受种种的精神刺激和挫折,并不导致心理上的严重问题,甚至可以把逆境带来的不快转变为奋发进取的动力,并可能由此取得成功。但若心理承受力弱的人,在遭受精神刺激和心理挫折以后,就会出现心理异常、人格改变、精神萎靡,甚至产生身心疾病。
    根据近年国内22个城市对2400余名儿童进行的调查表明:我国儿童精神卫生问题的发生率为13%。另一项对近3000名中学生和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率在初中生是13.6%,高中生18.8%,大学生是25.4%。新近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竟高达40%。
    还有一些调查是对城市和乡村中的小学生进行的,发现有1/4左右的儿童精神状态较为脆弱。他们常常有许多消极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只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不能承受失败的挫折;只能适应较少的轻微刺激,不能承受较多的不良刺激;他们懦弱、敏感、情绪无常,对环境和人际关系缺乏较强的适应能力。
    针对我国儿童心理卫生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专家们提出:重视儿童心理承受力的锻炼,有其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那么怎样进行儿童心理承受力锻炼呢?
    人的先天素质、神经系统类型及活动特点、气质类型等对个体心理承受力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人格特征,特别是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认识和评价水平、生活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坚强意志和生活信念等更为重要,它们更具有决定意义。
    要增强个体的心理承受力,除提倡优生、优育等优化先天素质外,重视优化儿童成长的后天环境和教育、训练条件也很重要,重视实际生活中锻炼儿童的心理承受力,效果会更好。
    锻炼儿童的心理承受力也是一种实际操作性学习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要让孩子经常身临其境,接受精神刺激,使其产生心理应激反应,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运用自我心理调控机制,抵抗刺激,努力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
    精神刺激可来自于环境,亦可人为安排。刺激的种类可多种多样,如喜、怒、忧、思等各种困难处境,以及失败、挫折、成功、胜利、争吵、纠纷、欺侮、恐慌、批评、惩罚等等。
    精神刺激的强度必须在孩子的心理承受力范围之内,多次巩固后方可逐步增加刺激强度和作用时间,切不可突然给孩子一个过强或作用时间较长的精神刺激,否则会使孩子发生较强的应激反应,导致心理问题,甚至精神疾病。
    较弱的精神刺激在孩子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在孩子的生活行为中、学习行为中、游戏活动中和孩子的相互关系中,处处都有。只要家长不对孩子进行过度保护,不溺爱孩子,敢于让孩子经风雨见世面,放手让孩子去体验碰壁、失败以及由它们带来的痛苦,在经历艰难和挫折的过程中,磨炼自己的毅力和耐力,这样无疑会大大地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编辑 舒晓奋)

锦囊85:孩子生病时的心理策略


      聪明的父母一定要善于抓紧生病这个时机,可以最有效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武汉·郭宏伟


    孩子生病了,额头灼热、两腮绯红、神情倦怠无力,一副让人心焦又叫人怜爱的模样。这时家长顿感手足无措,心烦意乱,真恨不得代替孩子去承受疾病之苦。于是乎,双双轮番守护在“小宝贝”的病榻前,语气轻柔地嘘寒问暖,小心谨慎地观察病情,生怕因照料不周,再给病中的娇儿添上半点委屈。为了哄骗打针、吃药,许愿买这买那,常常是哭声未止,实物已兑现,不敢有丝毫怠慢。
    几经周折,孩子这不大不小的病终于日渐好转,但孩子却一反常态,不愿独自睡觉,对食物百般挑剔,稍不如意便发脾气,态度甚是骄横。冷静分析了前因后果之后,家长醒悟到:这是病中过于娇惯所带来的“后遗症”。有了这样的教训,在以后孩子生病时,家长就应尝试着采取一些相应的对策,预防和减轻这类“后遗症”。
    首先,家长在孩子患病时,要沉着冷静。须知,孩子患病的过程也正是其机体从外界获取免疫力的过程。由于病中身体不适,情绪不佳,孩子烦躁不安且哭闹频繁是正常现象,家长多加关心也是完全必要的。但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最好一如既往,不要流露出过分的温情。因为这不利于保持孩子情绪的稳定,会诱导他们的个性向脆弱的方向发展。同时,过分宠爱在无形中又强化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一切必须服从于我的意识,最终在心理上产生不良的影响。
    其次,不要无原则地迁就孩子。机灵的孩子是极善于察言观色的。他们常常会利用父母过分同情的心理弱点,提出一些平日得不到满足的要求。有些平时缺乏严格教育的孩子,更会借机放纵自己,打骂家长和医护人员。因此,家长应坚持原则,对不合理的要求一定要照样严肃批评,千万不要以孩子患病为由而放弃教育。否则,在孩子的心目中便从此认为患病后可以得到一切。
    最后,家长要抓住时机,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治疗过程中的打针、吃药以及输液等,对缺乏自制力的孩子来说,无疑是痛苦的事。家长在陪护过程中要鼓励孩子面对困难,战胜病痛,并及时表扬他们积极配合治疗的勇敢行为。至于一些生活琐事,如便溺、洗漱、穿衣等,应视病情、年龄不同,酌情让他们自己去处理。家长照顾过度,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从而导致生活自理能力的退化。
    (编辑 舒晓奋)

