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中华万年文明史

 高万须图书馆 2013-03-23

中华万年文明史

万年华夏,万里中国。煌煌文明,悠悠历史。龙族传人,炎黄世胄。受命于天,即受永昌。

    开篇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祭扫皇陵时,亲笔题写:中华人文初祖。并讲到6000年文明从此(炎黄)开篇。

    一九四八年五月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共中央离开延安前往西柏坡,在乘陕西特有的渡黄河所用的羊皮筏子上,讲到:等革命胜利了,要去祭扫一下黄陵,我们这些不孝的炎黄子孙呐!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及西方文明的包围之中,毛泽东主席果断提出:冷眼向洋看世界。

    第一章:缘起

    提要:本文以最新考古成果和史料为依托,阐述了一万年是对中华文明实事求是的历史首肯,是荡除西方中心论、扬我民族精神的永恒长城。近代以前的中华文明远远走在世界的前列,四大文明古国的排序中国毫无疑问应排在第一。对据中国最新考古成果进行综合研究而得出的中华文明从伏羲开始就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文明给予了高度认同,中华国家文明史已有了九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而不是过去所讲的开始于夏代。

    “重写中华文明史,中华文明一万年,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欢欣鼓舞的重大历史课题。中华文明的起源究竟在哪里?是一个源头还是多个源头?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来自我国13个省(市、区)的60多位专家学者在北京对此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众多从事考古、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历史研究的专家认为,东北红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四川金沙遗址、湖南永州舜帝文化遗址的新发现,进一步明晰了中国早期文明的生存状态,证明仅中国稻作农业文化的历史就可以推到8000年至1万年前,从而打破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成说。它揭示了中国为什么能以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发展的文化根源,也突破了过去仅以黄河文化论中华文明起源的传统认识。

    专家指出,各地新的考古发现说明,在中国的东西南北中都有早期文明的生长点,中华文明的起源不是单元的、直线的,而是呈多元一体状态。

    学者据贾湖遗址占卜实物考证,伏牺作八卦是可信的。据《史记.天官书》和易洛魁人、玛雅人的实际表明,黄帝考定星历、牺和占日、常牺占月、蚩尤明天道是史实。二十八宿产生很早,黄帝时已在应用是千真万确的。文献可以通过考古以外的途径验证,拘泥于出土文物有时反而会低估上古文化的水平。

    第二章:发现 

    “一万年”——这是对中华文明事实求是的历史首肯,考古学家苏秉琦教授把中国古史的框架、脉络高度概括为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糸,上万年的文明启步,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

    近来,科学家们通过对中国山西垣曲世纪曙猿的考证,充分说明了人类远祖源于中国,推翻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断,把地球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中国三峡巫山人的出现,把中国人的进化史向前推进到了200万年前,且更直接向人类非洲起源论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并为在我国境内寻找更为古老(400—2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文化遗存和揭开人类起源之谜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从此,在中华历史的长河和广袤的土地上,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县人艰难成长;马贝人、长阳人、丁村人、金牛山人、大荔人、银山人、桐梓人与猿揖别;柳江人、资阳人、河套人、山顶洞人、穿洞人燧火化臊奔向文明......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人类早期生活的历史画卷。

    在我国三峡地区发现的距今200-300万年的龙骨坡人,已经会使用和制造简单石器了,并发现了大量的经过打制加工的石器,被命名为龙骨坡文化,为世界最早的人类文化遗存!

    在我国福建省,云南省发现的大片打制石器场所,已经发现了制作复杂的石器,时间距今均在80万年以前,说明中国石器时代要远早于世界其他地方出现的石器时代(距今30—50万年之间),表明了我国是世界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中华祖先最早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文明起步与探索。

    使用火是人类开始摆脱蒙昧状态进入文明时代转折的重要标志,而我国祖先就是世界上最早会使用火的民族距今约50万年,同时也是最早会使用人工取火的民族,早在距今10万年—30万年前的北京人时期就会人工取火了。

    走出洞穴,建造房屋是人类进一步进入文明,摆脱蒙昧又一重要标志,我国云南省发现的房屋距今已至少2.6万年!

    中华民族穿衣服的历史距今至少一万年,远早于其他民族。穿衣服是人类正式进入文明社会的象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会是用船的民族,发现的最早的独木舟距今7000年。

  我国是世界上农耕文明发源最早的国家,其年代远远超出其它文明。就人类几大文明发祥地来说,西亚农耕文明发源较早的地方局限于所谓的新月形沃土地带,时间约在公元前10.7万年;相比起来,两河流域、印度就晚了许多。

  而在我国,北京山顶洞人就进入了农耕文明,其年代约在公元前2.5万年前后;湖南道县玉蟾岩农业文化遗址,其年代在公元前2.05—1.65万年之间;

  我国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洞等史前遗址,通过植硅石和孢粉分析等科学测验,发现了距今1.2万年前的野生稻石标本和距今1—0.9万年前的栽培稻植硅石标本,这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水稻标本;

  湖南澧县彭头山古文化遗址中出现了距今0.9万年前的人工栽培水稻,并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稻作遗存。

    我国长江中上游流域的上山文化遗址,发现了一粒稻米,距今已1万年以上,大约在1万年—1.2万年间。

  我国陶器制作时代最早,工艺最精。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的距今2—1.5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未期及距今1.4—0.9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连续文化堆积中,后者还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原始的陶片,距今1.2—1.1万年前的广西柳州大龙潭和广东英德青塘圩遗址中出土的陶片上已饰有绳纹,而此时人类的另外几大文明还基本处于蒙昧阶段;

  中国北方距今0.8—0.7万年前的陶器,无论从其制作工艺还是造型、纹饰、彩绘,都远远超出同时代其它有陶文明;而日本、美洲古代陶器的出现其形态特征往往与中国一些时代的陶器极为相似,恰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中国远古先民极早就来到了这些地方,繁衍生息,开拓文明。

  随着文明的进步,家畜饲养业发展起来,最先饲养的是猪、狗、鸡、牛,不晚于8000年前,六畜中的马与羊稍晚,其中有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家猪和家鸡的遗存。

    我国的手工业最早发生,发展最快。距今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已中充分显示了中华先民纺织业的发展,中国丝织物后来成为古代文明史上横贯中西最为耀眼的彩带。

    河姆渡文化出土的玉钺说明了那时已有了专门行使世俗权利与祭天神权的人或集团。

    浙江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医用石针,说明了我国早在8000年前就产生了针灸疗法。山东云雀山遗址出土的医用针稍晚,时间距今也在4000-6000年间。

    山东省出土了一具5000年以前的头骨,上面有一规则圆孔,经科学检验发现该头颅的主人生前曾做过开颅手术,而且手术进行相当成功,在手术后又生存了数月时间。这一点可以从该头骨愈合的情况检验出来。这说明中国人是最早掌握外科手术,尤其是开颅这样高难度的手术的民族。

  中国玉器业的发展早在8000年前就较成熟,独树一帜;

   漆器业举世无双,堪为绝技;

   冶铜业与西亚同步,工艺独步于世;

    天文历法独领风骚,七日星期制的使用远远早于犹太人巴比伦人二千年;

    河南出土的八千多年前的骨笛,多为七孔,具备音阶结构,能吹奏出旋律;

    在赤峰市翁牛特旗白庙子山中发现了新石器早期的北斗七星岩画,时间距今达万年之久;

公元前6680—6420年的河南舞阳贾湖古文化遗址出土的甲骨文和石刻文,已初具殷墟甲骨文之雏形(及至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宜昌杨家湾遗址的陶文已十分成熟)......

    中国公元前3000-公元前9000年间成书的《山海经》,《禹贡》成为了人类最早的地理大发现。其中《山海经》记载的地理范围西起今天西亚及里海地区,东包整个南北美洲,北达北冰洋,南括大洋洲,其囊括地域之广,记载之详令世人为之震撼。《禹贡》记载的禹夏朝的疆域西起陇蜀合云贵地区,东越大海至流球及日本南部,北至蒙辽并朝鲜半岛,南至岭南及福建沿海。其辽阔程度超过当时任何一个文明范围。

    山西省出土了一具2.6-2.8万年前的兽骨,上面刻有早期类似文字的符号,后人解读其意为帝葊兹天地分判,帝葊兹即燧人氏。

    公元前6000年左右兴隆洼文化玉器的熟练制作,裴李岗文化文字的出现,磁山文化遗址中数十万斤剩余粮食的发现,这些有机联系的现象集中反映着中华远古文明的孕育。

    浙江省出土世界最早的石人雕像,距今已有9000年左右!

    中国台湾海峡澎湖海域发现巨大的石墙及城市遗迹。距今至少10000年!

    中国云南抚仙湖水下遗址发现了巨大的金字塔建筑及其大量的人类文化遗存,其时间要早于古埃及文明,其规模大于古埃及文明,其伟大成度超过古埃及文明。在该湖周围存有世界最早的生命演化遗迹。

    距今5500—6400年间的辽宁省红山文化发现的庞大的神庙,巨大的金字塔建筑遗迹比古埃及文明毫不逊色。


牛河梁女神庙遗址由多室的主体与附属的单体组成。

牛河梁第二地点大型祭坛直径20米。

    陕西姜寨出土了公元前4675年中国最早的青铜器,一段黄铜管。内蒙古西台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多块铸铜陶范,以后在河南龙山文化,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大汶口文化时期,红山文化时期就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辽河流域普遍出现了王权制国家形态,在发掘的皇(王)陵中,出土大量的配葬品,皇(王)冠,容斧,玉钺,玉斧,琮壁(祭天神器)及人殉。

    江苏金坛三星村出土的6500年以前的成规制的石制斧钺,表明了那时中国已经有了世界最早的常备军。

    河南濮阳发现的6500年前的皇陵,有三人陪葬,在墓主人两旁有玉石铺就的一虎,一龙,显示了墓主人崇高地位。经初步验证,应为蚩尤墓。其尸骨散落,明显是被惨杀的,其状与文献史料完全吻合,史载:蚩尤被黄帝擒获,用重刑处死,被其臣民秘密埋葬,有两少年及一青年男子自愿陪葬。玉石摆成龙虎之状,以应其曾为帝王的尊位!

    仰韶文化出土了大量的奴隶陪葬墓,反映了制历权(社会政权)的形成和神权的高度集中;

    内蒙古出土世界最早人工种植的谷子与粟,距今7000年!

