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机肥料生产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05

 LM0318 2013-03-26

有机肥料生产操作规程

一、原辅料领用操作规程 1.领料人员根据生产指令单上的领用要求,填写领料单。 2.领料单经生产主管签字后,领料人员才能交给仓管申请领 料,领取生产所需原料及辅料,领料时领料人员和仓管必须签字 确认实领数量。 3.领取来的各类原辅料必须分类整齐的摆放在物料暂存区, 以易于识别。 二、上堆前原辅料混合操作规程 1.原料预处理 (1)如果原料水分过大,一定要将其晾晒或沥干,以满足配 料混合后达到配方的技术要求。 (2)如果所用原料是干原料,粒径≥2cm 的必须粉碎以满足 要求。 (3)如果干原料水分≤10%而且硬度较大,可以将湿原料与 干原料按配方比例先混合浸润 24h 后再处理。 2.辅料预处理 (1)辅料粒径≥2cm 的要先粉碎均匀至达生产要求。 (2)混在辅料里的硬块或金属物及长布线条等要先清除干 净。 3.混合搅拌

(1)检查各类原辅料是否准备齐全,输送带及搅拌机运行是 否正常。 (2)先将搅拌机下料开关关紧,开启搅拌运行开关,将各类 物料按配比送到搅拌斗中。 (3)物料添加完成后,将物料在搅拌机内搅拌,保证各类物 料搅拌均匀。 (4) 原料搅拌均匀后,开启输送带, 打开搅拌机下料开关 (开 口大小以物料不溢出输送带为宜)将物料装入运输工具,运输到 发酵场。运输过程中物料不能装的太满,避免物料洒落,造成浪 费及污染。 (5)物料放完后,关闭搅拌斗下料口和输送的开关,进行下 一轮的配料搅拌。 三、上堆发酵操作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合于堆肥发酵的整个过程。 2.技术要求 参见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 3.操作步骤 (1)上堆 将混合均匀的原料在发酵场上堆成底边宽 1.8m-3.0m, 上边宽 0.8-1.0m,高 1.0m-1.5m 的梯形条垛,条垛之间间隔 0.5m。 (2)翻堆

每一天的上堆发酵原料作为一个批次,并插上堆肥发酵标识牌。 原料上堆后在 24-48h 内温度会上升到 60 度以上,保持 48h 后, (但当温度超过 70 度后,必须立即翻堆)开始翻堆,翻堆时务必 均匀彻底,将低层物料尽量翻入堆中上部,以便充分腐熟。 (3)发酵结束 发酵完整的堆肥过程由低温、中温、高温和降温四个阶段组 成。温度由低向高再逐渐回落,此时物料应无任何异味,即可结 束发酵。 4.记录 在整个发酵过程中,除进行翻堆操作外,应每日测量、记录发 酵温度,做好《发酵监控记录》 。 四、物料干燥粉碎及入库操作规程 1.干燥 (1)晾晒 将发酵完成的堆肥在晾晒场地上均匀的摊开,摊晾厚度不能 超过 20cm,并不时的翻晒使物料均匀快速的晾干。 (2)粉碎及筛分 当堆肥晾晒至水

分小于 25%后就可以进行粉碎筛分(筛网孔 径 3mm) 。开启粉碎机电源至少 10s 后才能向粉碎机中投放物料, 投放物料的速度要均匀。第一次筛分的筛上物集中进行二次破碎 筛分处理,二次筛分的筛下物与一次筛分的筛下物混合后进入下 工序。(粉碎前先检查破碎机刀片是否完整,运转是否正常;筛分

机筛网是否破损,如有问题应立即更换和维修。) 2.入库 (1)将筛下物混合好后,通知化验室抽样检测,如果库存时 间长每月都需要定期抽检。 (2)在保存的过程中每一批的堆肥必须分开对放,堆体不能 高于 1.5m,并插上标识牌,定期进行巡检,防止成品受潮变质等。 五、有机肥料(粉状)生产加工规程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产品加工处理的工艺技术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堆肥腐熟后的有机肥料的成品加工。 2.产品技术参数 (1)腐熟成熟产品技术要求参见堆肥发酵生产质量指标及产 品质量标准。 (2)加工产品技术指标 细度(1.0-3.0mm)≥80%。 3. 加工工艺流程 (1)物料的领取 一是根据生产指令单上的生产配方要求,领取生产所需物料。 二是各物料必须整齐的摆放在物料暂存区,区分明确易于识 别。 三是领料必须填写领料单,并由生产主管签署后生产人员才 能领料,领料时生产人员和仓管必须签字确认实发数量。

(2)物料的预处理 一是所有辅料必须满足水分小于 15%,超标的辅料必须通过 晾晒达到标准。 二是原料中混有的废旧包装线、铁屑、纸屑、编制袋线绳等 杂物必须清理干净。 (3)配料搅拌 一是检测原料是否准备齐全,场地是否清理干净。 二是先将各物料按照配方要求均匀合理的一层一层铺在混料 区,然后用人工翻混 3 次已达到物料混合均匀为准。 三是混合好的物料运送至粉碎区。 (4)粉碎 一是先检查粉碎机运转是否正常,刀片、锣底和出料口布袋 是否磨损破坏,否则立即更换。 二是混合好的物料暂放区、粉碎区和包装区一定要严格区分 三是开启粉碎机开关待运转正常后匀速向粉碎机中添加物 料,物料添加速度以不堵塞粉碎机为准。 四是粉碎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注意检测筛网的破损情况,一 但破损立即更换。 (5)包装 一是检查机器运装是否正常,包装袋标识粘贴是否完整、牢 固, 定量系统是否校正, 缝包机是否加油维护,场地是否清理干净。 二是打开粉碎机出料口将粉碎的产品装入包装袋中,包装前

一定要检查产品外观是否混有废旧包装线、铁屑、纸屑、编制袋 线绳、树叶杂草、烟蒂等杂物; 三是确定产品外观符合要求后, 准确称量 25kg/包, 将内袋中 的空气赶净, 然后在距内袋口 10-15cm

的地方用包装带扎紧内袋。 四是将准确定量、扎紧内袋的 25kg/袋的包装袋进行缝包操 作。缝制好的包装袋不能出现跳线、断线、缝线不直、包装袋挂 伤和二次缝包等问题。 五是包装好的成品先在待检区暂存。 (6)检验、入库 一是除质检人员随机抽样外,生产人员必须每两小时取一个 小样,最后混合成一个批次的样品进行检测。 二是根据检验报告合格立即入库保存,不合格的进入不合格 品处理控制程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