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湘

 阴阳妙无穷 2013-03-26

必成大器

 

宋湘七、八岁就进村里的蒙馆读书。一天晚上,他和和老师在馆门口的土墩上乘凉赏月。老师触景生情,念出一句上联:

二人地上坐;

宋湘举目眺望,明月当空,也有所悟,对道:

一月天边明。

老师十分欢喜,从此对他的学习特别关心,经常邀他晚间到馆里来辅导。一晚辅导到夜深鸡啼,老师怕他独自回家有什么不测,便打着灯笼送他回去,将至家门,要过一条小溪。老师见溪里映着满天星斗,念出一句上联:

深夜过河,脚踏满天星斗。

宋湘想了一夜,都没对上。

第二日来到馆中,他见老师打扫寝室,将挂在壁上的山水画卷起,马上悟出下联:

清晨折画,手卷万里江山。

老师十分惊喜,心想:宋湘将来改成大器。

 

流传地区:梅州市各县

搜集地点:梅县

搜集时间:1987

搜集整理:宋甫群  何方云

 

阅书房

 

传说宋湘少年时候,曾一度以卖毛笔为生。一日,他来到一家私塾,见书房无人,走了进去,随手拿起一叠学生文卷翻阅,觉得尽是陈词滥调,便动笔批改起来。此时,老先生正好回来,见状气得脸色发青,用戒尺往宋湘脸上一反映,大声呵斥道:“何方顽童,竟敢闯进吾之书房?”宋湘忙上前施礼道:“小生姓宋名湘江,白渡乡人,今卖毛笔至此,偶读贵子弟文章,觉文字欠佳,故斗胆操笔改之,乞老先生恕罪。”老先生听后,更加气恼说:“穷乡庶下,竟敢如此逞才?也罢,待我出个联给你对,若对得上,便放你走,否则,你把毛笔全部留下。”宋湘答应可以。

那位先生摇头晃脑地念道:“有水但‘湘’,无水便是‘相’,除却‘湘’边水,加雨变成‘霜’,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宋湘只凝思一会,便不不慌不忙地念道:“有月便是‘期’,无月便是‘其’。除去‘期’边月,加欠变成‘欺’,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老先生一听,觉得这小子出语不凡,不仅不敢为难他,反而谦和地对他说:“君前程远大,望勿再操此业,应努力攻读来看高中也。”宋湘连忙拱手作揖道:“蒙老夫子厚望,小生必将记取,适才冒犯,望勿介意!”说完背起笔袋,扬长而去。

 

流传地区:梅州市各县

搜集地点:梅县

搜集时间:1987

搜集整理:杨钦海

 

 

巧对借宿

 

宋湘年青时,有一次路过一山村,天色快暗了,他正愁不知何处借宿,忽见一个十分漂亮的姑娘到路边井里挑水,宋湘便问:“姑娘,我走得大累了,天又快黑,能不能到你家借宿一晚?”那姑娘见是秀才,便说:“我有对子,你对上再说吧。”宋湘说:“你念给我听听。”姑娘便打量着宋湘念道:

邋遢秀才穿着邋遢衣,邋邋遢遢遢下地。

宋湘见姑娘说得切情切景,也打量一番,然后念道:

扭捏姑娘梳着扭捏鬓,扭扭捏捏捏上天。

姑娘一听,对得很巧,便说:“请你稍得片刻”。然后连忙挑水回家,对父亲说了原由。父亲听言后说:“谅他真有才学,快请他进来。”于是,那晚宋湘就住在姑娘家里,还受到热情的接待。

 

流传地区:梅州市各县

搜集地点:梅县

搜集时间:1987

搜集整理:曾思中  朱亚贺

 

广东第一才子

 

宋湘才思敏捷,名噪京城。嘉庆皇帝想当面试试,便召见宋湘,说:“闻卿极有有捷才,朕今考考你。朕说一句话,你可要把它念成一句七言诗,朕说完四句话,你那四话应联成一首绝句,如何?”