    在中国,我们先祖早在10000年前就懂得了观察天象和气候,并和农业生产结合,创造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夏、秋、冬等八个重要节气,后经伏羲、黄帝时代的进一步完善,已在农业社会中得以广泛的应用了。可以说我们中华民族是研究和掌握天文、地理、物候知识的最早的民族。

    淮阳平粮台古城遗址发现的陶片经专家考证后,其上图案被确认是目前我国古文字学界发现的最早的文字符号,比甲骨文要早1500多年。平粮台曾是史书记载的太昊之墟

    湖南出土世界最早的面条距今40006000年,最早的石俑群,有数百件之多,距今时间40006000年间!

    湖南澧县古城墙的发掘证实我国6000多年前至7000年前间就有了城墙的建造和城市的出现……

    公元前6100——5600年的河北武安磁山遗址中发现窖穴达88个之多,储藏粟的总量约10万余斤之多;

    安徽发凌家滩遗址现了5000前左右的炼铁遗迹,及精确到0.01毫米的钻孔玉人像!

 黄河,长江中下游发现大量的5000年以前的城市遗址,广泛分布于山东,河南,浙江,湖南,山西,四川等省。

    甲金文中早有证据证明伏羲(东方曰析)、黄帝、女娲(在甲骨中记为娥),帝夔、尧、舜、禹、汤及夏启的实存,证明《尚书》等古经典的可信性。

    第三章:上古中华

    结论只能如此:华胥氏时代文明曙光初露,再经数百年的发展,伏羲时代则以国家文明傲视全球。随着以大地湾文化为基础的华胥氏超级部落联盟(已具半国家性质)势力的渐衰,而发源于康青藏高原河湟地域后逐渐东进到甘肃陕西的雷泽氏与华胥氏联姻后产生的伏羲部落,与东方莱夷部西进的女娲部落联盟后形成巨大族团,经贾湖文化,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发展,大规模从山东、江浙与甘肃、陕西东西对进北征南下,于公元前7724年统一中原,公元前7709年迁都泌阳盘古山居中央守中,这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文明——中华伏羲国家诞生了。它西起关陇,东至大海,南括长江中下游,北越燕山而跨蒙辽,其辽阔版图为四千年、四千五百年后的古埃及、古巴比伦所无法企及。壮哉!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断涌现,通过考古学、古文献学、考古年代学、古天文学、古气候学气象学等的综合研究,使我国社会各起讫的相近历史年代显露端倪。

    朝代帝世年数历史年代备注(个人执政与氏族执政应该严格区别开,严格的说凡是人名后面称为××氏的带有氏者皆氏族也,就表示氏族的一个时代或朝代和一个家族,如说神农氏是炎帝之后是可以的,但不应该把炎帝说成是神农氏,两人相距年代久远。又如伏羲氏、神农氏等,并不是指一个人,更不是什么母系社会产物的解释。凡是有其母无其父有感而生者,皆因其有所避讳,故因此言之。)。

    第一节:三皇伟业

    燧人氏族:(公元前年50000--公元前15000--公元前7724年)后期公元前8003年立天齐建木,开始形成固定的祭祀场所、祭祀中心、社会活动中心,标志着中华上古国家开始形成!

活动地区   活动氏族           活动开始时间      活动结束时间

河湟地区   燧人时代           公元前约5万年   公元前15千年

昆仑山地区 燧人-魁隗氏期      公元前约15  公元前12千年

祁连山地区 燧人-华胥氏/赫胥氏 公元前约12  公元前11千年

六盘山地区 燧人-盘古时期      公元前约11  公元前7724

: 1.公元前12千年至公元前11千年时期华胥氏/赫胥氏东迁。 2. 燧人氏被后世尊为天皇,是为姒婼氏。

    公元一万年前,燧人氏自康、青、藏高原分南北两路东迁。南路主要是黑虎支,北路是牛羊支和白虎支。其中南路发展为古苗蛮集团,北路发展为燧人伏羲羌戎集团。

    由青海、甘肃东下的羌支中的一个氏族集团首先发明舍饲牲畜和栽培牧草,并培植莱麦(野生青稞),这就是伏羲氏。

    伏羲立国:

    公元前7744年伏羲氏与女娲完婚于今陕西凤州,公元前7724年伏羲于甘肃榆中代燧人氏,继天道木德为王,为百王之先,正式立国称帝,国号羲,是为罗奉元年. 伏羲人治天下,史称人皇。(伏羲年号及世系表参考苗族古歌得到)。

    伏羲疆域: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之国,东至日出之次,榑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里,太昊句芒所司者二万二千里。伏羲为太昊氏,风姓。

    一九八七年贾湖遗址出土的甲骨文与安阳段墟甲骨文字无异,始知在公元前五千年至七千年间已有典藉记载。

    第十九代纯血缘伏羲和第七十三大伏羲在贾湖完成了上元太初历,在节芒(伏旻)帝时颁布,后归入炎帝系成为炎帝历法。

    中国古代原始社会在三皇五帝之前普通的人是没有姓氏的,中国的宗法历史是以皇家族谱为开始的,自从伏羲创建八卦文字和建立行政区后才分封姓氏,当时的百姓都是皇亲贵族,自从官学失守私学兴起时才又有了千家姓或万家姓。

    伏羲称帝接燧人氏祭天权,重建天齐表木,名大风雨表。以木星为天象主测星,以织女为北极星,以北斗九星柄梗河一与大角摄提,角宿为天下春季之始,创一年十月,一月36日之历法,后又在年尾加五日为过年,为春节,以应地球公转一周为一年,为365日。

    伏羲首设柱下史以历天象,首筑垣为城为都,设灵台为祭祀中心,立巫政人事管理制度,而有官职分部,尊始祖雷明王而以龙纪官,故为龙师而龙名。

    公元前7723年伏羲成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政府机构或曰责任内阁,命大庭氏为居龙氏,治屋庐,营建筑,安营扎寨,垒坝筑垣,砌方坛。薮魁氏为水龙氏,导洪水,滋草木。阴康氏为土龙氏,治田地,主农田与放牧。混沌氏为降龙氏,驱民害。昊英氏为潜龙氏造甲历。朱襄氏为飞龙氏造书挈,巫师,军师。以共工氏为上相,主管天齐表木观象台,主持大风雨表观测,用八索判别方向,为历法总官,掌祭天权,地位仅次于伏羲,故康回以职司名。(后因公元前7722年不周山突发天灾,天柱倾倒。骊侯认为是共工之责任,亵渎神灵招来天谴,所以伏羲与女娲商议罢共工之职,以骊侯为上相,接共工祭天权,共工不服,与骊侯部大战,撞坏了主表,天柱被毁,女娲怒。放逐共工康回于祁连,共工含愤死去。并迁天柱表于榜罗。)柏皇氏为下相,朱襄氏为左监,昊英氏为右监,栗陆氏居北为冬官黑龙氏主墨杆,赫胥氏居南为夏官赤龙氏主赤杆,昆吾氏居西为秋官白龙氏主白杆,葛天氏居东为春官青龙氏主青杆,阴康氏为中官黄龙氏,又有尊庐氏名锵,居镪台之阳,主物资供给,粮食储备,牦蟒氏主民情与防御,保卫。

公元前7710年,罗奉十五年,伏羲居宝丰,召百姓官长,分判天下,曰:天下三镇太行山为五行,王屋山为天下之中,山名中条山,水为中河,地为中原,表为中央,建木梭罗;封女娲氏于汝阳,统领中州,居汝水娲水葊兹氏于磁山,雷祖氏于兖州,华胥氏于华山华阳;上相中央氏于沁水沁阳,下相柏皇氏于王屋柏香,地官共工氏于太行共山治水,史官朱襄氏于襄城仍造书契,历官昊英氏于伊水鸣皋仍修甲历,栗陆氏于西华及栗广之野仍导水泉滋草木,骊连氏于骊山,葛天氏于长葛,阴康氏于太康仍主治田里;金提氏于桐柏太白顶主化俗,乌明氏于东明主建福,视默氏于犬丘主灾恶,中官土正纪通氏于王屋主中表,仲起氏于屿番主海陆,阳侯氏于阳谷主江湖,宿沙氏于东平主海盐;春官木正重于青丘,夏官火正祝融于陈留,金正秋官该于秦岭太白山,冬官水正修熙于龟蒙山;尊卢氏于鸿卢水,混沌氏于昆吾屯留,大庭氏于具茨山,有巢氏于朝城,无怀氏于裴城,燧人氏于遂平诸君各守疆土,分理海内,政化大治。(待续)

(续)公元前7709年,伏羲南迁于沁阳盘古山,居中央守中。崩于桐柏鸡公山。

    伏羲死,女娲时年52岁,代伏羲摄政天下,伏羲二世三世皆听命于女娲,称女皇,死葬风陵渡,寿90岁。

    自第一代伏羲至少昊为伏羲氏执政时代,凡124年。第七至第十代帝为女娲氏时代。女娲氏没,大庭氏王。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迁巢湖),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皆袭庖牺氏(即伏羲氏)之号,1260年。

    注:为孟春,28宿始于于大角﹑角。《易》:帝出月建寅。《史记?律书》:太史公曰:在旋玑玉衡以齐七政,即天地二十八宿。十母,十二子,锺律调自上古。建律运历造日度,可据而度也。合符节,通道德,即从斯之谓也。《史记?天官书》:大角者,天王帝廷。其两旁各有三星,鼎足句之,曰摄提。摄提者,直斗杓所指,以建时节,故曰摄提格依据岁差天象来计算伏羲所处于的历史年代。并参考相关文献及最新考古发现定义的。

    伏羲氏族:历八十六世2717年公元前7724--公元前5008年(公元前7722公元前7690共工据祭天地称霸神州).第一次以德而王统一上古中华!(女娲氏在伏羲崩后摄政连续8代,伏羲氏直系后代即大伏羲氏执政24代。)

 

伏羲氏族(公元前7724公元前5008年)