锦囊86:宝宝身体疼痛的心理安慰法


      3个父母安抚孩子疼痛的具体行为及心理调节方法!
    陕西·魏开敏
    疼痛是小儿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除有些是因器质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的疼痛外,还有一些为不明原因的疼痛。在后一种疼痛中,头痛发病率为21%~25%,腹痛为12%~54%,肢体痛为3%~5%,背痛为6%~32%。
    疼痛是患者躯体组织受到伤害性刺激所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和难受的感觉。同时也是机体的一种特殊保护功能,使机体能躲避疼痛产生的原因,从而避免受到伤害,但是严重的疼痛本身又可能引起机体的伤害。
    临床研究证实,小儿疼痛与成年人一样,他的感觉系统有能力对同样的组织损伤作出不同的反应。即儿童对疼痛的感受不仅取决于组织损伤的程度,还取决于儿童的年龄、性别、发育水平、以前的疼痛感受、以及相关的情景和心理因素。这种主观感受比成年人更具有可塑性,因而较易受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不一致性。例如,一次注射带来的疼痛本是不严重甚至是轻微的,但有些儿童表现出来的行为则是严重疼痛,相反,有些情况下(如手术后)本来可能有严重疼痛存在,但有些儿童所表现出的疼痛反应却是较轻的。
    综上所述,对于儿童所表现出的疼痛,我们不仅要关注有无组织损伤或疾病因素,还必须了解其受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大小,较为准确地判定真正的疼痛程度,以便合理予以相应治疗。同样,在控制小儿疼痛时,不仅要对组织损伤的原因进行干预,还必须控制影响儿童的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有关学者建议,理想的小儿疼痛控制需要集中在两点上:一是适当选择使用止痛药或镇痛药;二是不管原发疼痛的原因如何,都必须改善所有加重疼痛的因素,即将必要的止痛药物治疗与行为及心理调节结合起来。
    具体的行为及心理调节方法包括:1.通过语言给予儿童精神鼓励,安慰和心理支持;2.教给儿童减轻疼痛的某些行为方式,如当某些疼痛出现时,尽量让儿童放松全身肌肉和松开拳头,可有规律地深呼吸或活动腿脚,使孩子能较为自然地放松身体其他区域,减轻疼痛刺激;3.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品质、意志和心理承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并尽量避免和减少家庭及周围环境对小儿疼痛的负面影响,也可在很大程度上使儿童在经受疼痛时,少一些环境及心理因素的干扰,使家长及医护人员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组织伤害及疼痛程度,能够更为合理地作出判断,更加有效地处理组织伤害和控制疼痛。
    (编辑 舒晓奋)

