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州民间客家传说—宋湘的传说

 清新书屋y 2019-04-15

宋湘

宋湘 (1757~1826)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州(今广东 梅州 市 梅县 区)人。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政声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贫寒,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年轻时便在诗及楹联创作中展露头角,被称为“岭南第一才子”。《清史稿· 列传》中称“粤诗惟湘为巨”。

必成大器

宋湘七、 八岁就进村里的蒙馆读书。 一天晚上, 他和老师在馆门口的土墩上乘凉赏月 。 老师触景生情, 念出一句上联:二人地上坐,

宋湘举目眺望, 明月当空, 也有所悟, 对道:一月天边明

老师十分欢喜, 从此对他的学习特别关心, 经常邀他晚间到馆里来辅导。 一晚辅导到夜深鸡啼, 老师怕他独自回家有什么不测, 便打着灯笼送他回去, 将至家门, 要过一条小溪。 老师见溪里映着满天星斗。 念出一句上联:深夜过河, 脚踏满天星斗

宋湘想了一夜, 都没对上。 第二日来到馆中, 他见老师打扫寝室, 将挂在壁上的山水画卷起, 马上悟出了下联:清晨折画, 手卷万里江山

老师十分惊喜, 心想, 宋湘将来必成大器。

闯书房

传说宋湘少年时候, 曾一度以卖毛笔为生。 一日, 他来到一家私垫, 见书房无人, 走了进去, 随手拿起一叠学生文卷翻阅,觉得尽是陈词滥调, 便动笔批改起来。 此时, 老先生正好回来,见状气得脸色发青, 用戒尺往宋湘脸上一指, 大声呵斥道: “何方顽童, 竟敢闯进吾之书房?” 宋湘忙上前施礼道: “小生姓宋名湘, 白渡乡人, 今卖毛笔至此, 偶读贵弟子文章, 觉文字欠佳,故斗胆操笔改之, 乞老先生恕罪。 ” 老先生听后, 更加气恼说:“穷乡庶子, 竟敢如此逞才?也罢, 待我出个联给你对, 若对得上, 便放你走, 否则, 你把毛笔全部留下。 ” 宋湘答应可以。

那位老先生摇头晃脑地念道: “有水便是‘湘’, 无水也是‘相’, 除却‘湘’ 边水, 加‘雨’ 变成‘霜’ , 各人自扫门前雪, 莫管他人瓦上霜。 ” 宋湘只凝思一会, 便不慌不忙地念道:“有月 便是‘期’ , 无月 也是‘其’ , 除去‘期’ 边月 , 加‘欠’变成‘欺’ , 龙游浅水遭虾戏, 虎落平阳被犬欺。 ” 老先生一听,觉得这小子出语不凡, 不仅不敢再为难他, 反而谦和地对他说:“君前程远大, 望勿再操此业, 应努力攻读, 来年高中也。 ”宋湘连忙拱手作揖道: “蒙老夫子厚望, 小生必将记取, 适才冒犯,望勿介意! ” 说完背起笔袋, 扬长而去。

巧对借宿

宋湘年青时, 有一次路过一山村, 天色快暗了, 他正愁不知何处借宿, 忽见一位十分漂亮的姑娘到路边井里挑水, 宋湘便问:

“姑娘, 我走得累了, 天又快黑, 能不能到你家借宿一晚? ”那姑娘见是秀才, 便说: “我出对子, 你对上再说吧。 ” 打量着姑娘念道:

“邋遢秀才穿着邋遢衣, 邋邋遢遢下地。”

宋湘见姑娘说得切情切景, 也打量了姑娘一番, 然后念道:

“扭捏姑娘梳着扭捏髻, 扭扭捏捏捏上天。 ”

姑娘一听, 对得很巧, 便说: “请你稍等片刻。 ” 然后连忙挑水回家, 对父亲说了原由。 父亲听后说: “谅他真有才学, 快请他进来。 ” 这样, 那晚宋湘就住在姑娘家里, 还受到热情的接待。

广东第一才子

宋湘才思敏捷, 名噪京城。 嘉庆皇帝想当面试试, 便召见宋湘, 说: “闻卿极有捷才, 朕今考考你。 朕说一句话, 你可要把它念成一句七言诗; 朕说完四句话, 你那四句应联成一首绝句,如何?”