帝序 帝号 寿数 即位年龄 在位年数 即位时间 结束时间

 1 伏羲 67 49 18 公元前7724年 公元前7707

 2 遵移 59 37 22 公元前7706年公元前7685

 3 师遵 58 34 24 公元前7684年公元前7569

 4 太昊 66 24 42 公元前7568年公元前7527

 5 昊遵 44 42 2 公元前7526年公元前7525

 6 少昊 64 48 16 公元前7524年公元前7509

 7 尊节 50 22 28 公元前7508年公元前7481

 8 伏泰 66 29 37 公元前7480年公元前7444

 9 羲号 69 28 41 公元前7443年公元前7403

10 印枪 72 30 42 公元前7402年公元前7361

11 新印 70 44 26 公元前7360年公元前7335

12 盒印 52 46 6 公元前7334年公元前7329

13 ① 64 24 40 公元前7328年公元前7289

14 ② 56 18 38 公元前7288年公元前7251

15 随象 66 39 27 公元前7250年公元前7224

16 伏显 60 27 33 公元前7223年公元前7191

17 可塑 70 38 32 公元前7190年公元前7157

18 郁苓 56 40 16 公元前7156年公元前7141

19 文载③ 77 36 41 公元前7140年公元前7100

20 昊英④ 62 58 4 公元前7099年公元前7096

21 朱象⑤ 58 44 14 公元前7095年公元前7082

22 勾芒⑥ 53 38 15 公元前7081年公元前7067

23 佘蓄 50 38 12 公元前7066年公元前7055

24 象团 66 35 31 公元前7054年公元前7024

25 象伟 62 28 34 公元前7023年公元前6990

26 节触 65 30 35 公元前6989年公元前6955

27 伏案 56 32 24 公元前6954年公元前6931

28 曲秦 66 31 35 公元前6930年公元前6896

29 随秦 52 27 25 公元前6895年公元前7871

30 皂安 46 31 15 公元前6870年公元前6856

31 伏荌 64 34 30 公元前6855年公元前6826

32 起望 56 31 25 公元前6825年公元前6801

33 河圭 66 27 39 公元前6800年公元前6762

34 义和⑦ 56 44 12 公元前6761年公元前6750

35 节旼⑧ 68 48 20 公元前6749年公元前6730

36 羲昊⑨ 72 36 36 公元前6729年公元前6694

37 圭胤 62 34 28 公元前6693年公元前6666

38 泰望 64 29 35 公元前6665年公元前6621

39 施公 69 36 33 公元前6620年公元前6588

40 围良 71 37 34 公元前6587年公元前6554

41 亏象 70 31 39 公元前6553年公元前6515

42 围伏 70 32 38 公元前6514年公元前6476

43 伏义 54 28 26 公元前6475年公元前6450

44 成义 67 32 34 公元前6449年公元前6415

45 肆万 71 40 31 公元前6414年公元前6384

46 归纹 59 42 17 公元前6383年公元前6367

47 伏秧 40 25 15 公元前6366年公元前6352

48 团号 61 32 29 公元前6351年公元前6323

49 秦枪 70 35 35 公元前6322年公元前6288

50 革池 71 37 34 公元前6287年公元前6254

51 枪兰 69 43 26 公元前6253年公元前6228

52 三那 71 39 32 公元前6227年公元前6196

53 革兰 51 33 18 公元前6195年公元前6178

54 赤禅 62 25 37 公元前6177年公元前6141

55 洛枪 46 29 17 公元前6140年公元前6124

56 附前 66 52 14 公元前6123年公元前6110

57 洛前 65 33 32 公元前6109年公元前6078

58 桑味 76 42 34 公元前6077年公元前6044

59 伏杞 71 32 39 公元前6043年公元前6005

60 随嚭 62 27 35 公元前6004年公元前5970

61 鹏烁 76 29 37 公元前5969年公元前5923

62 茜河 68 29 39 公元前5922年公元前5884

63 规辛 72 35 37 公元前5883年公元前5847

64 金乌 73 29 44 公元前5846年公元前5803

65 掮师 71 31 40 公元前5802年公元前5763

66 鳕河 70 29 41 公元前5762年公元前5722

67 汝信 68 28 40 公元前5721年公元前5682

68 罗秦 62 29 33 公元前5681年公元前5649

69 风叱 66 31 35 公元前5648年公元前5614

70 峙龙 70 27 43 公元前5613年公元前5571

71 达河 64 32 32 公元前5570年公元前5539

72 荷曲 72 29 43 公元前5538年公元前5496

73 达耳 74 29 45 公元前5495年公元前5451

74 媒兰 70 36 34 公元前5450年 公元?? 公元前5377

76 因康 62 31 31 公元前5376年公元前5346

77 强烁 76 33 43 公元前5345年公元前5303

78 泽治 71 42 39 公元前5302年公元前5274

79 渭毫 66 34 28 公元前5273年公元前5242

80 苍茫 69 36 33 公元前5241年公元前5209

81 节曲 69 35 34 公元前5208年公元前5175

82 风和 70 46 24 公元前5174年公元前5151

83 节氏 66 32 34 公元前5150年公元前5117

84 太河 69 25 44 公元前5116年公元前5073

85 大耀 78 40 38 公元前5072年公元前5035

86 节芒(伏旻) 71 44 27 公元前5034年公元前5008

注:

.伏羲为太昊氏,其朝原历七十七帝,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之帝号为后所列,有待进一步证实。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所历时间有一说为伏羲朝中断时期,即无王时间(曾有共工称霸九州,大洪水等等事件出现)。公元前5007-公元前5000年为中皇山女娲氏执政,后纳入炎帝氏族。

    炎帝氏族(包括神农氏族):21488年公元前5000--公元前4513.继以德服天下,第二次统一上古中华.后世尊为地皇。炎帝氏族世系由《山海经》得。神农氏世系由《春秋纬命续》,《通鉴外纪》等记载。

    炎帝氏族(公元前5000---公元前4514年)

帝序 帝号 寿数 即位年龄 在位时间即位时间结束时间

1 炎帝 68 19 49 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4952

2 炎居 57 24 33 公元前4951年公元前4919

3 节并 63 21 42 公元前4918年公元前4877

4 71 20 49 公元前4874年公元前4828

5 祝融 70 24 46 公元前4825年公元前4782

6 共工① 59 18 41 公元前4781年公元前4741

7 后土 64 20 44 公元前4740年公元前4697

8 唭鸣 42 22 22 公元前4696年公元前4660

9 夸父 49 33 16 公元前4659年公元前4644

10 赤召 59 19 40 公元前4643年公元前4604

11 墙夷 42 23 19 公元前4603年公元前4585

12 捷个 46 19 27 公元前4584年公元前4558

13 大簞 46 24 22 公元前4557年公元前4536

14 49 29 22 公元前4535年公元前4514

:

1.共工与祝融相争为帝,天下大乱,神农氏以众望所归登基为帝,天下遂号神农。炎帝与神农皆为列山氏。

2.神农氏为帝后,炎帝号虽仍存,但已不能号令天下了。

    神农氏族(公元前4766---公元前4513年)

帝序 帝号 寿数 即位年龄 在位时间即位时间结束时间

1 神农 50 17 33 公元前4766年公元前4734

2 临魁 64 23 41 公元前4733年公元前4693

3 帝承 65 24 41 公元前4692年公元前4652

4 帝明 49 22 27 公元前4651年公元前4625

5 帝宜 70 24 46 公元前4624年公元前4579

6 帝来 48 33 15 公元前4578年公元前4564

7 帝克 43 20 23 公元前4563年公元前4541

8 榆罔 77 31 26 公元前4540年公元前4513

:

1.公元前4766年职能帝位,史称神农氏,木主司天大巫。

2.公元前4513降封卢氏城,不受,南迁今湖北厘山﹑神农架,因为行医而尝百草,不期中毒过甚,死葬湖南茶陵白鹿原.后祝融接替帝位,疆域广有湖北丹水以南各地,实与黄帝各有天下之半。其国延续至颛顼时代。

    东夷蚩尤(又称赤怒剽仰天灵威大帝)朝:历370年公元前4585--公元前4515年,是中华最早会金属冶炼的民族,蚩尤时已知冶铜,用铜作兵器,兼并二十一位诸侯。开启了中华最早的金兵时代,与黄帝同被后世尊为兵主。后被黄帝击杀,余部南迁其首领仍称蚩尤历4112年,公元前4515--公元前4405年.蚩尤世系由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古歌流传。

    蚩尤和黄帝都拥有铜兵,故称兵主。我国发现最早的铜器遗物是姜寨仰韶文化出土的黄铜管(含铜65%,锌25%,其他成分10%,故有人认为是青铜),经测定在公元前四六七五年前后。在内蒙古西台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多块铸铜陶范,以后在河南龙山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马家窖类型文化遗址中都有铜器发现。

    蚩尤氏族(公元前4585---公元前4406年)

帝序 帝号 寿数 即位年龄 在位时间即位时间结束时间

1 虺蚛 52 24 28 公元前4585年公元前4558

2 47 31 16 公元前4557年公元前4542

3 蚩尤 42 17 27 公元前4541年公元前4515

4 蚩啄 51 29 22 公元前4516年公元前4495

5 回虻 59 30 29 公元前4494年公元前4466

6 49 20 29 公元前4465年公元前4437

7 56 25 31 公元前4436年公元前4406

:

1.公元前4515年蚩尤牺牲.秘密葬于河南省濮阳地区。

2.蚩尤死后,其部南逃至云贵地区,首领仍袭蚩尤名号.疆域占有云贵黔及桂湘两省西部地区。 

    第二节:五帝功绩

    黄帝与炎帝、蚩尤的战争: 

    公元前4515年涿鹿之战。公元前4515年正月黄帝在解村擒杀蚩尤。公元前4514年炎黄阪泉之战,十月炎帝后裔戈即夸父在潼关被杀,公元前4513年神农氏末帝榆惘氏被黄帝在卢氏城封侯,榆惘氏不受,遂率部南下湖广!黄帝遂第一次用武力统一中华,第三次统一上古中华!史载:天下诸侯咸接伏首,谓: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黄帝朝:25464年公元前4513--公元前4050年(黄帝开启了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华玉兵时代,也开启了武力征伐天下的时代,产生了中国最早的奴隶。但其大用干戈,强行统一文字等加强统治的措施,引起各氏族的反叛,出现了延续百余年九黎乱德的严重事件。)。


黄帝画像。

炎帝画像。

黄帝战蚩尤画像石。

    《太平御览》卷七十九引《尸子》称:子贡曰:古昔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此之谓四面

    《史记?五帝本纪》又说:轩辕之时,神农氏衰……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里,三战,得其志……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是为黄帝。可见,黄帝之称是取得中央政权之后?,有青云春官、缙云夏官、白云秋官、黑云冬官、黄云中官。都由不同族团领袖担任,中官为掌四时的总正,由黄帝族担任。另设左、右大监,监督四方诸侯国,故有黄帝四面之传说。缙云春官由炎帝族一支担任??担任,单盈才,太山稽为辅;沮涌,苍颉为左、右史;蚩尤(归顺的一支)明天道为当时;大常(常先)察地利为廪者;奢龙辨东方为土师;祝融辨南方(果童)为司徒;大封()辨西方为司马;后士(句龙)辨北方为李等,皆为朝官。命伶伦造律吕,隶首作勾股记数,沮涌仓颉造云纹书(整理加工以前各方国之文字)。命缧祖养蚕、缫丝染五色衣。以玉(坚石)作兵器、造舟、车发明指南针等。

    黄帝在公元前四五一一年实行划一的土星轩辕六十龟甲历《调历》(大挠作),易服色为黄,以示易姓受命。废除以前的上元太初历,金星历、水星历。

    黄帝疆域:东至于海,登丸山,乃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匈奴先祖),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

