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节对母亲的哀思

 香榧树 2013-04-02

截止到今天的42日清晨,我的小说《蝶恋花》在凤凰网站的书稿已经全部发完,恰好后天是清明节,也是我母亲去世十周年的日子。或许,这就是天意!借此机会,我想通过这个平台,向网友们说说我的母亲,也算是清明节我对母亲的思念和祭拜吧。

1934年,我的母亲诞生在河北昌黎县的一个农村,作为长女的她和唯一的弟弟在刚刚上小学的时候,我那病入膏肓的外公就离开了他们。由于家境贫寒,还要偿付外公治病欠下的费用,外婆决定只能供舅舅上学。至于母亲,一个早晚要嫁出去的女孩儿,只好辍学。

母亲坚决不同意,哭得死去活来。为了让母亲死心,外婆一气之下将母亲的书本丢进了灶膛。倔强的母亲从灶膛里抢出书本,哭着跪在外婆面前哀求说:“娘,您就让我上学吧,我会纺线,我可以用纺线赚来的钱贴补家用。行吗?”外婆看母亲哭的实在可怜,勉强答应了。

之后,母亲边上学边纺线,农忙季节里还要帮着外婆下地干活儿。就这样三天上学两天纺线、勉勉强强地读完了小学以后,为了患气管炎病的外婆,母亲只好忍痛放弃优异的成绩,和外婆一起下地种田。听外婆说,母亲辍学以后,经常一个人偷偷哭泣……

母亲年轻的时候长得很漂亮,前来提亲的人踏破门槛,他们大多是当地才貌相当的富家子弟。倔强的母亲一个都没有同意,偏偏选中了在外地工作、家境并不富裕的父亲。那是因为,父亲能够帮助母亲找到一份工作。

1956年,婚后的母亲跟着父亲来到异地他乡,不但很快就找到了工作,而且还很快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就在母亲用似火的热情,力争干出点儿名堂来时,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个孩子就是我!)

母亲气的要死,她不想生下我,更不想因为我的出生而影响工作,便乞求医生为她打胎。遗憾的是,无论母亲如何哀求,医生就是死活不答应。无奈之下,母亲只好用干重体力活儿和“跳墙头”来达到流产的目的。只可惜,这些办法不但不起作用,反而让生活在母体的我更加结实了。

母亲压根儿就不想要我。所以,连我的出生的日期都不知道。1956年的春节,母亲回老家过年,就在回来的途中,我便亟不可待地来到这个人世间了。毫无准备的母亲,只好把我生在半路上。

从那个时候起,母亲就把外婆接到我们家,把对我的抚养教育任务移交给了我的外婆。之后,我的三个弟弟又相继出生,外婆作为我们姐弟三人的“第二母亲”,照顾着我们一家人的衣食住行。而我的母亲,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全部投入到了工作中。

1966年,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刚开始,父亲就被关了起来。不久,母亲也因受到父亲牵连被关了起来。之后,我的外婆也被遣送回乡。父母被关押、外婆去了乡下,我和三个弟弟相依为命,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过得很苦,至今我记忆犹新,永生难忘!

父亲被造反派定为阶级异己分子,并强加给他“隐瞒家庭出身、反对三面红旗、为刘少奇翻案”三大罪状。之后,父亲又被开除公职。

1969年,那是一个寒冷的深秋。当时还在关押的父亲在造反派的押送下,回农村老家劳动改造。我听到这个消息后,哭着喊着赶到汽车站,想跟父亲道别时,父亲已经被人押走了,被关押的母亲却全然不知。

父亲被遣送农村老家劳改后,解除关押后的母亲常去看望父亲。父亲为了不连累母亲,决意跟母亲离婚,母亲死活不依并发誓一生不离不弃。在之后的日子里,母亲多次找有关部门,为给父亲洗清罪名东奔西跑,遭白眼不说,还受了不少委屈,但她却义无反顾。

苍天不负有心人。1973年的秋天,我父亲的冤案终于得到了平反。虽然我先后失去了部队当文艺兵和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学习机会,但由于母亲的坚韧不拔和义无反顾,我们一家人终于获得了政治生命。父亲重返工作岗位后,我和三个弟弟终于有了和同龄人的打拼机会,这所有的一切一切,都是母亲的功劳。

1999年,退休后的母亲患脑出血卧病在床,经过医治,虽然她的记忆恢复了好多,但身体却瘫痪了。一向做事麻利的母亲突然躺在床上,还要靠以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父亲来照顾她,性急的母亲看着笨拙的父亲照顾她,心里非常着急,常常发脾气。

母亲卧病在床的时候,作为长女的我,却不能理解母亲的苦衷,常常埋怨母亲太不知道心疼父亲,有时还冲着母亲发脾气。可毕竟我们是母女,她从来不记恨我。心情好的时候,母亲还凭借残缺的记忆,写上几句过去的事儿,作为她对从前的回忆。

2003年,母亲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奄奄一息的她,在临终前还没有忘记自己写的“回忆录”,她把手稿交给父亲并叮嘱说:“一定要把这个交给女儿,让她改编成电视剧或者小说……”

接到母亲病危电话,当我从百里以外赶到母亲身边时,母亲已经失去了知觉。我唤她的时候,她只是微微地睁了一下眼睛,就再也没有醒来。

母亲走得非常安详,她的那张大大的、胖胖的脸,似乎比在活着的时候还漂亮,像是睡熟了一样,让我们一直都觉得她并没有离开,只是甜甜地睡着了。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晃十年过去了!十年后的今天,我终于按照母亲的遗愿,依据我祖爷爷曾经是瓷器经销商的契机,把母亲写的那本厚厚的手稿杜转成小说《蝶恋花》,而且已经由辽宁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最令我欣慰的是,我与凤凰网站签约发表的小说稿件,恰好在清明节前全部发完。

 

在母亲辞世十周年之际,我终于写下了这篇散乱的文字,为的是让母亲不要有太多的思念和挂牵。如今,我的小外孙女已经一岁零八个月了,她很乖,又非常聪明漂亮。尤其是她表演“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样子,常常逗得我开怀大笑。现在的我也和当年的母亲那样,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遗憾的是,母亲永远不能和我们共享了。但我相信,母亲和外婆会看到我们的,因为我们时常能够感受到她和外婆的存在。我也坚信,主管天堂的上帝一定会让我的母亲和外婆都能走进入美好的天堂。因为,是她们的坚强和善良感动了他,西方的如来佛主也会邀请她们去西方的极乐世界常去做客。

我的母亲和外婆都是很平凡的女人,她们平凡得犹如沧海中的一滴水,没有人注意到她们的存在,她们的伟大之处,只有我才真正了解。在很多时候,我都以自己今生成为她们的亲人感到非常骄傲,但愿来生还做她们的亲人,以偿还和弥补前世之憾。阴阳相隔,相见渺茫,在以后数年的思念中,我们只能在梦中相见了。

安息吧,抚育我长大并将勤劳和善良赐给我的外婆!

安息吧,把智慧和坚强传给我的母亲!

安息吧,生前常驻景德镇、又在冥冥之中把中国瓷器故事讲给我听、让我灵感大发地写出小说《蝶恋花》的曾祖父!

安息吧,心地善良的祖父、祖母和我所有的亲人们,但愿你们能听到我在清明节捎去的美好祝愿,更愿你们畅游天堂,登上九天! 

 

您的女儿写于201342日清晨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