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街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3-24
总是想得太多
西街
戴蓉
  ◆ 戴蓉

  每次回泉州,总喜欢在西街闲逛。

  东街和西街以钟楼为界。西街紧靠钟楼的这一头,从前是“福人颐”小吃店,买油煎包子的人常年排长队,如今变成了时装店。影剧院还是老地方,但对面的一家小店早就不在了,光线不足的小小门面,卖花苗和花种、菜种,没有顾客上门,守店的老人就在店里拉二胡。那是深植在记忆深处的画面,闭上眼睛都能看得到。如果这世上真有时间老人的话,应该就是这样的吧。

  整条西街,因为开元寺的缘故无法改造扩建。人们一边抱怨道路拥挤,一边享受地呼吸着古老生活遗留下来的空气。那些在大超市和便利店买不到的东西,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萝卜糕、元宵、腌在大桶和脸盆里的杨梅、橄榄,还有生吃又酸又涩恨不得一口吐掉,腌过却清甜的淡黄色的油柑,杨桃一片片被切成五角星的俊俏模样。冬末春初,水仙花堆在路边卖,完整的球根,切割好的顶着芽黄的嫩叶的,打着花骨朵养在玻璃缸里的,甚至一把把鲜切的应有尽有。一头水仙有卖五块有卖十块的,惹得我在上海听到花贩动辄四五十地喊,立刻掉头走,心想果然“物离乡贵”。元宵节孩子们要玩的花灯西街也有,大红的公鸡灯,鸡脖子和尾巴一圈黑亮的点缀非常传神。荷花灯略大,白莲花是用雪白的皱纸折的。最普通的描着花草的彩色纸灯笼我小时候提在街上走过,失手一晃把灯笼烧着了,慌忙把灯笼一扔大哭起来,周围的大人却哄笑,当时觉得他们真是没心肝。

  看见一排刺桐花和东塔,开元寺就到了,我总在开元寺照墙的石刻“紫云屏”那儿折返。寺前的对联上写着“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每次走过我都笑笑。要消受这样的称誉,恐怕得有点幽默的态度才行。

  当然,西街我是真喜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