    黄帝后期,由于东夷各族复兴,原炎帝裔逐渐返回故地,所以无法在继续控制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中原局势,黄帝氏族被迫退往燕山,辽河流域,创造了繁荣的红山文化。

    黄帝军制:据皇初考,黄帝定天下,内设大将,将师立为上将军,建华盖,立斗献。外置大司马五人,大将军二十五人,偏将军百二十五人,裨将军千二百五十人,校尉二千五百人,司马三万七千二百五十人,(诸)侯(兵)十一万二千五百人,当百二十二万五千人。士吏四十五万人,士三百五十万人。应协于易弧矢之利,曰:威天下。预受符命之文,稽前人将吏之备也。《全上古三代文》

    黄帝氏族(公元前5090公元前4053年)

帝序 帝号 寿数 即位年龄 在位时间 即位时间结束时间

1 枪术① 80 24 56 公元前5090年公元前5036

2 茴芒 62 33 19 公元前5035年公元前5017

3 赤哲 69 22 47 公元前5016年公元前4970

4 少典 57 24 33 公元前4969年公元前4937

5 黄夷② 65 29 36 公元前4936年公元前4901

6 大号 64 25 39 公元前4900年公元前4862

7节茴 71 23 48 公元前4861年公元前4814

8号泽 66 39 27 公元前4801年公元前4775

9葛应 52 19 33 公元前4774年公元前4742

10回样 52 27 35 公元前4741年公元前4707

11昌奎 62 19 43 公元前4706年公元前4664

12象荽 72 18 54 公元前4663年公元前4610

13连邦 70 19 51 公元前4609年公元前4559

14邦兴 66 21 45 公元前4558年公元前4514

③ 61 30 31 公元前4513年公元前4483

69 24 45 公元前4482年公元前4438

51 30 21 公元前4437年公元前4417

59 26 33 公元前4416年公元前4384

64 47 17 公元前4383年公元前4367

66 30 36 公元前4366年公元前4331

51 24 27 公元前4330年公元前4304

转茸 50 25 25 公元前4303年公元前4279

贯俞 67 27 20 公元前4278年公元前4259

恚文 64 25 39 公元前4258年公元前4220

成契 62 27 35 公元前4219年公元前4185

芊召 66 22 44 公元前4184年公元前4141

汇阳 58 24 34 公元前4140年公元前4107

昌块 60 29 31 公元前4106年公元前4076

号次 52 26 22 公元前4075年公元前4054

:

.①②③所代表的时期为黄帝时代的三个不同的族氏分期,分别为:天鼋少典氏黄姬氏.姬姓黄夷氏族.黄帝氏族。

.姬芒公元前6513年称帝,帝号黄帝,袭天鼋氏国号,名轩辕国,帝都涿鹿,名轩辕台。

.姬芒后黄帝氏族又分四个时期:1.涿鹿姬轩辕黄帝时代(公元前4513-公元前4366).2.灵宝姬姜有熊黄帝时代(公元前4366-公元前4258).3.新郑鬼酉缙云帝鸿黄帝时代(公元前4528-公元前4140).4.汾晋姬祁帝轩黄帝时代(公元前4140-公元前4049). 史传黄帝寿一百一十到一百一十七岁或言在位一百年,系指涿鹿时代黄帝氏族执政时期。 (待续)

(续)少昊颛顼时代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少昊之前,天下之号象其德(政绩),颛顼以来,天下之号因其名(以部族国族联盟,称雄天下的名号),象其事(部族联盟宗主领袖及其臣属的社会分工或官职分属之性质),因此只能记载眼前发生的事,无法追记以往之事。

    少昊朝:7261年公元前4050--公元前3790.(少昊金天氏登临帝位立国后,为团结各族,免于纷争,采取宽松治理政策,不断立族分氏,以族为国,支庶迅速繁衍,遍布山东、辽东半岛,国族上百。允许各氏族重立各自文化体系,导致城邦林立,各自为政。各部因水患频繁相自独立,涣散了少昊巫政集权)

    少昊时,保留了鸟官制,又实行金星历,日月阴阳合历。凤鸟氏为历法之总正;玄鸟氏主管春分秋分节令,名司分;伯赵氏主管夏至冬至节令,名司至;青鸟氏主管立春、立夏、名司启;丹鸟氏主管立秋、立冬,名司闭,祝鸠氏为司徙,睢鸠氏为司马,鸿鸠氏为司空,爽鸠氏为司寇、鹘鸠氏为同事,这五鸠教化管理百姓,五雉氏管理百工,改良器物用具,统一度量衡,使百姓遵循农时不乱耕作。

    少昊氏族(公元前4053---公元前3770年)

帝序 帝号 寿数 即位年龄 在位时间 即位时间结束时间

1 清洧 61 26 35 公元前4053年公元前4019

2 62 27 35 公元前4018年公元前3984

3 57 21 36 公元前3983年公元前3948

4 炀艮 55 26 29 公元前3947年公元前3919

5 57 24 33 公元前3918年公元前3886

6 畅葵 76 16 60 公元前3885年公元前3826

7 匠敬 78 23 55 公元前3825年公元前3771

:

1.公元前4053年少昊清职能帝位,取代黄帝氏号。为金天氏。

2.少昊清阳帝鸷支:黄帝于公元前4510年封为东夷司马鸟师。

3.少昊末世巫政乱德,匠敬实际在位35,公元前3790年禅位于颛顼。

    颛顼朝:16411年公元前3790--公元前3380年,(颛顼朝进行历法改革,将祭天地之神权收归中央王族,用重,黎二氏族祭天地,统一历法,宗伏羲、建寅,颁颛顼历。取消各城邦,各氏族的本来历法,文化及祭天地的神权,以绝天地通,加强中央王族政权的统治力量。引起其他氏族不满,使夷夏联盟开始趋于解体)。

    颛顼任命少昊四裔叔重为木正、该为金正、以修熙为水正、黎为火正、四叔世不失职。重和黎族独司天地鬼神以来又被称为祝融。不仅颛顼用之,其后裔直至夏、商世司天地。周时,程伯、休父为其后。其疆土北至漠北,东至黑龙江东北,西至昆仑流沙弱水,南至交趾,皆为颛顼之天下。

    颛顼氏族因水患及与共工争天下之缘故,此时的共工氏首领帝江,称涅(涅为共工自立的天表之地名涅丘)。确立了十日一旬的四季(四时)纪历法并确立了四年置闰法。末代颛顼被迫率部众北迁黑龙江及其以北地区,建都北维,领有辽河??干戈、尚武,又名玄武,北方玄武大帝。后因陷于洪水,半身瘫痪,死后与九嫔同葬于扶余山(今吉林省境内)。帝俊承袭帝位,成为与中原王族统治地区并立与北方的政权。

    颛顼氏族(公元前3903---公元前3348年)

帝序 帝号 寿数 即位年龄 在位时间即位时间结束时间

1 52 27 25 公元前3903年公元前3879

2 69 31 38 公元前3878年公元前3841

3 魁枪 39 26 13 公元前3840年公元前3828

4 魁岳 52 29 23 公元前3827年公元前3791

5 颛岳 62 20 42 公元前3790年公元前3728

6 有个 71 39 32 公元前3727年公元前3696

7 培央 66 30 36 公元前3695年公元前3660

8 上强 57 29 28 公元前3659年公元前3632

9 昌螽 60 25 35 公元前3631年公元前3597

10 住面 54 31 23 公元前3596年公元前3574

11 肖会 60 24 36 公元前3573年公元前3538

12 美勾 63 26 37 公元前3537年公元前3501

13 卜习 56 24 32 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469

14 贵尤 69 30 39 公元前3468年公元前3430

15 祥象 66 22 44 公元前3429年公元前3386

16 佳炬 70 26 37 公元前3385年公元前3349

:

1.颛顼氏族在公元前3790年承少昊帝位,国号高阳。

2.到第一代颛顼帝名芒,颛顼氏族已有300多年。

  帝喾朝:21579年公元前3377--公元前2799.(颛顼氏族北迁后,居住在伊洛地区的高辛氏摄政王喾举兵伐共工,喾使吴回复居火正,仍为祝融之官。共工氏被彻底打败,向北逃亡,中原无主,喾于是代颛顼称帝,始称帝喾,号高辛氏。期间洪水泛滥,天灾不断,使帝喾朝统治不稳,各部争斗较多。)。

    帝喾氏族(公元前3431公元前2799年)

帝序 帝号 寿数 即位年龄 在位时间 即位时间结束时间

1 姜岌 37 32 5 公元前3431年公元前3427

2 姜夏 61 37 24 公元前3426年公元前3403

3 姜未 52 30 22 公元前3402年公元前3378

1 喾美 52 29 23 公元前3377年公元前3355

2 沙美 44 30 14 公元前3354年公元前3341

3 60 27 33 公元前3340年公元前3308

4 香莫 65 24 41 公元前3307年公元前3267

5 长昼 70 44 26 公元前3266年公元前3241

6 68 37 31 公元前3240年公元前3210

7 71 40 31 公元前3209年公元前3179

8 桑甘 66 29 37 公元前3178年公元前3142

9 51 27 24 公元前3141年公元前3118

10 杜里 40 29 11 公元前3117年公元前3107

11 69 30 39 公元前3106年公元前3068

12 姗先 64 42 22 公元前3067年公元前3046

13 森浸 57 37 20 公元前3045年公元前3026

14 41 19 22 公元前3025年公元前3004

15 亲义 62 30 32 公元前3003年公元前2972

16 上施 59 40 19 公元前3971年公元前2953

17 森辈 59 30 29 公元前2952年公元前2924

18 山回 61 37 14 公元前2923年公元前2900

19 立库 66 32 34 公元前2899年公元前2866

20 蒋戍 70 41 29 公元前2865年公元前2837

21 巴加 74 37 27 公元前2836年公元前2800

:

1.喾美于公元前3380年接颛顼帝位,都大辛店,为第一代帝喾.国号高辛。

2.末代帝喾年间天灾人祸,时在位帝喾之君命羿下国. 司衡羿之爱妻为嫦娥。

    帝挚朝:17443年公元前2799--公元前2357.(帝喾东迁濮阳时,封弟挚于其领地辛(伊川大辛),后承帝喾王位。末代帝挚禅位以后,尧封挚于此仍称高辛氏。时防王作乱,数侵边境,帝挚起用共工治水,盘瓠氏带领獒犬定边,吴回平叛,并先后与蚩尤﹑夸父、神农九黎结盟,后天下大治,再次出现了九族共和的安定局面。

    帝挚氏族(公元前2799-公元前2357)