宋湘答道:“臣不才,请试一试”。嘉庆说道:“皇后昨夜生了个孩子。”宋湘念道:“吾皇昨夜降真龙。”嘉庆笑道:“是位女的”。宋湘念道:“月里嫦娥下九重”。嘉庆忽地拐个大弯说:“已经死了。”宋湘不慌不忙的念道:“想必人间留下住”。嘉庆又说:“水淹死的。”宋湘念道:“翻身跳入水晶宫。”四句合起来果然是一首好诗,嘉庆皇帝大喜,抚掌赞道:“卿乃广东第一才子。”从此,宋湘便有“广东第一才子”之称。

 

流传地区:梅州市各县

搜集地点:梅县

搜集时间:1987

搜集整理:黄钰钊  陈国光 

 

阿嫂出难题

 

有一天,宋湘的阿嫂要考小叔子。她说:“人家都说你是广东才子,不知是不是言过其实。今朝照镜梳头的时候,我想出一个上联是‘双镜悬台一女梳妆三对面。’你能对吗”

宋湘一听,大出意外。心想十一个字里,有三个虚字,四个实字,虚实夹杂,数目铺陈,不大容易对上。

到了日落时分,恰好有人来访,家人上灯侍候,作操迎客。一时间,四壁摇影,触发了宋湘的文思,忙举起双手,连连呼喊:“嫂子,嫂子,下联是‘孤灯挂壁,二人作操四低头。’”

 

流传地区:梅州市各县

搜集地点:梅县白渡镇

搜集时间:1987

搜集整理:宋绍青  宋四伯

 

五虎下南山

 

宋湘、李黼平、叶均、梁念祖、李汝谦五人,称为嘉应“五虎”。一日,他们同到苏州浏览。当地人士有意讥讽他们,出一上联,要求对答下联。他们出的上联是:“东鸟西飞,满地凤凰难下足。”宋湘不假思索,应声答道:“南龙北跃,一江虾蟹尽低头。”他们不服,又出一联:“竹笋如枪,青鸟焉能枪上立。”宋湘立即回答:“菖蒲似剑,黄蜂偏向剑中飞。”

接着,他们五人到了广东会馆。当时正好关帝诞辰,广东同乡请宋湘写了一副对联:“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单刀赴鲁肃,江南士卒尽寒心。”这副对联一贴出,当地三日三夜鸡不啼狗不吠,传说产关公对这对联很满意,显了灵。

 

免费住客栈

 

一次,宋湘来到江苏通州,客栈和当铺老板久闻宋湘文才,便趁他来住时候要他题联。宋湘当着众老板的面一挥而就:

南客栈北客栈南北客栈客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众老板一看这对联,既有实意,书法又靓,便争相要对联,并免费招待他住宿。

 

流传地区:梅州市各县

搜集地点:梅县

搜集时间:1987

搜集整理:程志远  梁浩然

 

膏药医对联

 

宋湘江南时,见某抚署大门上贴着一副“子能承父业,臣必报君恩”。的对联,便将一帖膏药贴了上去。第二天一早,抚台看后大怒。当他知道是宋湘所作时,便召宋湘来询问原因。宋湘说:“因联内有语病,故需用膏药来医。此联用词上下颠倒,子应在父之后,君应臣之前。”于是抚台请宋湘改正。宋湘把它改为:“君恩臣必报,父业子能承”。抚台看后悄然大悟,极为折服,深谢宋湘救命之恩。因为那臣颠倒的联对,假若被人揭发,抚台定招抄家灭门之祸。如今宋湘免去他的灾祸,他还能不感激吗?

 

流传地区:梅州市各县

搜集地点:梅县

搜集时间:1987

搜集整理:刘小青  刘添元

 

 

 

鱼鸭巧对

 

一日,宋湘与几个访友沿江岸而行,忽见江中一群鸭子戏水,有一人便道:“七鸭浮江,娄数三双单一”。宋湘一听,应声对道:“尺鱼跃水,量量九寸十分。”

众文人佩服宋湘才思敏捷,都让他先行。

 

流传地区:梅州市各县

搜集地点:梅县

搜集时间:1987

搜集整理:高文运  高亚浪

江西才子心服

 

宋湘有一次去江西。刚在客栈住下,当地才子即登门拜访。口说请教,实则为难宋湘。他们把预先拟好的一个上联交给宋湘对答。联语是:“孔门七十二贤,贤贤姓甚?”宋湘不露声色,只顾给才子们斟茶,斟完茶,宋湘挥笔写道“云台二十八,将将何名?”