宋湘答道:“臣不才, 请一试。 ” 嘉庆说道: “皇后昨夜生了个孩子。 ” 宋湘念道: “吾皇昨夜降真龙。” 嘉庆笑道: “是位女的。 ” 宋湘念道: “月里嫦娥下九重。 ” 嘉庆忽地拐个大弯道: “已经死了。 ” 宋湘不慌不忙地念道: “想必人间留不住。”嘉庆又说:“水淹死的。 ” 宋湘念道: “翻身跳入水晶宫。 ”四句合起来果然是一首好诗。 嘉庆皇帝大喜, 抚掌赞道: “卿乃广东第一才子也。 ” 从此, 宋湘便有“广东第一才子” 之称。

阿嫂出难题

有一天, 宋湘的阿嫂要考小叔子, 她说: “人家都说你是广东才子, 不知是不是言过其实。 今朝照镜梳头的时候, 我想出一个上联:

“双镜悬台, 一女梳妆三对面.' 你能对吗?”

宋湘一听, 大出意外。 心想十二个字里, 有三个虚字、 四个实字, 虚实夹杂, 数目铺陈, 不大容易对上。

到了日落时分, 恰好有人来访, 家人上灯侍候, 作揖迎客。一时间, 西壁摇影, 触发了宋湘的文思, 忙举起双手, 连连呼喊:“嫂子, 嫂子, 下联是:

‘孤灯挂壁, 二人作揖四低头。 ’ ”

五虎下江南

宋湘、 李黼平、 叶均、 梁念祖、 李汝谦五人, 被称为嘉应“五虎” , 一日, 他们同到苏州游览。 当地人士有意讥讽他们,出一上联, 要求对答下联。 他们出的上联是: “东鸟西飞, 满地凤凰难下足。 ” 宋湘不假思索, 应声答道: “南龙北跃, 一江虾蟹尽低头。 ” 他们不服, 又出一联: “竹笋如枪, 青鸟焉能枪上立。 ” 宋湘立即回答: “菖蒲似剑, 黄蜂偏向剑中飞。 ”

接着, 他们五人到了广东会馆。 当时正好关帝诞辰, 广东同乡请宋湘写了一副对联:

“匹马斩颜良, 河北英雄皆丧胆;

单刀赴鲁肃, 江南士卒尽寒心。 ”

这副对联一贴出, 当地三日三夜鸡不啼狗不吠, 传说是关公对这副对联很满意, 显了灵。

免费住客栈

一次, 宋湘来到江苏通州。 客栈和当铺老板久闻宋湘文才,便趁他来住宿时要他题联。 宋湘当着众老板的面一挥而就:

南客栈北客栈南北客栈客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众老板一看这对联, 既有实意, 书法又漂亮, 便争相要联,并免费招待他住宿。

膏药医对联

宋湘在江南时, 见某抚署大门上贴着一副“子能承父业, 臣必报君恩” 的对联, 便将一帖膏药贴了上去。 第二天一早, 抚台看后大怒。 当他知道是宋湘所为时, 便召宋湘来询问原因。 宋湘说: “因联内有语病, 故需用膏药来医。 此联用词上下颠倒, 子应在父之后, 君应在臣之前。 ” 于是抚台请宋湘改正。 宋湘把它改为, “君恩臣必报, 父业子能承。 ” 抚台看后恍然大悟, 极为折服, 深谢宋湘救命之恩。 因为那君臣颠倒的联对, 假若被人揭发, 抚台定招抄家灭门之祸。 如今宋湘免去他的灾祸, 他还能不感激吗?

鱼鸭巧对

一日, 宋湘与几个文友沿江岸而行, 忽见江中一群鸭子戏水,有一人便道: “七鸭浮江, 数数三双单一。 ” 宋湘一听, 应声对道: “尺鱼跃水, 量量九寸十分。 ”众文人佩服宋湘才思敏捷, 都让他先行。

江西才子心服

宋湘有一次去江西, 刚在客栈住下, 当地才子即登门拜访,口说请教, 实则想为难宋湘。 他们把预先拟好的一个上联交给宋湘对答, 联语是: “孔门七十二贤, 贤贤姓甚?” 宋湘不露声色,只顾给才子们斟茶, 斟完茶, 才挥笔写道: “云台二十八将, 将将何名?”才子们看了, 都称赞宋湘的捷才。

妙对讽状元

一次, 宋湘路过江西某小镇时, 见一家杂货店半掩着门, 宋湘问是什么原因, 老板指着对面不远的大院说: “那家人, 父是文状元, 子是武状元, 大院门前贴着一副对子。 ‘文第一, 武第一, 文武第一; 父状元, 子状元, 父子状元。 ’ 说他对面的所有商店, 如对不好他的对联, 就不准全开店门。 ” 宋湘听后, 略加思索, 对老板说: “你将全部杂物卖掉, 改为药材铺, 便可全开店门了。 ” 老板同意。 后来, 宋湘便帮他写了一副对联:

生地一, 熟地一, 生熟地一;