帝序 帝号 寿数 即位年龄 在位时间 即位时间结束时间

1 63 32 31 公元前2799年公元前2767

2 70 40 30 公元前2768年公元前2739

3 67 32 35 公元前2738年公元前2704

4 66 40 26 公元前2703年公元前2678

5 68 29 39 公元前2677年公元前2639

6 光良 72 31 41 公元前2638年公元前2598

7 向妹 64 50 14 公元前2597年公元前2584

8 山叭 69 44 25 公元前2583年公元前2559

9 65 30 35 公元前2558年公元前2524

10 沟次 50 27 23 公元前2523年公元前2501

11 控卯 56 35 21 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480

12 川旨 40 27 13 公元前2479年公元前2467

13 长啮 61 39 22 公元前2466年公元前2445

14 68 40 28 公元前2444年公元前2417

15 能其 57 41 16 公元前2416年公元前2401

16 斯遂 73 39 34 公元前2400年公元前2370

17 匡二 57 37 20 公元前2369年公元前2358

:公元前2799年首任帝挚职能帝位,末代帝挚实际在位九年,因政微弱,禅位于其同父异母之弟伊祁放勋即唐尧。

    唐尧朝:6230年公元前2357--公元前2128年,公元前2166--公元前2157年鲧治水(尧私传位于女婿舜,引起三苗族及禹父族鲶的不满,尧即亲自领兵对其两部大加讨伐,诛鲶并驱逐三苗部于湘水上游的蛮荒之地,此举导致帝尧失德,夷夏联盟彻底解体,道为天下裂。)。

    公元前二三五七年,尧称帝,国号陶唐,都平阳,在河北灵山之西,阜平之东,平水之北。封禅泰山。封羲和氏伯叔六人为四岳,封契为司马,后稷为田畴农正,夔为乐正,皋陶()为大理,共工为工正,垂为工师,伯夷为秩序,伯益掌鸥禽。鲧为水正,分天下为九州,即冀、兖、青、徐、荆、豫、雍、梁,各置州牧,统管州内各氏族。

   尧又设谏木于十字路口称诽谤之木,设欲谏之鼓于宫门,广开言路。

    唐尧时代有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尧典》,比西方最早的成文法典公元前18世纪的古巴比伦《汉莫拉比法》早了600年。因年代久远,多已散失,有部分条文尚存于《尚书》等古籍之中。  

    陶唐疆域:南抚交趾,北降幽都,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从。  

    《虞书?尧典》:若稽古帝尧。……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注:帝尧的时间断代根据尧即位有四仲星现的天象记录得来,并参考相关文献及最新考古发现定义的。  

    尧(公元前2357---公元前2128年)  

帝序 帝号 寿数 即位年龄 在位时间 即位时间 结束时间  

1 61 25 36 公元前2357年 公元前2322  

2 71 19 52 公元前2321年 公元前2270  

3 57 15 42 公元前2269年公元前2217 

4 53 26 36 公元前2216年 公元前2190  

5 59 38 21 公元前2189年 公元前2180  

6 61 32 29 公元前2179年 公元前2129  

:

1.公元前2357年唐侯尧称帝,国号陶唐,遭十日。  

2.公元前2208年遇洪水。  

  虞舜朝:244年公元前2136--公元前2103年,公元前2208--公元前2120年共工﹑大禹治水88.(舜趁帝尧病重,封锁消息,偃塞太子丹朱,夺取帝位,太子丹朱不服,依靠其亲族,以原三苗九夷地及降众为基础,登基为帝,与舜朝抗礼。丹朱,鹳兜领导苗民建起三苗国。丹朱死后,葬长沙零陵苍梧山北麓。帝舜二世为巩固统治,加强权利,遂亲率军征伐丹朱,得胜。帝舜驾崩于湘水军中。)  

    舜分天下九州为十二州,新增幽,并、营三州。  

  舜制五刑,刻画在器物上,使人民有所儆戒,并用流放之法以代五刑,表示宽大。依刑法,除流工于幽陵,殛鲧予羽山外,还放鹳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四族受惩,天下皆服舜。

    舜时命大禹和皞陶等趁治水之机对全国进行地理大普查,将其成果收取《五藏山经》,《禹贡》等书中,这样全国范围内的地理大普查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  

    注:另有一些学者根据《韩非子?显学》,《国语》,《左传》等书虞夏二千年的记载,认为虞决不是只有二代50(加摄政时间)年,而是历至少15代王长达1500余年的朝代,有:幕、穷蝉、敬康、句芒、虫乔牛、瞽瞍、舜、商均、虞思、箕伯、直柄、虞遂、伯戏、虞阏父、胡公满等15个名号。既然有明确世系,就不能不被认为是一个时代或朝代。由于有虞氏为共主的时间本来很长,舜只是其中最后的一个,故从属于五帝时期亦无不可。这样看来,有虞氏的历史地位是较为特殊的,既不同于后世一系相传的朝代,亦不同于惟有名号传于后世的五帝时期。这是古代历史上实际存在的一个时代,而且是很长的时代。其时可能已经有了瞽史。  

    舜(公元前2128-公元前2085年)  

帝序 帝号 寿数 即位年龄 在位时间 即位时间 结束时间  

1 80 59 21 公元前2128年 公元前2108  

2 美叔 51 29 22 公元前2107年公元前2086

:1.公元前2128年舜59岁即帝位.国号有虞。  

2.公元前2133-公元前2120年禹治水.  

3.公元前2103年禹摄政.

  帝禹:31年公元前2103--公元前2073.(舜突崩,天下慌乱,众人不服舜太子商均,遂皆赴禹封地阳城朝拜,于是禹以治水大功被各族推举为帝,建国号夏,都于城阳。后在会稽山会盟,执帛者万国,杀迟到之防风氏,以示天下皆属禹。禹用德化天下,舞以干戈等恩威并用手段慑服复叛之三苗九夷诸部,巩固统治。因天下私有之心产生所以禹一边任命颇的人心的伯益为摄政,顺应众意,一边吸取尧,舜不能传国永久的教训,受其子启以重职,又教以治国之术,以收服人心。)。  


尧帝画像。

大禹治水画像石。

四川汉代伏羲女娲天地日月崇庆画像砖。

    禹作《禹贡》,制定五百里甸服,候服,绥服,要服,荒服赋税纳贡法。使四方远近诸侯皆来朝禹。  

    大禹联合各部族共同治水的历史是不能忘记的。那时侯,只有棍棒木耒与极少数天然金属工具的几乎是赤手空拳的人们,一旦联合行动,竟然在几十年中疏通了横贯数千里的滔滔大河,使遍地洪水东流入海!此等喝令三山五岳开道的伟大功业,没有任何一个大河流域的民族曾经拥有?尼罗河?多瑙河?密西西比河?恒河?伏尔加河?如此独步寰宇的伟业,没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统一,大约连做梦也不敢想。某些清醒的西方人也看到了这一点,说大河流域民族的治水斗争,是统一专制的东方帝国的起源(见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与魏特曼的《东方专制主义》)。

    大禹领导的联合治水,挽救了整个华夏民族。由此大禹建立了中国民族历史上的第一代国家形式——统一联邦制的夏。从大禹立国开始,反对分裂维护统一就成为中国民族生存历史上的头等大事。大禹在会稽山的开国大典上,无情的杀了迟到的东方部族首领共工,树立起国家最高政权令行禁止的绝对权威。

注:

一﹑另据有些历史学家考证禹夏不仅只有一代,而是有长达500余年历史的朝代,时间公元前2581-公元前2073年间。禹摄帝位(2581—2536年,在位45)建立夏朝。

二﹑还有一种说法禹摄政年限公元前2008-公元前2000年,登临帝位时间公元前2000-公元前1968年。建立夏朝。

三﹑根据《春秋纬命序》禹的执政时间又为公元前22世纪左右时间。  

    禹(公元前2103-公元前2073年)  

帝序 帝号 寿数 即位年龄 在位时间 即位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1 大禹 100 88 13 公元前2085年 公元前2073  

:公元前2103-公元前2085年为禹摄政期,公元前2085年舜崩,禹接帝位,为先帝舜守孝三年后,正式登基为帝,建立禹夏朝.国号夏后。姒姓。

    帝禹十年崩,葬于会稽(今有禹穴在)益让启于箕山之阳,启与其支党谋夺益位,为益察觉,将启拘捕入狱并施巫术,以后启被支党救出,攻益而得天下。对群臣曰:吾乃帝子也。诸侯皆来朝启。《韩非子》曰:禹明传位于伯益,实令启自取之也。公天下终,私天下始。启在守孝三年后登基为帝,国号为大夏(此夏为父子兄弟世袭王国政体,实行王权专制与禹所立之夏实为两朝。)。家天下时代开始。  

    禹子启夺伯益位自立,家天下开始,家天下的出现,实为生产力提高,氏族财富急剧增加,氏族联盟领袖拥有大量私有财产,必然出现阶级分化之结果。

  三皇、五帝始于燧人氏、终于禹,三皇是燧人、伏羲(女娲)、炎帝(神农);五帝是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帝挚)、尧(舜、禹)

  燧人氏时代是上古文明发轫时代,伏羲时代是上古文明奠基时代;炎帝神农时代是上古文明繁荣时代,彩陶文明时代;黄帝时代是上古文明进一步繁荣时代,中国玉器时代早期;颛顼时代;上古文明鼎盛时代;帝喾()时代,是上古文明进入玉器颠峰时代,尧、舜、禹时代是进入玉器文明晚期,青铜时代早期,金玉并用时代。

    第三节:辉煌夏商周  

  夏朝:13世(16王)453年公元前2070--公元前1618年,公元前1930年统一巴蜀.(夏朝结束了天下共治,实行一姓专制,损害了其他各氏族的利益,特别是有实力治理天下的部族,如伯益所在的西戎氏族有扈氏就公开反抗夏王朝统治,被启发兵剿灭。这场战争巩固了夏王朝的专制统治,树立了夏王朝的权威,也最终造成了已经决裂的夷夏联盟,从此泾渭分明,中夏与南蛮,北狄,东夷,西戎长期对立,混战。)。

    夏朝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人口普查,且是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结果表明时有人口13553923人。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美籍华裔人口学家段纪宪却有独特的不可知人口数量倒推法:史学界公认,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较准确的人口普查开展于公元2年,当时全国人口为5960万,以此为逻辑原点,以世界每百年人口增长率约66%(适用5000年前—2000年前)为推理参数,倒推出夏禹时的中国人口应为1500万左右,与古籍所之一!

