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信银行借力网银进军消费金融

 昵称1296012 2013-03-29

中信银行借力网银进军消费金融

http://www.eastmoney.com/2013年03月29日 00:06

K图 601998_1

现价:4.67 涨跌:-0.12 涨幅:-2.51% 总手:1086316 金额(万):50656 换手率:0.34%
相关股票

  在经济转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带动下,我国的消费金融发展已经进入“黄金时期”,对于银行(行情 专区)业来说,消费金融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中信银行(行情 股吧 买卖点)敏锐的看到了这一点,顺势而为,在2012年提出了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全面进军服务业,大力开展消费金融业务,超常规发展网络银行业务的发展策略,成为国内银行业中的先行者。

  全面进军现代服务业

  在提出全面进入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方针后,中信银行确立了“全面推进、细分市场、择优选择、综合(行情 专区)服务”的总体原则。首批开拓的核心子行业也已经定位于现代物流业、医疗卫生业、新闻出版业、教育服务业、文化创意业、现代旅游业和信息软件业七大类,目前针对每个子行业的特点,已经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营销指引。

  在业务推动上,中信银行明确了总行和分行的职责划分,总行负责研究制定政策,并跟踪政策的执行落实,各分行负责具体营销推进。

  在产品开发方面,根据现代服务业的经营特点,综合运用各类融资产品,如:供应链融资、现金管理、电子化产品、投资银行产品等,为现代服务业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依托中信集团优势,为现代服务业客户提供集银行金融服务、非银行金融服务和其他配套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化服务。

  此外,中信银行还积极落实相关配套支持政策,在信贷政策方面,完善信贷授权,优化审批流程;在资源配置方面,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合理配置财务资源,加大IT资源投入;加快培养及储备专业人才。

  着力提升消费金融比重

  2012年末,中信银行成立了消费金融部,全面负责全行的个人信贷产品研发、业务拓展、信贷管理,集中精力拓展中信银行的个人信贷业务。

  在个人信贷体系建设方面,中信银行不断丰富个贷产品,优化信贷政策,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加强分行的个人贷款中心建设,按照业务需要配备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加大队伍培训力度;此外,该行进一步完善了个人贷款管理系统,推进个贷流程优化,逐步实现贷款无纸化、预审批,加强资源配置,努力寻求信贷规模、风险、收益和客户经营的平衡。

  截至2012年末,中信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1,713.91万张,比上年末增长21.78%;实现信用卡交易量2,730.86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64.10%,信用卡消费贷款业务收入同比实现翻番增长。

  网络银行助力消费金融

  2012年10月,中信银行成立了网络银行部,提出“再造一个中信银行”的宏伟目标,谋求在网络世界中开拓消费金融新篇,这一动作反映了该行清晰的创新发展思路。据悉,中信银行落实“再造一个网上中信”战略分成两个层面:一是将现有银行产品搬上网;二是顺应物联网、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发展进程,创新具有网络化特征的银行产品。

  该行年报显示的数据,则又充分印证了网络银行服务的初步成果,截至2012年末,中信银行个人网银客户数达756.65万户,增幅32.58%;个人网银交易笔数达5,559.15万笔,交易金额3.37万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加54.70%和48.46%。

  另外,支付结算作为消费金融的支撑体系,中信银行在支付结算方式上不断推新。在移动支付领域,2012年底,中信银行与中国银联签署移动支付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手机近场支付,研发推动“空中发卡”创新模式,为客户提供“刷手机”服务;2013年初,中信银行在业内首推摇一摇转账支付功能,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支付体验;而在网络贷款领域,中信银行则与腾讯集团及其旗下财付通已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尝试网络贷款金融服务。

  据年报显示,在过去的2012年,中信银行个人移动银行客户数和交易量增长迅速,截至2012年末,个人移动银行累计客户数达到126.57万户,达上年的17.53倍;个人移动银行交易笔数29.59万笔、交易金额16.58亿元人民币,分别达上年的4.36倍和2.63倍。

  此外,中信银行已经正式推出了金融商城,据中信银行项目负责人介绍,中信金融商城覆盖所有基金公司的基金产品,金融商城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网银模式,基于领先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完全按照电商思路设计,操作自然、便捷,处处与众不同,为客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金融理财服务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