锦囊87:剖腹产儿童心理缺陷的防治


      剖腹产出生的孩子聪明、顽皮、容易紧张,但父母不要训斥和惩罚他们,因为他们不是故意捣乱,而是需要训练矫正的!
    江苏·袁浩龙
    由于生育年龄推迟和一些观念的原因,更多的妇女选择剖腹产来生孩子。但是,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剖腹产的孩子在出生时,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缺乏必要的触觉和本体感觉的学习,虽然他们的智商不受影响,甚至大都很优秀,但是,容易产生情绪敏感、注意力不集中、手脚笨拙等问题。故对于剖腹产出生的儿童,应针对其心理缺陷特点,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心理训练:
    ●大脑平衡功能的训练
    在孩子出生后3个月内,要适当地摇抱孩子,或让孩子躺在摇篮里,训练他们的身体平衡能力。7~8个月时要多训练爬行,不要过早地使用学步车。再大一些时要训练他们走平衡木、荡秋千、做旋转游戏等。
    ●本体感觉的训练
    剖腹产出生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反应不敏感,身体协调性差,动作磨蹭,写作业拖拉,有的孩子还会出现语言表达障碍和尿床等问题。可以训练他们翻跟头、拍球、跳绳、游泳、打羽毛球等活动。
    ●触觉训练
    对于两三岁以前孩子的吃手、咬指甲等现象,不用限制,再大一些的孩子还有咬笔头、爱玩生殖器等问题,则是孩子触觉敏感的反映。但如果有的孩子容易发牌气、胆小、紧张、爱哭、偏食、爱黏人等,可以让他玩水、土、沙子,游泳,赤脚走路及洗澡后用粗糙的毛巾擦身体等,或和小朋友一起玩需要身体接触的游戏。
    腹产出生的孩子聪明、顽皮、容易紧张,教师和家长不要训斥和惩罚他们,因为他们不是故意捣乱,而是需要训练矫正的。
    (编辑 舒晓奋)

锦囊88:怎样培养儿童的情绪智能


      父母要十分注意自己的情绪,留意孩子的情绪要求,鼓励孩子多参加群体活动,这样孩子长大后才能与他人友好相处!
    陕西·魏开敏
    儿童期是可塑性较强的一个时期,对孩子的培养往往收效显著,良好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日后的身心健康和顺利发展。近年来儿童教育学家十分重视对儿童情商智能的培养和开发,以期能对孩子的情绪健康、人际关系和成就产生更好的帮助和积极影响。
    所谓情绪智能,即情商,又称情感智能,包括5个基本内容:1.认识及察觉自己的情绪;2.管理自己的情绪;3.自我激励;4.认知及理解他人的情绪;5.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专家研究成果指出,儿童的这些方面的情绪智能除了受先天气质影响外,后天的培养和学习往往起着更重要和更积极的作用,对此不可等闲视之。
    儿童的情绪智能应自幼年时即开始培养,家庭是孩子学习情绪的第一个场所,父母在子女情绪智能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在孩子的幼年时期即得到父母的熏陶和教导,其情绪智能将会与日俱增,大大获益。因此,在儿童的情绪智能培养上,父母及家中的其他长者发挥着关键作用。要给予孩子以良好的培养,那么,以下几点是十分重要和不可忽视的。
    ●父母要十分注意自己的情绪
    即自己应有一个豁达开阔的胸怀,能积极面对生活和工作,保持乐观情绪,稳定心态,并善于释放精神压力。即便生活较为艰苦,也能经常自寻乐子,苦中作乐。只有父母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才会引导孩子学习好的情绪方式。
    ●留意孩子的情绪要求,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父母要多与孩子谈心,仔细聆听和观察孩子的言行,鼓励孩子说出内心的感受,观察和接纳孩子的不安和挫折。发现孩子存在负面情绪时,适当给予孩子安慰和支持,帮助和鼓励孩子化解不安情绪,以积极态度生活和学习。特别是当孩子伤心、生气和害怕时,应当循循善诱,多给与其关心、鼓励和支持,这些来自父母的帮助往往会使孩子感到安慰,增强信心和勇气,并在成人后易接受他人的安抚和建议,处理好人际关系。
    ●鼓励孩子多参加群体活动,与他人友好相处
    现代社会中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及家人的溺爱使一些孩子养成了独来独往甚至“唯我独尊”的不好习惯,不善于和其他孩子交往、玩耍,这种情况极不利于孩子健康的身心发育和处理好人际关系。对此,父母要鼓励孩子多参与群体活动,多与其他孩子做游戏,在群体活动和游戏中体会到自由、友爱、愉快和欢乐,并逐渐培养和建立起在团体中的归属感,增强社会适应性和改善社交技巧。孩子在活动中形成服从角色和规则的要求,无形中培养了自我约束能力和观察别人情绪变化的能力,使今后的人际关系容易和谐。
    ●多聆听,多鼓励,避免不当方式
    儿童的情绪相对简单化,欢乐与烦恼表达鲜明。对孩子的情感,家长要多留意,耐心倾听孩子的感受。特别当孩子遇到情绪困扰时,不要急于做出判断和批评,应让孩子叙述清楚再给予适当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对于孩子的良好表现要适度赞赏,以强化其积极的思想和行为,接受孩子的不同个性、才能和兴趣。对待孩子的不良情绪,要让孩子适当发泄,但不要让其只发泄而不规劝和引导,也不要不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会让孩子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当日后与他人相处时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总之,培养儿童的情绪智能是一件很实际的事情,关乎今后一生的情商与感情。父母们要以身作则,正确引导,使孩子能逐渐成为情绪的主人。这对今后一生维护健康身心是很有益的,也是成人后事业成功的保障之一。
    (编辑 舒晓奋)