大当归, 小当归, 大小当归。

在全开店门那天, 老板特意大放鞭炮, 招来许多顾客, 个个捧腹大笑。

白水滩受窘

有一次, 宋湘坐船经过一个码头, 见一妇女在洗菜, 上前说:“大姐, 我想买点菜。 ” 这个妇女是个才女, 答道: “我出一对子, 你对上了菜就送给你。 ” 宋湘认为一个村姑没有什么了不起,便说: “你念吧! ” 村姑说: “这里是白水滩, 就切这个意: 白水滩前白屋白鸡啼白昼。 ” 宋湘一下子对不上来, 不好意思, 忙叫开船。 船走不远, 见到一个樵夫, 宋湘问道: “这是什么地方?”樵夫说: “这里叫黄泥岗。 ” 宋湘一下子受到启发, 忙叫艄公把船驶回去。 船驶回码头, 那妇女还有半篮菜未洗完, 问道: “你对到了吗?” 宋湘说: “对上了, 对上了, 你听着: 黄泥岗上黄家黄犬吠黄昏。 ” 妇女要送菜给他, 但宋湘说: “不要, 我迟对了。 ”

老渔翁送鱼

宋湘有一次外出散步, 见一老渔翁提着满篓子鱼, 叫渔翁卖几条给他。 老渔翁早知宋湘文才出众, 便说: “宋先生, 我出一个对子, 你对好了, 我就把这一篓鱼送给你。 ” 宋湘说好。 老渔翁说: “老公打鱼老婆食, 老打老食。 ” 宋湘一听, 觉得有些难对。 他皱了一下眉头, 忽然一拍大腿, 说: “有了! ” 然后朗声说道: “公平买肉公平卖, 平买平卖。 ” 渔翁只好将一篓鱼送给宋湘。

尼姑庵借宿

一次, 宋湘到尼姑庵借宿, 尼姑见他是读书人, 要他对对子,对上了才准他住。 尼姑出的上联是: “纸剪鲤鱼, 难卖难煎难待客。 ” 宋湘对道: “壁画猛虎, 不惊不吓不伤人。 ”宋湘因此住进了庵堂。

南华寺续诗

传说, 有位日本高僧到中国云游。 一天, 他来到南华寺, 一时诗兴大发, 便在东墙白璧上写道: “日出扶桑是我家, 因风吹送到中华。 ” 写到这里, 他再也想不出好句子, 苦思过度死了。 高僧死后不化, 象铁柱一样立在那里, 无法推倒。不久, 宋湘也来到南华寺。 他见到此事, 挥笔把诗续了下去:“鸡鸣犬吠皆相似, 到处杨梅一样花。 ”诗写完, 高僧不推自倒。

天高一尺

一天, 宋湘路过某地, 县官得知他书法潇洒苍劲, 特下请柬,要他挥毫题匾。 宋湘了解到这个县官专门鱼肉百姓, 便题了“天高一尺” 四个大字。 县官看后得意洋洋, 连声赞好。 有人埋怨宋湘为贪官书写匾额, 他回答说: “县官把地皮刮低了一尺, 天才高一尺呀! ”

图写兽禽

有一个为富不仁的财主死了父亲, 为了抬高自已的身价, 他带人为他的父亲画了一幅像, 并托人请宋湘为他的父亲遗像题词, 准备在出殡的时侯排场一番。 宋湘鄙视财主的为人, 挥笔横书了四个大字: “图写禽兽” 。 财主看后, 十分气愤, 但宋湘是个颇有名气, 又是个进士, 奈何他不得。 加上他父亲马上就要出殡, 请人再画已来不及, 便忍声吞气托人和宋湘疏通, 请他重写。说了无数的好话, 宋湘才提起笔来, 在每个字下面添写三个字,变成: “图公之象、 写公之神、 禽中之风、 兽中之麟” 。这样一改后, 虽然变成一首颂扬诗, 但“图写禽兽” 四个大字仍跃然纸上, 使财主啼笑皆非。

点心店偏偏不点心

一次, 宋湘为一间点心店写招牌, 故意把心字中间的点漏掉。招牌挂出后, 轰动一时, 引得各方人士都去观赏。 有的说这是古体, 有的说这是草书。 因为是宋湘才子写的, 所以无人敢说写错了。 由于去看字的人络绎不绝, 点心店的生意也就越做越兴隆。

后来, 宋湘又打那间点心店经过, 店主说: “先生写的招牌好是好, 可惜中间少了一点, 大家都猜不出这是什么字体, 未免美中不足。 ” 宋湘听后笑一笑, 拿笔补上一点。 从此, 点心店的生意便日趋冷淡, 因为心字有点不奇怪, 所以无人去看字了, 顾客也就少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