才子们看了,都称赞宋湘的捷才。

 

流传地区:梅州市各县

搜集地点:梅县

搜集时间:1987

搜集整理:张雪伦  饶任兰

 

 

妙对讽状元

 

一次,宋湘路过江西某小镇时,见一家杂贷店半掩着门,宋湘问是什么原因,老板指着对面不远的大院说:“那家人,父是状元,子是武状元,大院门前贴着一副对子是‘文第一,武第一,文武第一;父状元,子状元,父子状元。’说他对面的所有商店,如对不好他的对联,就不准全开店门。”宋湘听后,略加思索,对老板说:“你将全部杂物卖掉,改为药材铺。便可全开店门了。”老板同意,后来,宋湘便帮他写了一副对联:

生地一,熟地一,生熟地一;

大当归,小当归,大小当归。

在全开店门那天,老板特意大放鞭炮,招来许多顾客,个个捧腹大笑。

 

流传地区:梅州市各县

搜集地点:梅县

搜集时间:1987

搜集整理:罗均泉

 

白水难受窘

 

有一次,宋湘坐船经过一个码头,见一妇女在洗菜,上前说:“大姐,我想买点菜吃”。这个妇女是个才女,答道:“我出一对头,你对上了菜送给你吃”。宋江湘认为一个村姑没什么了不起,便说:“你念吧?”村姑说:“这里是白水滩,就切这个意;白水滩前白屋白鸡啼白昼。”宋湘一下子对不上来,不好意思,忙叫开船。船走不远,见到一个樵夫,宋湘问道:“这是什么地方?”樵夫说:“这里叫黄泥岗”。宋湘一下子受到启发,忙说:“对上了,对上了,你听着:“黄泥岗上黄家黄犬吠黄氏。”

妇女要送菜给他,但宋湘说:“不要,我迟对了。”

 

流传地区:梅州市各县

搜集地点:梅县

搜集时间:1987

搜集整理:刘乐群  彭耀壬

 

被卖蔗妇女难倒

 

宋湘才思敏捷,但也有被人难倒的时候。有一次,他去买蔗吃,卖蔗妇女见是宋湘,便说:“我出个对子,你能对得上,我把蔗送给你吃。”宋湘说:“好。”妇女念道:“大柘(蔗)八尺长,撩动凤髻。”大柘、凤髻是不远县地名。宋湘一时对不上,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吃饭时,他的牙齿被沙子顶住,他灵机一动,终于对了出来:“小沙从(松)口入,顶住龙牙。”小沙、松口、龙牙是梅县的地名。

 

流传地区:梅州市各县

搜集地点:梅县

搜集时间:1987

搜集整理:刘乐群  黄露光

 

 

老渔翁送鱼

 

宋湘有一次外出散步,见一老渔翁提着江篓子鱼,叫渔翁早知宋湘文才出众,便说:“先生,我出一个对子,你对好了,我应把一篓鱼送给你。”宋湘说;“好”。老渔翁说;“老公打鱼老婆食,老打老食。”宋湘一听,觉得有些难为对。他皱了一下眉头,忽然一拍大腿,说:“有了!”然后朗声说道:“公平买肉公平卖,平买平卖。”渔翁只好将一篓鱼送给宋湘。

 

流传地区:梅州市各县

搜集地点:梅县

搜集时间:1987

搜集整理:潘燕金  潘敬兰

 

尼姑庵借宿

 

一次,宋湘到尼姑庵借宿,尼姑见他是读书人,要他对对子,对上了才准他住。尼姑出的上联是:“纸剪鲤鱼,难卖难煎难待客。”

宋湘对道:“壁画猛虎,不惊不吓不伤人。”

宋湘因此住进了庵堂。

 

流传地区:梅州市各县

搜集地点:梅县

搜集时间:1987

搜集整理:刘保谦  谢祖里

 

南华寺续诗

 

传说,有位日本高僧到中国云游。一天,他来到南华寺,一时诗兴大发,便在东墙白壁上写道:‘日出扶桑是我家,因风吹送到中化。“写到这里,他再也想不出好句子,苦思过度死了。高僧死后不化,象铁柱一样立在那里,无法推倒。

不久,宋湘也来到南华寺。他见到此事,挥笔把诗续了下去:“鸡鸣犬吠皆相似,到处杨梅样花。”诗写完,高僧不推自倒。

 

流传地区:梅州市各县

搜集地点:梅县

搜集时间:1987

搜集整理:何朋高  刘象明

 

天高一尺

 

一天,宋湘路过某地,县官得知他书法潇洒苍劲,特下请柬,要他挥毫题匾。宋湘了解到这个县官专门鱼肉百姓,便题了“天高一尺”四个大字。县官看后得意洋洋,连声赞好。有人埋怨宋湘为贪官书写赞匾,他回答说:“县官把地皮刮低了一尺,天才高一尺呀!”

