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时代的人才管理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2013-03/24/content_2190179.htm##大洋新闻 时间: 2013-03-24 来源: 信息时报
李兴旺(北京大学哲学系) 德鲁克在《21世纪的管理》中提出了知识员工的管理问题,在他看来,知识员工更具个性意识和创新精神,而且企业的竞争日趋转向到人才的竞争以及很多专业性的工作需要知识工作者的积极态度,如何更有效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将相关积极因素整合进企业管理中将是管理阶层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全世界的经济已经进入到创意经济的时代,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也是跟进这一时代趋势的发展结果。如何对知识员工中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创意人才进行有效的管理便是当下中国文化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著名学者陈少峰教授的最新力作《文化的力量》便是对这一问题及相关延伸问题的最新回答。 创意人才是文化企业发展的能量来源,没有创意的文化企业很难说能够持久性地发展。当然一些评论者可以说,文化企业可以往传播渠道和积聚平台发展,但是需要注意到如下因素:一方面相关技术工作者也可以纳入到广义的创意人才序列中来,另外一方面相关的平台性文化企业仍然需要创意的支持或者与创意跨界与融合。因此,创意是文化企业所不能缺少的必要性能量元素。 一般意义上而言,创意人才都是艺术性倾向比较强的一群人,对于文化产品的设计和创作上不愿意让其他人参与进来,而且在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可能与其他工作人员存在冲突,因此,企业管理层如何管理创意人才将需要新的理念和方法,并且在企业治理制度上进行创新和提升。按照陈教授在书中的探索,整合其相关论述,对于企业管理而言,处理创意人才的管理问题需要从如下几个层面来展开: 首先,创意内容的选择。文化产业的产品和服务是需要满足大众化、通俗化的要求,而不能仅仅局限于精英化的标准,尤其是艺术家的眼光。现今,中国文化企业的创意人才一部分是由艺术家直接转换来的,而且我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存在精英主义的倾向,因此,很多文化产品和服务都存在高雅文化的倾向,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存在冲突。对于文化企业管理而言,需要在创意内容的选择上做出符合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选择,弱化或者去除艺术性的或者高雅化的倾向,从社会公众的消费市场角度来遴选相关文化产品和服务、进而投放到市场。创意内容的大众化选择,既可以满足文化企业的市场经济利益要求,又可以满足大部分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也可以通过促进构建完善的文化市场体系从而为创意人才的有效管理夯实相应的市场机制。 第二,管理人才的专业化。时下很多文化企业,由于管理人员不懂得文化产业的规律和创意的规律,存在很多的发展上的问题。文化企业的管理阶层,对于创意人才的管理,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功课:一方面是对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企业有着深入的了解,另外一方面需要企业管理有着深入的了解。管理人员的专业化趋势,是时下很多文化企业正在尝试的新领域,对于文化企业发展的作用是明显的。没有对文化产业的理解和创意的理解,很难说,文化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对创意人才进行有效管理,甚至还会与创意人员产生嫌隙与隔阂。 第三,管理制度建立和革新。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如何对创意人才进行有效管理,需要文化企业在相应的管理制度上做出调整和革新。由于创意人才的缺乏,也由于尊重知识分子的传统,文化企业的管理体制形成了以创意人才为中心的制度,比如,电影公司拍摄一部电影以导演为中心,而不是以制片人、企业目标为中心。因此,对于没有建立以企业目标为中心的文化企业而言,需要建立相应的具有文化产业特性的企业管理体制;对于已经建立相应管理体制的文化企业而言,还需要做出调整和革新,把文化产业的特性纳入到企业管理体制中去。 第四,宽容的文化氛围。创意人才积极性的发挥,一方面需要具有针对性的企业管理制度,另外一方面需要企业内部相对宽容的文化氛围。企业内部宽容的文化氛围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文化企业员工的服饰、外形以及上班时间等方面可以不确立统一的制度,员工的创意能够获得企业管理阶层的尊重,等等。宽容的文化氛围,不仅仅表现在文化企业内部的管理上,还表现在社会层面的宽容。整体性的社会文化氛围,是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石,对我国文化发展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从内容的选择到社会文化氛围的逐步提升,陈教授对创意人才的管理问题提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建设性的理论思考,对于文化企业的管理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实践性意义。必须指出的是,《文化的力量》所展现的思想图景远超笔者现在所进行的话题,还包括文化产业化理论、产业人文化理论、文化与制度建设理论等,整体上可以表现为文化作为一种价值内涵与方法技巧促进各个领域管理和发展的提升。正如陈教授在序言中所言“文化是一种理念、一种内涵、一种技巧、一种提升、一种能力,文化可以成为企业经营和公共管理的价值源泉和巨大驱动力”,为众多学科、众多领域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引领指明了一条有效、可之借鉴的发展道路,实乃近年来学术界的一部力作。 |
|
来自: 東泰山人 > 《生活学\职场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