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为因“无为而治”而得名?

 滨江图书馆 2013-04-01

无为因“无为而治”而得名?

时间:2010-08-01 17:31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李俊平 点击: 95 次

无为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近些年来,无为的经济连续8年跻身于安徽省十强行列,令世人刮目相看。无为声名鹊起,无为地名来历也随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争议,一般有“三说”。

无所作为说。此说源于东汉末年曹操攻吴无功而返说。持这种观点的是无为学术界三位颇具影响的人物李世和(曾任无为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耿松林(巢湖历史文化全书副主编)、刘尧明(《无为县志》现任副主编)。依据是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其作者乐史最早提出“无所作为说”:“无为军,本巢县之无为镇,即曹操征孙权,筑城于此,攻吴无功,因号为无为城,临濡须水上壖地。”宋《文苑英华》编纂者之一、河北大名府人宋白(约933~1010)和乐史年龄相近,建无为军时正值盛年,作为同时代人,名声、学术造诣皆为同辈中佼佼者,也力主此说。为《资治通鉴》作音注的胡三省,亦同意宋白的意见。由于史料匮乏,后世不少名人学者引经据典,著书立说,也凌霄抱柏,攀附这种观点。因而,“无所作为说”在无为有一定的市场,流传演绎千年不衰,无为不少名人对此也深信不疑。

无为而治说。最早提出“无为而治”的是南宋无为人王栐。南宋嘉定三年(1210),王栐任泾县县令,修纂过《泾县志》,在所著《燕翼诒谋录》中载:“太宗皇帝以海内混一,四方无虞,乃于江南置太平军,江北置无为军,取‘太平无为’之义。”南宋地理总志《方舆胜览》主纂祝穆也赞同此说。而《元史·地理志》更是一脉相承:“宋始以城口镇置无为军,思与天下安于无事,取无为而治之意以名之。”清康熙十二年(1673)所修纂的《无为州志》亦取“无为而治说”。《辞海》释义“无为”源于北宋无为军。《无为县志》在综合分析各种说法之后,也秉承此说。“无为而治”的核心,不承认曹操在无为筑城,因而,否定“无所作为说”。

二义兼取说。中国科技大学宁业高、巢湖学院杨福生、安徽师范大学王心源三位教授曾阐述了上述观点,并综合《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的“无功”说和《安徽大辞典》、《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和《安徽行政区划概述》的“无治”说等史料,经反复推敲研判,首肯二义兼取之论。

据《三国志》记载:“建安十八年(213)春正月,曹操进军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魏书·武帝记》记载:“曹操进军濡须口,号步骑四十万,攻破孙权江西营。”“江西营”指孙权驻扎在濡须水沿岸部队的总称。长江原是西向东流,但在繁昌螃蟹矶附近突然来了个近乎90度的折转。改由南向北流,故江流成东西向,岸之东称江东,反之叫江西。从《三国志》战例来看,曹操自建安十七年(212)十月屯军仓头,次年正月,攻破孙权江西营,获大胜,何来“攻吴无功”之说。曹操筑土城,号无为,却被后人理解为“无所作为”,这是脱离历史事实的偏见。曹操命名土城为“无为”,实际上是老子“无为而无不为”哲学思想的延续。

无为镇名源于隋朝大将陈棱。陈棱,字长威,襄安人(今无为县)。南北朝时,群雄割据,烽烟四起,陈棱随父陈岘镇压叛乱,积功升至谯州刺史。父死后,隋文帝拜陈棱为开府。陈岘、陈棱父子担任朝廷命官后,家乡父老乡亲及当地官员念其政绩、祖籍,为恢复历史悠久的襄安县名,呈表上报朝廷。同时,考虑到无为移民渐多,很多沼泽地、滩涂亦被拓荒者改造成良田,农民丰衣足食。鉴于民间早有曹操筑“无为城”说法,建镇名曰“无为镇”乃顺理成章。

隋开皇元年(581),经隋文帝批准,改蕲为襄安,始设无为镇。自此,无为镇正式纳入官制。随着无为镇经济的发展,战略地位逐渐凸显,社会影响日益提高,这个江边小镇也引起了朝廷的重视。太平兴国三年(978),宋太宗升无为镇为无为军。熙宁三年(1070)设置无为县。从此,无为有了展示自己的政治舞台,揭开了历史崭新的一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