 

流传地区:梅州市各县

搜集地点:梅县

搜集时间:1987

搜集整理:程志远  程金全

 

图写禽兽

 

有一个为富不仁的财主死了父亲,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他请人为他的父亲画了一幅像,并托人请宋湘为他的父亲遗像题词,准备在出殡的时候排场一番。宋湘鄙视财主为人,挥笔横书了四个大字:“图写禽兽”。财主看后,十分气愤,但无奈宋湘是个颇有名气的才子,又是个进士,奈何他不得。加上他父亲马上就要出殡,请人再画一张已来不及了,便忍声吞气托人和宋湘疏通,请重写。说了无数的好话,宋湘才提起笔来,在每个字下面添写三个字,变成:“图公之象,写公之神,禽兽之凤,兽中之麟。”

这样一改后,虽然变成一首颂扬诗,但“图写禽兽”四个大字仍跃然纸上,使财主啼笑皆非。

 

流传地区:梅州市各县

搜集地点:梅县

搜集时间:1987

搜集整理:古春林  古志元

 

宋湘巧对叶一枝

 

河源有一才子叶一枝,自命不凡。闻知新任惠州大守,聘来宋湘当丰湖书院主讲。心里很不服气,认为惠州这么大,难道无人当主讲吗,何必请来嘉应人。立意要难为他,给他一个下马威。

一日,叶在河源见到宋湘,自我介绍说:“先生才学渊博,仰慕之至。今能聆听教益,当顿开茅塞。现在一联,望不吝赐教。

朝革弱兵,湘中不用水三点;

意思是讽刺宋湘是弱者,无大作用。宋见此人素未谋面,却气势汹汹,毫不礼貌。心想对他这样的人,必须当头一捧,让他清醒清醒。适有人告知宋湘:“此人系河源狂生叶一枝也。”宋湘有了底细,不动声色,故作深思之状,。片刻后对道:

雷劈枯树,天上难容叶一枝。

接着又道:“来而不往非礼也。余亦偶得一联,亦幸不吝赐教”

虫蛀凋松,枝枯叶落一光棍。

叶一枝来势汹汹,本想难倒宋湘,岂料反成了宋湘嘲笑的靶子,叶苦苦思索,无法应对,不觉脸红耳赤灰溜溜的,溜走了!

 

流传地区:梅州市各县

搜集地点:梅县

搜集时间:1987

搜集整理:宋甫群

 

一联解小店之急

 

有一日,宋湘到村头散步,路边有间小店,系其同宗开设,店主为人忠厚老实,平买平卖,生意本来兴旺。宋湘见店内商品所剩无几,问后才知赊欠惊人,资金无法周转。宋湘甚感同情道:“年关在即,吾为你拟一对联,张贴店内之上,使乡邻理解,谅可扭转局面。”店主称善,随即取来纸笔,宋湘一挥而就:

旧岁因赊,赊来赊去,一副本钱浮在水;

今年求现,现买现卖,三分利息稳如山。

店主应命于除夕贴出,乡邻果然通情达理,一般不敢再言赊欠,就是旧欠也纷纷清还。生意恢复兴旺。老板十分感谢宋湘。

 

流传地区:梅州市各县

搜集地点:梅县

搜集时间:1987

搜集整理:宋甫群  柯方云

 

母亲怕闹笑话

 

那年春节前,宋湘的母亲张氏,特地买来朱砂红纸,亲自送到蒙馆。原来是他外家兄弟五十寿辰,要托老师写副对联,加上其他礼物一起送去祝寿。可蒙馆上了锁,老师因事回家去了,只好又拿回来,宋湘道:“区区小事,何必烦人,让我试试看。”说罢,便把纸裁好,认认真真地写起来:

室居南山,如南山之长寿,

姓冈果老,似果老之高年。

他母亲不放心,怕他写得不好,被人闹出笑话,要等明天,让老师看过认可后,才敢送去。他祖父一看,却说:“湘儿写得很好,恐怕老师写的,未必及他呢。你莫以为他小小年纪,就小看了他,我看他是我家千里驹,将来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流传地区:梅州市各县

搜集地点:梅县

搜集时间:1987

搜集整理:宋甫群   何秋梅

 

点心店偏偏不点心

 

一次,宋湘为一间点心店写招牌,故意把心字中间的点漏掉。招牌挂出后,轰动一时,引得各方人士都去观赏。有的说这是古体;有的说这是草书。因为是宋湘才子写的。所以无人敢说写错了。由于去看字的人络绎不绝,点心店的生意也就越做越兴隆。

后来,宋湘又打那间点心店经过,店主说;“先生写的招牌好是好,可惜中间少了一点,大家都猜不出这是什么字体,未免美中不足。”宋湘听后笑一笑,拿笔补上一点。从此,点心店的生意便日趋冷淡,因为心字有点不奇怪,所以无人去字了,顾客也就少了。