    禹陵村的姒氏家族绍兴守陵已不再是他们的惟一职业,但他们仍然要为禹陵尽各种义务。禹第141代孙姒绍品今年已经83岁,他每天仍要在禹陵前走来走去,嘴里说着谁也听不懂的古越方言。这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家族。  

注:

1.中夏既我们所讲的原来位于中原地区的华夏族,或称诸夏,诸华。是现在汉民族的主体。

2.南蛮,北狄,东夷,西戎等部的主体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边疆少数民族(如匈奴,百越,西羌,肃慎等。),后又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今天的56个少数民族,也有一部分融入汉族。  

    (公元前2070——公元前1618)

 帝序 帝号 在位时间 即位时间 结束时间

1 55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2016  

2 太康 29 公元前2015年 公元前1987  

3 仲康 13 公元前1986年 公元前1974  

4 28 公元前1973年 公元前1946  

后羿 2 公元前1945年 公元前1944  

寒促 38 公元前1943年公元前1906

5 少康 21 公元前1905年 公元前1885  

6 17 公元前1884年公元前1868

7 26 公元前1867年公元前1842

8 18 公元前1841年 公元前1824  

9 16 公元前1823年公元前1808

10 不降 59 公元前1807年公元前1749

11 21 公元前1748年公元前1728

12 21 公元前1727年公元前1707

13 孔甲 31 公元前1706年公元前1676

14 11 公元前1675年公元前1665

15 11 公元前1664年公元前1654

16 35 公元前1653年公元前1619

:

1.关于夏的开国之君是禹是启尚有争议!

2.后羿、寒促篡位,夏朝中断40年。(待续)

(续)商朝:17世(30王)573年公元前1618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520年统一川陕.(商本东夷部落,逐渐发展,商的先公世系为: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系本》作,亦作亥)—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癸《诗?商颂?长发》曰:相土烈烈,海外有截。相土时期,其力量可能已达海外。至汤(汤又称成汤,姓子名履)时已相当强大。见夏王桀残暴不仁,又屡劝无效,遂率天下诸侯克夏都阳城,桀死,立国四百年的夏亡。商有诸侯三千。商中期盘庚为避水患七迁都城,至殷即朝歌止,商朝中兴。商王武丁为商后期颇有作为的君主,善于用兵,一次出兵即达28000 余人。其妻妇好为巾帼英雄,善于征战。后商末纣王命侯喜征讨东方徐夷,胜之。但同时朝歌沦陷,纣王自焚,商亡。侯喜不愿降周,遂率部10万与百姓15万东渡美洲,建立发展了殷地安文明。商另一部纣王弟箕子亦不食周黍率部分商遗民北迁今朝鲜半岛立国,被周武王封为朝鲜国王,不以臣礼待之,向周进贡,后箕子曾回中原向周王朝贡。)。

    武丁:庙号高宗(商朝三宗:太宗太甲,中宗太戊,高宗武丁。)。商朝后期杰出的君主,古代优秀的军事统帅,其妻妇好为世界史上第一位载入史册的女子统帅,军事家。其时商之版图东从江黄、淮夷、山东半岛,西至陕、甘、内蒙;北从朔方,南至江淮流域。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国。商疆域辽阔,人民安定,各方国要向商王朝贡献,或到朝廷供职。武丁对四夷的征伐,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商王朝的统治,但在客观上保护了境内人民,促进了各族人民的融合,对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商代铁刃铜钺的出现,表明当时对于铁的性能有所认识,并且已经学会使用铁,掌握了锻打和铸接的技术。

    商 (公元前1618-公元前1046年)

帝序 帝号 在位时间 即位时间 结束时间

1成汤30公元前1618年公元前1589

2外丙2公元前1588年公元前1587

3仲壬4公元前1586年公元前1583

4太甲(尹 伊摄政三年)12公元前1582年公元前1571

5沃丁29公元前1570年公元前1542

6太庚25公元前1541年公元前1517

7小甲17公元前1516年公元前1500

8雍己13公元前1499年公元前1487

9太戊75公元前1486年公元前1412

10仲丁11公元前1411年公元前1401

11外壬15公元前1400年公元前1386

12河亶甲9公元前1385年公元前1377

13祖乙19公元前1376年公元前1358

14祖辛16公元前1357年公元前1342

15沃甲5公元前1341年公元前1337

16祖丁9公元前1336年公元前1328

17南庚6公元前1327年公元前1322

18阳甲21公元前1321年公元前1301

19盘庚28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273

20小辛3公元前1272年公元前1270

21小乙10公元前1269年公元前1260

22武丁59公元前1259年公元前1201

23祖庚10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1190

24祖甲33公元前1189年公元前1157

25廪辛33公元前1156年公元前1153

26康丁8公元前1152年公元前1145

27武乙32公元前1144年公元前1110

28文丁11公元前1109年公元前1099

29帝乙23公元前1098年公元前1076

30帝辛(纣王)30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

1.契为商始祖,子姓。

2.董作宾《殷历谱》纣王51个甲骨文纪年:“纣王十三年,又闰六月,前后闰月皆为大。纣王卅二年,前五月小,后二月大。纣王十六年,前二月大,后二月小。纣王三十五年,前二月小,后二月大。纣王十九年,前二月小,后二月大。纣王三十七年,前十月大,后十月小。纣王廿一年,前七月小,后七月大。纣王四十八年,前八月大,后八月小。纣王廿五年,前六月大,后六月小。纣王五十年,前五月大,后五月小。纣王廿六年,前十二月大,后十二月小。纣王五十一年,太史奔周,王不告朔。纣王廿九年,前八月小,后八月大。纣王五十二年,武王伐纣,岁在辛未。五十三年。纣死商亡,改朝换代。

3.另据《竹书纪年》载:纣王5212月庚寅日,周始伐殷。

4.纣王年限五十二年有资料显示有可能是帝乙,帝辛相加之误。此说尚待考证。

5.盘庚即位于1300,1298迁都于殷。


夏王启画像。

夏禹画像。

商王成汤画像。

周文王画像。

    周朝:历39(由周文王至东周郝王)王844年公元前1099--公元前256年。00年前起源于西歧山下周原一小部落,逐渐发展成商在西方的大国,至周文王见纣王无道,宠爱妲己,滥杀无辜,重用奸臣费仲等人,残杀大臣比干,同时西岐山凤凰来鸣,遂于1055年受天命即王位起兵伐纣。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召天下诸侯八百会盟于孟津,商70万奴隶军阵前倒戈,遂攻克商都朝歌,纣王自焚而死,五百年商朝灭亡。周始有诸侯1400余国,克商后又分封功臣良将,王室亲贵,前代遗族等为七十余国。(武王伐纣时有愍国九十有九,服国六百五十有二。)。

    弃为周始祖,姬姓。

    西周:公元前1049-公元前771年历13王,周武王至周幽王(周公旦三次东征商朝余部与东夷,将其迁往东都洛邑称成周,并派兵八师驻守。后周宣王被周公﹑召公迎回,复西周王室,重整内政外交,西征劲敌西戎,大破之。周穆王在赵父驾车下西行3万里到达远在西极的西王母邦,后闻听国中巨变,一日而还。西王母久等穆王未返,悲歌曰: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左传?昭公九年》周景王让臣詹桓伯与晋说理云:我自夏以后稷,魏、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吾何迩封之有?文、武、成、康之建母弟,以蕃屏周,亦其废坠是为。这段话不仅说明周王朝境域的广远,而且说明了周建立诸侯国的目的。

    公元前870年即厉王七年,周厉王实行《厉典革新》,变更祖制,收土地为国有,农民以实物地租代替劳役地租,以增强国家税收,巩固王室统治,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封建社会。由于革新触犯了??山川,河海之利都要上缴断绝大批民众生路,并防民于口,引起民愤。公元前841年,在大贵族,大奴隶主的暗中支持之下,京城平民及小生产者,发动国人暴动将其赶走。周厉王出奔髭地,死于逃难之所。太子静因藏于其母家,而幸免于难,后即位为周宣王。《厉典革新》虽然失败,但其影响已扩大到周王朝全境,周王室对全国控制力下降,于是周王朝所属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纷纷开始了向封建制度迈进的改革。厉王出奔后,由于太子被杀(此太子实为召公以自己之子假托的),周王室无后,大家遂推举共伯和﹑召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执政。公元前841年成为中国第一个明确纪年即共和元年,比西方最早的明确纪年公元前776年(希腊人在奥林匹克举行纪念大会,纪念天神宙斯,古代奥 运会也从此开始)早了65 年。而西周诸侯国最早明确纪年开始于鲁 国,为公元前9 97年,即 鲁 考公元年。同时也诞生了中国历史上阶级社会唯 一的共和体制西 周共 和国,比西方引以为自豪 公元前509年建立的罗马共和国 早了300多年。

    周幽王昏庸无道,宠爱妃子褒似,为博其一笑,竟然烽火戏诸侯,人心尽丧。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奸臣犯上作乱,勾结西戎内犯,周幽王屡召诸侯不至,都镐京被破,幽王惨死,西戎大掠女人财物而去,西周灭亡。

    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诸侯秦﹑晋﹑齐﹑郑等拥立下继位,并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公元前770--公元前256年历25王,周平王至周郝王,另以故都镐京为西周。期间又分春秋与战国两部分。

    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四夷进犯,齐桓公尊王攘夷,率天下诸侯九合,九战四夷,主要为南蛮,北狄,皆大胜之。同时中原发生革命,时局动荡,天下有大小百余国,诸侯之间互相争霸,出现春秋五霸。)。春秋时代诞生了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由孔子回鲁国后,以国老身份问政而编撰于公元前481年。比古埃及最早的史书由埃及将军托勒密自立为王后于公元前304年下令编撰的《埃及史》早了百余年,该书在公元前47年,连同亚历山大图书馆的数百万册图书一同毁于攻入埃及的罗马执政官凯撒军队。公元前541年吴国为增加在黄石会盟时筹码,派水师出长江口偷袭齐国腹地瑯牙郡,齐国闻知后亦派水军迎击,双方在今连云港附近的黄海海面决战,发生了世界上第一次海战,比西方最早的古希腊海战早了一个世纪。结果以齐军完胜结束。二千年后的公元1368年在鄱阳湖上,朱元璋与陈友谅发生了世界上第一次热兵器水战。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公元前249年(周王室衰,诸侯各自为王,不在尊周,在经历春秋诸侯混战后,大小诸侯百余,或灭或亡,土地人民皆集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战国七雄并立。周元王元年历史进入战国时代。)。公元前367年周王室内乱,京畿之内分出东周,西周二侯国,二周以伊洛河交汇处为界,西属西周都王城,东属东周都巩,经东西周一分,天子周郝王失去了养生地,孤居成周城,经济依赖于西周。秦孝文王于公元前256年破周王城洛阳,攻灭西周国,周郝王及西周君被废为平民,迁出成周城与王城,不久寄居在西周国的周赧王卒,挂名天子不复存在,秦取象征天子权力的九鼎宝器置于咸阳。周不在称王,史家开始以秦纪年。秦庄襄王即位,秦军于公元前24 9年攻入巩,消灭东周,俘周惠公,周王室从此退出历史舞台。立国八百余年的姬姓周王朝最终灭亡!  