锦囊89:孩子心理行为反常与饮食


      如果您的孩子任性、脾气暴躁、多动、孤僻或厌食,当心是食物引起的!
    江苏?张 琴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孩子任性、脾气暴躁、多动、孤僻或厌食,这些反常的心理行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饮食营养关系很大。
    ●缺维生素E可致行为异常
    维生素E的功能是十分广泛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功能就是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从而避免脑和身体陷入酸性状态。若饮食中维生素E不足,则会引起各种类型的智能障碍或行为异常。因此,平时要注意摄取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植物油、豌豆、硬果等。
    ●偏食可致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主要发生在5~7岁之间的男孩子。以任性、好动、语言过多、注意力分散、好胜甚至打架、骂人等为其特点,因而常令父母烦恼。近年有关研究发现,此病表明与饮食有密切关系。资料表明,大量进食含有酪氨酸、水杨酸盐的食物以及进食大量调味品、人工色素和受铅污染的食物,可使具有发生儿童多动症遗传素质的儿童发病,或者使此病的患儿症状加重。只要限制这类食物,症状可明显好转,有报告其疗效达到93%。因此,专家们认为,患有儿童多动症的孩子,应忌食含有酪氨酸的挂面、糕点及乳制品,不吃含有甲基水杨酸盐较多的西红柿、苹果、橘子、杏等。患儿的食物不要加辛辣调味品,也不宜多食贝类、大红虾、向日葵、甘蓝、莴苣等含有铝成分的食物及受铅污染的食品,平时可多吃含锌、铁较多的食物。
    ●缺锌可致异食症
    有的孩子对正常饮食不感兴趣,却偏食煤渣、泥土、纸屑、头发等。这种反常的心理行为医学上称为异食症。其致病原因除与肠内寄生虫病有关外,还与小儿体内缺锌有着密切的联系。据测定,患异食症小儿的血液和头发中锌的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儿童。患儿对酸、甜、辣、咸等味的敏感度也明显低于正常儿。因此,要注意给小儿多吃富锌食物,如虾皮、蛋黄、瘦肉、肝及奶制品,其他如核桃、花生、栗子等硬果类含锌也很高。必要时还可给小儿口服0.5%硫酸锌糖浆溶液,每日每1000克体重服3~5毫克。
    ●不当喂养可致厌食
    儿童厌食已成为现代儿童常见疾病之一。据调查结果发现:63%的家长以为孩子太瘦而主张加食,80%的家长采取干涉性进食,27%的家长在孩子已具备独立进食能力,甚至上小学后仍旧喂食。另外,还有相当多的家庭,在三餐之外为儿童添加大量零食和可口可乐等饮料,而儿童必需的白开水已降为第四位。所有这些因素,都可导致厌食。最好的进食方式是让孩子自由选择,效果反而会更好。
    ●缺钙可致异常兴奋
    钙对机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抑制脑神经的异常兴奋,使之保持正常状态。当体内钙不足时,则往往发生病态性异常兴奋。即使很小的刺激,也会使孩子很敏感,甚至产生严重的精神刺激,表现出反常的心理行为。
    此外,缺乏维生素B,也可导致儿童精神不安,表现出反常的心理行为。
    总之,饮食营养上的不平衡、喂养方式的不科学会引起儿童心理行为上的反常,而心理行为的反常又会影响饮食营养的(编辑 王振勤)
    