 

流传地区:梅州市各县

搜集地点:梅县

搜集时间:1987

搜集整理:吴炳奎  吴锦焕

 

勤政爱民的廉吏宋湘

 

宋湘一边赈灾,一边组织府官吏,下到各地,组织灾民生产自救。他把官署迁至灾区,亲自督导灾民,重建家园。他不顾自己年岁已高,每天起早贪黑,风餐露宿,与民众同吃一桶野菜杂粮粥,同民夫士卒共睡一间大草房,卷起衣袖长袍督战在筑城复田的工地上。

宋湘(17561826),字焕襄,号芷湾,梅县白渡镇象湖村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参加广东乡试,高中第一名举人(解元)。嘉庆四年(1799)进士及第,选翰林院庶吉士。

嘉庆十八年(1813),宋湘时年57岁,他放弃了京城舒适的生活,日夜兼程,赴曲靖任职。

那时,曲靖地区遭受百年一遇的连日暴雨。仅一天工夫,整个曲靖成了一片泽国,河堤被摧毁,一片片房屋倒塌,洪水中漂浮着房屋梁柱、木箱、淹死的猪、牛和一具具的死尸。没有家园的难民,成群结队栖居在被分割开来的几座高山上,没有衣服、没人粮食。老人绝望地呻吟着,饿坏了的儿童凄惨地啼哭着……

遭遇洪水的曲靖城,以一片凄凉危难的景象迎来了新任知府宋湘。

刚一进城,身边便涌来了一大群衣不蔽体、手捧破碗的孩子乞讨。宋湘的眼眶湿了,他赶忙令随从取出碎钱,散发给乞儿。

抵达知府后,他不顾一路疲劳,立马召集府内和各县官员了解灾情,宋湘道:“当前,灾难当头,最要紧的是开仓放粮,赈救灾民,否则,将会出现‘白骨露荒野,千里无鸡鸣’的惨景。所以要立即组织全州官员和民众,同心协力,恢复生产,开垦田园,以解燃眉之急……”

第二天,宋湘草草吃了一碗稀粥,便带着下属到城乡了解灾情。他一路观察一路流泪,并痛心地道:“若不亲视,谁能相信民众这般苦难。”

联想着京都的繁华,他愈发感到官场与民间“苦乐不相入,异梦而同床”。于是告诫随从官吏道:“要与民间验辛苦啊。”

接着,宋湘将这几天到灾区巡查的情况,连夜写成奏折,派人火速送往省城转奏京城,获嘉庆皇帝核准,由国库拨给赈救银十二万两。宋湘接到这批赈救银后,立即按灾情、人口,连夜分配给各县,并申明:“此赈银关系到圣上洪恩,关系到人命,一个不得克扣,足额发放灾民手中。”同时,下令各县官仓,开仓办粥厂,解救灾民。

一天,宋湘来到南漠县灾区巡察灾情,看到遍地死尸,到处皆是饥饿待毙的灾民。于是赶去县衙,命县令开放官仓,开仓放粮。但直到第二天,还不见放粮,宋湘火了,大声对县令道:“本官命你开仓赈粮,你却迟迟不动,这是为何?”县令无奈,只好吐出家中赃物,拿出一批粮食财物发放给灾民。宋湘犹不解恨,继而又严惩了这个贪赃枉法的“硕鼠”。

为了广济灾民,宋湘带头把从京城带来的3000两薪金捐出。在他的带动下,各官吏僚绅士卒商人,共捐米粟5000石,衣物万件及白银万两,发放给灾民。

宋湘一边赈灾,一边组织府官吏,下到各地,组织灾民生产自救。他把官署迁至灾区,亲自督导灾民,重建家园。他不顾自己年岁已高,每天起早贪黑,风餐露宿,与民众同吃一桶野菜杂粮粥,同民夫士卒共睡一间大草房,卷起衣袖长袍督战在筑城复田的工地上。

嘉庆二十一年(1816),宋湘任广南府知府。到达广南府时见“城内陆高饮水艰”。为了改变百姓饮水难的情况,宋湘专门请来行家,跋山涉水,观察地形地势,制定了在东西两山中修筑水库储蓄清泉以解民之渴的计划。

 

流传地区:梅县

搜集地点:梅城

搜集时间:2005718

搜集整理:曾海丰  钟志元

 

附记:宋湘是广东嘉应州(今梅县),清嘉庆年间进士,题诗作对,才思敏捷,有“广东第一才子”之称。他的诗对,在民间流传很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