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暗剑战术”让美日装备变成垃圾

 埂溪书楼 2013-03-28
  • 发表于:2013-3-28 01:30
  •   
  • 点击:9280
  •   
  • 回复:1
  •   
  • 回复
  • 收藏

作者:xby3509

头  衔:热血老兵 只看楼主

Rank: 2 发送消息

“中国暗剑战术”让美日装备变成垃圾


许博寓/


在人类近代的热兵器时代战争史上,有阵地战、闪电战、运动战、坑道战、蛙跳战等等,在中国近代热兵器时代战争史上,有由人民战争创造出来的地雷战、地道战、分割围歼战、围点打援战、突袭战和游击战等等。而作为中国冷兵器时代颇负盛名的“暗剑战”,却很少被人提起,人们大都习惯于挺着胸膛提出“亮剑精神”,认为在古代兵器谱排名第二的冷兵器“暗剑”已经过时,并且无用武之地。然而,当我仔细的研究了中国的三年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后,发现正是由于我们在战争中,巧妙的恰如其分的利用了“暗剑战术”,而最终扭转局势,一举取得胜利的。


所谓的暗剑战术,也称之为“突施冷箭”,也就是说在敌方没有思想准备的前提条件,而出其不意所使用的各种装备,或者说在敌方有思想装备,而攻其不备所使用的各种装备。就像一个拿着木棍的人同一个拿着铁棍人打架,这个拿着木棍的人是累战累败,然突然有一天他的木棍变成了猎枪,或者说那个拿着木棍的人突出拿出了猎枪,一下子就将那个拿着铁棍的人打败了,并乘胜追击之。从这个比喻,可知战斗的双方一般是不对等的,且在战斗的前期,基本是弱的一方被强的一方压着打,但弱的一方不屈不饶,拼命抵抗,在付出了极大牺牲之后,使战斗形成胶着态势,而强的一方则骄傲自满,没有将弱的一方放在眼里。到战争后期,弱的一方突然变换了强大的装备,哪怕这个装备仍然不如对方的装备强大,都足以让弱的一方激发出巨大的战斗力,而让强的一方措手不及悴不及防极大地削弱战斗力,形成战斗力的此消彼长。依此类推三年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我们基本上都是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通过及时的更换武器装备,最后战败了武装强大的对手。诚然,在战争中先进装备是决定战斗胜负的条件之一,但是,使用装备的战术才是保证战斗胜利的关键因素,因故,在战争中决定战斗胜败的是人,而不是装备。


我们绕了这么大一个弯,想说明什么呢?于今天高科技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有什么关系呢?在上有卫星监视,下有雷达观察的条件下,我们还可以使用“暗剑战术”吗?


是的,在今天的高科技信息化条件下,所有装备几乎无所遁迹。尤其是为了提升战斗力,挖掘装备的使用效能,还要不断的组织演练,因此,不可能完全的彻底的保证装备性能和作战能力不外泄,那些所谓的保密性能一旦外泄,被敌方收集并纳入识别系统,再先进的武器也将不如一根烧火棍。于是,保密工作,就成了全世界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个共同难题。为了保证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或者说补丁泄密部分,现在通用的方法,就是不断的改进、改进、再改进,设计、设计、再设计,最后落入军备竞赛的怪圈和陷阱。殊不知,任何装备的先进性都有一个极限值,一旦达到这个极限值,无论你怎样改进,也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于此,美国和日本才千方百计的想尽办法的在中国周边安装各类先进探测设备,一方面通过日积月累地收集中国装备的各类数据,另一方面给中国的各类军事演习蒙上阴影,使中国的军事演习不能深刻的进行,总是难以尽善尽美。


这种条件下,我们与其藏着掖着,不如坦然面对,彻底公开。当然,这种公开应该是“视之以猫藏之以虎,视之以狗藏之以狼,视之以蛇藏之以龙”,那么,怎样做到这一点呢?那就需要中国的“暗剑战术”了。这种情况下的“暗剑战术”有很多选择,比方说J10战斗机,它的训练性能和战时性能是不一样的,发动机、气动布局、雷达、武器装备和涂料等等都可以变化,不需要大的变化,其变化甚至让飞行员都感觉不到,就可以达到搅乱地方之敌我识别系统的目的,识别系统越是灵敏其被破坏的程度越大;再比方说,美国一直在说我们潜艇噪声大,好啊,我们就用噪声大的潜艇演习,并且让美国的探测系统储存设备形成习惯记忆,永恒的记住我们噪声大的潜艇在演习中的各类数据,于是在战时,我们就可以用仿性能的无人潜艇掩护我们的静音潜艇战斗群投入战斗;再比方说,我们的第三代战斗机雷达不及敌方战斗机雷达先进,在战时往往成为敌方战斗机的活靶子,美国就是利用这个东西在我国周边威慑,对于这个东西要解决也不一定就那么复杂,在演习的时候,彻底的公开战斗机性能,让美日探测并牢牢记住,而在战时,可以用仿性能无人机伴飞并释放同波段雷达波,引诱敌方战斗机暴露位置,等等诸如此类,不能一一言表。总之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以假乱真”,达到充分利用敌人的先进装备,麻痹敌人的目的。有时候先进的武器装备也是累赘,而不是帮手,用辩证法的观点看待就是这个结果。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过去的那种藏着掖着的伪装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也无法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需要在新形势下,发挥群众的智慧,挖掘新的公开的透明的伪装方法,其“暗剑战术”不得不提到重要位置上来。只要我们充分挖掘“暗剑战术”的丰富内涵,美日再先进的装备,也不过是睁眼瞎、聋子耳,最后变成垃圾。


上述缪论,权当是抛出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希望砸出一堆玉来,而不是砸出一堆砖渣。我有“多功能多用途空间飞碟、龟元电壤通用方箱和三体舰潜艇飞机”三项发明,明天还要参加一场技术转让对接会,在这里就不敷衍了。希望有志者能够举一反三,认真思考,善于思考,总结并实践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