锦囊90:当孩子摆弄他的“小鸡鸡”时


      提供3个处理孩子无意识行为的方法!
    江苏·尤志军
    小张的儿子今年5岁,平时上幼儿园。这几天,儿子有点身体不适,恰逢小张也有几天公假可以休息,于是小孩子就撒娇要 “赖”在家玩。被儿子缠得没法,小张就答应了他的要求,没让儿子去幼儿园。可在午睡时,小张却发现儿子并没有好好睡觉,而是在摆弄他的“小鸡鸡”。这一发现令小张感到大为震惊和紧张,儿子手淫了,这么小的年纪,该怎么办才好?等晚上爱人小王回家,小张便迫不及待地把白天的发现告诉搞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妻子。小王倒十分沉着镇静,她叫来儿子悄悄地问他,为什么要在午睡时玩弄自己的“小鸡鸡”?儿子很坦率,说自己不爱午睡,对午睡感到烦,可幼儿园里规定必须在中午睡2个小时,于是孩子就只能翻未覆去硬熬过这段时间。有一次他搔痒偶尔摆弄自己的“小鸡鸡”,却在无意中发现这样做令自己“很舒服”,所以就常常在午睡时这样做了。
    心理学家认为,为了取乐而摆弄生殖器的行为是人类生理本能的一种表现。在幼儿时期,很多孩子会像小张的儿子那样,在无意间发现触摸、摩擦生殖器会产生一种令人愉快的感觉和体验。程度不同的手淫在l~6岁的孩子中是最普遍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幼儿来说,本身并没有什么涉及道德的地方,纯粹是一种感官刺激活动。
    但是,尽管有不少父母听说过,或从资料中看过,或亲身经历过,知道手淫只要不过度,本身是无害的,它既不影响发育,也不导致精神错乱,失去生育能力或虚弱不堪的后果,家长们却仍对孩子的手淫深感不安,认为对此不能无动于衷,置之不理,于是往往就严厉地训斥孩子手淫。然而,危险可能就此潜伏下来  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十分忧虑、紧张和愧疚。本来一个对孩子来说并无特殊意义的动作,就此令他们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包袱。更糟的是,刻意地压抑有时甚至只能产生反作用,反而加剧了孩子手淫的欲望。
    要预防和消除孩子的手淫行为,第一要做的是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对于儿子的行为,小王先是和儿子的班主任取得了联系,在午睡时安排他玩一些适合的智力玩具,愉快的消遣游戏立刻取代了手淫。当儿子的注意力彻底转移开之后,小王才开始逐步诱导孩子学会利用午睡休息。
    其次,家长应努力增进孩子的其他兴趣。如果孩子不大爱活动,自己独处的时间太长,应尽量把孩子的注意力从自己的身体引到身体外的其他活动上,培养他对游戏、学习、人际交往的兴趣。不论工作有多忙,父母也应尽量挤出时间和孩子在-起,让他充分地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最后,家长要以理解的态度正视孩子的行为,向孩子耐心客观地解释摆弄“小鸡鸡”作为私人行为是不能在大庭广众下进行的,这种行为虽不是什么反常现象或道德败坏,但最好不要以此解闷。若发现孩子手淫是因为心理上的焦虑所致,那就应设法为他安排更有益的活动,帮助孩子开朗、愉快起来。
    (编辑 舒晓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