    周(公元前1055-公元前249年)  

    西周世系表  

帝序 帝号 帝名 在位时间 即位时间 结束时间

1 文王 西 伯 姬 昌 50 公元前1099年公元前1050

2 武王(即位) 姬 发 4 公元前1049年公元前1046

武 王(灭商) 姬 发 3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043

3 成王(周 公 摄 政七年) 姬 诵 35 公元前1042年公元前1008

4 康王 姬 钊 11 公元前1007年公元前997

5 昭王 姬 瑕 34 公元前996年公元前963

6 穆王 姬 满 40 公元前962年 公元前923  

7 共王 姬 繄 扈 23 公元前922年公元前900

8 懿王 姬 囏 9 公元前899年公元前891

9 孝王 姬 辟 方 6 公元前891年公元前886

10 夷王 姬 燮 7 公元前885年公元前878

11 厉王 姬 胡 37 公元前877年公元前841

12 共和 执 政 周共和行政 14 公元前841年公元前828

13 宣王 姬 静 46 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

14 幽王 姬 宫 涅 11 公元前781年公元前771

:

1.武王伐纣年限仍有争议,有三个时间:公元前1116(史载),公元前1046(夏商周断代考古),公元前1050(最新天文分析)  

2.共和执政前各王在位年限争议颇大,故该表集合各家结论,综合得来,其不明之处较多。

3.周文王受天命七年而崩。周文王受命元年为文王四十五年,公元前1055.

    东周世系表

帝序 帝号 帝名 在位时间 即位时间 结束时间  

15 平王 姬 宜 臼 51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20

16 桓王 姬 林 23 公元前719年 公元前697  

17 庄王 姬 佗 15 公元前696年 公元前682  

18 嫠王 姬 胡 齐 5 公元前681年公元前677

19 惠王 姬 阆 25 公元前676年 公元前652  

20 襄王 姬 郑 33 公元前651年公元前619

21 顷王 姬 壬 臣 6 公元前618年公元前613

22 匡王 姬 班 6 公元前612年公元前607

23 定王 姬 瑜 21 公元前606年公元前586

24 简王 姬 夷 14 公元前585年 公元前572  

25 灵王 姬 泄 心 27 公元前571年公元前545

26 景王 姬 贵 25 公元前544年公元前520

27 悼王 姬 猛 1 公元前520年公元前520

28 敬王 姬 匄 44 公元前519年公元前476

29 元王 姬 仁 7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469

30 贞定王 姬 介 28 公元前468年公元前441

31 哀王 姬 去 疾三月公元前441年公元前441

32 思王 姬 叔五月公元前441年公元前441

33 考王 姬 嵬 15 公元前440年公元前426

34 威烈 王 姬 午 24 公元前425年公元前402

35 安王 姬 骄 26 公元前401年公元前376

36 烈王 姬 喜 7 公元前375年公元前369

37 显王 姬 扃 48 公元前368年公元前321

38 慎靓 王 姬 定 6 公元前320年公元前315

39 赧王 姬 延 59 公元前314年公元前256

:

1.周悼王即位当年而亡。周哀王即位三月即崩,周思王即位五月而崩。

2.周考王封姬揭于河南是为桓公。其后传有威公,惠公(姬斑),西周武公(封于河南即洛阳),东周惠公(封于巩),公元前249年被秦襄王攻灭。  (待续)

(续)第四节:中华帝国时代立基  

  秦帝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华,世界上第一个统一封建大帝国秦建立(起于西部的秦人本是为西戎,羌人等牧马的边疆部落民,因在西戎进犯周王室时曾派兵护驾,后又送马于周王室并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邑有功被封为国,领有陕陇地方,经过500年发展与战争,特别是在百里奚,商鞅等先后变法图强后,国力迅速发展,加之秦人生性彪悍且具尚武精神,战斗时争先恐后,以战死为荣,逐渐成为群雄之首。秦始皇即位后,采用法家李斯的远交近攻等谋略,对山东六国展开大规模兼并战争,最终扫清六合,混一宇内。接着他因偈语亡秦者,胡也及为解除匈奴对秦都咸阳的威胁,安定边塞,派蒙括领兵30万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称河南地,出兵10万南征百越,设三郡,移民50万开发岭南。形成了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有民2000万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封建帝国!


秦始皇。

汉武帝。

    秦朝世系表(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

帝序 帝号 帝名 在位时间 即位时间 结束时间  

1 始皇帝赢政 36 公元前246年 公元前210  

2 二世皇帝赢胡亥 3 公元前209年 公元前206  

3 三世皇帝赢子婴 1 公元前206年 ~  

:

1.秦始皇赢政于公元前246即位为秦王,公元前238除政敌吕不韦,杀太后男宠缪毒而亲政,公元前230年灭韩,至公元前221年灭齐统一六国,始称皇帝即秦始皇。

2.公元前209年宦官赵高与丞相李斯合谋篡改诏书,杀太子扶苏,逼死大将蒙括,立胡亥为帝.后赵高为独揽大权又以谋反罪处死李斯,在义军逼近咸阳时,毒死胡亥。

3.秦三世皇帝赢子婴于公元前206年被权宦赵高立为皇帝,同年子婴杀赵高,刘邦率兵逼近咸阳,子赢投降,被封为秦王,后项羽入秦宫为发泄当年秦灭楚的仇恨,遂杀子婴,火烧秦宫室。  

    第四章:自信中华  

    就这样,在人类历史发展和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犹如人类历史的火车头,执人类文明之牛耳呼啸向前,到公元前118世纪,已遥遥领先于世界其它文明而跨入封建社会的初级阶段——封建领主制的国家——西周而雄居于世。春秋战国——人类文明史上最具改革与活力的时代:政治大变革,经济大发展,思想大争鸣,文化大积累,军事大兼并,外交大纵横,民族大融合,产生了众多对人类历史进程具有重大影响的诸子百家和大量不朽文献。及致始皇,平六国而统天下,置郡县而修法度,击匈奴而筑长城,定货币规度量而简文字,建驰道而同车轨,建树了史无前例的功勋。汉武雄风,上科技,兴修水利;激活工商,加强财政;外击强奴,海陆举贸,使得强大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外交等方面所形成的综合实力雄浑无比,化解了来自中亚、西亚凶悍蛮族的进攻并将其大部融化。余势西迁,引发了整个蛮族世界的大迁徙,导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西欧社会的巨变。大唐霸业,平东西突厥,收伏高句丽,科技文化大进步,社会经济大发展,其影响力震惊世界,使唐人之名远播海外,影响至今。而此后的中国历史,无论是分久必合的民族大融合时期,还是合久必分的封建统一大帝国,中华文明始终以其无可替代的先进性和独特性,逶迤磅礴至人类发展的近代前夕。无怪乎在人类近代以前的大部分科技发明里,中国的先进发明动辄就比欧洲早几百年或上千年;北宋徐州的一个冶铁坊的人数就多达四千人,相当于十一世纪欧洲一个大城市的人口数;元朝的海军舰船已开始使用火炮,此时的欧洲还在大刀长矛的冷兵器里蜗行;明代郑和的第一次太平洋、印度洋远航,所率水手官兵就达二万七千多人,比十四、五世纪欧洲最繁华的亚得里亚海沿岸各国的商业首都威尼斯港所有海员人数的整和还要多几千人。 

  完全可以这么说,在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大多数岁月里,中国的综合国力雄超于世,国民生活水平位居世界之首。即使到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国仍不失为世界经济强国,由于中英贸易顺差极大,英国才出此鸦片之下策,导致了中英鸦片战争。

  一万年”——必将从历史源头彻底荡除西方中心论的历史阴霾,高筑起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长城。  

    中华民族与天斗﹑和地战的精神气概,超长的文化历史传承,坚韧的民族性格更显示出中华精神超强的生命力与永恒性。5000-6000年前当世界其他地方的民族还在自然灾害大洪水面前束手无策,企求神灵,到处流传上帝毁灭人类,又救了人类的时候,中华民族却出现了大禹治水的伟大业绩,以众人之力驯服滔天洪水,使中华民族得以自救。3000年前当世界各地还在巫术横行,自愿或不自愿的被动的完全的接受大自然的恩赐或者惩罚的时候,中华民族的《易经》里却写下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伟大口号。当同时世界其他地方相互仇杀,野蛮报复,在野蛮与文明之间徘徊的时候还是《易经》写下了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人文主义篇章,2500年前当世界其他地方只能贵族与教士才可学习知识,乃至写字的时候,中国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人人皆有权力接受知识的主张。2400年前当世界其他地方为神灵的力量所震撼,面对大自然只知道顺从的时候,中国的著名思想家韩非则喊出了人定胜天的豪言壮语,1600年前当欧洲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宗教笼罩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时候,中国著名无神论者范缜发表了《神灭论》,提出形神相即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的主张震惊了中国各个阶层,以致官府不能禁也,而在这200年前中国科学家张衡就向当时的东汉皇帝上书要求废除虚妄迷信思想。1000年前当世界其他地方在大肆宣扬君权神授,国王至高无上,臣民自能顺从的时候,中国宋朝教课书了却在宣传:天下者,天下之天下,非一人(皇帝)之私有也,有人在对皇帝说: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

    而欧洲人正是震于中国立国之悠久,及其在世界史上地位之重要也,于是大运神思,力言中国文化渊源西土,以示西洋人之有功于中国。”  胡诌什么古巴伦酋长奈亨特百克族东迁,此酋长即黄帝,百克族就是中国所说的百姓了。这种天方夜谭一经别有用心的日本人所鼓噪,竟流传一时。及至我仰韶文化遗址大白于天下,此等谬论才渐渐销声匿迹。

    又说什么古埃及之圣书象形文字、古巴比伦之楔形文字为中国文字之源。针对这种无稽之谈,不要说我国八千多年前至九千年左右的甲骨文字,陶文,木石文字已经出土,就比及一种我国已经发现的古象形文字,如半坡陶文,或是姜寨陶文,还是杨家湾陶文,后者哪一种不比前者成熟得多?而时间却早出了一千年以上。更不要说最近发现的1.2-1.6万年前的宁夏大麦地岩画文字了!

    印度考古发现了距今7000年的人工栽培水稻,就说中国的水稻是从印度传入的。而湖南、江西一些古文化遗址中出现了距今10000年前的人工栽培水稻,看这些人们还能怎么样说?一部分西方(包括日本)人之所以热衷于此,自然有其政治的目的和不良用心。

    而其正直的思想家、政治家、学者却往往为中华文明之辉煌所倾倒。在拉铁摩尔的专著中,夏虽然没有实物支持,但他和另外几个外国学者并不认为是虚构的,一,商的铜器文化及成熟文字,这个可上朔到周,不可能是一步而就的,两者可能源于同一个更早的文化。而周代商实际上较为落后的文化取代了商这个较为先进的文化,按地理上看,两者同源于一个早期文化是可能的。另外,在神话、传说人物中外国学者也没有像现在一些人归为虚拟,相反他们认为纵不接近于真实,也能反映某种社会的过渡或事件、现象。德国大文豪歌德有一次与同时代诗人爱克曼谈到他读到中国的一部作品(法译注为《两姊妹》,朱光潜按:可能指《风月好逑传》):故事里穿插着无数的典故……有许多典故都涉及道德和礼仪。爱克曼问:这部中国传奇在中国算不算最好的作品呢?歌德说:绝对不是。中国人有成千上万这类作品,而且在我们的远祖还生活在野森林的时代就有这类作品了。黑格尔说,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连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其他亚细亚人民虽然也有远古的传说,但是没有真正的历史:印度??但是没有关于一个国家和它的发展。这一种国家在中国才有,而且它曾经特殊地出现。历史必须从中华帝国说起,因为根据史书的记载,中国实在是最古老的国家。5)瓦西里耶夫说:中国的历史是伟大的,它根植于遥远的古代......在中国的远古时代,确实有不少稀世的、独特的、只有中国才有的东西,因而似乎可以明显地证明对古代中国文明百分之百的本土性表示任何怀疑都是不对的。6)美国的开国元勋、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之一的富兰克林曾宣称: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悠久、经验最丰富、也是最聪明的民族(7)董立章先生在比较中外早期文明时总结得好:中国与西亚、北非的早期比较,由于地理气候环境不同,发源略有早晚而唯中国最早;国家大小有别,而唯中国疆土最广;文化虽皆以悠久著称,而唯中国最为源远流长,从末夭折而繁荣至今(8)。作家李乔不无叹喟:外国人把中国列在埃及、巴比伦、和印度之后,称这四个国家为世界文明古国。现在6700多年前的文字出现了,3000多年前的太阳历也发现了,四大古国的序列应该重新排一排了吧!毫无疑问,中国应排在第一。钱伟长先生曾说:天下没有别的国家的文字3000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汉字的超时空性为中华文明的延续作出了贡献。让我们作一个简单的比较,三四百年前的英文,今人已难读懂;500年前的拉丁文,只剩下字母和药名;而汉字5000年不变,2000年前的文章,今天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还可基本读懂。

    第五章:智慧与强悍

    人类社会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化与文明,是从文字诞生而开始的,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指出,人类由愚蛮向文明的过渡,正是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才得以实现的。

    而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汉字,从甲骨文开始,就已具备六书,即象形、指示、会意、假借、形声、转注,可以想象,汉字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语言载体。

    汉语也有与多民族语言交汇的历史,但是由于汉语不像英语那样是多民族语言,且历史悠久,根深蒂固,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与吸附力。汉字作为世界上唯一的一种表意文字,是一个有象可征、有意可寻的符号集群;加之汉族人口众多,有高度发展的文化,所以在语言交汇过程中汉语始终具有稳定性。美国语言学家盖利?吉宁斯在《世界语》一书中称,西方语言学家经过长期多次交流看法之后认为:汉语是智慧的语言。

    我们知道,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发展史上,在他们有文字之前,一定走过了一个十分漫长的历史过程。而汉字这一智慧的语言的出现,也绝对不会是短时期的事情。就凭这一点,我们就完全可以傲视所有的古代文明!

    民族是人类生存竞争的结晶体,是大浪淘沙的结果。中国古代就是大一统的天下,如《吕氏春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任何一个能够自立于世界的民族,都曾经经历了种种严酷的生存考验。无论大河民族、山地民族、岛屿民族、草原民族,只要她能够稳定的占据一定的生存空间并持续发展一定的时间阶段,她就获得了自立的根基。但是,纵然有了这个根基,也并非每个民族都能够确保自己的文明不突然中断,不骤然消亡。稍微留意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我们就会看到许多令人不胜惋惜的民族消亡案例。在五六千年前就以法制文明规范社会生活方式的巴比仑人,可谓人类第一朵灿烂的文明之花。可是,她如今在哪里呢?三四千年前的希腊人,在爱琴海诸岛创造了辉煌文明,其哲学、法学、神话文学至今还??在哪里呢?两千多??扫欧洲而建立了罗马帝国,可是,那些罗马人如今在哪里呢?(对历史无知而又骂口常开的新新人类们,可别将今日希腊、今日意大利当成了古希腊与古罗马)。在墨西哥高原留下神秘踪迹,以至于被某些颇具想象力的们说成是外星人的那个发达民族,如今在哪里呢?创造了金字塔与诸多伟大文明的古埃及法老们的族群,如今在哪里呢?所谓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佛教文化,可是其中间几百年的历史却是一个中断的黑洞,今日印度人竟是忝居古印度人后裔的光荣!中世纪的铁血帝国拜占庭、奥斯曼、神圣罗马,同样也是灰飞烟灭,其主体民族早已星散消亡于人类海洋了。还有那些绝对尚武的强悍王国,马其顿、波斯、波希米亚、大月氏、西夏、辽、金、楼兰等等等等,一个个都成了供人凭吊的遗址,当时的主体民族也都星散融汇,那些独有的文明也都成了漂浮于人类天宇的流星。

    从一万年的历史长河看,具有最顽强生命力的民族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汉族。如果将世界民族竞争的起跑线定在六千年前,那么,迄今为止,惟有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民族——一个黄皮肤、黑眼睛、面部线条柔和、写方块字、讲单音节的族类——完整的保留了自己的国家形式,顽强的拓展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完整的保留并不断发展了自己的原生文明!

    在六千年的漫长马拉松中,没有一个民族坚持到今天。只有中华民族。

    综观世界文明数千年发展史,曾驰骋世界史上光彩夺目的几大古代文明,如古罗马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等,它们文明的链条不是中断就是散失,留给历史的多是昔日的辉煌。唯有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作为世界古文明中唯一一朵常开不败的奇芭,是有其自身原因的。

    首先,根据统计,中华文明的滋生空间,是世界上其他古文明滋生空间总和的十多倍。滋生期的空间大小决定了体格大小,体格大小又决定了生命力的强弱;空间之大,建构了中华文明的精神规模。中华文明的话语基础,是五湖四海九州万里。这种精神规模往往失之于空泛,却也给中华文明带来了自信、责任和山河永固的象征,确实是增加了它延续后世的力度。

    在中华文明遭受到危难的时候,或者由于气候和战乱的因素面临衰落的时候,空间之大,使它获得了一次次异地迁徙和转移重心的机会。山重山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复杂而辽阔的回旋余地使它避免了很多危机。中华文明发祥以来不仅抵制住了蛮族的武暴进攻,而且屡屡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化野蛮为动力,纳百川而成东海,从而增强了民族的机体,避免了同古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同样的命运。

    其次,中华文明极少受到宗教的窒息。无论是中华本土的道教还是外来影响深远的佛教,其主体作用主要是为中华文明的民间文化增光添彩。在中国,因为宗教信仰造成的社会动荡、矛盾甚至战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似欧洲,基督教束缚麻醉达千年;更不似印度,宗教的不良作用从古至今。

    再有就是中华民族巨大的同化力和吸引力。众所周知,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难被同化的民族,流散到欧美的犹太人,至今保留着自己的风俗传统。唯一的例外,就是流入中国的一支。同样的还有古代中亚擅长商业的粟特族,对于张骞笔下那些虽富巨万,而衣食粗鄙,父子相争利的粟特人来说,中国这个高度文明的礼仪之邦,是多么的具有吸引力!

    还有就是中国文字和文化的传承性,这个,前面讲了很多了。

    也应该看到,中华文明也具有一定的缺陷。比如,重视技术而忽视科学。中国的科技和发明创造,多是实用性非常强的,而纯粹的理论研究却很少。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是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之一!

    对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中的历史地位进行正确的定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精神源动力。清醒认识到西方中心论这种思想观和理论观支配下所形成的,长期以来对我中华文明的藐视和轻描淡写,深刻反省我们自己对伟大文明的漫不经心或还冷嘲热讽甚至是彻底的虚无的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对我们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第六章:警惕

    当然,我们忘记不了也决不能忘记近代以来这场血与火的洗礼。正当中国的大清皇帝们还沉浸在天朝、世界中央之国的历史陶醉之中,以儒学文明所特有的温文轻蔑之态俯瞰世界,傲视欧洲为夷人夷国之时,西欧迟来的资本主义萌芽却产生了使生产力得以大突破的工业革命,向着近代文明的曙光迅跑。然而,这种文明的进程竟是这样的野蛮和充满血腥:在非洲,无数黑人被当做牲畜般贩卖与屠戮;在美洲,成千上万的印第安人被驱赶枪杀,惨绝人寰;在印度、东南亚,殖民者海盗式的掠夺愈演愈烈。时至十九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终于用船坚利炮把天朝的尊严、中央之国的傲慢击得粉碎。腐朽羸弱的清朝未年,广大的国土被蚕食、瓜分,民族惨遭殖民与蹂躏,东亚病夫的毒讽压得中国人抬不起头来,中国社会的崇洋、恐洋、迷洋之风弥漫开来。在大部分中国人的思绪里,西方蒙天盖地的先进,中国昏天黑地的落后,对西洋人有一种莫名的神奇感,自以为低了一等;相反,西方从此无知狂傲,飞扬跋扈,白种人是上帝的骄子的历史谎言流遍全球。造成今天一些人对中华文明史妄自菲薄的原因,除了文献记载的缺失和西方学者的偏见和贬低之外,后人的主观臆断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是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歧视、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耻辱、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误解和一百多年来的民族自卑。可时至今日,殖民文化不仅大有市场,理论上还有了新的突破,什么鸦片战争提出了中国近代化的任务,所以,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就不能反对,甚至还要欢迎,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更有甚者大呼只有当殖民地三百年??不少年轻人,我们的思想界、文化界、教育界还不应该敲响起警钟吗!?

    总之,一万年,就是还中华文明以本来面目,这既是对历史的事实求是,也是挺我民族脊梁,扬我民族精神,消除近代殖民心理的历史必然。

    万年华夏,万里中国。煌煌文明,悠悠历史。龙族传人,炎黄世胄。受命于天,即受永昌。(来自铁血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